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武术论文

象形拳和五禽戏健身的比较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4-28 共6384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象形拳与气功五禽戏特点对比探究 
【第一章】象形拳与五禽戏异同分析引言 
【第二章  第三章】象形拳与五禽戏关联研究综述与方法 
【4.1  4.2】象形拳和五禽戏象形的比较 
【4.3】象形拳和五禽戏仿生的比较
【4.4  4.5】象形拳和五禽戏健身的比较 
【结论/参考文献】五禽戏与象形拳健身比较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4.4 象形拳和五禽戏健身的比较

  从本源上看,传统武术与健身气功都是根植于中国文化这片肥田沃土之上,都体现着国人的智慧结晶,是中国人生命观、价值观、生存观的独特表达。武术起源于古代的战争、生产劳动以及的狩猎活动。因此,武术从刚产生开始它就是一种以攻防技击、克敌制胜为主要目的的拼杀、搏斗技术。然而,武术的内涵与外延也随着社会形态的更替与社会文明的进步而不断发生变化的。战争与和平贯穿与整个历史进程当中,它是时常交替的,武术在这两种时期的表现出来的形式也不尽相同。在战争时期,武术就是一种搏斗、杀敌的技术。而和平时期,武术在战场上的拼杀功能淡化,而产生了新的社会功能。例如:作用于不同目地的”舞“.导引健身术与传统武术在健身方面都与古代的”舞“有关。有关于治病的”舞“,《吕氏春秋·古乐》记载:”昔陶唐氏之始……民气郁阔而滞着,筋骨瑟缩而不达,故作‘舞',以宣导之“23.有关于健身的”舞“,在《礼记·会员》中阐述了”武舞“另一种功能:”均调气血,而收束其筋骨;调畅精神,而涵养其心术“.有关于战争的”舞“,《荀子·乐论》中指出:”手执干戚的武舞,不仅能习武健身,而且还能够用来征战“24.由上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己经用这种原始的”武舞“来治病健身了。《诗经》中《国风·邶风·简兮》中就有”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25这样的句子来表现其强壮的体魄。《礼记·乐记》中是这样描述古代”武舞“的,”持其干(盾)戚(斧)的武舞,容貌得庄“26.由这些”舞“很多动作都是模仿动物神态、动作变化,渐渐发展出多姿多彩的象形功夫与健身功法。

  4.4.1 象形武术健身作用

  随着中国传统武术的不断发展与传承,它不断萃取文化之精华,将健身、养生、技击融为一体,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拳起于易,理成与医“.中国传统武术讲究”内外兼修“”形神合一“.象形武术亦是如此,在外能强筋壮体利关节,在内通精调神理脏腑,所谓”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不但注重外部肌肉、筋骨的锻炼,也注重”内息“”意识“”修养“的锻炼。

  健身养生、延年益寿,是习武的主要目的之一。武术锻炼中就有”内外三合“之分。”内三合“说的就是精、气、神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说成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40].俗语讲”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41].太阳带个地球生命,月亮和星星与地球发生作用,维持宇宙间万物平衡。对于习练武术的人来说,日、月、星就好比人的精、气、神,也是必不可少的三宝。

  精气神三者之间相互转化联系且互为因果。肾藏精,属水;心藏神,属火;连精化气,气化神;神也能聚气,气能生精[42].”气“通”精“与”神“起着桥梁的作用。因而形成一个心肾相交、水火相容的良性循环关系。精气神三者在体内不断转化,生生不息,就会使人体加速新陈代谢,增加生命力,从而益寿延年。”气“乃是武术健身的源泉,是健身养生理论的基石。《庄子·知北游》云:”人之生,气之聚。聚则为生,散则为死……通天下之一气耳,圣人故贵“27.生命运动即是气的运动。在传统武术中,”气“被视为”武术的原力与根本,是生命的精微所在“[43].乾隆年间,闻名内外的武术家苌乃周把”气论“作为拳法之根本。《中气论》中认为:”中气者,即仙经所谓元阳,医者所谓元气,以其居人之正中,故武备名曰中气……人自有生以来,察先天之神以化气,积气以化精……称天根,好命门“28.历代武术名家都注重”气“锻炼,把”养气“”练气“”集气“作为练习武术的基本功法。武术中的各种拳术如:南拳、虎拳、鹤拳、形意拳、八卦掌等都有针对”气“的特别练习,有的需要”气沉丹田“、有的讲究”内壮集气“、有的要求”以意调息“、有的则”迎气出声“还有”换气“、”屏息“……等等。传统武术中有”练气“的说法,就是通过练气,是机体得到全面的梳理,平衡体内阴阳,最终让习练者精力旺盛,正像拳谚说的:”常使气通关节敏,自然精满骨气存“29.

  关于象形拳健身作用我们以少林拳中的五行拳(龙、虎、豹、蛇、鹤五种拳法)为例:少林武术将拳法与宗教融为一炉,具有内外合一,神形兼备的特色。五行拳强调”练身修心“.对机体的内外都有良好的锻炼效果。如少林龙形拳,修”神“;龙形重意,强调精神要内守,这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的提高,有良好效果。少林虎形拳,长”骨“;”虎骨“是名贵中药材,练虎形需腰实臂沉,对人体骨骼有极高要求,它能促进骨骼发育肌肉生长,还能是形体更加协调,培养正确的姿势。少林豹形拳,练”力“;豹形快速威猛,灵活阴险。能够提高爆发力,使身体灵敏、速度提高。少林蛇形拳,习”气“;蛇形灵活多变而诡秘,敛息匿藏,对加呼吸,心血管功能,肺活量的提高有积极影响。少林鹤形拳练”精“,鹤形取象于鹤之精足神静,稳实轻柔,聚精凝神,故练习时须凝精铸神。让大脑更加清醒。练习象形拳还能锻炼人的意志,拳谚中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之说。”三九“是冬季最寒冷的时候;”三伏“又是夏季最酷热的时候,这时坚持练功对习练者的品质、品德、意志有良好的磨练作用。

  4.4.2 五禽戏健身作用

  躯体与精神构成一个完整的人,二者是否能够协调统一是健康的标准。气功理论中将身体与精神归纳为”形“与”神“.而将”形“与”神“联系起来起纽带作用的就是”气“.因此,人的生命就是”形“、”神“、”气“的三位一体,正如淮南子在《淮南子?道原训》所说的:”形者,生之舍也;神者,生之制也;气者,生之充也“30.健身气功理论中有”三调“,正对应着人的”形“、”神“、”气“.三调分别为:调身(形)、调心(神)、调息(气)。它是健身气功锻炼最基本的要素。”三调合一“的状态是为健康之本。

  调身,就是调整身体形态,就是对自己身体的动作、姿势进行调整。调身是调心和调息的前提,属于健身气功入门基础。古人云:”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意不宁,意不宁则神散乱“只有让形体端正,内心放松,才能气定神敛[44].调息,就是对自己的呼吸进行调整。调息是”三调“中的重要环节和方法。调心,就是对自己的意识、思维进行调整。调心是”三调“中最重要的内容,在练功中无论是调身,还是调息都是意识在起主导作用。《黄帝内经·灵枢·五癃津液别》中说到”五脏六腑,心为之主“31.阐明了心神在养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五禽戏配合中医的脏腑学说与经络学说,有五禽戏整体的健身功效,每一戏也有调理与之对应的脏腑、经络的功效。虎戏宁心。”喜伤心,虎戏作怒目威猛之势,即以怒抑喜“[45].因此经常练习”虎戏“,上肢大幅度的运动,身体舒展两臂向上拔伸锻炼心经,对胸廓起到挤压按摩作用。既能锻炼心肌、增强心脏功能、改善心脏血液循环系统,又可以宁心安神。虎爪的手形变化有助于手部经络的疏通,从而改善手部各关节的灵活性,提高大脑对神经末梢的调节控制能力。”虎举“动作与《八段锦》中的”两手托天“的动作类似,配合呼吸,有疏通三焦气血、调理三焦功能之功效。”虎扑“动作以腰为轴做立圆,脊柱做前后折弯伸展运动,能够使脊椎保持正常的生理弧度。熊戏健脾。思伤脾,熊戏眯目颠晃作戏而一无所虑,故能抑思全神”46].“脾胃者,仓廪之官”.“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就是说脾为机体提供营养,用来滋养肌肉。“熊运”时,身体以腰为轴做运动,中焦气血通畅,挤压、按摩脾胃等消化器官。能够消除消化不良、便秘、腹胀腹泻等症状。“熊晃”时,身体左右摇摆,意在两胁,疏肝理气,也有健脾健胃的功效。左右提髋,落步时微微震动有助于振奋全身经络,促使血脉通畅。猿戏宣肺。“悲忧伤肺,猿戏兴高采烈,故能以喜胜忧”[47].练习猿戏主要是手指尖以及眼神在活动。“猿提”中耸肩、收腹、提肛、转头、夹胸、提腕等动作,可以活动肩关节,颈椎关节,还可以改善脑部血液循环,预防颈椎病。

  团胸时吸气、松腹时呼气能够改变肺的吞吐量,增强肺脏功能。可以使胸腔体积扩大,提高肺活量。“猿摘”可锻炼四肢,使四肢灵活,能够刺激神经末梢,使神经末梢更加灵敏,能够协调肌肉系统与神经系统。鸟戏固肾。“恐伤肾,鸟戏沉着敏锐,处月夜而无所惊恐,故能以静祛恐”[48].“鸟伸”中两掌的上举,脊柱向后凸,形成竖弓,通过脊柱的运动使得命门开合,可牵动督脉;而后两掌向后摆动,可牵拉任脉。肾藏精,督脉藏阳气,对生殖系统有良好影响。“鸟飞”中,两臂上下大幅度的摆动动作,使肩关节得到充分锻炼;双臂、腰椎以及下肢提膝的动作,可调理三焦和手足三阴五脏之气,让全身的关节、骨骼以及肌肉都能得到锻炼。

  无论是传统武术或是健身气功都要求“形神兼备”“形神共养”.《黄帝内经》云:“……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32.“形与神俱”就是要求形神都很重要,形神共养。只有劳逸结合、形与神俱,才能“度百岁乃去也”.《黄帝内经》上又说:“夫……精神内守,病安从来?”33.只有做到安适淡然,“精神内守”,病从安来?要通过守神养形以达到长寿、健康的养生目的。神为生命之主。在人的整个系统中,心神占据主导地位。要想使人体各个器官发挥各自的功能并能协调发挥整体功能,只能由心神来调度。《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说:“故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34.正如张景岳说:“神虽由精气化生,但统权精气而为运用之者,又在吾心之神”35.人体与外界自然、社会环境平衡也是依据“神”来达到的。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36.神能在调理身体机能、保持平和心态、锤炼五脏六腑等方面起着主导作用,这就是传统武术与气功健身的养生道理之所在,如《灵枢·本脏》所说:“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寒温和则六腑化谷,凤痹不作,经脉通利,肢节得安矣”37.

  形为生命之基。形是神的物质基础,形体具备才能“生神”.战国思想家荀况在《荀子·天论》中说:“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38.这里的“天”,是指自然界;“形”指人之形体;“神”指精神。就是人的一切都是依据自然界而其作用,形是神载体,有形才有神。

  人身有“三宝”分别是精、气、神。《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积精”能够“全神”,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说:“神者精也,保精则神明,神明则长生”39;李东垣《脾胃论》说:“气乃神之祖,精乃气之子。气者,精神之根蒂也,大矣哉!积气以成精,积精以全神”40.以上这些论述,都是强调积精、保精的重要性,精盈则神盛,精亏则神衰,精足则神健全,精是神活动的基础。

  人体的气血充盈饱满,精神也就旺盛,在《素问·上古天真论》就是;“形体不敝,精神不散”41的说法。因为机体在精神思维活动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气血,所以医学理论认为劳神过度,会一直消耗气血;如果气血亏虚,就会神志不宁的现象;神志不宁,人体就会慢慢出现各种疾病异常。习练象形拳或五禽戏能则够强大气血,使精气充盈,两者调息运气、以气运身、用气催力使之动作完成的更加合理,锻炼人的精、气、神,使之更加壮大。

  由上可看出形象拳与五禽戏能够锻炼练习者形体、身心,两者在练习时也都注重调息行气与意念的活动,改善人体机能、提高疾病抵抗力,增强体质;使“意”与“气”和“力”得到锻炼增强,“气”的锻炼是使“气血川流,强健身体”.“意”的锻炼是使人的“行动与气和力达到协调一致”. 以“意”引领“气”,以“气”激发“力”.而锻炼利于健康也就能养心、养性;做到心无杂念,“意(心)静”,“气足”,“力壮”.

  中国传统养生讲究“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意到气到、气到劲道”[49].“形神兼备、阴阳相济、内外合一”.这是一种真正的身心相印、内外兼修的“全身运动”.它不但有整体性的身体锻炼,训练肌肉筋骨和内脏,而且还有整体上的心里锻炼,以及神经系统、体液和经络的训练。其功夫境界不仅含有技巧、应变,还包含有智慧、道德、个性。跟现在的“身体适应、心理适应、社会适应”这三大适应的现代健康概念相通暗合。总之,二者集呼吸、意念、形态与一体,具有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的作用。

  主要变化在以下方面:第一方面,能提高身体素质:能够长期坚持锻炼象形拳与五禽戏的习练者,可以调理内脏、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达到“无病养身,有病祛病”的目的,同时对身体的平衡能力、力量素质、灵敏素质、柔韧性、反应速度有着明显的改善和提高。第二方面:能够保持健康的心里:

  演练五禽戏要求进入五禽之意境,处于游戏之中,习练象形拳要求心无杂念,这些可以让人在宽松的环境中心态平和,抒发感情,消除人们紧张、激动、恐惧、郁闷的情绪。第三方面:能够保持优美的形体:在习练五禽戏或者象形拳时,练习者的全身肢体各个关节在或快或慢的节奏中进行大幅度、全面的运动,能够消耗大量的能量,减少脂肪,控制体重,达到形健体美的效果。

  4.5 适用范围

  象形拳与五禽戏都是我国古老而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二者资源丰富,内外兼修,在社会上也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且对推动和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具有深刻的影响。因此,在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过程中,象形拳与五禽戏作为传统体育项目,应该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和功能。

  象形拳属于武术,其本质首先是“技击”,其次才是健身。它有“外功”和“内功”之分。外功型象形拳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也符合青年人好动的个性,因此比较适合少年或青年以及有一定功底的人习练。它包含“四击”“八法”等。所谓“四击”就是指:踢、打、摔、拿四种。踢指腿法,打指拳法,摔指率法(旧称跌法),拿指擒拿法。“八法”就是练功要求做到手快、眼明、身灵活、步稳固、精充沛、气下沉、力顺、功纯青。如猴拳、鹰爪等,在明戚继光所着的《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就有:“山东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千跌张之跌,张伯敬之打……皆今之有名者”42.内功型象形拳注重内气的习练,动作缓慢且难度不大,劲力内敛,适合中老年人锻炼身体,如形意十二形拳等。

  象形拳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多样,风格多样,适应范围广,不同的象形拳种之间有着不同的动作结构、不同的运动风格、不同的技术要求以及不同的运动量,能够适应不同年龄阶层、不同性别、各种体质的人进行锻炼的要求。无论是耄耋老人,还是几岁顽童,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个人爱好,从丰富的象形武术拳种中进行选择。最重要的是象形武术还具有防身自卫的技击功能。这也正符合青年人的胃口,每个年轻人都有他的“功夫梦”.如叱咤威武的虎拳;憨态力猛的熊形;灵活多变的猴拳;身姿轻盈的白鹤拳,还有形意拳等等。

  古人常把《五禽戏》等气功称为“祛病延年”之术。其本质就是健身,并无技击含义。也就是说经常进行气功锻炼,既能够防病治病,又能益寿延年,有病就治病,无病就强身。大量的调查研究和临床的实验都表明,习练健身气功可以推迟和延缓人类衰老,对人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都有影响。随着年龄增长,中老年的生理机能随之下降,肌肉工作能力降低,骨骼系统衰老,血液流变异常,心脏功能下降,自身免疫病发生,神经系统工作能力下降等等。适度运动有利于延缓机体衰老,对于改善老年人生理机能及心理活动有积极的影响。而健身气功正是属于这类运动,它可以改善中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等症状,促进握力与下肢力量的增长,加强练功者的运动能力以及维持身体平衡的能力,对中老年人的健康,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延缓慢性疾病有积极作用。而且,五禽戏动作简单,习练时左右对称,更加容易记忆,不需要发力。因此,《五禽戏》等健身气功更加适合中老年人群。

  当然,无论是象形拳法还是《五禽戏》等健身气功都要把习练与调养结合起来,要懂得“过犹不及”“凡物之用极皆自伤也”的道理。晋代葛洪就提出了“养生以不伤为本”的养生原则。拳谚语有云:“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又说道:“专武事者。不为养生而成者,小成也。”只注重练功,不注重调养或只注重调养,不注重练功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世间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度,练功亦是如此,每天保持一定的量,不过度,一旦超过了这个“度”就会伤了自己,即“物极必反”.

  俗话说“拳打卧牛之地”这句话说明象形武术与健身气功受场地限制小,不需要特定服装与器材,而且也不受时间、季节、气候的限制,相比与其他运动具有更加广泛的适应性,此外,它们还有够调控身心、娱乐大众,增进交流,丰富文化生活的功能,这些独特的功能让它们变得极具魅力。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