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武术论文

高校传承武术文化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作用

来源:武术研究 作者:苏克强
发布于:2018-04-10 共4242字

  摘要:武术是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孕育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素材, 尤其是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素养教育具有很高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分析武术文化内涵, 来探讨武术文化在传承和教育过程中对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影响, 从而提出在高校传承中华武术文化的具体策略, 为塑造当代大学生完美的人格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武术文化; 传承; 大学生; 人格;

  进入新世纪以来, 社会快速发展, 全国人民都在为了自己心中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在这样的背景下,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民族振兴的重任, 受到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从小受到家庭的溺爱, 责任心不足, 心理承受能力差, 性格难免偏颇走上极端.因此迫切需要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进行有效干预.众所周知, 武术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 也是一种宝贵的文化教育资源, 它的拳法、拳理、拳规以及武德思想, 无不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高校是武术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 武术也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通过武术文化的传承和教育, 不仅可以使在校大学生强身健体, 还可以培养他们勇敢、坚忍、威武不屈的精神和宽容、礼让、合谐、文明的价值观念, 塑造良好的人格品质.

  1 武术文化的内涵

  1.1 武术文化

  武术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并形成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 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总体氛围中孕育、产生、衍化发展的, 融会了儒、道、墨等家的思想和易学、哲学、中医学、伦理学、兵学、美学等思想文化观念, 注重内外兼修而又独具民族风貌的传统文化体系, 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武术也是一种文化, 武术之所以能被称为武术文化, 因为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 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已经渗透了民族的价值观念、知识、信仰、艺术、法律、宗教, 风俗习惯、风尚、生活态度及行为准则, 并且直接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武术方面的综合反映.王岗教授认为武术文化是感悟人体动作的文化, 在千变万化的人体动作中, 反映出人的思想、道德、意念、方式、手段、美感与文明程度.所以, 从文化概念出发, 我们应该确立"武术"是一种文化的理念, 是一种地域性和区域性较强的民族文化.[1]

  1.2 武术文化的涵义

  1.2.1 中国古典哲学是武术的思想渊源

  中国武术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例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易经学说、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等.它们构成了中国武术极为丰富、色彩各异的多种技击原理与方法.如"天人合一", 既是身心内外的统一, 又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习武之人不仅要顺应自然, 而且要遵循自然规律以寻求好的发展.古人认为, 世上的一切物质都是由"气"组成的, 在《吕氏春秋》中说道:"长生久视", 则需"精气日新, 邪气尽去, 及其天年, 此所谓真人".[2]而武术中的精、气、神与手、眼、身、法、步的结合, 也体现了养生与武术理论的共同点.因此, 传统武术不仅注重外练, 更看重内练.这种要求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所形成的理论不谋而合.

  1.2.2 崇武尚德是武术文化的核心内容

  习武之人素来有"武德"一说, 顾名思义, 它是习武者的道德规范, 这其中不管是信守承诺、见义勇为还是除暴安良, 都是在不同时期社会赋予习武者掌握武技这一特殊运动技能而提出的.[5]侠义英雄是每个习武中人所尊崇的偶像和榜样, 见义勇为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方式.习武的目的不是为了伤害别人, 而是保护自己, 对对方要谦逊有礼, 礼让三分, 因此又有学武先学礼的说法.崇尚武德, 礼让在先, 绝不轻易出手伤人, 这种文化流传至今, 对培养人的优良品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2.3 武术与传统文学有着密切联系

  武术与传统的文学艺术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独特的武术文化为文学艺术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例如:武侠文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 以金庸为代表的作者创作了大量的武侠小说, 也涌现了大批优秀作品, 这些小说中描述了大量的性格各异的武林人士, 刻画了神秘而又令人向往的武侠世界, 以及凄美浪漫的爱情故事, 读后荡气回肠, 令人回味无穷.

  1.2.4 武术文化与传统医学相辅相成

  传统医学与武术文化相互渗透, 融合, 共同发展.传统医学认为精、气、神是人体健康与否的关键, 这与武术文化中的某些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武术将部分医学理论吸收形成了内外兼修、天人合一的养生之道, 而且无武术的技击动作与功法也丰富了传统医学的治疗手段, 如:点穴、解骨等[4].二者相互融合, 创造了针灸、按摩等技术成果, 这都证明了二者可以相互促进, 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2.5 武术文化在军事上有重要指导作用

  武术与军事自古以来就有极大的渊源.格斗与技击动作是军事和武术的共同特征, 军人通过学习各种武术理论和技能, 强健体魄, 提高军事素养.步入近代以后, 战争的方式已发生了重大改变, 以传统武艺为主要作战手段的时代已经过去, 然而, 武术作为作战手段的功能一直被军事家所重视, 对培养军队士兵顽强拼搏、近身搏斗的实战能力仍具有特殊作用[5].透过战争, 同时也促进了武术的提高, 这种提高更多的体现在战略战术理论上, 如:"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一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等战术思想, 在当今现代化战争中仍有重大借鉴意义.

  2 传承武术文化对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影响

  2.1 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

  大学阶段是人生中的黄金阶段, 也是完善思想道德品质的最佳时期, 在这一时期, 通过传播武术文化, 对大学生灌输武德思想, 建立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思想道德观念, 从而促进学生对伦理道德的理解.长此以往, 势必会对他们生活中的言谈举止带来影响, 使他们形成公正、客观、诚实、友爱的良好的道德风尚, 进而让大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一种良好的行为规范, 使他们的修养得以提升.

  2.2 对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影响

  武术文化脱胎于中华传统文化, 因而它代表了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在中国武术史上, 很多习武者都是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首要目标, 为保卫祖国和民族安危而秉存大义, 涌现了许多保家卫国、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他们中有的武技高超, 有的只是普通习武者, 在国家危亡之际, 他们挺身而出, 不畏生死, 用鲜血扞卫了民族尊严与领土完整, 这样的仁人志士数不胜数.如:南宋民族英雄岳飞, 抵抗金人入侵, 精忠报国.又如:抗倭英雄戚继光为抵抗倭寇入侵, 勤练武艺, 为民族争光.通过武术文化传承与教育, 可以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增强民族自豪感.

  2.3 对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影响

  在武林中有许多这样的故事, 如"闻鸡起舞""纪昌学射"等, 它告诉我们习练武术需要长年坚持不懈, 武术谚语曰:冬练"三九", 夏练"三伏", 如果严冬和酷暑也能做到坚持不辍, 持之以恒地练习武术, 则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精神便有了保障.而且利用严冬和酷暑对身体的影响进行锻炼, 能获得多种锻炼效果.它不仅能提高身体抗寒御暑、适应自然变化的能力, 更能培养人的毅力和恒心.也可以说自强不息精神一直是武术人必须秉承的一种美德.

  2.4 对大学生良好心态的影响

  古典哲学中"天人合一""一分为二"等思想在武术文化中都有所体现, 大学生可以借机了解道家的万物观、易经中的八卦学说、儒家的知天与爱人等经典哲学理论从而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 提高辩证的思想理念, 是他们可以以辩证的思想看待问题, 可以减少心态失衡, 始终保持一种宁静淡定的心态.这种宁静淡然的心态对大学生处理日常事务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不骄不躁, 这正是一个优秀大学生所必备的素养.

  2.5 对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影响

  武侠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独特存在, 对我们的传统道德观念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武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武侠文化讲求锄强扶弱、见义勇为、为国为民、追求自由等, 充满了正能量.身为当代大学生, 肩负着国家复兴的伟大使命, 通过学习和传承武术文化, 可以使大学生树立起良好的责任意识, 敢为人先, 勇于担当, 能为其今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武术文化在高校传承的策略

  3.1 构建武术文化特色教育课程体系

  构建武术文化特色教育课程体系.为了构建完善的武术文化教育体系可以把武术课定位为武术文化培养课, 意在通过武术技能的训练和强化教育内容, 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但这并非易事, 需要一系列配套设置才能实现, 教育计划、教育教材、教育大纲、教育目标, 教育评价体系等等都需要科学的制定.

  3.2 加强武术文化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与指导者, 老师担任着传道授业解惑、传承文化精神的使命, 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说, 高校武术教师的武术文化素养普遍较低, 对武术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入, 传承武术文化的手段单一.针对武术文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 必须要加强武术文化教师队伍建设, 丰富武术文化教学方式、方法, 在传承武术文化的同时, 注重对传统武术文化内涵的解析, 切实将武德、武术礼仪与武术技术教学相结合, 潜移默化地培育和完善大学生的人格素养.

  3.3 发挥武术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是新时期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 而武术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武术的内涵和对大学生人格品质影响可以看出, 武术文化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其它教育模式无可比拟的作用, 如果在高校得以广泛的推广并加以引导并规范化、常规化, 相信对大学素质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6]作为高校武术工作者应该加强高校武术文化建设, 充分发挥武术骨干的作用, 让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的同时广泛传播武术文化, 久而久之, 便能心领神会, 以形传神, 内外合一, 达到德技并重, 内外双修的理想境界.[7]

  3.4 加强教学设施和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高校武术教学作为传授武术技能和武术文化的主渠道之一, 是传承民族文化, 弘扬传统美德的主阵地.因此, 良好的校园坏境和教学设施可以对学生学习过程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武术文化意识、能力的培养产生重要影响, 对教学的顺利开展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武术工作者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校园现代媒介传播武术文化, 另一方面要加大武术文化传播经费的投入, 保证场地、器材安全可靠, 其次要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建设, 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使学生从心理上能够接受武术文化、从行动上传播武术文化.

  参考文献

  [1]王岗.中国武术文化要义[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2]罗国杰.思想道德修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苏龙, 刘兵.高校武术教学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J].宿州学员报, 2013 (4) :115-120.
  [4]程大力.论武术文化的内涵与外延[J]
  [5]杨建营.武术文化内涵的提炼与解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5 (5) :135-139.
  [6]刘国立, 赵瑜.武术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探析[J].搏击·武术科学, 2016 (3) :32-35.
  [7]邱丕相.武术文化传承与教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原文出处:苏克强.武术文化传承对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影响研究[J].武术研究,2018,3(03):21-2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