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文化论文

贵州瑶族铜鼓民间文化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2-20 共1689字
  第五章 贵州瑶族铜鼓民俗文化艺术
  
  第一节 瑶族铜鼓使用历史和来源
  
  瑶族是我国的古老民族之一。其祖先一部分主要来自于长沙蛮和武陵蛮,如果按地域划分,其现今范围主要包括湖南东部、南部、西部及湖北、广东、广西、江西、贵州东部等。在贵州,瑶族像星星一样分布在贵州的崇山峻岭之间。瑶族喜欢按支系聚居,大的聚居地称为瑶族乡,小的聚居地称为村寨,现今贵州省有瑶族乡七个,主要属于在黔东南、黔西南和黔南等地区。
  
  瑶族支系众多、习俗服饰各异,语言不通,自称也不相同,这就造就了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铜鼓文化便是其中的佼佼者。由于瑶族内部没有从事商业和手工业的人才(经济发展迟缓,无经济实力购买铜鼓),也没有精通铸造工艺的专业人士(无法铸造铜鼓),所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瑶族人民都无法自己拥有铜鼓。现存瑶族中的铜鼓大多不是祖先传下来的,是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后购买获得的。(如图 16)
  
  第二节 瑶族铜鼓的功能及其使用情况
  
  铜鼓,是瑶族的“重器”、“神器”,珍而秘藏。瑶族铜鼓是权威的象征,在瑶族,铜鼓为家庭集体共有,由“油锅头人”或“石牌头人”保管。如要启用铜鼓,必须举行启用仪式,在启用完毕后才能敲击铜鼓,铜鼓使用完后仍需举行完毕仪式,然后由“油锅头人”或“石牌头人”秘藏。这与《隋唐 地理志》中记载的南方少数民族以有铜鼓者为“都老”的历史文献也是极为相似的。在古时瑶族,富裕的标准是是否拥有铜鼓,如没有,就会用大量的牛马与拥有铜鼓的族群交换,以显示其富有。这与明朝朱国祯的《涌憧小品》①中的用成百上千的牛换取铜鼓的记载也是极为相似的。瑶族丧事时,必敲击铜鼓,他们认为铜鼓有通神的功用,不仅可以对死者表示哀悼,同时其铿锵的声音可以通知仙境各路神灵,有贵人驾到,让死者安然进入仙境,与亲人相聚,幸福快乐的生活。作为通神的“神器”,它为人们带来慰藉。除丧事外过年春节时也需敲击铜鼓,作为民间传统娱乐活动必须品,它赐予人们欢乐与吉祥。据笔者实地考察在喜事时是无需敲击铜鼓的,一般瑶族只在丧事和春节使用铜鼓。每次启用铜鼓都定有固定时间,每年农历九月过后,正月十五以前,在此期间外任何时间,任何原因,任何事件,都不得轻易动用铜鼓。它在瑶山瑶族人民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是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的存在,是瑶族人民镇寨重器,传家至宝。
  
  元、明以来,瑶族使用铜鼓的记载就层出不穷。如清朝罗士琳在《晋义熙铜鼓考》中引用《泗城府瑶人献岁礼碑》一文所记载的,每年正月初一,还召集同寨的所有瑶族人,到府县衙门以敲击铜鼓,百人合唱来敬献新年礼物。这是明代泗城府(今广西凌云地区)关于瑶族使用铜鼓情况的记载。在《嘉庆重修一统志》也曾写到,在思恩地区,男女老少会在年初时,以敲打铜鼓祭祀祖先为乐。这是清代关于思恩地区(今武鸣县地区)的瑶族使用铜鼓情况的记载。(如图 17)

        第三节 瑶族铜鼓的现状
  
  据笔者田野考察得知贵州荔波县瑶山瑶族乡现在使用的铜鼓,大都为新鼓。虽为新鼓但是大家也都不愿意卖,认为是家族荣誉的象征。现存在瑶乡的唯一的老鼓是由过去广西瑶族谢家一户迁徙到贵州带来的,问及来源,老人们都无法讲清,有说是祖上传下来的,具体来源不知道,也有老人们听他们的祖辈说是天上太阳门下凡的两兄弟带来送给他们的。
  
  现存老鼓因多年存放自然损坏只剩下鼓面,可想而知其年代之久远。当笔者提出想见见铜鼓时,由于都老有事不在,无缘得以相见。笔者在采访瑶乡村民谢友民老师时得知,当改革开放之风吹到瑶乡之时,除了使瑶族地区经济和文化得到了飞快的发展和进步,还使得瑶族人民的传统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具体来说就是人们对铜鼓重视感和依赖感逐渐淡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打开瑶族闭塞山门的同时也打开了人们的心扉,使人们文化知识得到提升并且感受到了现代生活的丰富多彩。从而使得铜鼓在人们心中神一样的地位逐渐覆灭。近现代,由于民族文化的崛起,政府有关部门的不断宣传和扶持,在传承传统民俗文化的同时传播民俗文化,使铜鼓文化又一次散发光辉。这不仅避免了铜鼓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还使得铜鼓受到中外宾朋的热烈欢迎,进而促进了旅游事业的深入开展。同时也由于当地政府引导的问题,也造成了民俗文化发展的一些困扰。(如图 1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