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文化论文

铜鼓的起源与主要形式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2-20 共4667字
  第一章 铜鼓概述
  
  第一节 铜鼓起始渊源
  
  铜鼓的起始渊源问题,主要包括铜鼓起源于何物、何时和何地等几个方面。
  
  在很早以前就流传着铜鼓是由马援或诸葛亮创造的传说。宋代学者范成大曾在他的着作《桂海虞衡志》①里对铜鼓的来源进行了描述,据民间相传铜鼓是由马援将军铸造并遗留下来的,并为南方少数民族所喜用。等到了明代又出现了铜鼓是由诸葛亮铸造的传说。
  
  在古文献《明史·刘显传》②中就有刘显征战四川省少数民族都掌蛮,获得诸葛丞相所铸造的铜鼓的记载。这也和明代魏璿在《西事珥》③中所描述的南方少数民族民间习俗中最喜欢使用铜鼓,世居少数民族偶然挖掘到铜鼓,都会认为是伏波将军(马援)或者诸葛丞相(诸葛亮)所铸造然后藏起来的说法相吻合。因此明代末年邝露在《赤雅》④中得出结论认为铜鼓较大者的为伏波鼓,而精巧者为诸葛鼓。这种关于铜鼓来源于伏波将军马援和丞相诸葛的说法在民间广为流传,甚至被一些西方研究铜鼓的专家所认同。如德国汉学家F·夏德在其《中国人对铜鼓的见解》中就以《后汉书》关于马援“于交趾获骆越铜鼓”和其他有关资料为根据,断定铜鼓不外为马援和诸葛亮所创制⑤。
  
  但是,显然这种说法是对古文献中关于铜鼓来源的曲解,《后汉书》所说的“马援好骑,善别名马”和“于交址获骆越铜鼓,乃铸为马式,还上之……有诏置于宜德殿下,以为名马式焉。”
  
  这两句话翻译为白话文讲的只是马援用所获得的铜鼓熔化来铸铜马,而并非铸铜鼓。所以清代张祥河在其着作《粤西笔述》中也对《后汉书》铜鼓的来源方面进行了更深的解释,他认为马援获得的铜鼓,将其熔化铸为铜马,并指出这种说法并不能说明铜鼓就是马援所铸造。因为铜鼓出现的年代早于诸葛亮所生之年,所以说铜鼓是诸葛亮铸造的,也只是纯属附和之说。谢启昆在《粤西金石赂》说得更为清楚,他认为铜鼓是南方少数民族所铸造的,在马援获得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因为是马援将军所获得,因此得到了伏波鼓的名称。所以我们不能单单以宋代范大成在其着作中写道的“伏波所遗”,就误认为铜鼓是由马援铸造,并且由马援联想到诸葛亮,甚至认为较大的铜鼓是伏波鼓,较精巧的鼓为诸葛鼓,这种见解真的错误中的错误。
  
  关于铜鼓起源于何物,从古代文献方面看,明代朱国桢在其写的《涌幢小品》中就曾点明铜鼓起源于錞于,认为錞于是古代节日使用的礼器,其形制和使用情形与诸葛鼓大体相似,所以怀疑铜鼓出自于錞于。到了清代朱彝尊在《南海神庙二铜鼓图跋》中也认为铜鼓来源于錞于。朱国桢的说法就算到现代也得到有些学者的认同。从考古方面看,在安徽宿县和寿县出土的春秋时代錞于便可证明铜鼓和錞于之间确有相似之处。但是,在铜鼓和錞于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例如:它们的鼓身不同,铜鼓的鼓身是圆的,錞于是扁圆的;鼓面不同,铜鼓鼓面是平的,錞于是浅盘状的;敲击面不同,铜鼓敲击其面,錞于敲击其身。在古代铜鼓和錞于是由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与其他乐器同时使用,互相配合的一组乐器,说明二者是同时并存,看不到什么因袭相承迹象。所以铜鼓起源于錞于的这个说法是很难成立的。
  
  铜鼓可能起源于革鼓,这种说法很早就有人提出过。比如在《峤南琐记》③中就曾写到,广东地区濒临海边,气候潮湿,革鼓因受潮而无法敲响,所以根据其型用铜铸造了铜质鼓避潮。在公元一世纪时,中国在南方用兵时需要战鼓,但遇到潮湿季节,革鼓鼓面容易受潮损坏,于是主将根据革鼓的形状用铜铸造了铜鼓。从古文献和考古发现的材料方面都能证明铜鼓的起源是离不开革鼓。铜鼓出现之前早已有了革鼓,以铜代革与南方潮湿的气候必定有相关联系。至于形制上的差异,则受到当地各民族传统器物形态影响的结果。
  
  同一用途的器物,往往因地区不同,在形制上就会出现差别,这是不足为怪的。由此可见,铜鼓可能起源于南方单面革鼓。铜鼓还可能起源于炊具。明朝王阳明在《征南日记》④中曾提出,自古以来四川就有很多铜鼓,不仅可以当军队乐器用又可以当做锅来煮饭菜。这在何宇度的《益部谈资》⑤也曾有这样的描述,认为诸葛鼓形制大体上与铜釜相同,可以说就是倒置的铜釜。自从 1950年以来,我国考古工作者就在铜鼓发祥地云南楚雄、祥云等地发现了一批制作工艺粗糙,装饰纹饰简单,内壁有纹饰,外壁鼓面有烟炱痕迹的铜鼓,其整个形制与当时存在的铜釜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种情况表明它们似乎是一种以作炊具为主的器物,兼做乐器。所以有人认为其可称之为“鼓形釜”.还有人认为这种鼓形铜釜的前身可能是原始公社时期当地民族使用的陶釜。例如:在云南昆明上马村出土的陶釜,其形制与铜鼓十分相似,如将其倒过来放置,陶釜底部削平即与铜鼓鼓面相似,陶釜腹部即与铜鼓胴部相似,陶釜颈部即与铜鼓腰部相似。据考古研究发现这种陶釜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因而可以间接说明古代铜鼓和铜釜就是由陶釜演变而来的。
  
  上述主张铜鼓可能起源于革鼓或炊具的意见是目前在铜鼓起源于何物的问题上最有代表性和最有影响的见解,虽然两者意见有所不同,但也并非不能相容。因为作为打击乐器的鼓,在石器时代显然就以存在。人类在进入金属时代以后,用金属铸造铜鼓时也不能不受铸造工艺的制约,人们先铸造了实用器的铜釜,那么便不免沿用铸造铜釜的工艺与形制铸造铜鼓。这也是顺理成章很自然的事情。
  
  第二节 铜鼓的原始形态
  
  在铜鼓流转的二千余年里,由于不断的受到区域、时间、民族、文化等不同影响,从而造就了它的多种类型。在无法进行田野调查的的年代,对于追索研究多种铜鼓的原始形态,曾经是非常困难的。
  
  1902 年 F·黑格尔在《东南亚古代金属鼓》中将铜鼓分成Ⅰ、Ⅱ、Ⅲ和Ⅳ四种类型,提出 I 型鼓最早。闻宥在《古铜鼓图录》中将铜鼓分成甲、乙、丙三式。按其序列,似以甲式为最早。七十年代,洪声在《广西古代铜鼓研究》中,根据广西发现的铜鼓资料将铜鼓分为甲、乙、丙、丁四型,认为甲型最早①。但无论是黑格尔的 I 型鼓还是闻宥的甲式鼓或洪声的甲型鼓,均为纹饰富丽、炉铸精工、体型硕大的鼓,仅从外观看,也使人难以相信它们是铜鼓的原始形态。
  
  直至 1975-1976 年,通过对云南省楚雄县万家坝古墓群考古得到的启发,才使研究者注意到在过去的古墓群考古中所忽略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它们同时出土了倒置,形态与铜釜接近,鼓面小,鼓径大,鼓胸外凸,鼓腰内收,鼓足矮小,内壁有纹饰,外壁有烟炱等现象的铜鼓,这是迄今为止所知年代最早的铜鼓。紧接着在 1978 年的《云南省楚雄县万家坝古墓群发掘简报》中第一次提出“万家坝所出铜鼓,是迄今为止我国经科学发掘所获铜鼓中之最原始者”②。同年,汪宁生在《试论中国古代铜鼓》一文中,把这些铜鼓从黑格尔 I 型中区分出来,定为铜鼓的最早类型③,在铜鼓分类学上称作“万家坝型”.
  
  到现在为止,这类型的铜鼓在中国已发现有二十五面,其中有十面出自云南省楚雄县境内,所以称其为铜鼓发源地,已是学术界的共识。与之伴出的铜剑、矛、锄、斧等的形制特征也属于较早的年代。这一类型铜鼓普遍形制有缺陷样式简单,做工粗糙,无纹饰或者纹饰简陋,所含铜质不纯,其铸造工艺与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相符,是原始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考古发现原始时代的岩石壁画中曾出现过土着人用此铜鼓进行巫术活动的场景,这是中国战国至汉代广泛存在的生活历史遗迹。故可以推测认为此铜鼓是迄今为止所知一切铜鼓的最早形态。(如图 1)

        第三节 铜鼓的基本形制与分类
  
  铜鼓作为鼓类乐器,由敲击鼓面发出声音。其产生声音原理与组成部分都大体与鼓类乐器相似。按其铸造结构可分为鼓面和鼓身两部分,鼓身又名胴,从上到下细分为鼓胸,鼓腰,鼓足部三段。由于铜鼓的铸造时间,地域,民族不同,从而使得鼓面大小、鼓身曲线结构、纹饰布局和题材等方面产生了差异,形成了不同类型的铜鼓。因此,对铜鼓类型的研究就成为我们整个铜鼓研究工作的基础。
  
  在划分铜鼓类型方面,主要根据铜鼓的形制,但是同时也要考虑铜鼓的纹饰、铸造工艺和相互关系等方面的因素。这就是说,作为类型,首先是形制基本相同;加以纹饰相同或差异,但是也可以看出袭成何方。如果铸造工艺也相同,就可以划为一个类型。在每一类型中,用标准法确定其年代并按大同小异归纳分类,并按年代先后排出各个类型的序列。
  
  经过不断的对比研究,纹饰和铸造工艺上的异同进行归类,分成八个类型。
  
  (一)万家坝型
  
  此型以中国云南省楚雄县万家坝古墓群出土的铜鼓为标准器。它们的形制特点为鼓面很小;鼓胸膨胀,胸最大径偏下;鼓腰的上端最小,往下逐渐开展呈梯形;鼓足短而宽;整体鼓型矮小略扁;鼓胸腰部附小扁耳两对,其纹饰简单质朴。(如图 2)
  
  (二)石寨山型
  
  此型以中国云南省石寨山古墓群出土铜鼓为标准器。其形制特点为鼓面径大于鼓腰径;鼓腰部最大径偏上,鼓足的边沿处没有折边;铜鼓胸与铜鼓腰际旁有扁窄耳两对;整体鼓形偏小而略高。其纹饰以一定的布局分布,主要分为写实纹样和几何纹样两种。(如图 3)
  
  (三)冷水冲型
  
  此型以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蒙江公社横江冷水冲出土的一面铜鼓为标准器。此型的形制特点是鼓面边缘有沿,鼓胸与鼓面径相等或小于面径。鼓腰最小径在中部,剖面略成反弧形,但鼓腰上部与中部相差不大。鼓足部较高,其高度与鼓腰部高度略相同。整体鼓型高大,鼓胸腰际有宽扁的辫纹大耳两对。其纹饰特点非常鲜明。(如图 4)
  
  (四)遵义型
  
  此型以中国贵州省遵义市宋代播州土司杨粲夫妇合葬墓出土的两面铜鼓为标准器。这种类型铜鼓的形制特点是鼓面基本无立体装饰,鼓面沿微伸于鼓颈外。鼓胸腰际逐渐收缩,没有转折和明显分界线。鼓胸腰际附有大跨度窄扁耳两对。其纹饰非常简略。(如图 5)
  
  (五)麻江型
  
  此型以中国贵州省麻江县谷峒火车站明代古墓中出土的铜鼓为标准器。其类型为贵州少数民族所广泛使用。其形制特点为鼓面略小甚至小于其胸部,鼓面沿微出于鼓颈外。鼓身胸、腰、足间的曲弧柔和,无分界标志。整体鼓型矮扁,鼓耳跨度较大,置于鼓胸部。
  
  (六)北流型
  
  此型以中国广西省北流县出土的铜鼓为标准器。北流型铜鼓的形制特点是鼓面径大于鼓颈和鼓胸,鼓的部分边沿下折。铜鼓胸壁向外凸出,铜鼓胸腰向内呈弧形收缩缓慢向下,铜鼓腰足间以凸棱为分界。铜鼓足部呈喇叭状外移,与鼓面径相当。整体鼓型硕大,附有环状小耳或条形小扁耳两对。其纹饰简单精细。(如图 7)
  
  (七)灵山型
  
  此型以中国广西省灵山县出土的铜鼓为标准器。灵山型鼓形制特点是鼓的面沿较薄且伸于鼓颈外,但不如北流型突出。鼓胸圆而凸,最大径在鼓胸的中部。鼓胸腰际缓缓收缩,仅以一凹槽为鼓腰部和胸部的分界线。鼓两边一律附以耳根宽、中段窄桥形状的小扁耳两对。纹饰丰富精美。(如图 8)
  
  (八)西盟型
  
  中国的西盟型铜鼓,大部分集中分布出土于云南省的西盟山区,故以此命名为标准器。其特点为鼓面大于胸,鼓胸大于鼓腰和鼓足。鼓胸壁直,鼓胸下缩成腰,鼓胸腰际曲度柔和,无分界标志。鼓腰足连成一个直线,无分界。整体鼓型瘦高,上大下小。鼓两边附有交叉型扁耳两对。鼓面附有四足青蛙。(如图 9)第四节 铜鼓的分布状况依据近代以来的调查研究和考古挖掘(文献和考古资料),总结得出,铜鼓在国内,主要分布在岭南、西南、中南地区各省,包括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和湖南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在国外,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各国,包括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缅甸、马来西亚和“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但不是以今天的省界国界为限,归纳起来就是中国的南方地区和东南亚各国。而中国四川省、湖南省以北、东部的福建和台湾是属于铜鼓分布区以外。东南亚的西部、巴基期坦和印度,也都不是铜鼓分布区,东部的菲律宾也还没有出土过铜鼓。因此,世界铜鼓的分布区包括了东南亚一大片古老民族区,由此可见中国西南部和越南北部是铜鼓分布的重心。(如图 1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