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文艺美学论文

新时期国内大众审美趣味探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2-30 共2458字
  绪 论
  
  一、选题意义
  
  新世纪的大钟敲响,中国的经济在恢复发展的同时,大众文化也早已酝酿着一场大的变革。文化领域的变革愈演愈烈,此时大众文化的传播也使得新世纪的现代人更注重自身的利益、当下的愉悦、感官的刺激享受;更向往追求符合自我意志的个性、趣味、爱情、幸福等;也更加崇尚身体和思想上的自由和解放。
  
  文化领域的这种变革在后期愈演愈烈,反映在审美领域,表现为中国大众逐渐世俗化的审美趣味。首先是现代人的感性机能和情感意识的复苏和发展,深刻影响到了新世纪以来中国大众的审美趣味观念和生活态度。“美”渗透到大众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的赏心悦目,有的丑恶无比,有的却只为贪图眼前的空虚欲望。消费主义的大行其道也让大众的审美被误导,被快速分解,新媒体技术推波助澜般的摇旗呐喊更使得大众的审美趣味层出不穷,但都脱离不了世俗化的特点。以往对大众审美趣味的研究角度比较单一,形式零散,本论文概括性的将新世纪以来中国大众世俗化的审美趣味形态呈现出来,并论述其特征和形成原因,并对其影响进行思考。
  
  生活在社会中的中国大众审美趣味不仅会影响人们本身的言谈举止,生活习惯,而且影响理想追求,所以研究中国大众新世纪以来的审美趣味是刻不容缓的重中之重。但此问题在国内学界略显不足,不够全面。少有的研究也多是以审美趣味作为角度附带提及,所以研究新世纪中国大众的审美趣味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内研究学界,对于新世纪审美趣味的研究直到 2003 年才达到一个突破,期刊论文达到了 241 篇,近十年来看每年的论文保有量在 300~350 篇左右。在 2010 年时突破了 500 篇,在 2012 年时关于这个论题的研究达到了最高峰世纪,一共有 909 篇相关论文,在今年又趋于平缓,截止到现在一共有 402 篇相关论文。近十年的所有相关论文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研究角度:
  
  通过各种具体的艺术形式论述审美趣味,艺术形式包括文学作品、绘画、雕塑、戏剧、电影、电视剧、音乐等。如《新世纪审美主义文艺思潮评析》(赵萌)、《新世纪的审美趋向与文学流变》(李丛中)、《新世纪审美文化中的苦难意识研究》(张景艳)《新世纪我国意象油画的艺术特征探析》(林鸿平)、《大众审美趣味对当代中国室内设计形式语言的影响》(江显英)、《1978 年-2003 年间中国城市流行音乐发展和社会文慧环境互动关系研究》(王思琦)等。在这些论文中,作者以审美趣味作为切入的研究角度论述作品显现的思想内涵及反映的现实意义等。
  
  以青少年群体的审美趣味做为研究对象加以论述并论述美育的重要性。代表论文有《当代青年审美倾向调查及分析》(林彬,郑苏淮)、《浅析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审美趣味的变迁--以文化艺术审美为例》(李江静)、《浅谈青少年审美趣味的变迁--从衣着打扮谈起》(张利静)。在这些论文中,研究对象固定在青少年这一群体,通过展现他们的兴趣爱好来论述当代青少年的审美趣味,并且美育被呼吁重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某些低的审美趣味需要通过美育工作者来提高和矫正。
  
  关于研究审美趣味的着作。审美趣味在大部分着作中只作为一部分原理概念来进行阐释。英国经验主义是美学史上第一次系统的对审美趣味理论进行研究的哲学流派,如《经验的限度》(章辉)这本以美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入手审视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的着作对审美趣味的概念进行了阐释。《审美文化导论》(余虹)这本着作,作者将从古至今,从西方到东方的审美文化梳理一番,并把新世纪的审美文化分类,是一本很详细很具有概括性的着作。当代美学史上的经典着作《审美之维》(赫伯特·马尔库塞)中的主要观点:审美造就崭新人的心理-观念结构,从而实现人的解放。
  
  三、研究方法
  
  首先我用文献学的方法搜集关于审美趣味的文献资料,用分析法对其内涵及外延进行研究分,对新世纪以来中国大众的审美趣味进行剖析,接下来运用归纳总结法对其总体进行宏观特征的总结,最后同时采用论证分析法阐述世俗化审美趣味的产生原因,运用矛盾分析法对这一现状进行反思,最后用逻辑学方法探讨解决的现实问题。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首先说明新世纪以来中国大众审美趣味的呈现,再简述了其发展和变迁后概括性的提出新世纪以来中国大众审美趣味的特征--世俗化。接着阐述世俗化的含义,中国大众感性意识的觉醒为文化领域带来的影响,并慢慢衍生到中国大众的生活审美趣味。接着主要论述“世俗化”审美趣味的呈现方式,包括“身体”转向,“时尚娱乐化(偶像崇拜和综艺化)”,“审丑趣味”,“符号化”审美趋向。当精英文化走下神坛,大众文化的审美主体变为全体大众,并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大众社会阶层的变革催化下,中国大众世俗化的审美趣味表现越发突出,大众们更注重自身的身心愉悦,将理想、诗意、严肃放在一旁,只在乎当下的审美感受。“世俗化”审美趣味是把双刃剑,将话语权从权威手中交还给大众,但又被鱼龙混杂的文化弄的头晕眼花,于是接下来探寻形成这样“世俗化”审美趣味的原因。“感性意识”的觉醒、审美趣味的“日常化”、“消费主义”大行其道和“新媒介技术”的推波助澜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正由于中国大众的“感性意识”的觉醒和解放,审美走入中国大众的日常生活,“消费主义”才能在中国大地上风行,并让中国大众“视金钱为信仰”,那么“新媒介技术”作为传播消息的技术土壤,孕育出了更多具有“世俗化”导向性的作品。第四章对“世俗化”的审美趣味进行反思,探讨其对中国大众的影响,人们更注重当下,以金钱为信仰,无深度平面化。我们应该重视审美问题,以历史和人文的视角对待中国大众的感性意识解放并促进文化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发展美育提高大众审美趣味。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为较为完整了剖析了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大众审美趣味世俗化导向的呈现、特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反思内容。笔者认为,审美活动高于人类其他生活活动,若不能重视这一领域的发展和变化,社会的意识形态就会朝着无法抑制的方向驶去,而大众们的审美趣味也逐渐指引艺术创作者们的创作导向,这种导向如不及时更正和指引,艺术品的创作将走向不可预测的深渊。笔者也从文学、电视、电影等中国大众生活中的多个艺术活动对审美趣味“世俗化”进行解读,内容更全面也更具有说服力。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