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武术论文

中国武术的套路与搏击关系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9-27 共3414字
论文摘要

  1 前言

  中国武术的本质特性是技击.从武术的起源和发展轨迹看,武术始终脱离不了技击的特性.武术起源于生产劳动中的人与兽斗,而人与人斗才促使了武术技击的发展.在中国武术发展的近二千多年间,它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侵染,逐渐形成了中国武术在理论上的博大精深和运动形式的多种多样.但是,不管是各种套路(或者说"武舞"),还是实战中的格斗(搏击),虽然他们的表现形式不同,但都没有离开"技击"这个要素.这从武术的定义可以看出.2000 年蔡仲林先生在《武术》第三版中,给武术定义为":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主要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1]

  从这个定义上说,套路和格斗构成了武术.2009 年,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将武术定义为":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2]

  虽然这里有套路、格斗、功法主要三种运动形式,但是,功法是为套路和格斗服务的,俗话说得好"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所以",武"主要还是体现在套路和格斗(搏击)上,它就像钱币的两个面,构成了武的这个整体.

  2 中国武术之"套路求扎实"

  武术套路(或"武舞")在中国武术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武舞实际上就是人们将武术的技击动作结合人体运动的规律编排串联而成.到了宋朝就演变为"套子",再逐渐演变成如今的"武术套路".如今,存于各门派、拳种中的武术套路,就有上千套之多.而现代的竞技武术套路,更像是时尚服装一样经常推陈出新,新旧更换迅速,让人目不暇接.

  然而,武术的技击方法,一直存于这种中国特有的"武术套路"之中.不论是何种拳种的技击方法,都会在它的拳种套路中得以体现,这也就构成了各拳种风格的迥异.如"武当剑,……剑法由十三字诀演化而生,即抽、带、提、格、击、刺、点、崩、搅、洗、压、截、劈十三势应用变化而成."[3]

  再如,人们熟悉的"形意五行拳"是由劈、崩、钻、炮、横五种拳法组成.而在太极拳的套路中,其捧、捋、挤、按、采、挒、肘、靠等八法是太极拳的技法核心.总的一句话,武术套路的核心,就是技击方法.

  但是,这种有技击方法编排串联而成的武术套路,与战场上的杀敌术,是有很大的不同.在古代,就有很多军中将领看不起社会上的武术套路.中国武术经历几千年的发展,到了明朝,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拳派武术,这种武术与军队中的武技有着明显的不同,并且相互促进着.而对于各拳派武术,明朝军事家戚继光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他的《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有这样论述的:"拳法似无预于大战之技,然活动手足,惯勤肢体,此为初学入艺之门也.故存于后以备一家."[4]

  戚继光认为,拳法不是用作大战争之用的,它是武学的入门,是用来活动手足、惯勤肢体的;用现在的话语来表示,就是打基础.中国武术和其他国家的武技还不一样,一般都要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基础入门的学习,有的三五年,有的时间更长,如太极拳就有"太极十年不出门"之说.

  只有基础打得牢,才会有好的武功.戚继光提出了他对学拳的要求":学拳要身法活便,手法便利,脚法轻固,进退得宜.腿可飞腾,而其妙也;颠翻倒插,而其猛也;披劈横拳,而其快也;活着朝天,而其柔也.知当斜闪."[5]

  戚继光认为,学习拳法,可以使身法灵活、手法快捷、脚法轻灵且稳固;通过不断地练习,大大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并且使腿法巧妙、身如猛虎、拳如闪电.闪展腾挪、身法快捷.这种对学拳的概述,与我们现在对武术套路演练要求是相同的.在评判一个人(或运动员)的基本功是否扎实,从他演练的套路中,就要去看他是否达到上述的学拳要求.总之,学练武术套路,求的就是扎扎实实.

  3 中国武术之"搏击见技法"

  在拳法的运用上,戚继光认为,要"拳打不知,是迅雷不及掩耳,所谓'不招不架,只是一下,犯了招架,就有十下.'博记广学,多算而胜."[6]

  意思就是,出拳要快,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下将对方击倒.要博学勤练,多用脑子才能获胜.他强调"即得艺,必试敌,切不可以胜负为愧为奇,当思何以胜之,何以败之,勉而久试.怯敌还是艺浅,善战必定艺精."[7]

  意思就是,学了武艺,必须要经过与人对抗的实战才能获得真实的本领.在每次的实战中不要在乎胜负,而要善于总结胜败的原因,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艺.艺精才能善战.这里的"艺",就是我们常说的"技法".反过来说,能否善战,取决于你搏击的技法是否精湛.

  如今的武术,已远不是以冷兵器为主时代的武术了.所剩的只有拳法了,虽然仍有一些冷兵器及其技法保留下来,但更多的是用来表演,而不用于实战.而用于展示武术技法的武术套路似乎就成了武术的全部.特别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后,中国武术的发展基本上就是武术套路(特别是竞技武术套路)得到了迅猛发展,似乎学习武术就是学习武术套路,即使是学习传统武术拳种也是如此.并自认为,只要套路练得好,武术水平就高.赛场上也可以看到所谓的"拳法对练"、"器械对练",可那都是事先编好的.殊不知,这就像"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也难怪有人练习多年武术套路,还打不过一个地痞流氓.因此说,学练武术,光练套路是不行的,还得练习对抗搏击.必须将套路中的技法用于实战,才是真正的武术.这与在许多传统门派中,除了习练拳法套路外,还必须练习"拆手",即拳法实战.或师傅喂拳,或弟子间的实战练习.一个人所学的武术技法,只有在实战中才能得到检验.技艺的精湛,也只有通过不断地实战搏击,才能获得.

  在如今的中国武术搏击中,散打是名副其实的.散打,以前称"散手".相传在宋朝的"岳家拳"中,就有"岳家散手".散手,实际上就是我们如今所说的"自由搏击";就是将个人所学的武术技法,在对抗搏击中尽情自由地发挥出来,看谁的技法更加精湛.现代武术,自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批"唯技击论"后,武术散手就被压制下去了,搏击对抗也不再提倡,甚至不允许.武术套路成了武术的唯一.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使武术搏击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武术散手(后称"散打")开始在中国大地上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其实,在世人的眼中,武术就应该是对抗搏击的、是能"打"的运动.如今的散打运动在国内外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不论是全国性的武术散打比赛,还是商业化运作的散打对抗赛,运动员的胜负,主要还是看其在搏击的过程中,对技法的运用与发挥.

  4 中国武术是套路与搏击的辩证统一

  在当下的中国武术现实中,武术套路和武术散打(或搏击)成了中国武术的两个不同的发展方向,特别是竞技武术,习练套路的,不练搏击;习练散打(搏击)的,不练套路.武术套路的竞赛,突出了难度动作的展示,每当一名运动员完成了一个高难度动作,就会爆发出雷鸣的掌声和喝彩,这与其它竞技体育如体操、花样滑冰等项目相同;相对应的是武术套路在技击技法的消弱.而武术散打的竞赛,则吸收了许多其它域外武技方法,如拳击的拳法、步法等,而拿法在散打中已经被禁用了.散打的习练,已经和过去习武不一样了,没有了基本功的习练过程,直接学习散打的基本技术就可以了.因此,散打运动没有了中国武术的技术基础,也展现不了中国武术的技术全貌.这样的发展道路,已使中国武术进入了发展的瓶颈,许多武术家、学者都看到了其中的问题,感觉到了中国武术发展的危机."打练结合"也就适时地被提了出来.这里的"练",实际上就是指"套路练习"";打",则是搏击、散打等对抗性运动.即习练武术,既要通过套路的练习,以打下坚实的武术基本功夫,又要通过搏击格斗的练习,来提高对武术技法的运用能力.因为",单从技术技法上看,武术技术中的练与打的技术动作是一个整体中的两个不同层面."[8]

  而"中国武术中打的技术是需要以长期的习练作为坚实的基础,通过套路这一形式的练习,才会有所精进.因此,练是一个对技术、技法体悟的过程,需要借助打的技术来检验.武术的打实现着对武术的练的引导,练和打是武术技术中的两个不同部分,两者互为表里的.……是构成中国武术必不可少的要素,只有实现'打练结合',才能真正体会到中国武术的精髓,'打练结合'的统一也是武术发展的必然选择."[9]

  而实际上,中国武术本身就是套路和搏击的统一体,我们不能人为地将它分离开来.在今后中国武术的发展道路上一定要使套路和搏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让世界真正体会到中国武术---套路求扎实,搏击见技法.

  5 结语

  当今的中国武术虽然存在套路和散打(搏击)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但它们都是构成中国武术的必然要素,是一个整体中的两个不同层面.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使两者有机地协调发展,不能人为地将两者剥离.武术套路中含有搏击的要素,武术搏击中也应有套路的基础,两者应相辅相成.它们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辩证统一体.

  参考文献:

  [1]蔡仲林.武术(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中国武术协会官方网站.武闻网讯,wushu.com.cn.

  [3][8][9]王 岗.中国武术技击要义[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59.

  [4][5][6][7]戚继光(明)着,马明达点校.纪效新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307- 30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