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城市化背景下乡村邻里关系问题探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05-05 共7758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奉贤区城市化过程中乡村社会治理研究
  【第一章】城市化背景下乡村邻里关系问题探究绪论
  【第二章】农村社会治安管理理论视角
  【第三章】我国农村邻里关系现状、问题及其成因
  【第四章】国外邻里互助基本经验
  【第五章】我国建立和谐邻里关系的意义及对策分析
  【结语/参考文献】和谐农村邻里关系构建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社会中的“上层建筑”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中,城镇化的发展在不断的加速。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2 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数为 135404 万人,城镇人口占 71182 万人,城镇化率达到 52.57%.城镇化总发展趋势上有了大规模的提高,从 2000 年到 2010年,从 36.22%提升到了 49.95%,并在近两年突破 50%的水平,十年来共计增长了 16.35 个百分点,平均年增长率为 1.36%,高于 1980 年到 1990 年间的 0.68%的增长率和 1990 年到 2000 年间 0.98%的增长率。从总的发展趋势上来看,目前我国的城镇化处于快速稳步上升阶段,预计未来将会基本保持每年 1%的增长速度。这是城市化进程,也就是农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是我们万众期待的进程。然而,传统生活和现代文明的激烈碰撞以及多元文化的冲击,使得社会发展并不如预想中的和谐平顺。随着经济与城镇化的迅速发展,我国农村原有的“机械团结”式的生产生活方式被逐渐打破,慢慢走向类城镇的“有机团结”的生产生活方式。我国着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他的《乡土中国》中曾把中国的农村社会描述为“熟人社会”,并用“差序格局”的概念来总结我国农村社会的人际关系。然而,城镇化的迅速发展,慢慢将我国原有的农村社会“打破”、“撕裂”、“重组”,重组成“城镇化了的农村社会”.被城镇化打破了的农村社会的人际关系,也在慢慢失去原有的密切程度与维系方式。造成了,农村人际关系慢慢趋于冷淡、邻里关系矛盾冲突增多、邻里互动减少等问题。这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造成了巨大的阻碍。
  
  那么,如何在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而不是损害农民的短期利益。这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也是我们农村恢复邻里互助,建设互助网时要重点追求的目标。诚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不仅需要良好的物质基础,同时也要求深厚的精神文明基础。所以,对于农村邻里互助的研究对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我国农村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总而言之,本文是以城市化为背景,研究农村邻里互助的问题。针对这一命题,将我市奉贤区创建宅基安全互助网作为具体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当前农村社会治安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为强化农村社会治安管理,促进农村安全和邻里守望互助,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城市化
  
  研究城市化,首先要准确的认识城市。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文明进步在物理空间上的集中体现。从某程度上来说,城市的发展过程: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反映了类社会、人类自身的发展过程。城市化则是人类走向文明、走向高级的过程。关于城市化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认识。
  
  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认为:“城市化指不同等级地区的经济结构转换过程,即农业活动向非农业活动的转换”.该学者对于城市化的界定中,非常注重生产要素流动,也就是资本、劳动力的流动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也注重从世界经济发展和构成体系的角度来研究某一国家、某一地区的城市化问题。
  
  地理学家山鹿城次认为:“城市化的本质就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变及农村居民点形式向城镇居民点形式转变的全过程”.此学者在对城市化的界定中,非常强调城乡经济和人文关系的变化,他认为城市是地域上各类活动的中枢机构。
  
  人口学家赫茨勒认为:“城市人指的是城市人口数量占社会总人口数量超过一定比例的过程就是城市化。”该学者对于城市化概念的界定主要侧重点在,观察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变化情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数量比例的提高以及城市人口规模的分布变化及其变动过程与方向。
  
  社会学家路易斯·沃思认为:“城市化是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由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化的过程,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社会问题”.该学者对城市化的界定侧重点在于社会中人们的行为方式及生活方式的转变。
  
  综上所述,我们姑且可以对城市化的概念进行如下总结:首先,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数量不断上升的过程;另外,城市化是农村与城市的双向运行,即农村日益不能满足需求的“推力”与城市的“拉力”的过程;再有,城市化也是人们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不断提高的一种体现。
  
  关于城市化的认识,我国与国外不同,国外将“城市化”的概念与“城镇化”的概念区分严密:城镇化不同于城市化,但从人口流向来说,城镇化指的是,人口向城市与城镇(乡镇、城郊边缘地带)流动的社会现象,被称之为城镇化。而我国往往将二者的概念混淆来用,没有明确区分。这是因为,我国城市化起步比较晚,而新 1949 年-1978 年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曲折起伏。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才进入到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但是与世界总体城市化水平相比,我国城市化水平依然处于很低的水平,不仅大大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平均城市化水平,而且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总体来说,我国城市化发展现状具有以下特点1:
  
  第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具有非典型性。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城市化发展是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的,是工业化发展的产物。然而,2001 年我国人均GDP7651 元人民币,根据城市化的“标准模式”,城市化水平应是 63.4%,而我国实际城市化水平仅仅 37.66%2.这说明,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与一般国家城市化的发展轨迹不同,具有非典型性特征。
  
  第二,我国城市化地区发展不平衡。具体表现为两大方面的不平衡:中部、东部、西部的差异;省区之间的差异。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于中部与西部要高,所以城市化发展水平也相对的表现出了梯度状态。总的来说,目前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速度东部快于中部,中部快于西部,沿海快于内陆。另外,我国各个省与各省中不同的区之间城市化的发展水平也不平衡。
  
  第三,我国城市化后的城市与农村管理水平不高。具体表现为,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管理法规不健全、总体规划不适当、公共服务水平低。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事荒芜等问题严重;农民进城中农民在城市中的社会保障缺失、融入困难等问题严重3.
  
  二、农村
  
  关于什么是农村的概念,目前最为普遍的认识是:农村,不同于城市、城镇而从事农业的农民聚居地。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居的地方,指农业区。与城市相比较而言,农村的生产方式以农业生产为主,包括各种农场、林场等等;农村的居住形态呈散落居住,不同于城市的集聚形态。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关于农村的概念界定,学者们也是各抒己见。项继权学者认为,“农村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基于共同的利益和需求、密切交往而形成的具有较强认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4.从项继权学者的概念界定中,我国可以看出,该学着对于农村的界定基于社会学中的“社区”的概念模式。社会学者认为,社区是有一定的数量的人在共同的文化意识下,共同生活于有一定生活设施与管理组织的区域内。简言之社区就是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娄成武学者认为,“农村指的是以从事农业生产为重要谋生手段的人口为主的,人口密度和规模相对较小的社区5”.该学着的观点与徐永祥学者的观点略有相似之处,但又多了一项界定“人口密度和规模相对较小”.娄成武对于农村的界定,与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处。涂尔干曾将农村比作是“机械团结”的传统社会,在这里人口的数量较少,规模较小,共同活动依靠的是集体意识、约定俗成。人们之间的同质性较高,犹如铁板一块。于显洋学者认为,“农村是以农耕为主要生产功能的社会,这种社区内的居民大多以农耕及副业为主,居民的居住方式是以村落为主,而且村落的规模通常较小6”.该学者对于农村的界定标准为生活其中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工作地域特征以及主要的居住区域。黎昕认为,“农村是指社区成员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为活动的主要内容人口聚焦规模相对较小的社区7”李佃胜认为,“农村是相对于传统行政村和现代城市社区而言的,是指在农村地域中以行政村或中心村等一定的地域为范围,以农民为主体的同质人口组成的,以多种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相连的,以多种社会群体结成的富有人情味的、开放的社会生活共同体8”.在文献的搜集过程中,笔者对于李佃胜学者的界定最为感兴趣,在他的界定中,不仅有上述学者对于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地域特征、居住特征的描述,更主要的是他明确突出了农村中的交往特征“人情味”.南开大学唐忠新教授认为:“农村是在农村生产方式基础上由一定的人群、一定的地域、一定的生产和生活设施、一定的管理机构和社区成员的认同感等等要素构成的社会实体。”唐忠新的观点指出农村是社会的有机构成单元,它具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重功能,它是农民参与各种生活的基本场所9“唐忠新教授的说法这是一个总结概括的笼统的宏观层面的概括,也可以说是定义农村的精髓。
  
  三、邻里关系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邻里“指的是:”住地毗连的人们认同特定的角色,据此形成密切的互动关系,有着显着的认同感和感情联系,由此而构成的相对独立的小群体“. 我国着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他的《江村经济》里对于”邻里“则是这样描述的:”邻里,就是一组户的联合,他们日常有着很亲密的接触并且相互帮助。这个村里习惯上把他们住宅两边各五户作为邻居。对此,他们有个特别的名词,叫作‘乡邻'.他们相互承担特别的社会义务“10.学者帕克认为邻里是一种社会存在的具有严密组织的社会单位,体现的是一种社会精神。并且邻里关系被看作是人们的共同利益与共同权力11.曹凤云则认为:”农村邻里指农村居民在地域上靠近自然条件基础上结合了友好往来和亲戚朋友关系而逐渐形成的一个守望相助、共同生活的小群体。一般是人们居住的房前屋后,左邻右舍,经久相处友好往来而逐步形成的“12.宣兆凯则认为:”邻里是在地域的相互靠近这一自然条件上,结合了友好往来和亲戚、朋友关系而逐步形成的守望相助、共同生活的小群体“.13
  
  综上所述,虽然学者们对于邻里的界定不同,但是存在着一些共性的认识:第一,邻里是一个初级群体,以地缘关系为链接的纽带;第二,邻里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第三,邻里一般表现为亲密的、守望相助以及和谐的相处方式;第四,邻里之间具有强烈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关于邻里关系的研究综述
  
  我国目前对于邻里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针对城市居民邻里关系的研究。笔者在相关网站上搜素关键词”邻里关系“,总共出现了 21695 条的搜索结果,其中关于农村邻里关系的论文出现了 8 篇,关于农村邻里关系的期刊出现了 4 篇,其余密切相关的都是探讨城市邻里关系的文献。
  
  从研究内容上来看,我国目前对于城市邻里关系探讨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对于我国当前城市邻里关系现状的研究。正如笔者前文所述,我国目前处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时期,这种社会现象引起了社会结构的转变,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人际关系的交往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二,对于我国当前影响城市邻里关系变迁的因素的研究。孙健14认为,影响当前我国邻里关系的因素有四点:-是现代住宅结构特性。现代住宅结构的封闭型和私密性使得人难以亲密接触,造成心理上的归属感缺失;二是社会竞争压力大。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大,人们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在工作上,在获得更多资源上,这就造成沟通交往时间的缩减;三是人口的频繁流动。转型时期人口流动增大,人与人之间更加注重业缘,而共同居住的地域变成了一个”临时栖息地“而已;四是信息的发达与便捷。信息化的来临使得人的社会关系网络不断扩大,地域因素不在成为人们交往的重要因素,手机、互联网等的普及与应用也使得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的减少,邻里情感弱化。学者马静认为,除此之外,宗教影响的弱化以及社会群体与组织的发展不成熟也是邻里交往衰落的根源15总之,影响邻里关系的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宏观结构的改变(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包括微观层面的响应改变(居民自身习惯的改变、认知的改变等)16.
  
  第三,对于重建我国和谐邻里关系的对策研究。许敏亚认为,要改变现代邻里关系冷漠的现象除了要从城市规与住宅建设等物质条件方面改善人们的交往环境以外,更主要的是要在城市社会交往主体的观念和行为的更新作努力17.徐敏亚还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方式:一是,社区文化建设要为居民提供互相交流的平台。二是,社区环境建设要为居民提供相互交流与居民参与的场所;三是,社区组织建设要为居民提供完备的咨询和调解机构;第四,居民个体要正确处理好邻里关系。与此同时,闫文鑫也认为新型邻里关系的重构不是个人努力便可以实现的,它需要多方面的配合18.具体来说,第一要发挥社区指导作用,促进邻里交流与沟通;第二要增强房地产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使其在谋其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应该配合社区构建邻里关系开展工作。第三要增强人际互信。另外,针对当前,信息时代的交往特征,社区作为新型邻里沟通方式在邻里关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学者提出搭建虚拟社区平台,为构建和谐邻里关系提供空间保障的建议19.
  
  二、关于城市化的研究综述
  
  目前,我国学术界关于城市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一下几个主要内容:
  
  第一,关于城市化概念的研究。向德平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地域上的转化过程,农村在地域上向城市进行转变,从而使地域景观也随之变化,居民和产业在地域中积累和消费,城市性的因素逐渐扩大,实现了聚落和经济布局的空间位置的再分配过程“20.陈亚辉认为:”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或城市地带集中的现象后者说过程“.21刘维新在他的文章中总结道:”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和聚集以及城市数目和规模不断增加和扩大的现象“.22不同于以上三位学者的观点,蒋永清从城市化与经济社会的关系界定城市化:”城市化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引起的现代化产业向城镇的聚集,人口向城镇集中,城市物质文明和文化不断扩散,区域产业结构不断转换的社会过程“.23杜闻贞则以城市化所引起的效应为侧重点,来界定其概念。他认为:”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必然趋势、是社会过程的一种缩影。它的表现形式包括城市数目的增加、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的增长、居民点公用设施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加强等内容“.24国外学者也对城市化概念进行了研究。美国学者沃纳·赫希在《城市经济学》中对城市化给出了定义:城市化是指从以人口稀疏并相当均匀遍布、劳动强度很大且个人分散为特征的农村经济,转变成为具有基本对立特征的城市经济的变化过程。25
  
  综上所述,关于城市化概念的研究,学者们分别从这几个角度进行了界定:一是人口流动的方向;二是产业结构的变化;三是经济发展的形态。笔者在此姑且可以这样总结概括我国关于城市化概念的界定角度:”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生活方式城市化“.
  
  第二,关于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的研究。
  
  纵观我国学者关于城市化发展阶段的研究成果,其基本观点是认为我国城市化进程总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 年以前)是城市化的徘徊起伏期;第二阶段(1978 年--1982 年)是城市化的迅速推进阶段;第三阶段(1982 年至今)是城市化的继续推进阶段。
  
  第三,关于城市化理论的研究。
  
  对于城市化理论的研究主要有国内与国外两大类的研究成果:
  
  首先,国内学者对于城市化理论的研究。1979 年由南京大学的经济地理学家吴友仁,在他发表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化问题》的论文中,首次在中国学术界提出了城市化的问题。在此之后,我国学者对于:”在中国要不要实行城市化“”中国城市化小镇论“”中国城市化中等城市论“”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以及”对城市化的一般规律“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其次,国外学者对于城市化理论的研究。国外学者在研究城市化过程中提出了具体的分析理论模式。美国的地理学家诺瑟姆总结出了城市化发展规律的”S“曲线。他指出城市化的发展规律为:”第一阶段是城市化的初期阶段,农业经济在国家经济结构中占有主导地位,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大多数,城市人口增长缓慢。当城市人占总人口数量超过百分之十时,表明城市化逐渐加快,当城市化水达到百分之三十后就进入了加速阶段,也就是第二阶段。在这个过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就开始转向城市。“26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W.A.Lewis)于 1954 年在其发表论文《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指的是:”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两个发展部门:现代工业部门(城市)和传统农业部门(农村),这两种不同部门构成了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体系“.27法国的经济学家佩鲁提出”非均衡增长理论“.
  
  第四,关于我国城市化问题的研究。
  
  对于此方面的研究,在我国学术界主要有以下个主要关注点:一方面是对我国城市化发展本身存在问题的研究。另一方面是对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所引起的问题的研究。
  
  对于我国城市化本身存在等我问题有: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要快于西部地区);与工业化发展不匹配(工业化水平高而城市化水平低);
  
  对于我国城市化发展引起的问题有:人口流出地(农村)存在的问题,例如”养老问题“”留守儿童问题“”农村社会结构改变问题“等;人口流入地(城市)存在的问题,例如”治安问题“”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
  
  第四节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有:
  
  第一,深度访谈
  
  深度访谈是定性研究方法的操作技巧之一,它是一种无结构的、直接的、一对一的访问形式。在访问过程中,调查员对调查对象进行深入的询问,以此揭示对某一问题的潜在动机、态度和情感。在此次的调查中笔者运用了这种调查方法。此种研究方法具有其优势之处,也有其局限。优势:其无结构的特点具有很大的弹性与灵活性。有利于充分发挥访谈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访谈内容比较深入、细致。局限性:这种访谈方法比较耗费时间,而且比较难以进行定量分析,因其分散性比较大,给资料的整理与资料分析很大的挑战。在此次对奉贤区”宅基互助网“建设的访谈中,有不少访谈对象能够在此访谈方法下表达出有深度的想法,但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对资料的整理很大的难度。
  
  第二,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所需资料的一种方法。在此次的调查中,笔者运用此方法,对奉贤区”宅基互助网“的做法进行了观察研究。优势:此种方法有利于从中观察到对研究问题有意义的资料,并且花费时间较少。不足:此种研究方法无法得到更加深入的资料。
  
  第三,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并整理文献资料(例如文件、报刊、信件等等),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文献法是一种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科学研究方法。在此次研究中,笔者对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邻里互助的相关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以期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农村邻里互助的探讨推向更深的层次。优势: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阅读到更多的相关资料。不足:花费大量的时间,并且文献提供的更多的是理论性的资料。
相关标签:城市化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