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文化论文

贵州铜鼓民俗文化艺术形成的环境影响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2-20 共1869字
  第二章 贵州铜鼓民俗文化艺术形成的环境影响

        第一节 贵州铜鼓产生的历史环境
  
  据《贵州通史》①和《古代铜鼓历史资料》②记载,早至战国,晚迄于明清,贵州境内已经有铜鼓。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贵州文化历史的研究主要依靠古文献资料,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也局限于调查资料和神话传说,缺乏科学的考古实物依据。但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由于考古的兴起,这使得贵州历史文化研究有了更多的实物依据。在其中最有名的就属铜鼓了。
  
  贵州铜鼓分布范围相当广泛,几乎遍及全省 9 个地、州(市),其中以黔南、黔西南、安顺、贵阳、六盘水 5 个地区最集中。贵州省内的苗族、水族、瑶族、布依族、壮族等到今天为止仍在使用铜鼓。
  
  在贵州,铜鼓是一种神秘的存在,它的出现总与一些津津乐道的神话故事有关,也与世居地民族生活息息相关。在贵州对铜鼓的产生除了来自于神话外,还可根据史料和民间口碑的流传,推测分为两种。一种是由铜鼓发祥地云南向外传播至贵州,然后再经贵州少数民族不断再创造,最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铜鼓类型和民俗文化。还有一种说法,铜鼓是由贵州世居少数民族根据需要自己铸造的。这种说法在贵州布依族布摩所唱的经文《摩经》③中就曾记载着铜鼓来自何方和一些铜鼓的铸造技艺。这些都将成为进一步研究铜鼓所必须的史料。
  
  第二节 贵州铜鼓得存的地域环境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位于中国西南部。东邻湖南,南濒广西,西接云南,北与四川、重庆毗连,是一个隆起于四川盆地和广西丘陵之间的亚热带高原山地地区。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地势东南低西北高,并从中部向南、北两面形成斜坡。河流顺地势向北、东、南三面分流,分属长江和珠江流域。境内地貌类型复杂,地势险要,山地和丘陵众多,盆地和河谷平原较少。其地理位置及其特有的地形地貌,使贵州高原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成为古代民族交汇的大走廊和民族集结地。因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由于交通极其不便,所以极少受到外来文化的侵染,从而使得绚丽多彩的贵州铜鼓民俗文化能很好的完整的保存下来。
  
  贵州铜鼓民俗文化在历史流传的过程中,主要是以通神和祭祖为主,这与各个民族的宗教活动没有矛盾,民俗文化内容也基本相同,所表达的都是以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为主。贵州使用铜鼓的少数民族在进行祭祀祖先的过程中,把铜鼓从神圣的祭坛上搬到现实生活中来,并配以舞蹈,形成以音乐和舞蹈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得以保留到现在。
  
  另外,关于贵州铜鼓的内容大多来源于古代文献,历史故事,民间口口相传的神话传说。如丞相诸葛亮助少数民族铸造铜鼓,龙王赠鼓帮人们对付天灾,天神赠鼓奖励善良的人们助其先祖升天。他们常常把铜鼓同神灵和名人联系在一起,赋予铜鼓超凡脱俗的神力。
  
  这些内容都充分体现了铜鼓使用民族不凡的遐想,也反映了当时少数民族由于环境所迫生活的艰辛,但是他们对铜鼓却寄予无限的希望和崇敬。这也是铜鼓在三千余年发展历程中历经磨难而能绵延不绝的重要内在因素。
  
  第三节 贵州铜鼓文化发展的文化环境
  
  民族文化是历史文明的沉淀,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由上节所述,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自然环境相对比较封闭,这就使得贵州民族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较少,这也为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空间。依照事物的两面性来看,这种特殊性也限制了民族文化与外界文化的相互交流和融会贯通。民族文化是不可能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的变迁而不断的发展变化,这种相对稳定的空间将会导致其停滞不前,丧失其本该有的生命力,从而无法形成流芳百世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对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铜鼓文化,它是民族之间凝聚力的有力体现,同时它也是贵州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古至今大量古代文献中都留下了铜鼓的痕迹,这些文献除了歌颂铜鼓的神秘圣洁外,还为我们研究贵州铜鼓民俗文化提供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对于我们了解贵州古代社会民间民俗和文化传承有很大的帮助。
  
  铜鼓一直盛行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生产和生活中,是一种具有特殊社会意义的器具。铜鼓在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文化里,既是一件珍贵的乐器,又是神器和重器,它的形状、装饰纹样、以及自身社会功能都曾在历史上璀璨过,已经成为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文化的迁移和演变,铜鼓成为贵州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吸收各个地区的地域文化特征,最终稳步发展起来。铜鼓经历了数千年的沧桑目前仍在西南贵州地区存在,在祈年、敬神等宗教活动中以歌舞伴奏的形式出现,充满了顽强、鲜活的艺术生命力,是我国古代悠久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国少数民族先民智慧的象征,它所具有的东方艺术特色,是世界文化宝库中屈指可数的一块珍宝。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