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文艺美学论文

“废墟”理论辨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05-07 共478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中国废墟符号的表征研究
  【绪论  第一章】 “废墟”理论辨析
  【第二章】废墟的生成与审美品格
  【第三章】历史文化形态的废墟艺术形象表征
  【第四章】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废墟形象表征
  【第五章】工业化发展下工业废墟艺术形象表征
  【结论/参考文献】作为废墟形象的现代意义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绪论
  
  一、废墟定义
  
  废墟作为一个重要的美学意象,活跃在艺术创作中,成为很多艺术家习以为常的符号,这些符号有着特定的历史语境,也包含着艺术家内心独特的表达。在现代词典对之解释为“遭破坏或弃置不用,以致荒凉寥落的城镇、市街或房舍”.中文里表达废墟的最早语汇是“丘”,本义为自然形成的土墩或小丘,也指如前所述的市街、房舍或城镇的遗址。在传统文学里,含有“丘”字的合成词包括“丘城”(意为空城), “丘荒”(意空旷、荒野),“丘墟”(意废墟)。按此意义能够分割出建筑物遗迹和空虚的状态一起建构了中国本土的废墟概念。有形的和无形的两种存在状态,即拥有物质性和精神性的双重含义。废墟在此意味着一种消解、一种毁灭,然而又隐喻着重建与新生,废墟作为一种真实存在与文化意蕴,引发众多艺术家以其为题材进行艺术创作,并借此表达对生命的追问和对精神出路的探寻。尤其是当下艺术实践中,废墟形象成为一个较为普及的符号,其中散发的意味,足够充满以上的两个维度。借此关照文艺创作美学接受和社会等诸多领域的诸多问题。
  
  废墟形象的表征在艺术实践中以直观的视图和体验方式更进一步催生人们的思考,关于当下人与城市,人与社会,和当下群体心态,以及历史文化反思等。这些思考凌乱分布在接受与创造的路途中。研究废墟形象的最大的意义莫过于揭示废墟形象背后的思考。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对于当下艺术废墟形象的研究并不是一个很新颖的话题,但是借以废墟形象的实践却是艺术创作中不断更新的内容。用废墟形象指称当下艺术实践却能标出当下纷杂的艺术现象的清晰线索,在高名璐的《当代艺术史:1985--1986》的论述了这85新潮艺术这一现象。专门的文章进行局部的综合研究,有赖志强的《城市变迁与废墟艺术-中国当代艺术的作品及其表现》,关注的是城市废墟形象在艺术实践中梳理,主要着眼点在于80年代到90年代的艺术作品。韩西芹《废墟上的艺术重构》同样是高屋建瓴的方式谈到废墟形象的重要意义。鲍时东的《废墟题材和艺术表现》较为初略的归纳了当下废墟题材在艺术作品中的呈现。以艺术史眼光的综合梳理,大多局部展现。在时间切点上不是很完整,有待扩充关于废墟形象新的艺术作品。
  
  另一部分以某个艺术家作为个案进行研究有:高士明的《从废墟到盛墟》以许杰的艺术作品为主要参考内容进行废墟形象的解读,杨卫的《废墟上的生命垒砌一一李松的古典情结》对艺术家李松做个案分析,还原艺术家创作实践来此表征艺术中的废墟形象,个案研究显得十分零碎。缺乏艺术史的考量眼光。
  
  硕士论文有2008年中国美术学院吴少珺的《迷城·出城,当下艺术作品中的废墟意识》倚重的是个人的审美经验以及其艺术创作经历,把城市在艺术作品中的废墟形象作为阐释重点,没有深入扩展到废墟的文化历史意义,由于该论文引用狭窄,不能够当做一篇具有普遍意义的研究成果。200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孟潇硕士论文《废墟上的引灵一一当代艺术家的语言变形记》,从艺术语言角度,跨文学和艺术对废墟化的形象进行了个案研究,研究重点落在诗学上。
  
  海外学者中对于废墟形象在艺术领域中的实践,具有权威且十分完整的当属哈佛华文学者巫鸿,作为比较有影响力的艺术史家其在多本着作中谈到废墟形象对当下艺术创作的影响,甚至将废墟形象比作西方“碎片”厘清中国当下艺术实验。较为有影响力的着作有:《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还有《废墟、破碎和中国现代与后现代》。
  
  由于众多艺术家艺术创作的更新,废墟形象的发展使得该书研究逐渐落后于艺术实践,对此需要新一轮的总结。我相信研究的趋势不仅应该关注持续利用废墟题材和废墟形象进行的艺术创作,另一方面研究的趋势也应该关注艺术家生存与处境对废墟形象利用的隐秘联系。
  
  三、本文大纲
  
  本文将选取当代艺术使用的废墟形象表征的代表性艺术作品,通过当下不同时期艺术作品废墟形象表征实践,获取当代艺术的信码和文化符码。这是一件非常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比当下的艺术家野心有着过之而不及,但符号的演绎沟通了作品和认知,个体和群像。
  
  本文第一个部分将深入探讨废墟生成和美学品格,其融合“丘”与“墟”的形态属性,怀古与怀旧的情感属性,崇高和壮美的美学属性,于论述伊始呈现意义的最初状态。第二、三、四部分为论述部分,采集具体的废墟符号的表征研究。第二个部分通过历史遗存的废墟符号,分析许江、丁方、刘晓东等艺术创造中的废墟形象表征。这些作品都有强烈的个人语言特色,从思想哲学深度和现实深度,触摸意义的边缘。第三个部分讨论城市化进程制造的废墟符号,这些在城市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废墟符号成为当代艺术最好的素材,包括张大力,蔡国强等的先锋艺术家借此通过涂鸦装置等完成艺术创造,意指内心的反叛和寻求回归。这些构成意义是当代艺术的精髓。第四个部分将视角转移到工业化进程致使的工业厂房废墟符号,这些废墟一部分被加以改造利用,成为艺术家集聚和狂欢的艺术区,以北京798为代表,整个废弃厂房建筑被改造成充满后现代意味的建筑群,这本身就是废墟形象的建筑表征。另一部分则永久的弃用或者拆迁建新的建筑物,这些废弃的建筑被当成中国经历的特有的大时代记忆,被父辈以上的人们怀念,大集体工业时代转向新工业时代,文本同时表征时代个体的生存状况。篇章选取张猛导演的《钢的琴》和贾樟柯导演的《二十四城记》两部代表影片。
  
  本文研究旨在梳理和找寻当代艺术中所使用的废墟符号,并在现实找到对照,研究其意义的生产过程,并揭示意义。
  
  第一章 “废墟”理论辨析
  
  中国传统诗学素以破败荒凉,满目疮痍来提取废墟形象,撑起迷恋的往昔,抒发浓浓的当世之感,促成悲古喻今成为诗歌中绵绵不休的吟咏主题。怀古诗就是其中的代表,通过废墟感的语言意象作为表征实践的主要方式。而早在 16世纪的西方,废墟便以残存的人造物的形式被置入花园,据科特。福斯特称:在 18世纪,废墟成为自成一体的引人入胜的建筑。随着建筑的专门化。它越来越多的生产废墟(即超越它们功能的建筑物)1,不仅如此,在油画中废墟形象十分常见,这被赋予一种灵感。废墟的视觉形象更具有一种外化冲击力,它指导了艺术形象的成功实践。当西方的“废墟”形象感染给中国艺术时,它产生了中国艺术和建筑中的废墟形象的滥觞,它提醒了作为现场记忆被保存去铭记遭遇。
  
  第一节 “当代艺术”概念的厘清
  
  若论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废墟形象,正契合中国当代艺术的两个重要主题,“废墟”和“破碎”.“当代艺术”这个概念如果需要认真厘清,是一个花费较多笔墨的事情,关于“当代”的界定现已达成共识有两种看法:“一是指时间范围,离我们最近的,正在发生和发展的艺术现象或事件。二是指一种不同于存在过的传统的艺术类型和品种。”2,无论从哪一种时间理解的维度出发,中国艺术中的废墟形象是不同于传统,且充满反叛,充满当代艺术精神。当代艺术精神力图解构现代主义精英立场和既定的艺术方式,追求原创性和个体价值,另一方面力图消解艺术与生活的之间的鸿沟,主张艺术返回社会现实之中。当代最早借助废墟形象,影响深远的,且具有明显的当代属性的莫过于85“星星美展”3中展出的圆明园画家的作品。新的思潮在文革后的 “废墟”之上和在艺术的“破碎”间开始思索寻求颠覆和重建的可能。同时个人化的艺术创作取代了意识形态下的集体发声,让艺术介入生活,介入社会,通过圆明园的废墟形象表征废墟之上的呼声,而非文革中树立的宏大叙事。借用废墟形象,这是中国当代艺术探索的开始,与之相随发生了西方各种哲学思想传入到中国,可以说 85“星星美展”是20世纪文化谱系在中国的较早的实践延伸。
  
  第二节 理论追溯
  
  艺术批评与艺术创作互为补充,共同承担八十年代艺术对思想的启蒙。我们清晰的看到一条文化思想谱系在八十年代的流动,从初期卢卡奇的物化论,阿多诺的文化产业理论到巴特的物品符号的,符号的物品论,勒菲尔的消费符号论,德波尔的商品景观论,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论到鲍德里亚的仿真论和象征交换体系到近来的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理论等等这些理论诏示后现代艺术的在中国的大规模实践,艺术的阐释已经成为艺术本身,策展人将这种观念集合艺术作品策划展览。对于后现代盛行的观念的艺术,关注艺术品主导的意义本身已经难以维系。而重在揭示意义的生产过程成为艺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借助美国代表性文化研究学者霍尔的表征理论出发,着重于艺术作品中生成的废墟形象符号。
  
  霍尔在《表征-文化表征与意指实践》中指出表征是通过语言生产意义4,通过描摹或想象,形成一种心理表象,转码成共享概念图,基于双方的理解然后运用语言产生意义。“表征是某一文化的众成员之间意义的产生和交换中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语言的、各种记号的及代表和表述事物的诸形象的使用但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和直接的过程5”它包括两个系统,心理表象系统和语言系统,通过转码的方式变成共享概念图连接两级系统。前者是一种现象系统,后者是符号系统。意义通过两个表征系统被建构起来。霍尔指出这种实现方式可以分成三种方式;反映论途径的(语言单纯反映存在意义)、意向性途径(表达主体的意义)、构成主义途径(被建构的言语意义)。霍尔吸收和总结了索绪尔和福柯的思想,赋予表征符号的功能和意指实践的功能,从符号学角度关心符号如何运作和表征的后果和影响。表征理论简单概括来说即从反映物--符号--话语。它的研究方法首先关注对象对主体的心理表象,产生概念,利用语言媒介,生产意义,还原符码,关注意义的影响。6(可以置换成话语,在后现代语境下可以影响被看成权力和消费)
  
  艺术符号中废墟形象具有指示和象征的功能,当代艺术成为个人语言气质的艺术大观,拥有个人化的独特符号形象彰显成熟的个人风格,诸如曾梵志的“面具”系列,张晓刚的“大家庭”系列等,选择这些独特的形象符号与艺术创造的实践美学和自身亲历相关,同时也是抵达艺术隐秘世界的通道。纵观中国当代艺术对于废墟形象的把握,虽很难成为某一个艺术家经典语言,却是当代不同时段的艺术家喜欢汲取的形象素材。从废墟形象中呈现的艺术作品,不仅具有当代艺术符号的形式感,同样将艺术话语的实践表征介入社会。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7(《易经》)宇宙的始于蛮荒,人类的痕迹创造文明,创造是一系列的取代过程,这个过程是文明的进程,它被表征在文艺中。我们通常认为废墟是文明的物化遗迹,词语“丘”和“墟”的较早就表达出“废墟”的生成。物化的废墟,凝结了人类的一手创造,它展现的是人类与自然的互动关系。当创造被废弃时,情感的怜悯和哀叹成就了废墟美学意义,与此相关,中国历朝历代的怀古诗多发声于废墟。
  
  废墟是一个超越时代的物象,在动态向前的历史进程中,它相对静止,它可以看成线性时间的刻度,成为怀旧的触角。在艺术作品中“废墟”从物象表征转化成形象表征。表征理论是后现代文化研究中常用的理论,通过符号学演绎出意义的生产方式,及其影响过程。从物象到形象,废墟共享的概念还原历史症候,同时也作为个体的借用的形象,完成构成意义,以及表明意义主体的话语。使用废墟的形象表征的艺术实践是常见于当代艺术领域,它并不是艺术家迷恋旧的状态,而是艺术实践新的表征。
  
  废墟形象的表征在艺术实践中以直观的视图和体验方式更进一步催生人们的思考,关于当下人与城市,人与社会,和当下群体心态,以及历史文化反思等。这些思考凌乱分布在接受与创造的路途中。研究废墟形象的最大的意义莫过于揭示废墟形象背后的思考。本文以借助废墟题材和废墟形象,尝试用文化解读,力图展示其背后的审美韵味和时代折射。当代艺术也是一个不断生成和刷新的视域,但是废墟形象却得到层出不穷的演绎,对于废墟形象的艺术研究也不断将被更新。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