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现当代文学论文

诗意感性的练笔期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1-15 共6074字

  2 余华小说创作风格的轨迹

  在新人辈出的中国当代文坛,余华以自己独特的创作个性和写作风格始终在中国文坛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自 1983 年初入文坛至今 30 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余华的小说创作经历了诗意感性的练笔期到先锋式的反叛期再到回归平和理性之后的变革期,这三个极具风格特征的创作时期一路见证了余华小说创作风格的轨迹,因此,对这三个创作时期的风格特征进行详尽的梳理是余华小说创作风格研究的首要开端。

  2.1 余华小说创作风格概述。

  所谓创作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余华始终将自己独特的创作个性融入在他的小说创作中,使自己在不同的创作时期都能创作出独具风格特征的小说作品。笔者根据余华创作意图与写作风格的变化将其小说创作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可以看作是余华自 1983 年发表《第一宿舍》到 1986 年发表《老师》,这一阶段可称之为余华小说创作的练笔期,他创作了诸多的短篇小说,这些小说在总体上呈现出余华对真善美的审美追求且叙述笔调清新唯美。《竹女》、《星星》、《月亮照着你,月亮照着我》等小说都不约而同地展现出余华在这一时期小说创作的审美追求。

  第二个时期,自 1987 年《十八岁出门远行》的发表可视为余华先锋小说写作的开始,这一时期是余华先锋式的反叛期,他突然转向了对暴力、血腥的迷恋,在《现实一种》、《河边的错误》、《一九八六年》、《往事与刑罚》等中短篇小说中遍布着死亡与杀戮,笔调残酷冷漠,而余华则始终以一种冷漠叙述者的姿态向读者展示着人性中最为丑恶的一面,他也因此成为先锋文学中最具个人特色的作家,一时间声名大噪。

  第三个时期即余华 90 年代之后转向平和理性的变革时期。从 1991 年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发表开始,这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标志着余华小说创作风格开始发生转变,而在这之后创作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第七天》等多部长篇小说的创作风格都带有明显的情感回归的特征,余华从对暴力的迷恋开始转为对人生苦难的温情诉说,在对人生苦难与人性坚韧的书写中透露出一种悲悯的情怀。

  在余华的小说创作历程中,其小说的创作风格始终是"不变"与"变"的统一。"不变"的是余华在其整体创作中一直坚守的先锋精神,要了解先锋精神,首先要厘清"先锋"的概念和涵义。"先锋"(Avant-garde)一词最初来源于法语,是一种军事用语,用来指代作战时的先头部队。19 世纪初期,随着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兴起,"先锋"一度被移植于政治领域,进而衍生为一个政治概念,直至 19 世纪中后叶,"先锋"这一概念才开始和文学艺术领域发生关系,并成为之后在法国兴起的"先锋派"的萌芽。根据《剑桥百科全书》的记载:"先锋派(Avant-garde),最初用以指 19 世纪中叶法国和俄国往往带有政治性的激进派艺术家,后来指各时期具有革新实践精神的艺术家。"20 世纪初期,随着以法国为中心的"先锋派"思潮的全面兴起,"先锋"一词才开始在文学艺术领域中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概念。

  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中,"先锋"经历了由泛指到特指的过程。20 世纪 80年代初,随着骆一禾的诗歌《先锋》以及徐敬亚的评论文章《崛起的诗群--评我国诗歌的现代倾向》的发表,"先锋"这一概念被引入文学领域,此后,"先锋"不仅用于指认北岛、顾城、舒婷等人创作的朦胧诗,王蒙、宗璞、茹志鹃等人的"意识流"小说以及徐星、刘索拉等人的"现代派"小说等也先后被冠之以"先锋"的称谓。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在理论准备十分薄弱的基础上,马原、残雪、扎西达娃、洪峰、余华、格非、孙甘露等一批当代作家在西方先锋派文学的启发下,自发地掀起了一场反叛文学传统的小说实验运动,他们以对传统文学形式的颠覆与反叛而震惊文坛,一时间掀起了 80 年代中国当代文学变革的高潮,"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把它当作先锋小说的真正开端。这一开端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生存探索三个层面上同时进行。"由此,先锋派文学开始成为一种具有相对固定指向的名词,它特指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出现的以马原、残雪、余华、格非等为代表的一批对传统文学叙述形式及语言进行颠覆的新潮作家的创作。

  在先锋小说作家中,风格特异且最能体现先锋特质的便是余华。从"写什么"转变为"怎么写"的文本实验中,余华一直不断地进行写作形式与叙事语言的各种尝试,他以自己独特的写作视角不断为读者建构出一个个奇特、陌生而荒诞的世界,在面对"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时代更替,余华也能积极应对并始终保持自己对读者的吸引力,这在当代文坛也实属罕见。因此,余华也成为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在中国当代文坛有着深远影响力的一位作家。

  综观余华小说创作风格的轨迹,其风格的变化始终都基于一种"不变"的先锋精神,这种先锋精神是不断创新求变的艺术精神,是作家对文本内容与形式以及自身创作不断超越的精神向度,它"意味着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可能性,它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共名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正如作家苏童所言:"真正的先锋对自己的位置和价值应该有清醒的认识,他们应该有圣徒的品格和精神。所以真正的先锋是一如既往的。"纵观余华的小说创作,无论是初入文坛时青涩的练笔期还是 80 年代中后期先锋小说创作的井喷期,再或是 90 年代以后转向更为平和理性的小说创作之路,无一不体现出余华勇于挑战自我的姿态,这种植根于内心深处的挑战姿态本身就是一种先锋精神。与此同时,在这种"不变"的先锋精神的基调之下,余华小说创作风格的变化亦是十分明显的,这便构成余华小说创作风格中"变"的因素,具有强烈的个性特点。

  本文根据余华在不同创作时期的小说创作,以余华小说创作风格中"变"的因素为分析视角,去探讨不同创作时期其小说的风格特征及风格成因,挖掘余华小说创作风格演变的价值追求。

  2.2 诗意感性的练笔期。

  1983 年,短篇小说《第一宿舍》在《西湖》杂志上的发表,标志着余华正式踏入文坛。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余华创作了《"威尼斯"牙齿店》、《鸽子,鸽子》、《星星》、《竹女》、《甜甜的葡萄》、《男儿有泪不轻弹》、《月亮照着你,月亮照着我》、《老师》等多部短篇小说。在这些小说中,余华多是在书写平凡生活中的诗意与温情,并在一种诗意感伤的情调中流露出一丝丝温情的味道,余华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去书写人性真善美的品格,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然而余华自己却一度认为"这些都是我的练笔,当时仅仅是出于想发表。"但是笔者认为,余华这一时期的小说虽略显青涩与稚嫩,但是却有着独特的美感,整体呈现出细腻与感伤的风格特征。因此,对这一时期作品的风格特征进行研究是作为余华小说创作风格研究的开端,这也更有助于去深入了解余华的文学世界和他的创作历程,并对其创作风格的演变做准确地把握。笔者以《星星》、《竹女》、《月亮照着你,月亮照着我》这三部小说为例,去具体论述在这一创作时期内余华小说创作所呈现出的风格特征。

  2.2.1 细致动人的情节设计。

  情节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手段,美国着名学者韦勒克和沃伦曾在着名的《文学理论》一书中指出:"戏剧、故事和小说的叙述性结构传统上称为'情节',""情节(或称叙述结构)本身又是由较小的叙述结构即插曲和事件组成的。"正是这些叙述结构共同构成了小说文本,并通过情节的设置直接表现出作家及其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通过阅读余华早期的这些小说作品,给读者带来最大的感受就是余华那种川端康成式的细部描写,他善于将情节加以细致刻画,正如余华自己所言:

  "那五六年的时间我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写作基础,就是对细部的关注。现在不管我小说的节奏有多快,我都不会忘了细部。"通过生动的细节处理去刻画人物细腻的内心活动,这种细节的处理和把握不仅作为余华小说创作的起步,更影响了他今后的创作道路。在小说《星星》中就有这样一处情节:

  后来有一天他终于见到了小提琴。好久不见,小提琴竟生出了两只翅膀,它从窗口飞进来,飞到"背多汗"怀里。它满身尘土,仰着疲倦的身子,埋怨他不该将它卖到那遥远而又陌生的地方去。它是偷偷逃出来的,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现在好了,又回到了他怀里。说完,它睡着了。"背多汗"哭了,他紧紧抱住小提琴……这段情节发生的背景是星星的父母将他最心爱的小提琴卖了,星星日夜想念着他的小提琴,由于对小提琴的极度思念促使星星在心里产生了这样的幻觉。余华站在一个孩童的视角去描述星星失去小提琴之后忧伤委屈的情状,并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写了小提琴的"回归",对这一情节的细致处理将星星对小提琴的思念渴望刻画得淋漓尽致,使读者的心紧紧跟随着小主人公内心的变化而跌宕起伏。

  《月亮照着你、月亮照着我》中余华描写了少女朦胧爱情中的淡淡青涩,少女蓝蓝懵懂的爱情在对少年偷偷暗恋中悄然开始:她常常和他相遇,上班或者下班时。总是在窄窄的过道里和他相遇。他让车时,两眼总是严肃地正视前方,从不望她一眼,像士兵操练时那样。他准当过兵,她想。她骑了过去,每次都是很顺当地骑了过去。她多么希望又一次会撞上去,像是刚学会骑车似的,歪歪扭扭地撞在他车上。这是一个很美妙的计划。但是她不能撞。若这么做,一定是很笨拙的,使人一望就知道是有意的,那多不好意思。可是不撞上去,他就永远是那股严肃的劲儿,永远不会望她一眼。他为什么不望她一眼呢?

  余华在讲述一个少女懵懂初恋的故事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和暗恋对象"相遇"的情节,通过少女蓝蓝渴望又害羞的内心矛盾冲突,将少女怀春般的思绪和对男孩的深情眷恋细腻地展现出来。

  余华用最细致最动人的情节去刻画人物、事件,无论是对少女憧憬爱情的描述,还是对孩童单纯真挚的描写等,都表现出了余华对爱与美的执着追求,因而成为他早期小说创作风格的最大特征。

  2.2.2 淳朴善良的人性之美。

  "人性是文学表现的对象,离开了对具体人性的反映,文学就没有生命。"在余华早期的这一系列短篇小说中,多是对善良人性的讴歌,体现出友情、亲情和爱情的美好,因此,对人性真善美的书写便成为余华这一时期的创作追求。《第一宿舍》展现了难能可贵的友情,《月亮照着你,月亮照着我》和《鸽子,鸽子》诉说了青涩美好的初恋,《星星》、《甜甜的葡萄》展示了孩子的善良与单纯。写于 1984 年的《星星》获得了当年《北京文学》的优秀作品奖,余华写了一个名叫星星的孩子从喜爱玩耍到执着迷恋小提琴直至最后突破障碍而走向成功的历程。在这部小说里余华展示了孩子的天真:"他有许多漂亮的衣服,但最爱穿的是一件破汗衫,因为那上面印着两辆摩托车,车上有两个和他一样威风凛凛的男孩子。"孩子对事物喜好的原因总是很简单,也许就是这样的简单才最能体现出孩童的世界里那份最单纯的快乐,而从星星对小提琴那份无以言表的热爱中让读者看到了孩童的善良与真挚:"我的琴准痛了。"他这样想。整个下午,他不再演奏,只是抱琴坐着。他用手轻轻抚摸着小提琴。他记得有一次自己的头撞在桌角上,妈妈就是用手轻轻地在他额上抚摸了好一阵。

  星星将妈妈在他受伤时对他的疼爱之心幻化在他心爱的小提琴上,他对小提琴亲情般的情谊让这个孩子人性中的那份善良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温暖人心。

  《竹女》是余华歌颂亲情之美的代表作,小说中婆媳之间亲如母女的那份感情颠覆了传统婆媳相处的模式,婆婆与媳妇相互体贴、相互关爱,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的那份真情令人感动:她醒了,她站起,拿着鱼儿的外衣,躬身走出船舱,来到岸上,进了茅棚。

  她将外衣轻轻盖在蜷缩躺着的婆婆身上,然后紧挨着她躺下,身体刚好给婆婆挡住了从门缝里溜进来的风。……每逢深夜起风或下雨,早晨婆婆醒来,总会发现身边的草铺凹下去一点--竹女睡过了。而这次,却亲眼看到,她有些心疼,忙将鱼儿的外衣轻轻盖在竹女身上,然后悄悄出门。

  这段文字是如此地温暖人心,婆婆与儿媳总是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各自默默地付出,在相处时总是包含着暖暖的情意。丈夫鱼儿与竹女夫妻间的相亲相爱以及父亲对竹女那份父爱的守候也都在这篇小说里被充分展现,字里行间都透出亲情的温暖和人性的善良美好。

  余华曾在小说《"威尼斯"牙齿店》中就表达过自己对"秀水村"淳朴民风的赞美,而在《竹女》这篇小说中,余华也同样赞美了敦厚善良的民风:静水湖上的捕鱼人家,平时没有往来的习惯。像天上的星星,虽然同存于一个空间,却各自有自己的运行轨迹。这儿的捕鱼人家也有自己的捕鱼区域,无论怎么样都不该、也不会到别人的区域里去捕鱼。

  这段平实的语言为读者展示了静水湖的民风淳厚与人心安定,余华在其早期作品中对人性之美、人性之善良的讴歌成为他创作的主旋律。

  2.2.3 感伤唯美的叙事语调。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中国当代文坛作家的创作大都带着一股感伤的韵味,如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王安忆的《小院锁记》、张承志的《绿夜》等。

  余华在这个时期弃医从文,踏入文坛,他同当时的很多作家一样,在叙写爱与美的温情之中夹杂着淡淡的忧伤,整体呈现出一种感伤、唯美的叙事语调。

  小说《竹女》的故事发生在静水湖的捕鱼人家,竹女和父亲因为逃债而来到这里,父亲在离去前将竹女留在了这户人家,十几年后的竹女已然成为了这家的儿媳妇,她与婆婆、丈夫相亲相爱、和谐共处。小说通篇都充满了余华对人性善良和美好的描写,在唯美和谐的笔调之中却也透露出了淡淡的伤感,多年后,已经沦落为叫花子的父亲再次来到这里看望女儿,而竹女早已不认识自己的父亲,"她友善地望着来人。虽然没有说话,也不微笑一下,可那纯真的目光远远胜过这些。"老父亲此刻的心情是复杂的,余华轻淡的笔触之间充满了父亲思念妻女、怀念过往的丝丝忧伤:"那呼吸像一股轻轻的风,吹进了他的心。老人就这样听着,像很久以前在自己家里,守着妻子怀中熟睡的女儿。老人就这样听着,暗夜中,浑浊的泪水流进嘴里,咸咸的。"在静水湖这片宁静安逸的土地上,竹女和丈夫一家和谐的生活和这里淳朴的民风共同构成了一幅唯美的图景,而竹女父亲五味杂陈的心理与这样的唯美画面形成强烈反差,给小说带来了忧郁感伤的意味。

  小说《月亮照着你,月亮照着我》中,少女蓝蓝的懵懂初恋从对窗对面那个男孩的暗恋开始,却也在一次次与对方擦身而过中悄然结束,"他就那么悄悄地走了。走时,他用一支神奇的笔将忧郁描在了她的脸上。什么时候他会重新出现呢?再用一块神奇的橡皮擦去她脸上的忧郁呢?"在描写初恋爱情美好的同时,余华又为这其中注入了想要而不得的种种酸涩,使小说在字里行间都透出丝丝感伤。

  余华在自己写作的"练笔期"写下了诸多极具散文气质的小说,虽然这一时期的创作略显生涩,带有明显模仿的痕迹,却也鲜明地体现出作者在这个人生阶段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正如他自己所言:"我现在二十四岁,没有插过队,没有当过工人。怎么使劲一想,也不曾有过曲折,不曾有过坎坷。生活如晴朗的天空,又平静如水。一点点恩怨、一点点甜蜜、一点点忧愁、一点点波浪,倒是有的。

  于是只有写这一点点时,我才觉得顺手,觉得亲切。"余华的这些"一点点"正是自己在这个创作阶段对真实生命体验的写照,也正因为有这种感悟,他才能在初入文坛就如此高产,作品中布满了人性与人情之美,在唯美与温情之中透出感伤忧郁的气息,这一时期的余华是青涩的也是"成熟"的,然而在初露锋芒之后,余华似乎找到了一条更为适合自己的道路,一种更加畅快的叙述方式,从此便一发不可停止。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