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武术论文

武术段位制推广普及的“三动三不动”现象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3-28 共8455字
论文摘要

  武术进入奥运会一直是国人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当然,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是武术文化及其价值的世界认同。2013 年,武术申奥在圣彼得堡举行的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中宣告遗憾失利。目前,武术有散打和套路两个项目,现有奥运会项目中搏击类项目较多,且武术的体系更为复杂,仅拳种就有 129 个,散打危险系数远高于其他搏击类项目;而武术套路强调的是观赏性,缺乏对抗性,有些类似于艺术体操,这些都是阻碍武术进入奥运会的难点。脚踏实地做好武术的推广和普及工作,进一步扩大武术在全国及世界的影响力是推动武术入奥的首要工作。

  为了促进武术的推广和普及,自 1998 年起,开始试行中国武术段位制,并得到了广大武术爱好者的认同。中国武术段位制是一种根据个人从事武术锻炼和武术活动的年限,掌握武术技术和理论水平、研究成果、武德修养,以及对武术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全面评价习武者武术水平等级的制度。从文化传承角度看,研究发展是对传统武术最好的保存。近年来,国家武术研究院在研究传统武术遗产的基础上,汲取了传统武术练打结合的锻炼模式,组织以传统武术传承人占多数的《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编写组,以传统武术中太极拳、少林拳、八卦掌等传统武术拳种为项目,抓住传统武术具有打、踢、拿、靠、摔 5 种技击要素、以既能单练又能对打还可以拆招实战的锻炼模式,已编制了23 个武术段位制系列技术教程。这一继承传统武术精髓的段位制技术体系,与受西方运动竞赛项目影响、练打分离、只重动作难度高和形态美的竞技武术项目相比,显现出了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传统武术风采,不仅受到了武术传习者的普遍好评,而且为武术遗产的传承保护和研究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武术运动的全面推广和普及,应该站在一个战略高度来认识,从其改革创新的走向和发展的全局审时度势,标准化,是武术规范化、国际化发展的必经之路。纵观全球流行的体育运动项目,标准化是其共性特征。以奥林匹克运动体系为代表的西方体育运动,凭借着统一严密、便于操作、易于竞赛和评判的运动标准化体系迅速传播全球,荣列竞技体育运动的最高殿堂。可以说,没有标准化的体系,武术就跟不上国际化发展的步伐,难以实现国内普及、国际推广的目标。2011 年,作为武术的标准化年,用于加强武术标准化建设的《武术工作管理手册》和《中国武术段位制管理手册》相继完成。中国武术段位制航母全速启动,并实现了全国武术各级组织联动。段位制工作受到了国际武术联合会的肯定,成立了段位制委员会,中国武术段位制全面迈开了标准化、国际化步伐。

  2013 年 8 月,国家体育总局举行“中国武术段位制新闻发布会”,并启动全国百城武术段位制活动,全面拉开中国武术段位制推广普及大幕。目前,段位武术习练者超过百万,全国现有武术段位考试点 629 个,获得段位的已达 257137 人。此外,全世界已有 69 个国家和地区的 3409 名海外人士获得中国武术段位资格。但作为一项全新的工作,武术标准化正处于加快建设进度的发展时期,一些机制、政策也在不断探索和完善中。当下,武术段位制标准化进行存在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力度不大;普及程度不高;基础性建设不牢固;队伍的稳定和作用不明显等问题,特别是各级组织相对薄弱,解疑释惑的办法不多,群众的需求和社会的期盼难以实现。机遇与挑战并存,若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将会严重影响中国武术段位制事业的发展,也将丧失历史机遇。

  1 中国武术段位制推广普及的“三动三不动”现象

  1.1 “外动内不动”

  在 2010—2014 年《中国武术发展五年规划》中,将近五年的发展总目标明确为“:以规范的鼓励制度、统一的技术标准为平台,……向武术的国内普及和国际推广目标迈进。”标准化是实现武术现代化转型的必由之路。不论社会发展阶段的跨越,还是城乡人口比例的变化,都要求武术必须面对现代化转型这一客观现实,从以家庭、家族、师徒为单位的个体传承模式,走向以学校、社区、乡镇、机关、企业、军营,乃至以省市、国家为单位的群体组织模式。从个别的、局部的技术要求和小规模的组织方法中,提炼出整体的、全局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只有迈出标准化的步伐,才能主动融入现代化发展潮流之中,才能加速武术的现代化发展。但由于历史悠久的中国武术是农耕文明时代的产物,在农耕文明时代,生产、生活休闲方式都以分散的个体或小规模为主要形式。这就造就了传统的武术传承以家族修习和开场授徒的主要传承形式,家族传承相对保守,一般不传外人,有的甚至传男不传女。时至今日,有些武术传承人也难摆脱封建礼教,固步自封、门户之见,这就是中国封建社会小农经济意识的表现。我们暂且放下门户之论,即使在同一门内拳派,能够服从“大武术观”标准划一的豁然心胸也并不多,大多在“国标”面前岿然不动。其保守陈旧的封闭性致使武术段位制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是“外动内不动”。形成了你搞你的“国标”,我搞我的标准,大有“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互不干涉之态。有的碍于情面,武术段位制推广到家门口时,也不得不做做样子,但和整个武术段位制全面普及的战略要求相比,这些力量还没有真正动用起来。

  1.2 “上动下不动”

  为了推动中国武术段位制的全面实施,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武术研究院做了大量工作,将武术标准化建设作为武术工作的核心,视为关系武术发展全局的工作。为了贯彻武术标准化建设的决定,各级段位制办公室分别在各地基层武术组织、教学机构、武术活动站点建立段位制考试点,形成各地都有不同层次的武术段位制考试点,健全了组织网络体系;同时公布了各种文件、法规和标准,做到“有标可依”,并严格予以实施,达到“有标必依”。但是,由于整个武术的“大市场”没有一个内在的价值导引和准入机制,即使我们把面子上的标准做的再细致,但当人问到“:考段位有什么用?”我们只能哑口无言。一般民众还是达不到顺应发展需要,服从全局规划的战略高度的。仅从我们倡导的“武术六进”来看:进学校,教师获取段位并不能升职加薪、评聘职称,学生获取段位也没有升学加分、特长录取;进社区,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什么运动方式锻炼身体不重要,关键是不要钱、简单好学有效果,况且在都市,大家都很忙,哪有时间花费在一段接一段的长期学习上,再者,谁来组织,如何组织,仅作为体育锻炼手段的话,武术段位的教学又能坚持多久?进乡镇,即使在习武盛行的武术之乡,我们看到,能够真的把大部分拳师、武术爱好者学习段位制的热情调动起来,也绝非是一件易事;进企业,若非利用政府行政职能部门,哪个企业靠普及武术段位制来提高经济效益?除非是真正热爱武术,心系武术发展的企业家,但能有几个呢?进军营,诚然,标准化的武术若能在军营广泛开展,无疑对提高军旅身体素质、实战技能大有利好,关键是习练武术,可强化民族精神、爱国情操,对提升军人信仰亦有深远意义。但实际操作中,我们还需要开拓思路,落实到行动上;进机关,个人观点,大面积在公务员中开展武术未尝不可,人民公仆、国家形象,用武术的精神气力予以灌之,再合适不过,但实际操作层面上,我们是否可以多些路径?中国武术段位制的普及程度关键在基层,“上动下不动”,终究不能夯实武术社会基础。

  1.3 “心动行不动”

  中国武术段位制的全面普及推广可以说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民族伟业。随着段位制标准化建设成果和社会普及程度的不断扩大,包括各项深入人心的政策制定,也有许多习武人开始心动,尝试去了解接触。“心动行不动”,关键是观念的转变。其实,从武术段位制全面普及的决心来看,对于上年龄的老拳师或是以前没有段位的民间拳师,可采用“碟考”的方式参加段位考试;在段位申报中,也着重于审核申报人的武德品质,对武术事业的贡献;管理办法也中有多项方便群众就近考取段位的利民政策,如对外地户籍、海外武术传习人和爱好者申报武术段位的管理等等。国家进行统一标准,执行推广,这对于武术来说是千秋幸事,执行“国标”,并不会对个人造成“威胁”,普及段位制标准不但不会影响传统武术的传承,还会带来对传统武术的更多关注。

  “三动三不动”中“,外动内不动”,反映的是方向问题。坚持武术运动朝向标准化、规范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的核心举措不能动摇;“上动下不动”反映了深层次的市场需求和体系的有待完善;“心动行不动”主要是要让“国标”深入人心,扭转尘封保守的观念,武术界乃至整个中华民族要齐心合力推动武术文化大繁荣。

  2 “三动三不动”现象的成因分析

  实际上“,三动三不动”现象的存在,本质上是武术市场体制的重大缺失不完善。由于武术门派林立,市场又是一片鱼龙混杂,所谓“正宗”、“秘传”等幌子乱花迷眼,沽名钓誉之辈比比皆是,这才催生出类似“闫芳”大师这等的一场场武林闹剧。武术,决不可以此来获取观众眼球,哗众取宠。武术承载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华民族精神,无论何时,都应树立积极向上的正面形象。中国武术段位制是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应该是武术市场的标杆,引导市场价值走向。但实际操作层面,它与市场需求的内在脱节,导致武术段位制的推广出现“三动三不动”现象。
  
  2.1 从理论层面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武术运动和武术文化市场已逐步成为消费者关注的健身、娱乐和休闲的场所。武术俱乐部、武术馆校、武术商业赛事和影视作品等形成的一系列产业链,是武术大众化的基础。但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才是武术市场的思想基础。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相应武术段位不能开武校、武馆;只有具备相应段位等级才能参加不同级别的武术比赛,形成了在相应的准入设置、审批程序、资格审核中用武术段位制作为必备标准条件,那么武术段位制推广起来也就顺理成章、如鱼得水了,但也必须结合实际情况,以点带面,逐步推广。所以,在确立武术段位制推广的价值取向时,应当有效地将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与理想主义、人文主义融合起来。一方面要努力发掘段位制的产业资源,发挥其在武术产业中的优势,培育其竞赛、培训、考评认证市场;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段位制的推广实质是在更广的范围和更高的程度上提升中华武术文化的国际认同,营造出武术产业发展更大的空间,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就目前而言,武术市场理论整体水平较低,理论建设相对滞后,其时效性、科学性、可行性必须努力提高。

  2.2 实践层面分析

  中国武术段位制进行推广中,领导层显然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将段位制推广工作提升到关系武术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但决策层制度、政策制定方面的不够深入、完善,加之与各省市武术行政领导层指令传达、政策宣传等方面沟通的延时不畅,进而在全面推广过程中,基层武术机构或行政领导不能精准的理解、把握段位制推广的实质和宗旨,造成实际工作中的盲目性和偏差。呈现出“中心打大雷,外部下小雨”的局面。为什么会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推广不畅局面?除了目前对武术市场规律把握不够;武术段位制推广供大于求的市场供求关系外,大分部省市级武术行政部门“大武术观”意识不强,对段位制精神、政策认识不够,对相关考评认证解释不清,行政服务意识滞后等因素,导致了武术段位制工作推广中执行力不够。

  当然,这和每个区域的武术基础、人员架构、主管领导的决策意识和相关办事人员的业务水平、素质都息息相关。虽然在 2012年,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接连召开关于武术段位制的专项会议,并制定了各省市、武术之乡等机构开展段位制工作的细则,明确了指标。但并未做详尽的奖罚准则,即使没有达到上级的指标任务,亦没有执行相应惩治管理。加上各省市都在积极备战 2013 年十二届全运会,举国体制下的竞技体育,拿奖牌是衡量体育水平的唯一标准。对于段位制工作来讲,没有政绩、没有利益;亦没有惩罚,当然也不会有动力。段位制工作也就自然而然成为某些省市武术行政部门的“附带”工作,上面交代任务了,就形式化的应付一下,要不就干脆推诿塞责。对段位制实际推广工作不积极、不主动;对办事流程不熟练;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解答不清、解答不了;行政审批时间长,办事效率低。这些行政毒瘤不仅没有落实好上层所提出的“为习武者提供便利,将武术段位考试点开到习武人身边”、“增强行政服务意识和水平”等精神,无法满足广大武术爱好者晋升段位的需要,使得一些热心武术传习者逐渐丧失热情和信心,由于没有便利的段位制考评服务,一些武术爱好者也就望而却步了。当然,我们可以理解因为人员有限、段位制相关业务熟练需要过程,但主管领导也确实应该认清形势,段位制发展关乎武术存亡,与其找理由、踢皮球,倒不如真正结合自身情况,调动各方力量,做些有利于段位制开展,有利于全民健身的实事。

  3 “三动三不动”的应对策略

  “三不动”俨然成为武术段位制全面推广过程中的沉疴,制约了武术运动的广泛开展。针对此情况辩证施治,必须在“内动”、“下动”、“行动”上行针步线,解决实际推广工作中的顽疾,打开武术段位制全面普及的局面。

  3.1 “外动内也动”

  相关规划制定了、体系建立了、标准统一了,为什么段位制工作的全民热情还没有带动起来?日本、韩国以及欧美各国的柔道、空手道、跆拳道等武技项目,都将运动技术整理为段位制体系,通过段位的教学培训和考试晋升段级,收取相应的教学培训费和考试晋段费。由此解决了项目自身存活和发展的经费。武术借鉴了这一形式,但为什么还没有收到良好效果?因为国情、价值取向、市场氛围都不相同。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当武术的光环已没有昔日那样炫目夺人、无可替代;当民众的价值取向已由“兴国强种,非人人习武不可”的中华热血而变迁时,我们就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国家、社会、市场在武术段位制推广中的位置。首先,国家必须保持绝对权威,标准的统一、政策的制定、体系的建立等等需要国家层面确定,作为强制性权利的垄断者,国家相对较有能力依据其目标引导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武术市场的建立实际上需要国家的推动或者干预才能发展起来。然而,尽管国家是强有力的行动者,但这并不等于市场和社会领域的行动者是完全被动,武术市场发展能够越充分、越成熟,国家和社会的自主性也会越强。从经济价值角度探讨武术段位制产业化道路,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产业化布局:第一是做好本体经济价值的开发,培育武术考评、培训、竞赛、表演市场。在培训方面,运动竞赛是宣传和推广项目的主要手段,也是通过竞赛积累项目发展资金的好方法。第二是做好衍生产品的开发。武术段位制传播过程中,相关书刊、音像制品,以及服装、器械、场地等,都制定了标准,并指定了生产厂家,形成了一条产业需求链。我们要顺应各国民众对武术文化的喜爱,段位制项目推向市场、推向世界,既有助于以发展促保护,还能充分发挥武术在传播中华文化、加强中外交流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建立市场的同时,相应的注册、审查制度也要构建起来,段位制的理念是“终身学习制”,并非“一考定终身制”。管理层除了加强段位制工作机构和考试点建设以外,需将所有已经成为段位制指导员、考评员的人进行一次注册,注册可利用现代视频技术,每个指导员考评员须将自己从事的项目,从一段到现有段位的单练和对打套路拍成视频寄到审核处,如果不能通过考核,可停止其指导员、考评员资格,或者直接取消资格。强化管理,也可切实提高段位制推广普及的质量,加强段位制学习、训练的整体水平,提高其“含金量”,关乎其长远发展的生命力。段位制体系评估必须作为武术行业领域准入机制,让相关院校、俱乐部、协会等组织机构加以重视,提升其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

  3.2 “上动下也动”

  一线基层的拳师、教练、教师的具体行动是武术段位制全面推广的生命线。段位制普及的关键是依靠广大拳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武术段位制是习武人的至高荣誉,提升、强化荣誉意识,是段位制工作的“魂”。在武术段位考评、比赛、会议、展演等活动时,所有段位获得者须佩戴相应段位徽章;活动中介绍领导、裁判、运动员时,必须介绍其段位等级,严格规范执行武德武礼。如此这般调动起来,才能由形式转换为内在的变革动力,营造段位制象征武术荣誉、贡献、精神的积极氛围。对于无法进行段位技术体系考核的人员,我们可以采取授予“荣誉段位”的方式,对其工作贡献予以认可,对热衷于武术事业发展、段位制推广的企业家、行政人员、私营业主等等,可采取个人申报或地方武术协会推荐等方式,通过审核,亦可颁发授予“荣誉段位”。

  在实际工作中,要树立“大武术”观念,将武术段位制推广视为武术发展的生命线,使其成为上下之共识,并落实到具体推广普及工作中去。奖罚政策虽然可以调动工作积极性,但是武术职能部门人少、目标多、任务重是实际情况,他们既要着手举办活动,又要忙于训练比赛,可谓分身乏术。但是,在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上下要努力形成全国推广武术段位制“一盘棋”的一统氛围。

  除了一定的惩罚机制外,积极鼓励和关心扶持职能部门发挥其推广作用是段位制工作的重心,上层武术管理部门要明确奖励机制,除了设置奖金、酬金的形式,还要树立模范榜样,进行表彰和推广先进工作经验,加大他们的荣辱感,增强基层武术部门对推广段位制工作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段位制工作推广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要排忧解难,各级武术职能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上层要尽量争取利好政策、营造外围;并理顺各地段位推广的行政脉络,将段位制推广工作和武术训练竞赛、全民健身等活动开展汇集一身,上下一体,协同并进。例如某市在普及段位制工作时,规定全市范围内的武术比赛,没有相应段位,不予运动员报名参赛;考虑实施将段位制和专业武术队运动员、教练员申报运动技术等级、裁判员技术等级和教练员专业技术职务的等级制度挂钩等办法,前期推广实施时肯定也遭到了非议和困阻,但真的动起真格来,牢固“大武术观”和“标准化建设”决心不动摇,实施开了,民众真正认识段位制体系评价标准了,也就知道其利好了。

  总之,就是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建立武术段位制的统一战线,形成社会各界传武、习武的全民“尚武”风气。

  3.3 “心动行也动”
  
  “心动”的中心在于利用多种形式让更广泛的民众了解认识段位制体系,其关键在于要加强各地基层武术职能部分对段位制的深入学习和工作认知。基层武术行政职能部门如果不能全面深入地学习武术段位制相关政策文件、理论知识,没有扎实的业务水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是很难深入、广泛地将段位制推广普及工作落实下去的。段位制工作继续深入开展,除了继续组织培训、比赛、研讨会议外,中、高段位组织国考的形式可以由固定日期地点统一考试转变为相应时间段内演练的碟考,这样大大节省了习武者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通过组织专家组进行集中审核考评,通过碟考、武德鉴定、武术贡献等多方面考量评选出段位考评通过者,由中国武术协会统一寄送成绩证书,并可按季度集中考评,在年终时举行全国“武状元”国考,将每季度考评优异者集中在一起进行现场比赛、考评,通过电视、网络等传媒形式进行直播,进而扩大武术段位的积极形象和深远影响。另外,还要多组织以“武术段位制”为主题的论文报告会,以此加强对段位制的深入学习研究,从各个方面全面梳理推广普及发展中的问题,集思广益,真正为段位制的全面深入推广建言献策。

  在段位制推广中,难免会有急功近利的想法,曾有人提出,“搞段位制要放开手,不要怕负面新闻,你看中国足球,问题不也很多,大家不还是很关注吗?”首先,段位制工作是要下放权限,调动基层热情,减少行政流通时间和程序,切实的为民众做好贴心服务;其次,武术运动不同于足球或其他运动,它代表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和气节,它之所以在众多舶来体育项目的冲击下还被当今社会所热衷、承传,就是因为它光辉、公义的高大形象。段位制工作要长期发展,就要更加深入人心,不论时代如何发展,坚信公正光明的正义之士永远是多的,大家有喜爱武术的权利,也有喜欢其他运动项目的权利,项目之间是有差别的,推广普及的时候要因时因势因人量体裁衣,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行动的落实,关键还要监管。除了奖和罚,理清思路,制定可行性目标,上下协调,逐步落实才是段位制大步向前迈进的真正推力。一方面,对于各地武术行政职能部门,利用行政手段,将段位制工作业绩与训练比赛、科研、晋升等进行捆绑联系,切实调动职能部门的能动性,为段位制全面推广建立好保障;另一方面,当前全国范围内正在逐步形成从国家到省、区、市,再到地、市、县,层层布点的段位制考评机构网络,各考试点可根据需要灵活组织段位制考试,不同层次的段位制考试交错进行,逐步形成年有“国考”、季有“省考”、月有“县考”的考试体系,建立健全了段位制考试机构网络,形成了规范化、正常化的段位制考试制度,真正把段位制办到习武者身边,为广大武术传习者提供了最贴心的便利。进一步,段位制监督、站点评估服务网络也要相应构建,旨在发现了解、搜集和处理有由针对性的、有效的及可靠的信息,以便为改善行动和后果做出必要的决策,也进一步切实提高段位制推广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友唐. 武术申奥失利中的收获 [N].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07-15(08 版).
  [2]中国武术段位制官方网站.关于进一步推动武术段位制标准化发展的通知[EB/OL].2012-07-02.
  [3]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 中国武术段位制手册[Z].北京:中国武术协会,2011.
  [4]赵辰昕.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访谈录[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2:16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