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现当代文学论文

余华小说创作风格个人原因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1-15 共7023字

  3.2 个人原因。

  一个作家创作风格的形成和转变除了受到社会文化背景等客观原因影响之外,作家自身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以及作家生活阅历地不断丰富、自身创作心态的变化等个人原因都会对一个作家创作风格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正如着名理论批评家童庆炳所言:"作家的主观因素对于文学风格的形成,具有更直接的决定作用。不阐明这一点,我们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同一时代、同一民族、同一阶级的作家又会显示出千差万别的文学风格。"3.2.1 生活经历的影响。

  文学作品是作家感知世界、认识生活的产物,一个作家个人的生活经历如童年生活、成长道路、职业经历以及婚姻家庭生活都会对创作生涯产生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会作用于一个作家价值观念及创作倾向的形成,同时也会直接体现在作品的风格上。

  童年是一个人漫长人生的起点,童年生活会对一个人的自身发展乃至今后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它也是一个人人生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阶段。奥地利着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指出:"一个人对其童年时代的记忆的思索并非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通常他自己都不甚明了的残存的记忆,恰恰隐藏着与他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最重要特征有关的极为珍贵的证据。"我国现代作家冰心也曾深刻地指出:"提到童年,总使人有些向往,不论童年生活是快乐,是悲哀,人们总觉得都是生活中最深刻的一段;有许多印象,许多习惯,深固地刻画在他的人格及气质上,而影响他的一生。"对于作家而言,童年时期的成长体验对一个作家创作思维及心理结构的形成都有着或隐或现的影响,那些童年时期的记忆在后期会成为作家创作的重要精神资源和写作素材。

  所谓"童年经验"指的是"一个人在童年(包括从幼年到少年)的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心里体验的总和,包括童年时的各种感受、印象、记忆、情感、知识、意志等。"在心理学领域中,诸多心理学家普遍认为这些"童年时期的经验,特别是那些印象深刻的经验往往给艺术家的一生涂上一种特殊的基调和底色,并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艺术家对于创作题材的选择和作品情感或情绪的基调。"例如,川端康成自幼父母双亡,随后他的祖父母和姐姐也相继病故,不幸的童年以及成年后爱情的失意致使川端康成逐渐养成了自身感伤忧郁的气质,这种气质也直接影响了他今后的文学创作,因此他的作品也大都呈现出忧郁感伤的意味。而在谈到作家和童年的关系时,余华本人也曾形象地指出:"我们对世界最初的认识都是来自童年,而我们今后对世界的感受,对世界的想象力,无非是像电脑中的软件升级一样,其基础是不会变的。"④对于余华而言,在他的创作起步阶段,由于写作训练的缺乏和一些外在的限制性因素,余华自身独特的成长经历并没能进入他的创作之中,而当他的写作经验日益丰富,写作技巧日益娴熟之时,余华很快便找到了可以承载自己独特成长经历的写作模式,因而他的创作风格也随之发生了极大的转型。

  余华自幼生长在一个医生之家,父亲是一名外科医生,父母因为工作的关系没有更多的精力去照顾余华和他的哥哥。因此,父母不在家时总会将余华和哥哥一起锁在家里,天生胆小的余华在和哥哥打架玩闹而出现矛盾后总会在长久的哭泣中等待父母来解决问题。作为在医生家庭里成长的孩子,余华自然有着比其他人更为独特的童年记忆。除了上学之外,医院则成了余华得以打发时间的最佳场所,他时常在医院里游荡,那些令人心惊肉跳的血腥场景早已在幼小的余华这里失去了惊愕、惶恐的效果,他"对从手术室里提出来的一桶一桶血肉模糊的东西已经习以为常了,"而父亲给余华留下最深的印象则是"他从手术室里出来时的模样,他的胸前是斑斑的血迹,口罩挂在耳朵上,边走过来边脱下沾满鲜血的手术手套。"在余华小学四年级时,他们全家搬进了医院里的职工宿舍,宿舍的对面就是医院的太平间,这也使幼小的余华更加近距离地接触到了生离死别,而余华却没有任何恐惧之感,在这里他曾听到了无数悲痛的哭声,然而余华却"觉得哭声里充满了难以言传的亲切,那种疼痛无比的亲切。有一段时间,我曾经认为这是世界上最为动人的歌谣。"余华甚至喜欢在炎热的夏天里躺在天平间的水泥床上,"我感受的却是无比的清凉,它对于我不是死亡,而是幸福和美好的生活。"在本该天真烂漫的年华里,余华却过早地接触到了生命的消亡,一个个在常人看来十分血腥、恐怖的场景已然成为余华童年生活里最司空见惯的日常化景象。孤寂的生活环境、亲情的缺失以及对血腥、死亡的大量接触,这让余华的童年生活显得不同寻常,而这些特殊的记忆也直接影响了余华日后的小说创作。在他的先锋小说里就出现了大量对血腥、死亡等场景的描写,自幼面对血腥与死亡时所表现出的淡定使余华在小说创作中描写死亡时始终保持着平静、冷漠的叙述态度,在《现实一种》、《世事如烟》、《在细雨中呼喊》等小说中,余华也表达出了对亲情之爱的深切呼唤,这都与他幼年的成长环境密不可分。

  1命中时常出现的大字报。余华幼年至少年的成长阶段正好是文化大革命,在这个动荡的年代,余华和许多同龄人一样被迫中断了学业,大街上时不时地出现游行队伍,混乱的社会处处弥漫着暴力、血腥和荒诞,而人心的涣散和纪律的散漫让成长中的余华感到迷茫,他逐渐迷恋上了贴在墙壁上的大字报,"每天放学回家路上,我都要在那些大字报前消磨一个来小时。""在大字报的时代,人的想象力被最大限度地发掘了出来,文学的一切手段都得到了发挥,什么虚构、夸张、比喻、讽刺……应有尽有。这是我最早接触到的文学,在大街上,在越贴越厚的大字报前,我开始喜欢文学了。"通过阅读这些大字报,年少无知的余华在满足自己好奇心的同时开始逐渐懂得人与人之间复杂脆弱的关系,这不仅对余华人生观、世界观的树立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这些生动夸张的大字报也极大地丰富了余华的想象力。文化大革命这段特殊的成长记忆以及丰富夸张的大字报给余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余华也在自己的小说中书写了诸多有关"文革"的记忆,如《一九八六年》中被文革迫害致疯的历史教师对自己实施酷刑,就是"文革"中荒唐的记忆给予余华最好的创作素材;在余华 90 年代之后创作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等小说中也有着"文革"印记。文化大革命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背叛、相互攻击以及人性的荒唐和龌龊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余华对现实世界和人性的理解,正如余华所言:"回忆我们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就必然是回忆文革……现在回想起来,这种阴影一直影响了我们整个八十年代,影响了八十年代的心态。"因此,在余华 80 年代的先锋创作时期,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冷酷的余华以及他笔下不断书写的人性丑陋和荒诞世界,这些都是这段特殊的成长体验带给余华的创作财富。

  在余华的个人生活经历里,还有一段不能忽略的就是他曾有过五年短暂的从医经历,这段特殊的经历也给余华未来的小说创作提供了一定的帮助。1978 年 3月,高考落榜后的余华在父亲的帮助下进入了海盐县武原镇医院,开始了他的牙医生涯。医生这份稳定的工作让这个在文革中自由散漫惯了的青年难以适应每天八小时按部就班的生活,这样的日子让余华有种被束缚的感觉。随后,为了能让儿子有更扎实的专业技术,余华的父母通过自己的努力,安排余华去浙江宁波进修学习一年,这种专业进修对从来没有学过专业医学知识的余华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而学校枯燥乏味的课程以及对医生技术的高标准、严要求,让喜欢随心所欲、自由发挥的余华开始反感自己所从事的这份工作,"我实在不喜欢牙医的工作,每天八小时的工作,一辈子都要去看别人的口腔,这是世界上最没有风景的地方,牙医的人生道路让我感到一片灰暗。"然而,这短暂的五年从医经历却赋予了余华一个独特的视角去透彻地了解人的肉体和生命,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余华日后的创作道路。例如,在《现实一种》中山岗尸体被肢解的情节就是余华从医经历中所遇见的一个真实事件的写照,余华在宁波一家医院进修期间,医院的一个病人需要移植下颚,恰好有一个犯人被枪毙,于是就有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医生兴致勃勃地瓜分自己所需要的各种器官,这让余华感到惊悸不已,"什么挖心的,挖眼睛的,那帮人谈笑风生,挖惯了。我回去以后三个月不想吃肉,很难受,这就是现实。"这残忍的场景后来幻化成了《现实一种》中最为惨烈的情节,山岗尸体被解剖的全过程就犹如一堂生动的生理卫生课,余华对尸体解剖的全过程进行了专业而准确的描述,在这些医生的眼里,山岗的尸体只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物体,而余华冷静客观的态度亦如医生的职业习惯,五年的行医生涯也逐渐让余华养成了面对痛苦挣扎的个体生命时冷峻严肃的个性,因此,在80 年代的先锋创作时期,余华总是用一种冷静客观甚至极度冷漠的方式去叙述暴力与死亡。无论是《现实一种》中山岗母亲感受到肠子逐渐腐烂的过程,还是《一九八六年》中历史教师割鼻自残的场景等,余华都用医生般理性科学的职业目光对这些情节进行详细准确地描写。虽然余华十分厌恶医生这份职业,而他却总是不自觉地将医生的从业经历延续到他的小说创作中,这不仅影响着余华看待现实与个体生命的视角,更是让他在描写暴力与死亡时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余华 80 年代先锋创作时期暴力与冷漠的风格形成。

  此外,一个作家的婚姻生活对作家的创作也会产生不小的影响。余华有过两次婚姻经历,第一次发生在 1985 年,余华和当时在海盐县文化馆任职的潘迎春女士组建了家庭,这段短暂的婚姻在 1991 年就走向了终结,余华本人也鲜少提及这段婚姻。虽然我们不能将余华的先锋创作简单地归结于这段婚姻的影响,但是从余华的创作时间乃至这段时期的作品中不难发现这段婚姻对余华创作风格产生的影响。余华这段婚姻开始于 1985 年而结束于 1991 年,这短暂的六年时间也恰巧是余华转向先锋创作集中爆发的鼎盛期,这时的余华也总是显示出其情感冷漠的一面,在这些先锋时期的作品中也不乏余华对爱情和婚姻生活的描写,如《爱情故事》、《偶然事件》等多是写出对爱情的背叛与不信任;在《现实一种》、《一九八六年》等作品中也展示出了夫妻关系的淡泊与冷漠。

  1992 年,余华与当年在鲁迅文学院的作家班深造时认识的同班同学陈虹女士结婚,而余华本人也时常提到陈虹给他的生活乃至文学创作带来的改变,他认为"妻子陈虹对自己后来的创作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使得他的创作之路开启了一个新的篇章。余华和陈虹在北京建立了新的家庭,这给了余华一个相对稳定且安静的创作环境,从而避免了奔波劳顿带来的疲乏。陈虹是当年作家班里公认的美女,她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女诗人,后来在总政歌舞团担任编剧,在嫁给余华之后,陈虹甘愿做余华背后的女人,放弃了自己的写作理想并主动承担起照顾家庭和余华生活起居的重任,然而陈虹自身良好的艺术感觉和文学敏锐度却时常给余华带来灵感启发。1995 年,余华和陈虹在北京王府井熙攘的大街上看到一位老人泪流满面地迎面而来,这一幕让妻子陈虹始终不能忘记,她一直提醒余华不能轻易忘记这震撼的一幕,并和余华一起讨论这位老人悲伤的原因是不是一辈子卖血为生而最后却无法再卖血了,正是和陈虹的这番讨论,给了余华极大的创作灵感,由此,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应运而生。除此之外,陈虹始终坚持做余华的第一位读者,从情节结构的安排到人物形象的塑造再到语言的描写,陈虹总会给余华提出自己最中肯的建议。在这段婚姻生活中,余华不仅体会到了家庭生活的温暖,还从陈虹那里体会到了体恤和悲悯之情以及这种感情对于一个作家创作的重要性。余华和陈虹一起组建的这个美满家庭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余华的创作风格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余华的小说创作由对暴力、死亡和残酷现实的揭露转化为对人间苦难的温情书写,而他本人也由一个残酷冷漠的文字暴君转变成为对人类悲悯之情和人性之善的书写者。

  3.2.2 创作心态的变化。

  80 年代初期,初入文坛的余华多是在爱与美的温情中徜徉。到了 80 年代中后期,余华笔锋急转,迅速踏入先锋小说的创作之列,余华同其他先锋小说作家们一样都十分注重对传统文本的革新实验,并努力进行新的语言实验、叙事策略等方面的探索,并在其作品中致力于展示暴力、死亡等现实之下人的生存状态。

  从 90 年代开始,暴力、死亡等诸多残酷的现实开始被温情与悲悯所取代,余华开始在创作中展示现实苦难中人性的坚韧与善良,而作品中也总是弥漫着淡淡的人情感伤。余华小说创作风格的不断转型,除了与大的时代、文学环境和个人生活经历有关之外,还与余华自身创作心态的变化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余华创作心态的变化与其年龄和生活阅历的增长不无联系,而这种心态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余华与现实的关系上。

  在 80 年代初期,20 岁刚出头的余华带着几分青涩闯入文坛,虽然之前有过5 年的从医经历,但是相对简单的环境和单调乏味的工作让余华一直保持着青少年时期的单纯,由于年少历浅,余华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始终处在一个感性认知的阶段,他对未来有着自己美好的憧憬,年少的他渴求能在社会中实现自我的价值,余华早期创作的大量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小说就是他的这种心态使然。因此,在早期的小说创作中,余华多是表达对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如《星星》中那个对小提琴执着热爱的小男孩星星;或是表达自己对崇高人性的赞美之情,如《竹女》

  中善良淳朴的一家人,《老师》中无私奉献的老师;或是描写甜蜜而忧伤的初恋故事,如《月亮照着你,月亮照着我》中少女蓝蓝的那份初恋情怀等。这些小说无论在故事情节还是创作手法上都将一个青春期作家的创作心态寓于其中。

  自 80 年代中期开始,余华的小说创作走向了另一个阶段。早期小说中的美好理想被暴力与死亡所取代,余华和现实之间开始形成一种紧张的关系,正是这种与现实的紧张关系,让余华开始与现实彻底割裂,他放弃传统的写作模式,跳脱出现实的框架,专注在小说创作中极端地表达血腥的暴力与死亡,挖掘人性中最为丑陋的一面,余华在创作中的这种变化与他自身创作心态的变化相吻合。首先,生活的成长是造成余华创作心态发生变化的首要原因,在年龄上,余华已由年少历浅的青春时期跨入了年轻气盛的青年时期,处在这样一个年少轻狂的时期,余华在进行小说创作时更多的是带着年轻的激情和非理性的思考,而随着年龄的变化,余华对社会、对现实的认知也由之前的理想主义转变为更加深入的思考,他逐渐认识到要想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并非易事。在工作上,余华已经结束了之前牙医的工作而进入了他梦寐以求的文化馆,在文化馆的工作虽然可以给余华提供一个相对安定的写作环境,但是要处理体制内的人事关系却让余华感到十分乏力,他曾坦言:"一个人在一种疲于奔命、在工作中老是和同事们的关系处理得很艰难的状况下才会发出对世界的仇恨。"正是余华在生活上的这些成长,让他在了解了残酷的社会现实后,开始在创作中割裂与现实之间的联系而转向一种超现实的、非理性的写作状态,他执着地以对传统文学艺术进行反叛的姿态进行文学创作,他肆意地在自己的小说中展示着极端残酷和冷漠的人生态度,并开始执着地追求内心感觉的真实。此外,随着余华创作的成长,他的心态也在发生着变化。余华在这几年的小说创作中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经验,学习了很多的写作技巧,大量的写作训练已经使原本青涩的余华开始注重在小说创作中运用写作技巧,让自己的作品变得更加成熟,因此,余华开始抛弃理想主义的写作模式,以自己创新求变的创作心态很快在先锋文学的潮流中找到了适合自己文学发展的道路。

  90 年代以后,余华开始步入人生的中年阶段,在经历过时间的打磨和诸多的世事沧桑之后,余华的心智也变得更加成熟,他开始以一种更加理性的目光去看待现实,他此时的小说创作也在经历了与现实的割裂状态之后开始重新回归现实。如果说 80 年代是余华进行文本形式的探索期,那么 90 年代以后他开始注重在叙述内容上的探索,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写作能力的增强,余华的叙述能力也变得越来越强,他的写作风格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他曾坦言"现在年纪大了一些以后,开始意识到了还是更现实的东西有力量。所以为什么说诗人越年轻越好,小说家总是越老越好。这取决于作家自身对生活的认识,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感受。"在经历了与现实的紧张关系之后,余华开始对现实有了更加客观冷静的思考,"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内心的愤怒渐渐平息,我开始意识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是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而辞去了文化馆的工作,成为一个自由撰稿人的余华也开始以轻松的心态去重新认识现实世界,他说:"我现在没有工作,一个人呆在家里,不可能和任何人发生直接冲突,世界在我心目中变得美好起来了。"此时的余华不再一味地以敌对的态度面对现实,而是用一种宽容温和的态度替代了他青年时期的偏激和愤怒,这使他在创作中很好地缓解了文学创作和现实之间割裂的状态,余华开始重新认识到了现实对于小说创作的重要性,他的写作也开始转向对现实和人生苦难乃至生命存在境遇的形而下的描写,余华自身心态的变化渗透在他小说的语言和叙述之中,并因此在他创作风格的转型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总之,无论是时代背景、文学环境和西方现代作家的影响等外部原因还是作家个人生活的经历以及自身创作心态的变化等个人原因都影响到余华写作风格的转型,我们只有充分厘清引起余华写作风格转变的主客观原因,才能更好地理解余华每一次创作转型之后小说在审美趣味、精神意蕴和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发生的种种变化,才能对余华整个的小说创作历程做一个整体性的关照,并更好地挖掘余华小说创作的价值之所在。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