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文化论文

贵州地区铜鼓文化探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2-20 共2144字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使用铜鼓最早、历史最长的国家。在铜鼓的数量和铸造技术方面都领先于世界各国。凡是出现过和使用过铜鼓的地区都会或多或少的留下痕迹,这些痕迹包括绘画、古诗、古歌、传说故事、民俗活动、遗迹遗址等。在铜鼓的不断流和使用过程中,它不断的与其迁徙地的文化相交流相融合,使迁徙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圈--铜鼓文化圈。
  
  在我国古代,铜鼓主要分布在中南、西南和岭南等少数民族生活区,概括起来说就是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南、广东、海南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这些区域里由于发展铜鼓文化的时代久远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铜鼓文化。其中贵州铜鼓分布广泛,涵盖全省。以贵阳、兴义、黔南、安顺地区尤为集中。
  
  根据《贵州通史》①记载,最早于战国时期,最晚于明清时期,贵州就有铜鼓了。据粗略统计,在水城、开阳、仁怀、清镇、遵义、贵阳、威宁等地都出土了一二十面铜鼓,但不幸的是均已流失。新中国成立以来,贵州省有关部门在全省范围内考古发现、收藏、征集的铜鼓不下百面。其中遵义市杨粲墓和麻江县谷硐出土的铜鼓被定为“遵义型”和“麻江型”铜鼓的标准器。这些都充分反映了贵州省内铜鼓分布范围甚广,居民使用铜鼓年代甚久,是我国最早使用铜鼓的古代民族之一。同时也充分反映了贵州是我国主要分布区之一。
  
  《后汉书·马援传》曾有记载称:“援好骑,善别名马,于交趾得骆越铜鼓,乃铸马式。”②这是在汉代古文献中最早出现关于铜鼓文化文字记载了,其中骆越指的就是布依、壮、水、侗族的先民。此后在《黔记》③、《岭表记蛮》④、《旧唐书》⑤等史、志书中,都有关于铜鼓的记载。在贵州至今有很多地理名词是用铜鼓命名的如:池塘、河滩、坳、河流、大山、村落、乡镇、寨子、坡等,不下百处,蔚为壮观。据有关部门在贵州普安县青山镇考古发现的一些青铜器具、石范和陶范来看,当地最多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开始铸造和使用铜鼓了。赫章可乐出土的铜鼓同样反映了这个事实。在毕节青瓦场遗址发现的 6 件商周时期铸造的青铜石范,说明在 3000 年前的商周,贵州就已经有青铜器了⑥。正因如此贵州少数民族民间才保留了大量关于铜鼓文化的内容。这也使得贵州铜鼓民俗文化发展进程非常清晰,铜鼓民俗的文化和资料也非常丰富。
  
  古代铜鼓是我国西南地区民族发明创造的一种打击乐器,后来发展成为祭祀神器,权利重器。多少往事随着岁月的流逝烟消云散了,惟有铜鼓凭借着它顽强的生命力,历经千难万苦,流传了二千余年,任凭怎么改朝换代,依然生存下来,在许多民族的喜怒哀怨中倾诉情怀,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千年的铜鼓承载着这些民族风雨飘零发愤图强的历史,引人深思,耐人寻味。西南少数民族铜鼓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与中原文化交流融合,从而形成了更加丰富多彩的铜鼓民俗文化。并且,我国其他地区的铜鼓民俗,也与贵州铜鼓的民俗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探究贵州铜鼓民俗文化艺术的历史文化背景和铜鼓民俗文化及艺术形式,将使得今后的贵州铜鼓民俗得到更好地发展和传承。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各民族在生活中保持和流传着原滋原味、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的同时,造就了众多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极具独特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充分显示了贵州少数民族丰富的想象力、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贵州少数民族人们的传统观念发生了变化,不再坚守引以为傲的民族特色,改为单一追求经济效应。这使得原本活跃于民族传统中的铜鼓民俗文化首当其冲的开始没落。铜鼓文化是贵州少数民族文化重要的一环,它的没落会造成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脱节,文化是社会的组成一部分,它的消失会造成贵州社会结构的不稳定。所以保护和传承贵州铜鼓民俗文化迫在眉睫。
  
  在国家对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越来越重视的今天,研究贵州铜鼓民俗文化艺术,是对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发掘铜鼓民俗文化的艺术价值,吸收民族文化元素,有着较为深远的意义。同时,这一部分研究内容是导师正在完成的《中国工艺美术全集·贵州卷》中《工艺雕塑·傩艺》篇节部分内容,也显示出它新颖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从目前研究的情况看,铜鼓文化早就为世人所关注。
  
  从古至今铜鼓的研究很多,但多为铜鼓的外观、传说故事、铜鼓形制、考古和科学技术方面的研究。就近现代来看,在国外,铜鼓虽然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掀起国际铜鼓研究热潮。但国外铜鼓研究专家对于铜鼓的研究却较多的集中在考古学和科学技术层面,涉及铜鼓民俗方面的研究较少。在国内,虽有一些铜鼓研究专家涉足铜鼓民俗文化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只是散见于一些概论性着作中,不成系统,比较琐碎。除此之外,也有一些铜鼓研究专家着重研究铜鼓民俗文化,但其研究往往停留在介绍和分类等层次上,并没有比较详细的描述铜鼓民俗文化艺术对稳定社会结构的重要性。涉及研究广西和云南的铜鼓民俗文化较多,对于贵州铜鼓民俗和文化的深入研究较少,而且大多都是从人文风情的角度去研究铜鼓。本研究将运用民间文艺学的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研,从文化人类学、美学、民族学等多学科的视角透视贵州各个少数民族中铜鼓民俗的文化内涵和铜鼓的使用状况,对铜鼓在贵州各少数民族中所体现的民俗文化做系统、深入的研究,使人们更清楚的认识贵州铜鼓,更好的理解贵州铜鼓民俗文化艺术。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