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文艺美学论文

宗白华意境理论的主要内容与价值

来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作者:邵洋
发布于:2019-09-27 共3848字

  摘    要: 作为一代美学大师, 宗白华在吸收中国古典美学的基础上, 结合自身对于哲学、社会、人类、宇宙的深入思考, 对“意境”这一古典美学范畴进行了独特的界定和解释, 赋予意境以更加深广的内涵。宗白华的意境论具有内涵的丰富性、层次的创构性、视角的开放性和思辨的深刻性等重要特点, 具有独特的审美内涵。

  关键词: 宗白华; 意境论; 审美内涵; 美学价值;

  一、从“意境”概念的缘起和发展探析宗白华意境理论的独特地位

  (一) “意境”概念的渊源和发展脉络探析

  “意境”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中的重要审美范畴。唐代诗人王昌龄在《诗格》中明确提出了“意境”的概念, 后来, 又有刘禹锡的“境生于象外”说等[1], “意境”的内涵不断丰富发展起来。在近代, 王国维的“意境说”影响极大, 《人间词话》提到:“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自有名句。”[2]之后, 朱光潜先生利用西方现代理论对“意境”进行研究, 为美学思想的发展和意境理论的阐释做出了独特贡献。

  分析“意境”概念的缘起和发展脉络可知, 意境作为重要的美学范畴, 从古代到近代都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面对过去众多优秀的研究成果, 如何取长补短, 对其加以吸收利用, 并结合当今社会和时代的特点, 赋予意境美学以更加崭新的内涵, 是宗白华先生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和挑战。

  (二) 从“意境”理论的渊源和发展看宗白华意境理论的独特地位

  宗白华在《美学与意境》中是这样定义意境的:“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 代山川而立言……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3]364在继承前人关于意境“情景交融”说的基础上, 宗白华将意境同人的生命强调和宇宙观等联系起来, 他将艺术的意境称为“灵境”, 灵境创构的主体, 是有着灵动生命力和意识主体的人, 面对的是生机盎然的辽阔世界。

  前人的意境理论主要集中在中国古典文学领域尤其是诗学领域。宗白华则跳出传统诗学领域的窠臼, 将艺术拓展到音乐、建筑、雕塑等各个领域。此外, 宗白华不拘泥于对意境表面含义和“情景交融”这一个方面的研究, 而是向纵深层面拓展, 使意境不仅成为“涵盖了一切美的艺术”, 还成为了“涵盖着人生”的艺术, 使其更加关乎人自身, 拓展了意境的社会内涵。

  二、从宗白华意境研究的主要方面角度探析其意境论的独创性

  (一) 对于意境的定义及其本质问题的探讨

  宗白华结合前人的理论和自身的思考, 用独特的眼光对意境进行了创新性的界定。他把人与世界的接触, 因关系的层次不同, 划分为五种境界, 认为除此之外, 还有一个“艺术境界”。宗白华指出, 意境就是人的心灵与宇宙人生相融合生成的一种境界。“意境是‘情’与‘景’ (意象) 的结晶品。”[4]71宗白华对于意境的界定有着较为广阔的视角, 他的对象不局限于中国古代所理解的文学或者诗歌, 而是面向整个宇宙人生。
 

宗白华意境理论的主要内容与价值
 

  (二) 对于意境创构的多样层次性探讨

  宗白华认为意境的创构是立体的、多层次的。他认为艺术意境不是单层区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 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 包括“直观感相的模写”“活跃生命的传达”“最高灵境的启示”[4]75三个不断递深的层次。打破了以往将意境单一地理解为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审美范畴, 丰富了意境理论的内涵, 为中国意境理论的构建增添了新的活力。

  (三) 对于意境结构的特点和表现的探讨

  宗白华对意境结构的特点和表现的探讨, 将现代美学理论和中国古代道家思想和哲学思想结合起来, 认为中国艺术意境结构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道、舞、空白。“道”是意境的灵魂重要表现, 是艺术美的最高境界。舞蹈是意境创造所需的生命状态, 为意境增加了灵动和变化之美。“空白”是意境传达“道”的手段。

  宗白华对于中国艺术意境结构的探讨, 综合运用了中国古代哲学、文学、史学等各方面知识, 用多元化的视角和丰富的知识论证了意境问题, 拓宽了意境理论的内涵。

  (四) 对于意境的创造与艺术家人格涵养关系的探讨

  宗白华认为, 意境是人的最深心灵与具体的宇宙人生相与融合而生成的一种境界, 所以, 意境的创造与作者的人格涵养有着密切的关系, 认为意境的产生需要艺术家的精神素养和活泼心灵的飞跃和体验。

  宗白华这种对自由洒脱的主体心灵的强调, 体现了尊重人的主体人格和价值尊严的开放精神。他打破了以往对意境“客观存在”的认识, 认为意境是艺术家独特的心灵创造, 和艺术家的人格素养和生命意义紧密相连。它来自于现实世界的一草一木, 又因为在艺术家的心灵和人格上有了投射, 高于客观的现实世界, 体现了艺术家的人格涵养, 具有独特的人文的审美内涵和艺术表达效果。

  三、从对传统意境论的继承和发展角度看宗白华意境论的独创性

  在批判地继承了前代意境论的基础上, 宗白华的意境论有着自身的独特价值和审美意义。他的意境论的独创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内涵的丰富性

  宗白华打破了对传统意境论的看法, 不是从狭隘的诗学意义上研究“意境”这一概念范畴, 而是融合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哲学, 将其拓展到诗歌、绘画、音乐、建筑、雕塑等领域, 并且, 宗白华的意境论, 融入了更多的宇宙意识、时空意识和人生意识。宗白华结合自身丰富的哲学、美学和心理学等知识, 将意境不仅视为艺术批评理论方面的范畴, 更视为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艺术家的人格素养和心灵生存空间的审美哲学领域的范畴。将意境所关注的领域, 从艺术表现特征的问题, 拓展到关于人的生命价值和精神建构的问题, 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传统意境理论的内涵。

  (二) 层次的创构性

  宗白华将艺术意境看作是多层次的立体的境界层次的创构, 划分成三个不断深入的层次, 改变了以往机械性地将意境单一表面化理解的做法, 使意境的表现更加立体和有上升的空间感, 并且在中国的诗词、绘画、雕塑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使传统中国艺术和意境论打破了单一和平面化的特点, 而是往纵深方面挖掘, 体现了其独特的美学思考和深入的创新创构思维。

  (三) 视角的开放性

  宗白华的意境理论具有广泛多元的视角, 他的意境论是从美的体会或体验出发, 结合哲学、心理学、文艺理论等知识, 用自身真切的审美体验去充分领略和感悟艺术人生的意境美。就像他在《美学散步》的《小言》中提到, 之所以将书命名为散步, 是因为散步是自由自在、没有约束的活动, 这种自由自在不是行动和意识散漫的消极, 而是有更多发散性的思维和开放性视角来欣赏美, 领悟美, 这也使得宗白华的意境理论有了更多想象和驰骋的空间, 更能接近原生态的美的本质。

  (四) 思辨的深刻性

  宗白华先生凭借自身卓越的思辨能力和哲学分析能力, 从纵深层面立体地把握艺术意境, 认为意境是虚实的统一, 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体现了中国式的宇宙观和生命观, 这为艺术意境拓展了新的角度, 赋予意境了更多的哲学内核, 使意境成为涵盖中国艺术精神和哲学意蕴的丰富概念。

  四、宗白华美学意境思想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宗白华留学德国时, 感受到了工业物质文明对于人的精神诉求的极度压抑, 人的主体人格和价值尊严吞没在物质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洪流, 人们逐渐迷失在物质欲望的洪流中, 精神追求逐渐消逝。因此, 宗先生深知“唤醒庸庸大众被遮蔽的魂灵”, 追求人的主体人格和价值尊严的重要性。同时, 面对当时西方先进的文学理论成果, 构筑属于中国自身的现代美学体系, 重塑中华民族的价值文化尊严至关重要。宗白华曾指出:“研寻其意境的特构, 以窥探中国心灵的幽情壮采, 也是民族文化的自省工作。”[3]78

  一方面, 他使中国传统意境理论拓展到了作家的人格涵养、主体价值和人格尊严方面, 重塑了艺术意境的价值, 唤醒了人的主体人格和价值尊严。另一方面, 他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哲学美学思想, 并结合自身独特的审美眼光和思辨能力, 推动了中国古典意境理论在当前现代社会的转换, 构筑了属于中国自身的现代美学体系, 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哲学意识和生命气象, 推动了这一“民族文化的自省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五、宗白华意境论的局限性和对意境论发展的展望

  (一) 宗白华意境论的局限性

  当然, 任何一种理论学说都是处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中, 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 宗白华的意境论也不例外, 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

  比如, 宗白华的意境论不重视概念和逻辑的系统分析, 更多的是凭借自身的审美体验和感受, 可能存在片面化和玄化的倾向;他的研究领域不够宽泛, 多是对于空灵典雅之美的研究, 对于刚健笃实之美的研究和涉猎较少, 没有形成系统的对于意境美的研究体系;过于高扬意境论, 可能忽略了对于其他艺术理论的关注。

  (二) 对宗白华意境理论的总体评价和展望

  总的来说, 不可否认的是, 作为一代哲学和美学大师, 宗白华既有着丰富深厚的古典学养, 又有着对于西方哲学和文化精神的深刻领悟, 对原本古老的古典意境说进行了民族性、世界性和现代性的全新的综合性诠释, 使其在现代社会焕发了新的活力。宗白华的意境论是中国古典美学向现代美学转型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他改变了五四前传统意境论偏重于客观的自然世界和纯艺术的鉴赏的观念, 将传统意境论拓展到了包括文学、音乐、绘画、建筑、书法等各个领域, 丰富和开拓了意境的审美内涵。将意境论从纯艺术的审美鉴赏拓展到关乎艺术家人格涵养和人的主体意义、精神价值和生命内涵的表现领域, 提升了意境论的内涵境界。因此, 他的意境理论在中国现当代美学史上具有着重要的审美意义和独特价值。

  当然, 对于意境理论的研究探讨远远不止于此, 应该汲取前人理论研究的优秀成果, 结合当今社会意境, 美学, 文学等的发展变化, 赋予它新的意义和内涵, 用更加科学、具体、创新、全面的视角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符根宁, 包妍.朱光潜、宗白华“意境”比较[J].安徽文学, 2009, (5) :82.
  [2] 王国维.人间词话[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 2015:43.
  [3]宗白华.宗白华全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4.
  [4]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人文学院
原文出处:邵洋.宗白华的意境论及其独特的美学内涵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7):11-12+1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