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现当代文学论文

李锐小说中的“食”与“色”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09-21 共6610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李锐小说“食色”书写的寓意和价值探究
【引语】李锐小说创作特点研究引语
【1.1】民间的饥饿书写
【1.2】伴随物质困境而来的性欲困境
【第二章】“食色”背后的生命隐喻
【第三章】“食色”的权力内涵
【结语/参考文献】 李锐小说中的“食”与“色”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结 语

  作为当代文坛一位特立独行的小说家,李锐始终执着于"本土中国"和"用方块字深刻地表达",关注个体的生存状态,对个体的苦难保持"拒绝合唱"的姿态。其作品具有"从个人出发去追问普遍人类困境"的内涵。纵观李锐的小说,描写民间底层的"食色"苦难是他小说中的一个重要的现象,但是对李锐笔下的"食色"问题,很少有人论及。

  李锐作为当代文坛一位优秀的小说家,取材于曾经经历过的"现实的自在的民间文化",经过审美提炼,创作了具有"审美的民间文化"的小说文本。他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张扬人的正常生理需要,因此在小说中一直关注着民间底层的"食色"的困境。他李锐将目光敏锐地投向人的根本的苦难——"食色",关注生命存在中以本能为特征的基本欲求,展现了民间世界的悲剧面,呈现了底层民众人性中丑陋的情状。

  首先,他以独特的笔触,以自己的经历为出发点,执着于表现民间底层民众的困顿状态,并对灾难的起源,以及背后纠缠的政治、文化因素,都有意淡化。其次,人们发现李锐小说中的性爱困境总是伴随着物质困境。在李锐的小说中,"色"不离"食","食"不离"色","食色"相通,饮食在色欲中占有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作为李锐小说的重要表现对象,"食色"并不仅仅是人生困境的一种展示,它具有超出自身意义局限的内涵,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首先"食色"是李锐关注个体生命、反思历史的一种途径。生和死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二者不可分离,有生就有死。

  人以生的方式降临于世的时候,生命本身便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是死却是注定了的,死是生的宿命,是生的必然归宿。人类被抛到世界上后,都在逃避死亡,但又不得不面对这别无选择的结果。在人们心中都有一种对死亡的恐惧。也正是因为它的普遍性和不可逃避性,使它成为生命的一个主题,因而使作家们醉心于死亡的描述。另外,死亡可以吸收生命的所有精华,在那一刻它让生命中所有的精华都爆炸出来,进而凸显了生命的存在感。李锐的小说中描写了"食色"的苦难,但是在"食色"的苦难的生存状态下又表现出了对个体生命的扞卫和维护。他正是通过死亡书写来追问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死亡成为了受"食色"折磨的人摆脱困境的方式,显示出了底层民众对困境的一种绝望的反抗,同时也是对信念、尊严的扞卫和维护。死亡是生命形式上的一种结束,但同时也是生命价值的另外一种实现。在悲剧的死亡中,生的意义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张扬,这是一种崇高的悲剧美。

  李锐的"食色"书写不仅仅是隐喻个体生命,同时也是一种复杂的权力话语。粮食和权力是息息相关的,权力稳不稳要拿粮食做基础,所有的国家政权都在抓农业,抓经济,如果粮食不能独立,权力也不可能独立。李锐笔下的"食"有着深层的权力内涵,粮食已经成为了权力的象征资本,权力是架构在"食"之上的,控制住人们的嘴,也就相当于权力覆盖的人们。"色"与权力同样有着微妙的深层关系,掌权者可以凭借自己的权威来争取优质的对象。福柯在《性史》当中阐述了性与权力的关系。他认为性不单单是人的一种生物本能,同时也是一种特定话语的产物。现在,权力已经深深地渗透在性欲当中,性的力量已经植入到了权力的关系之中。权力在人的身体内,对人的欲望进行规训和塑造,从而创造出服从权力者的"正常人"."食色"的困境,正是底层人民权力的困境。李锐的"食色"书写揭示了灾难、欲望背后的政治权力、性别权力,对下层民众尤其是女性形象寄予了深切同情,对权力者寄托了深刻的政治讽喻。


    参考文献

  报纸:

  [1]李国文。好一个李锐[N].文艺报,1987/1/3.

  [2]韩石山。沉下去的和升上来的[N].文艺报,1987/3/28.

  [3]白烨。 短而厚,短篇小说的新趋向[N]. 文汇报,1987/10/5.

  [4]于立霄。李锐与《厚土》[N].人民日报,1988/3/29.

  [5]陈晓明。执着不变的李锐[N].中华读书报,2002/5/29.

  [6]我们要用汉语发出自己的声音[N].深圳商报,2003/10/18.

  [7]廖翊、李锐:"用方块字深刻地表达自己"[N].新华每日电讯,2006/4/24.

  [8]张丛、李锐:拒绝对农村诗意化的写作[N].农民日报,2007/5/12.

  [9]张烈松。刚柔兼济 沉雄俊逸[N].潮州日报,2008/1/17.

  [10]王德威。一个人的"创世纪"[N].中华读书报,2012/1/11.

  期刊:

  [1]李国涛。评李锐新作《厚土》七篇[J].山西文学,1987(02)。

  [2]蔡润田。"厚土"及由"厚土"想到的[J].当代作家评论,1987(04)。

  [3]雷达。说《厚土》——兼谈意味、文体及其它[J].上海文论。1987(04)。

  [4]李国涛。 李锐的气质和艺术[J]. 当代作家评论,1987(04)。

  [5]李锐。"锄禾日当午"及其它[J]. 当代作家评论, 1987(04)。

  [6]陈坪。深切的体察与理解[J]. 当代作家评论, 1987(04)。

  [7]马风。氛围的营造和渲染——《厚土》的艺术支点[J].当代作家评论,1987(04)。

  [8]韩鲁华。厚土:透视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艺术视觉——读李锐小说《眼石》等三篇[J].小说评论,1987(06)。

  [9]李庆西。古老大地的沉默——漫说《厚土》[J].文学评论,1987(06)。

  [10]吴方。追摹本色 赋到沧桑[J].读书,1987(08)。

  [11]李明远。李锐、矫健系列短篇比较论[J].批评家,1988(02)。

  [12]李国涛。《厚土》的文体追求[J].批评家,1988(03)。

  [13]陈坪。论《厚土》叙事方法的得失[J].晋阳学刊,1988(04)。

  [14]段崇轩。"厚土"底层的女人们[J]. 文学自由谈,1989(05)。

  [15]梅蕙兰。凝冻的厚土与跃动的大地——李锐与李佩甫创作比较[J]. 中州学刊,1992(01)。

  [16]潘凯雄。"自觉"为他带来了什么?──读李锐近作[J]. 文学评论, 1994(01)。

  [17]成一。不是选择——李锐印象[J]. 当代作家评论, 1994(03)。

  [18]李国涛、成一。 一部大小说──关于李锐长篇新着《无风之树》的交谈[J]. 当代作家评论,1995(03) .

  [19]李锐。重新叙述的故事[J]. 文学评论,1995(05)。

  [20]王春林。苍凉的生命诗篇——评李锐长篇小说《无风之树》[J]. 小说评论,1996(01)。

  [21]李锐。我们的可能——写作与"本土中国"断想三则[J]. 上海文学, 1997(01)。

  [22]周政保。口语倾诉的方式(或叙述就是一切)——关于李锐的长篇小说《万里无云》[J]. 南方文坛,1997(04)。

  [23]何明星。生命的歌哭——谈李锐小说中的死亡描写[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4)。

  [24]南帆。叙述的秘密——读李锐的长篇小说《万里无云》[J]. 当代作家评论,1997(04)。

  [25]王鸿生、耿占春、曲春景。 对"文革"的再叙事——关于《无风之树》和《万里无云》的对话[J]. 上海文学,1998(01) .

  [26]曲春景。对文革成因的文化批判——读李锐的《无风之树》与《万里无云》[J]. 中州大学学报, 1998(02) .

  [27]周政保。 白马就是白马……——关于小说家李锐[J]. 当代作家评论,1998(03)。

  [28]李锐。我对现代汉语的理解──再谈语言自觉的意义[J].当代作家评论,1998(03)。

  [29]张丽。论李锐《厚土》系列的象征手法[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01(01)。

  [30]李锐、王尧。 本土中国与当代汉语写作[J].当代作家评论,2002(02)。

  [31]王鹏飞。卑微者的光辉——论李锐《厚土》中的女性群体[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02)。

  [32]李锐。春色何必看邻家──从长篇小说的文体变化浅议当代汉语的主体性[J]. 当代作家评论,2002(02)。

  [33]张文武。 倾诉的瀑布——探讨《无风之树》的诗意空间[J]. 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3)。

  [34]王艳云。 黄土地上的精神守望——《厚土》价值取向新论[J]. 平顶山师专学报,2003(01)。

  [35]叶立文、李锐。 汉语写作的双向煎熬——李锐访谈录[J]. 小说评论,2003(02)。

  [36]李锐。 自述[J].小说评论,2003(02)。

  [37]叶立文。 他的叙述维护了谁?——李锐小说的价值立场[J]. 小说评论, 2003(02) .

  [38]许辉。第二人称——边缘叙述者[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03)。

  [39]李遇春。生命的历史困境与人的寓言——论李锐长篇小说的精神特征[J]. 山花,2003(06)。

  [40]陈庆泓。人生,如此凄惶——探索《无风之树》宿命意识的文化根源[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

  [41]王尧。李锐论[J]. 文学评论,2004(01)。

  [42]李丹梦。敞开与囚禁:艰难的自我抒写——李锐创作心理初探[J]. 上海文学,2004(02)。

  [43]翟永明、高小弘。 李锐《无风之树》的叙事策略与诗意营造[J]. 安康师专学报,2004(03)。

  [44]王德威。 历史的忧郁 小说的内爆[J]. 读书, 2004(04)。

  [45]安希孟。 孤独的哲学[J]. 江苏社会科学,2004(04)。

  [46]陈少萍、徐肖楠。 象群山一样行走的历史与生命——论李锐吕梁山系列小说的人性书写[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

  [47]高小弘、翟永明。 穿透生命表象的价值追问与诗意传达——评李锐的《无风之树》

  [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6)。

  [48]叶君。 论当代文学中的乡村荒野图景[J]. 江淮论坛, 2005(02)。

  [49]巫剑伶、徐肖楠。 李锐笔下的神女形象[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

  [50]徐阿兵。"政治中国"与"乡土中国"的谛视观照——关于李锐小说的一种解读[J].九江学院学报, 2005(03)。

  [51]高小弘、翟永明。 立足"本土"的书写——李锐小说创作简论[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3)。

  [52]唐海东。用方块字深刻地表达自己——李锐小说的叙事探索[J].小说评论,2005(04) .

  [53]李寒波。苦难意识和悲剧情怀——小说家李锐的独特个性[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6(01)。

  [54]翟永明。个体生命价值的维护与扞卫——李锐小说创作简论[J].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55]龚祝义、唐北华。 生活底层的生命音符——李锐小说的女性之美[J]. 九江学院学报,2006(04) .

  [56]谢有顺。 重申文学的信念[J]. 小说评论,2006(04)。

  [57]康志宏。 从《无风之树》看李锐小说的文体特点[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4)。

  [58]蒋韵。 我眼中的李锐[J]. 书城,2006(04)。

  [59]李青利。从李锐的《厚土》审视现代意识观照下的中国文化[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4)。

  [60]周序华。对苦难的不同阐释——试比较张炜、李锐文学作品中的苦难意识[J]. 语文学刊, 2006(09)。

  [61]翟永明。宿命与荒诞的生存——试论李锐小说对人类存在困境的追问[J]. 河北师

  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1)。

  [62]李建军。文学之病与超越之路[J]. 小说评论,2007(03)。

  [63]邵燕君。"以自己的生命之灯照亮形式的大门"——《万里无云》的形式实践[J]. 南方文坛, 2007(03)。

  [64]高小弘。李锐小说叙事声音分析[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4)。

  [65]罗雪挥、李锐:说真话的人成了稀有动物[J]. 中国新闻周刊, 2007(04)。

  [66]翟永明。李锐小说叙事结构分析[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

  [67]翟永明。李锐小说诗性特征分析[J]. 小说评论, 2007(05) .

  [68]翟永明。坚守与质疑的双声对话——试论李锐小说对启蒙的深刻表达[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5) .

  [69]柳迎春。谁的历史——评李锐长篇小说《无风之树》[J]. 作家,2007(14)。

  [70]张清华。底层为何写作[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01) .

  [71]翟永明。神圣光环下的魅影——论李锐小说中的"革命"[J]. 文艺评论,2008(01)。

  [72]徐兆寿、杨光祖、唐翰存、陈旭彪。性爱与当代文学中的性叙事[J]. 新学术,2008(01)。

  [73]张莉。 因为底层,所以美好?[J]. 文学自由谈,2008(04)。

  [74]王展蕾。 谈李锐《无风之树》的叙事策略及其艺术内涵[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05)。

  [75]游士慧、吴晓红。 "叙述就是一切"——李锐小说《无风之树》的叙事学分析[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6)。

  [76]李寒波。历史无理性的阐释和追问——评李锐的小说创作[J]. 企业家天地,2008(07)。

  [77]李寒波。偏爱与救赎——李锐小说对女性的偏爱和救赎精神的体现[J]. 语文学刊,2008(17)。

  [78]刘传霞。饥饿的政治文化诗学——论中国20 世纪80年代文学中的饥饿叙事[J]. 扬子江评论,2009(03)。

  [79]贺进。自由转换的时空——李锐小说一个叙事角度的探析[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09)。

  [80]康志宏。"口语倾述"的成功尝试——评李锐的小说《无风之树》和《万里无云》[J].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01)。

  [81]冯欢平。析《无风之树》的语言风格[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07)。

  [82] 王 秀 红 . 浅 析 李 锐小 说 的 叙 事 视 角 [J]. 重 庆 科 技学 院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版),2011(01)。

  [83]杨占富。沉寂群山中的民间声音——评李锐的"吕梁山系列小说"[J]. 云南电大学报,2011(02)。

  [84]李彦文。永世为农的文学表达——重读李锐《厚土》系列小说[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

  [85]奚青。"伤心桥下春波绿"——读李锐流放日记[J]. 炎黄春秋,2012(06)。

  [86]陶东风。 荒唐的革命闹剧与民间的"文革"世相——评李锐的《无风之树》[J]. 南方文坛,2014(03)。

  专着:

  [1]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0.

  [2][英]霭理士。性心理学[M](潘光旦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3]李锐。厚土[M].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

  [4]李锐。不是因为自信[M].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

  [5]李锐。拒绝合唱[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6]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M].中华书局,1996.

  [7]陈思和。陈思和自选集[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8][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9]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10]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11]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12]李锐。谁的人类[M].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

  [13]林语堂。吾国与吾民[M].岳麓书社,2000 .

  [14]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15]李锐。另一种纪念碑[M].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

  [16]李锐。银城故事[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

  [17]陈晓明。表意的焦虑[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18]张闳。声音的诗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9]张柠。文化的病症[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20]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

  [21]旷新年。写在当代文学边上[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2]李锐。太平风物:农具系列小说展览[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23]李锐。旧址[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24]李锐。厚土[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25]李锐。无风之树[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26]李锐。万里无云[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硕博论文:

  [1]翟永明。生命的表达与存在的追问[D]. 山东大学 ,2005.

  [2]龚祝义。丰饶的苦难:李锐小说的人性透视[D].南昌大学,2005.

  [3]李寒波。人生困境的别样言说[D].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4]张颖娟。李锐的乡土书写[D]. 北京语言大学, 2007.

  [5]袁晓斌。生存困境的无尽歌哭[D]. 南京师范大学, 2008.

  [6]宋慧毅。李锐论[D]. 兰州大学 ,2008.

  [7]郝日虹。论李锐小说中的两性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8.

  [8]董春风。李锐小说的生命叙事[D].广西民族大学, 2008.

  [9]李娜。 悲凉的生存 无奈的选择[D].山东大学 ,2008.

  [10]康志宏。 从《厚土》到《无风之树》[D].华东师范大学, 2008.

  [11]李云。李锐的"厚土"世界[D].延边大学,2009.

  [12]李志婧。质疑与反思——李锐小说解读[D]. 扬州大学 ,2009.

  [13]李彦文。不是之是——李锐小说研究[D]. 首都师范大学 ,2009.

  [14]周春洁。论李锐小说中的死亡意识[D]. 山东师范大学 ,2009.

  [15]沙秀娟。在孤独中行走——李锐论[D]. 苏州大学 ,2010.

  [16]曹刚。李锐"吕梁山系列"小说的叙事伦理研究[D]. 西北大学,2010.

  [17]王秀红。李锐小说的悲剧意蕴[D]. 河北师范大学,2010.

  [18]彭迎。生命困境的执着追问[D]. 郑州大学,2011.

  [19]梅雪莲。作为一种抒写姿态的"农民"[D]. 重庆师范大学,2013.

  [20]杨占富。论李锐小说的民间书写[D]. 西南大学,2013.
 

  后 记

  转眼间,论文写作已经接近了尾声,研究生课程的学习也将告一段落,不禁感慨颇多。在此很想对我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首先要感谢的是我的指导老师李建周副教授。论文的选题、资料搜集、写作过程中我遇到了诸多困难,在迷茫、踌躇的时候是李老师一直不厌其烦地指导我。论文修改的时候,李老师对论文中存在的错别字、病句等问题都一一指出,让我真正体会到了一个学者的严谨作风。在此向李老师表示我最诚挚的谢意

  同时要感谢郭宝亮老师、胡景敏老师、邢建昌老师、姜文振老师,他们课上所传授的内容,对我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都给予了有很大的帮助。

  还要感谢论文开题时,白铭老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她的教导,让我的论文写作得以顺利完成。

  感谢所有这些出现在我生命中,给予我帮助的人,愿岁月静好!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