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文艺美学论文

接受美学学派及其理论方法探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1-27 共2072字
论文摘要

  所谓“接受理论”是以读者的解读活动为中心的接受美学理论。它认为作为解读对象的文学文本,不是由作家独创的,而是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的。文本中的审美现实只有在读者的解读接受中才能实现为有生命的审美现实。在它看来,真正不朽的作品并不只是作家个人的产品,也是读者的产品,读者不仅是解读批评家,而且还是“创作家”。因为解读的过程就是对文学文本的继续创造,只有通过读者的解读接受,文本的审美价值得到最终实现。

  文学接受理论学派的重要理论代表是伊塞尔。他从文学解读活动中,读者与文本交流的相互作用来分析文本的生成及其意义的实现,阐释读者在解读中集合文本意义的基本运作程序,提出了“游移视点”的概念。所谓“游移视点”就是描述读者如何解读文本、实现文本的一种方式——认为每一个文本中都存在着许多视点,包括“叙述者视点”“人物视点”“情节视点”“读者专设视点”等等,各种视点通过语句得到显示。在解读过程中,读者不断游移文本里的各种视点,不断在文本中的各视点间转换。而每当转换一个视点,都显示一个清晰连续的解读瞬间,它使诸视点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读者正是通过游移文本中的各种视点,即从一个视点转向另一个视点,最后展开各视点的复合,穿越文本,从文本内部结构去把握对象,发现文本潜在的密码,挖掘文本意义,最终得以与文本交流。据此,在文学解读的过程中便可以从多层次的“视点”来选择分析文本的角度,如“叙述者视点”“人物视点”等等。应该从哪一种视点对文本进行分析和阐释,既取决于文本所给定的条件,也取决于读者角度的选择。而视点的选择与确立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单一性发展的,要根据文本内容的拓展而及时“游移”其解读的“视点”。如《我的叔叔于勒》,读者如果开始是以作品中的“叙述者视点”进行解读,那么随着情节的展开,围绕着于勒的出走和复回,众生相继粉墨登场表演,“人物视点”又成为解读的视点。于勒为什么过去是“全家的恐怖”而现在则是“全家的希望”?这个令人关切的问题,也很快成为“读者专设视点”。于勒的“赚钱来信”,把“我”一家的闹剧推向高潮。“福音书”给姐姐的婚事带来了成功,由婚事的喜悦引出了全家的旅游,在旅游船上牵发出穷愁潦倒的卖牡蛎者于勒。又由于勒的出现带出“父亲”和“母亲”恐慌而气急败坏的表演……动人心弦的故事层层展开,“情节视点”又抓住读者的感情思维。

  于是,各种视点或交错,或交叉,或转换,或复合,不断“游移”读者的解读视野,从而获得对文本的理解,发现文本潜在的意义。

  接受美学认为,解读的过程始终是能动的过程,是复杂的过程。在解读初期,读者总要把某些“预先的理解”带到作品里来。但这只是一些模糊的理解,随着解读过程的展开,知道的东西增多后就会改变初期的理解,于是解读的循环——由部分合为整体再化为部分——开始了。读者在努力把原文的意思连贯起来时会选择和组织各种因素,使它们连成一体,排除某些因素,突出某些因素,以某些方式把某些剧目“具体化”,同时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文本,或者不断改变角度以建立起紧密关联的“幻觉”……解读不是一直向前的直线运动,不单是逐步积累的过程:读者最初的推测产生一个框框,在这个框框里解释随后发生的一切,但是随后发生的一切会回过头来改变读者原来的理解,突出某些特点,使另一些特点退居幕后。随着阅读的继续,读者扬弃某些推断,修正某些信念,做出越来越多的推断和预测;每一句都打开一片新天地,下一句又会证实它,或者提出异议,甚至暗中推翻它。读者同时朝前读,朝后读,既预言又回忆,也许读者会觉察到对文本还可以作出另外的理解,而读者原先解读时否认了这些可能性。此外,这一切复杂的活动是在许多水平上同时进行的,因为文本有“背景”和“前景”,有不同的叙事角度,有多层的含义,读者在这些层次之间不断转移。伊塞尔认为,“最能感染读者的文学作品能迫使读者对自己习惯的法则和期望产生一种批判性的认识。我们解读作品时总是抱有一些先入为主之见,作品对这些见解提出疑问并加以改造,‘否定’我们惯常的感觉习惯,这样就迫使我们初次承认这些习惯。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不是仅仅加强我们习惯的感觉,而是违反或超越这种规范的观察方法,并从中教给我们理解的新法则。”在伊塞尔看来,“解读的整个目的是加深我们的自我意识,使我们对自己的本质的观点更具批判性,仿佛当我们在攻读一本书时,我们‘读’的是我们自己”。

  可见,接受美学的理论方法可以概括为:

  第一,文本只有通过读者解读才能充分获得自身的存在,离开了解读主体,它只能是潜在的、不完全的。

  第二,只有通过解读,文本才能在读者的主观意识中作为审美客体而存在。只有通过读者在解读过程中参与文本中所叙述的事件,通过文本和读者的相互作用,文本的内容才能转化成形象、意义、价值,以及审美效果。就艺术创作而言,作家创作艺术作品本身并不是目的。文本只有通过读者解读,在读者参与再创造的过程中产生了审美效果,它才能真正获得现实存在。所以创作并不是中心,真正的中心是解读。

  第三,应当从发展变化的角度来看读者对文本的解读接受。处于不同时代的读者,由于解读语境不同,读者解读同一部文学作品所获得的整体形象、审美效果以及价值观也各不相同。

  可以说接受美学实现了文学理论从以研究文本为中心,向以研究读者为中心的转移。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