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现当代文学论文

不同创作时期余华小说风格研究引言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1-15 共498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余华在不同创作时期的小说风格特征分析
【第一章】 不同创作时期余华小说风格研究引言
【2.1 2.2】诗意感性的练笔期
【2.3】先锋式的反叛期
【2.4】平和理性的变革期
【3.1】余华文学风格外部原因
【3.2】余华小说创作风格个人原因
【第四章】余华小说创作的当代思考
【结语/参考文献】余华小说的价值追求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1 引言

  在中国当代作家中,余华以自己独特的创作个性成为中国当代文坛极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3 年,余华以短篇小说《第一宿舍》初入文坛;1987 年以《十八岁出门远行》在文坛引起轰动,1991 年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的发表标志着余华的小说创作开始走向了另一个巅峰。余华笔耕不辍,在他 30 多年的写作历程中已经发表了 32 部短篇小说、12 部中篇小说、5 部长篇小说以及《我能否相信自己》、《高潮》等 8 部散文随笔集,而他的作品更是被翻译成为英语、日语、意大利语、德语等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并多次获得极具国际影响力的文学奖项诸如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澳大利亚年度悬念句子等,这也使得余华成为当代作家中为数不多的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这位独具风格且在当代文坛占据着重要地位的作家,自然也吸引了众多评论者的目光,对余华的研究也成为当下评论界时刻关注的焦点。目前,评论界对余华小说创作的研究归纳起来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学术界对余华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对其小说创作进行研究的文章也可谓汗牛充栋,国内评论界对余华小说创作的研究归纳起来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类:作品主题研究。

  对余华小说主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小说中出现的暴力、死亡、宿命和苦难这几大主题上,它们共同构成了余华小说主题研究的核心语码。在余华 80 年代中后期的小说中处处充斥着暴力与死亡,他为读者构建的是一个荒诞不经而又非理性的世界,并以冷漠的态度叙述着这个世界中充斥的血腥与暴力。评论者也将目光集中于这一时期的创作,对余华小说中暴力、死亡等主题以及主题形成的复杂内涵进行研究,如张颐武的《"人"的危机--读余华的小说》(《读书》,1988年第 1 期);席格的《梦魇中的狂欢--论余华小说叙事中的暴力与死亡》(《郑州大学学报》,2003 年 3 月第 2 期);全红的《余华小说中的文革记忆》(《东疆学刊》,2004 年第 4 期);张治军的《浅谈余华小说的暴力》(《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 年 04 期);罗丽琳的《论余华小说创造中的暴力和死亡情结》(《时代文学》,2011 年 08 期)等。随着余华创作的转型,人生的苦难与温情又成为他小说创作中极为重要的主题,而死亡在此时也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新内涵,郜元宝的《余华创作中的苦难意识》(《文学评论》,1994 年第 3 期);昌切、叶李的《苦难与救赎--余华 90 年代小说两大主题话语》(《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1 年2 第 2 期);夏中义、富华的《苦难中的温情与温情地受难》(《南方文坛》,2001年第 6 期);吕新梅的《从苦难走向救赎--论余华小说主题话语的升华》(《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年 01 期);王蕾蕾的《余华<活着>的版本改编与受难-救赎主题研究》(2014 年,河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等都是研究余华小说苦难与温情主题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除此之外,郭明浩的《论余华创作主题的演变及其原因》(《中北大学学报》,2010 年 02 期)则是对余华小说创作主题的演变进行研究并探究出其主题演变的具体成因;罗秋香的《论余华小说<兄弟>的存在主题》(《新余学院学报》,2014 年 04 期)则是以余华的《兄弟》

  为落脚点,去具体研究余华小说中的存在主题。

  第二类:文本形式研究。

  作为先锋作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余华的文本实验从 80 年代后期开始由"写什么"转向"怎么写",余华小说中的叙事形式、语言实验等都成为研究重点,因此运用叙事学、修辞学等理论对余华小说文本形式进行研究则成为余华小说研究新的热点。如赵毅衡的《非语义化的凯旋--细读余华》(《当代作家评论》,1991 年第 2 期)就对余华 80 年代中后期的作品进行了修辞学方面的研究;焦娇的《论余华<许三观卖血记>的修辞技巧》(《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 年 09 期)则是以《许三观卖血记》这部小说为例,去探究余华小说中出现的象征、反讽这两大修辞技巧;李娟的《论余华作品语言变异修辞--以新作<第七天>为例》(《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 年 06 期)以变异修辞学为研究视角去研究余华小说创作的语言特点及修辞效果;此外,何鲤的《论余华的叙事循环》(《湖北大学学报》,1996 年第 5 期);刘新英的《余华长篇小说的叙述艺术》(《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2 年 12 月第 4 期);庞守英的《寻找先锋与传统的结合部--余华长篇小说的叙事学价值》(《当代文坛》,2003 年第 5 期);田红的《负载生命本真的形式--论余华长篇小说的叙事转型》(《中国文学研究》,2005 年第 1 期);刘琰的《余华小说的叙事学探微》(《名作欣赏》,2012 年 09 期);董伊利的《<活着>的叙事结构研究》(《文学教育》,2013 年 06 期);陈若蕾的《狂欢叙述:

  余华小说的一种策略》(《闽江学院学报》,2014 年 01 期)等文章都是从叙事形式的角度出发对余华小说创作进行研究。

  第三类:创作转型研究。

  关于余华创作转型的划分,研究者大都以他在 90 年代创作的《在细雨中呼喊》为界,将其创作分为前后两期进行研究,事实上,从余华初入文坛创作的青涩期到其 80 年代先锋小说的创作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转型,学术界对余华小说创作转型的研究也有很多。例如,周兴武的《主体的张扬与隐退--论余华小说风格的变化》(《杭州大学学报》,1997 年第 1 期)考察了余华小说风格的变化及其创作心理机制上的深层动因;陈灵强的《直面与拯救--试论余华近作中的创作转向》(《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97 年第 4 期)就以余华 90 年代创作的《他们的儿子》、《许三观卖血记》、《女人的胜利》为例,探寻其文本所呈现的新的审美内涵及其创作转变的趋向;着名学者陈思和先生则在论文《余华:由"先锋"转向民间之后》(《文艺争鸣,2000 年第 1 期》中用"先锋向民间的转向"来概括余华此次的创作转型,而此观点后来也影响了诸多研究者。吴文皓的《论余华的创作与外国文学的影响》(四川大学,2007 年硕士毕业论文)中就提出余华"温情--先锋--温情"的创作之路,并对余华创作的三个时期及创作转型加以阐释;田雪隽的《论余华的早期小说创作与第一次创作转型》(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 年硕士毕业论文)是为数不多的系统研究余华第一次创作转型的论文。这一类的研究还有王海燕的《"决绝的苦难"与"温情的苦难"--论余华小说在20 世纪 90 年代的转型》(《钦州学院学报》,2011 年 02 期);黄婷的《从"感觉的真实"到"现实的真实"--论余华的创作转型》(《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 03 期);杨晓燕的《从<活着>看余华的风格转变与主题嬗变》(《长江大学学报》,2013 年 09 期);冯超的《文学四要素视阈下的余华创作转型》(《商洛学院学报》,2014 年 05 期)等。

  第四类:比较与影响研究。

  余华一直被认为是鲁迅精神最有力的继承者和发扬者,更有学者说:"理解鲁迅为解读余华提供了钥匙,理解余华则为鲁迅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角度。"因此将余华与鲁迅做比较研究,由于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而受到研究者的青睐。如张梦阳的《阿 Q 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典型问题》(《文学评论》,2000 年第 3 期);贺智利的《试比较鲁迅和余华的小说创作》(《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 年第 1期);王吉鹏、赵月霞的《论鲁迅和余华小说的精神同构性》(《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 年第 5 期);吴小美的《鲁迅之于余华的"资源"意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 年 12 期);王佩的《鲁迅、余华文学创作之比较》(2013年,中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等。

  在当代作家中,余华可以说是与外国文学的关系最为密切的作家之一。他最早的创作启蒙来源于川端康成,之后又迷恋上卡夫卡与福克纳,并且深受博尔赫斯、蒙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其他外国作家的影响,这在余华的随笔集中均有提及。因此,学术界对余华和外国作家的比较与影响研究方面的成果颇为丰富,如俞利军的《忧郁朦胧之美--余华与川端康成比较研究》(《外交学院学报》,2000年第 4 期);方爱武的《生存与死亡的寓言诉制--余华与卡夫卡比较研究》(《外国文学研究》,2006 年第 3 期);张璐的《余华与罗伯·格里耶》(《世界文学评论》,2008 年 02 期);倪玲颖的《受容与变容--论博尔赫斯对余华创作的研究》(《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 年 9 月第 5 期);闫加磊的《从前后期创作看外国文学对余华的影响》(《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年 04 期);马雅楠的《福克纳和余华小说恶的主题比较研究》(《学理论》,2013 年 05 期);王瑛帆的《卡夫卡、余华小说寓言化的比较研究》(2013 年,吉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等。

  二、国外研究现状:

  对余华小说创作的研究不仅是国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一些国外学者也将学术视角聚焦于余华小说创作的研究上。例如,丹麦学者魏安娜的《一种中国的现实--阅读余华》(《文学评论》,1996 年第 6 期);美国杜克大学教授刘康所着的《短命的先锋:余华的转型》([美]《Modern Language Quarterly》,2002 年第 1 期)和《余华与中国先锋派文学运动》([美]《Modern Language Quarterly》,2002 年 3 月第 63 卷);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王斑在着作《历史的崇高形象:二十世纪中国的美学与政治》中将余华与鲁迅进行比较,并深入探讨了余华先锋创作中出现的怪诞主题;哈佛大学教授王德威的《伤痕即景,暴力奇观》(《读书》,1998 年第 5 期)就对余华小说中出现的暴力主题进行阐释,在《从十八岁到第七天》(《读书》,2013 年 10 期)中,王德威教授进而从宏观上对余华的小说创作历程进行了整体性研究。此外,由于余华小说作品在海外的广泛传播,这也引起了诸多国外媒体的关注,而这些媒体也大多将关注点聚焦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和《兄弟》这几部小说,由此便出现了英文版、法文版、德文版等多种语言版本的书评式文章。

  其中,德文版有德国的《柏林日报》(1998 年 1 月 31 日)评价《活着》是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基尔新闻》(1998 年 3 月 12 日)称《活着》这部小说是一出悲喜剧式的寓言;还有《每日镜报》(1998 年 7 月 5 日),《法兰克福汇报》(1998 年 8 月 13 日),《音乐》杂志(1998 年 9 月)等。

  法文版:安托尼-佛伦的《<兄弟>:当代中国的史诗》(法国《书店报》,2008年 6 月);让雷米·巴朗的《中国的传奇之旅》(《卢森堡日报》,2008 年 6 月 25日);伊丽莎白·巴利列的《从前,在中国》(法国《费加罗报》,2008 年 7 月 5日);阿德里安娜·尼日特的《一个女人考验下的兄弟情谊》(比利时《晚报》,2008 年 7 月 11 日);朱尔·纳多的《异国故事:在一个中国淫荡者身上的谵妄故事》(蒙特利尔《义务报》,2008 年 7 月 12 日)等。

  英文版:《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这几部小说在美国的《华盛顿邮报》(2003 年 11 月 2 日),《时代》周刊(2003 年 11 月 9 日),《波士顿环球报》(2009 年 2 月 4 日),《纽约时报书评周刊》(2009 年 3 月 8 日);英国的《泰晤士报文学副刊》(2009 年 4 月 1 日),《金融时报》(2009 年 5 月 25 日),《独立报》(2009 年 6 月 16 日)以及加拿大的《国家邮报》(2009 年 2 月 14 日),《温哥华太阳报》(2009 年 2 月 28 日)和《卡尔加里先驱报》(2009 年 3 月 1 日)等报刊上均有评论性文章。

  此外还有西班牙的《阿贝塞报》、《大众日报》、《宪报》、《今日报》(2010 年5 月),意大利的《晚邮报》、《联合报》、《阿迪杰报》、《新报》、《庸俗》杂志、《ANNA》杂志等诸多报刊杂志都刊出了有关余华小说作品的评论性文章。

  总之,通过对余华小说创作以往研究的简单梳理,我们对余华小说研究现状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这不仅加深了读者对余华作品的理解,也为后来的研究者们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但从整体的研究情况来看,学术界对余华小说的研究还有待增加,权威性的研究和评论屈指可数,现有研究成果大多集中在余华某一具体篇目或某一时期的作品,缺乏对其小说创作的整体性观照。因此,依据余华小说创作的实际和现有的研究现状,本文以"余华小说创作风格"为研究视角,以余华 30 多年的创作历程为背景,着重探讨余华小说创作风格的渐进轨迹、风格成因以及小说创作风格背后所呈现出的价值追求。

  本论文研究至少有两点意义:一方面有助于丰富余华小说研究,对其创作风格的轨迹进行整体性研究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余华,解读其创作思想和文学世界。另一方面,以创作风格为视角对余华及其小说创作进行全面地阐释与研究,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余华的研究成果,对拓展余华研究的学术视野也有一定价值。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