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文化论文

商汤祈雨文化论文(精选范文6篇)

来源:学术堂 作者:万老师
发布于:2020-03-13 共12286字

  商汤祈雨文化是山西省阳城县存在商汤祈雨的文化遗存,遍布阳城的300多座商汤庙是商汤祈雨的文化空间,特别是析城山的汤帝庙和宋代碑文的遗存为商汤祈雨做了佐证。本篇文章就向大家介绍一些商汤祈雨文化论文的范文,共同来探讨一下存活在民间的传统祈雨仪式和民间传说是祈雨文化。

商汤祈雨文化论文精选范文6篇之第一篇:商汤祈雨与阳城的求雨文化

  摘要:我国古代典籍记载了商汤祈雨的不少传说, 但祈雨的地点并无定论。山西省阳城县存在商汤祈雨的文化遗存, 遍布阳城的300多座商汤庙是商汤祈雨的文化空间, 特别是析城山的汤帝庙和宋代碑文的遗存为商汤祈雨做了佐证。存活在民间的传统祈雨仪式和民间传说是祈雨文化的象征。阳城的农耕生活和蚕桑文化是祈雨文化形成的动因, 这充分说明阳城的祈雨文化在农耕社会的生存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商汤; 祈雨; 阳城; 求雨;

  汤是商朝的创建者, 史料记载, 他在位30年, 其中17年为夏朝商国诸侯。相传, 商朝建立不久, 国内便发生了一场罕见旱灾, 旱情持续长达七年之久。《管子·轻重篇》说:"汤七年旱, 民有无粮卖子者。"《汉书·食货志》载:"尧、禹有九年之水, 汤有七年之旱。"甲骨文及《竹书纪年》等均有这场大旱灾的记载。汤亲自到各地巡访民情, 途经濩泽 (今阳城) 一带, 在此祷雨。《吕氏春秋·顺民篇》说:"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 天大旱, 五年不收, 汤乃以身祷于桑林, 曰:'余一人有罪, 无及万夫。万夫有罪, 在余一人。无以一人之不敏, 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于是剪其发, 磨其手, 以身为牺牲, 用祈福于上帝, 民乃甚悦, 雨乃大至。"这是一个为民生而舍身的形象。

商汤祈雨

  一、商汤桑林祈雨与山西阳城

  文献记载说商汤祈雨"祷于桑林", 我们要讨论的是为什么要"祷于桑林", "桑林"是什么地方?《淮南子》高诱注:"桑林者, 桑山之林, 能兴云作雨也。"《左传·昭公十六年》载:"有事于桑林, 斩其木, 不雨。"这是焚树求雨。问题是人们求雨的地点为什么选择桑林呢?在古人看来, 桑林不是一个普通的地方, 而是一个特殊的举行祈雨仪式的地点, 因为:

  (1) 扶桑在原始人的观念里是神树。《山海经》里记载扶桑是一种神树, 是太阳栖息的地方。《山海经·海外东经》说:"日出于阳谷, 浴于咸池, 拂于扶桑。"在神话里, 太阳是从扶桑树上升起的。《楚辞·东君》说:"暾将出兮东方, 照吾槛兮扶桑。"由此可见, 桑树是神圣的, 人们对桑树, 特别是对高大的桑树表现出崇拜和敬仰的心理。"扶桑"的"扶"有"大"之意, 扶桑就是高大的桑树, 在民间信仰里, 高大的桑树是通天的象征。

  (2) 桑林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祭祀场所。前引《吕氏春秋·顺民篇》说经历了长达五年大旱, 商汤在桑林中求雨。桑林可以解释为"桑山之林", 桑山, 是高峻的地方, 也是与苍天接近的地方, 所以可以祈求雨水。《尸子》中也记载商汤"救旱也, 乘素车白马, 著布衣, 身婴白茅, 以身为牲, 祷于桑林之野".桑林也罢, 桑山之林也好, 都指向一个神圣甚至神秘的地方--一个举行仪式与天帝鬼神沟通的文化空间, 也即是一个祈雨的场所。

  用西方人类学家的互渗律来解释, 桑林之所以被选为祭祀之地是因为桑林是人与天沟通的特殊场所。在上古时代, 由于对天地鬼神的信仰, 商汤以开国君主之身, 把自己当作牺牲品, 献给上帝鬼神, 以取悦于神灵, 使人民免于干旱之灾。许多人类学家都认为汤把自己当作牺牲品去求雨, 实际上是一种祈求降雨的巫术, 而商汤本身是一个巫师[1]45.

  从古籍记载及现代考古学孢粉分析看, 在新石器时代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桑树就分布得较为广泛。现在的山西阳城从古至今都是蚕桑之地。《穆天子传》载:"天子四日休于濩泽, 以观桑者, 乃饮于桑林。"清代人朱樟在《桑枝》中说:"往与阳城田侍御论桑蚕事, 谈及虽苏杭等郡倚蚕为春收, 栽桑之法……南桑下子压条, 稍长接枝, 其叶厚而大……"况且这里流传着蚕神嫘祖的传说。刘恕的《通鉴外纪》记载:"西陵氏之女嫘祖, 为黄帝民间传说元妃, 始教民育蚕, 治丝茧以供衣服, 后世化先为蚕。"民间传说认为嫘祖和黄帝来到人参村花石沟庄发现了蚕, 教化这里的人们种桑养蚕。据调查, 阳城县蟒河镇至今还有一个村落叫桑林村, 传说是商汤祈雨之地。至于近代, 此地仍旧存在桑蚕业。抗战前这里的桑树多达100万株, 新中国成立前为78万株, 之后, 桑蚕业持续发展, 近年来实施了10万亩优质桑林规划, 2009年优质桑林已经达到8.48万亩。阳城桑蚕业发展历史为商汤祷雨提供了可信的文化环境, 我们在探求商汤祈雨地点的时候, 必须置于这样的背景之中。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是, 阳城县凤城镇荆底村村东有一座康熙五十七年 (1718年) 所建的汤帝庙, 其西北角为高禖神祠;在润城镇中庄村有清嘉庆二十一年 (1816年) 建立的汤帝庙, 其西殿分别祭祀高禖和太上老君。为什么这里又出现了祭祀高禖神呢?

  高禖神是生育之神。魏晋以前称农历三月三为上巳, 是一个全民的节日, 是时人们沐浴祓禊, 跳傩驱疫, 舞雩求雨, 祭祀社神, 歌舞狂欢, 通宵达旦, 具有强烈的性放纵色彩。秦汉以来, 节日的主要内容是流水泛觞, 水滨祓禊, 士人踏青等。这个古老节日祭祀的就是高禖神。《吕氏春秋·仲春纪》记载:"是月也, 玄鸟至。至之日, 以太牢祀于高禖, 天子亲往, 后妃率九嫔御, 乃以天子所御, 戴以弓, 授以弓矢, 于高禖之前。"古代文献中说吞鸟卵而生契的简狄为高禖神。《说文》解释说"禖"是妇女开始怀孕的状态。高禖神是掌管子嗣的, 天子带妃嫔亲往祭祀, 并且授以弓矢, 就是在向高禖神乞子。高禖神是中国的大母神和生育神, 祭祀的时间是三月三日仲春时节。祭祀高禖的地点是在郊外, 所以高禖又称郊禖。正如《周礼·地宫》所记:"仲春之月, 会令男女, 于是时也, 奔者不禁。"在迎祭生命之神的活动中, 男女春嬉, 张扬性的主题, 盛况可想而知。随着时间的推移, 高禖神的隆重祭礼悄然消失, 代之而起的是文人雅士的曲水流觞。其实这只是其变异, 起源是用洁净的流水洗去不育症, 通过临水浮卵和临水浮枣的习俗表现强烈的生殖观念。

  表面看来, 虔诚的求雨祭祀与"仲春之月, 会令男女"的狂欢似乎风马牛不相及。若用列维·布留尔的互渗律来看, 却是一码事。桑林既是古代祈雨的文化空间, 又是"仲春之月, 会令男女"的场所。《诗经·鄘风·桑中》说:"期我乎桑中, 要我乎上宫, 送我乎淇之上矣。"《诗经·魏风·十亩之间》说:"十亩之间兮, 桑者闲兮, 行与子还兮。"据学者考证, 战国时期出土的大量青铜器上都有采桑的图景, 描绘的就是桑林中男女相会并且祭祀高禖之神的情景。汉代的罗敷在桑林采桑, 应该是桑林韵事的遗风, 所以桑林又是高禖神赐子之地。《吕氏春秋》载:"侁氏女子采桑, 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礼记·祭义》载:"古者天子诸侯, 必有公桑、蚕室。近川而为之, 筑宫仞有三尺, 棘墙之外闭之。"公桑即为桑林, 蚕室为养蚕之处。我国最早一部历法之书《夏小正》说:"亲子始蚕, 执养宫事。"可见, 桑林既是求雨的地点, 又是男女相会的所在, 人们通过男女交欢促进喜雨的降临。人的生命要靠农作物维持, "媾和-丰收"已经构成华夏民族追求生命的重要主题, 潜伏在人们的集体无意识之中, 构成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

  二、阳城汤帝庙是求雨的文化空间

  在研究商汤祈雨与阳城文化空间的密切联系时, 我们关注到一个阳城独具的文化现象。据考察, 历史上阳城有汤王庙380座, 目前尚存百座。这些汤帝庙可以追溯到宋代, 历经元、明、清, 一直到民国, 多建于里社村庄, 也有建于重镇或崇山之上。据粗略统计, 这些庙宇中留有碑碣380多通[2].每个汤帝庙的主体建筑大都设有拜庭、舞楼、神祠等[2].从汤帝庙的建筑结构看, 神祠、拜庭、舞楼、配殿等组成了一个整体的、相对完整的文化空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提出"文化空间"的概念。所谓文化空间, "即具有一定的物理空间和场所, 必须具有周而复始的循环性;从其文化属性看, 则应该具有岁时性、周期性、季节性、神圣性、娱乐性等等"[3].

  其一, 神祠是供奉商王的文化空间。每座汤帝庙的神祠都设有汤王的塑像;其二, 拜庭是祭祀汤王的场所, 是民众拜谒商王的地点, 是敬神的地方;其三, 舞楼是戏台, 是娱神的场所。例如下交汤帝庙有元代建筑遗风, 舞楼门楣上有"桑林遗泽"、汉上的汤帝庙有"泽被苍生"、梁沟的汤帝庙有"帝德配天"、羊泉汤庙有"神恩"等匾额。泽城的汤帝庙始于金, 重修于明清, 西壁为"汤帝祈雨图", 东壁为"汤帝出行图", 这两幅壁画再现了商汤在阳城的踪迹, 而且为汤帝在阳城祈雨做了佐证。"中国社会, 从基层上看, 仍是乡土性的, 中国的文字并不是在基层上发生的, 最早的文字就是庙堂性的……"[4]22从这里不仅可以看出阳城对商汤祈雨的历史记忆, 还可以分析阳城周边村落林立的汤王庙具有的多重文化身份: (1) 它是民众祭祀汤帝王的文化空间, 在此人们表达对于为民舍身的汤王的礼拜和祭祀。 (2) 它是当地民众祈雨的文化空间, 史籍记载商汤为民求雨, 但是由于历史记忆的层层累积, 民众在祭祀汤王时有祈雨的行为和心愿。历代小农经济经常遭到灾害的袭击, 尤其是旱灾颇为严重, 请看下表:

  山西省1 6 世纪初20世纪初自然灾害统计表[5]

  (3) 通过以上阐释, 我们发现商汤不仅为真实的历史人物, 为民祈雨的帝王, 而且由于千百年来当地农业和桑蚕业对雨水的需要, 汤王已经由人转变为神, 人们祭祀商汤的缘由不是其帝王为民祈雨的的赫然业绩, 而是认为其本身就具有为民降雨的神能。诸多商汤庙的修建不只是对商汤的怀念和祭祀, 更重要的是出于当地民众在农业生活中面临旱灾时对雨水的渴求, 阳城及其周边地区形成了对汤王的信仰, 汤王已经成为雨水的象征符号。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析城山的汤王庙与商汤求雨的关系。对研究先秦史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的《竹书纪年》载:"商汤二十四年, 大旱, 王祷于桑林, 雨。二十五年作大濩乐。"《竹书纪年》是在战国时期汲郡 (今河南卫辉市) 的魏墓中发现的。现在的山西阳城春秋时属晋, 战国时属魏, 此为一;另外, 同治十三年 (1874年) 刊本《阳城县志》卷一云:"《禹贡》冀州之域析城、王屋、并在县境。商冀州之域相传为畿内地, 曰桑林, 汤祷雨处。"卷三又云:"析城山, 在县西南七十里……乐史《寰宇记》云:山顶有汤王池, 相传成汤祷雨处。池四岸生龙须草, 今则祷雨辄应。每仲春数百里外皆来汤祠取圣水, 归以祈祷有年。"析城山主峰海拔高约1888米, 在山顶上形成一块12700亩的草坪, 而四面的态势如城墙, 似有东西南北四门, 所以称为"析城".

  被民众称为"坪上"的草坪上耸立的汤帝庙是阳城县最早的汤帝庙之一。据实地考察, 这里的庙宇虽然破败不堪, 但是规模俨然。根据明代小说《禅真逸史》有关析城山汤帝庙的描写, 推测在东魏时析城山就有汤帝庙[2].由此推算, 据今已经有1400年的历史。现存有北宋政和六年 (1116年) 敕封的碑石。碑文说:"奉圣旨析城山商汤庙可特赐广渊之庙为额, 析城山山神诚应侯可特封嘉润公。奉敕泽州阳城县析城山神诚应侯……念析城山, 商汤有祷, 斋戒发使, 矢于尔神, 雨随水至, 幽畅旁浃, 一洗旱沴, 岁用无忧, 夫爵以报劳, 不以人神为间也……"这块碑文对于研究阳城的祈雨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1) 再次确认了先秦古籍关于商汤祈雨记载的真实性。 (2) 商汤祈雨的地点在阳城析城山。这块碑文除了确认"商汤有祷, 斋戒发使"的行为之外, 宋代皇帝还特别敕封了析城山神为侯。民间信仰对山神的崇拜可以推溯到原始宗教信仰的阶段, 人们认为求雨要祈祷天神, 山被视为通天的象征, 所以商汤祈雨的地点是一个特殊的能够与天神沟通的神圣地方, 这就是析城山。宋代皇帝给析城山神封爵嘉奖, 是民间信仰的承传。 (3) 民间传说在阳城广泛流传。其中主要包括《汤王祷雨圣王坪》、《汤王祷雨桑林》、《汤王祷雨析城山》、《汤王洗脚池与圣泉》等系列传说。以往的史学家对于民间传说不屑一顾, 但是顾颉刚在《古史辨》中对于孟姜女传说的研究和在1925年、1929年两次对于妙峰山的考察颠覆了传统的史学观念。他认为:"我们应当知道民众的生活状况。从前的学问仅限于书本, 现在学问的对象已是全世界的事物。学问的材料, 只要是一件事物, 没有不可用的, 绝对没有雅俗、贵贱、贤愚、善恶、美丑、净染等等的界限。"[6]引言民间传说草坪上年年生长的龙须草是商汤焚身祷雨时烧落的胡须变成, 盛开的胭脂花是商汤的王妃泪水冲落的胭脂变成。可见, "小传统"推动"大传统"的文化行为时有发生, 而"大传统"以其权力对于"小传统"的文化也加以认可。宋神宗熙宁九年 (1077年) 加封析城山神为诚应侯, 宋徽宗政和六年 (1116年) 加封析城山商汤祈雨庙为"广渊之庙", 由于官方大传统与民间小传统的互动, 共同构建了对商汤祈雨的历史记忆。由于民间与官方的共同构建, 以析城山为核心, 形成了"南至于南河之南, 北距太原之边, 东及东都, 西抵潼关"的析城山祈雨圈, 以至于"四方清水以祷旱者, 数以万计"[2]4.

  三、阳城求雨的龙崇拜及春祈秋报仪式

  关于商汤向谁祈雨的问题前文已有所阐释, 在析城山上向山神和天神求雨, 对此古代文献另有记载。《淮南子·地形训》载:"作土龙致雨。"高诱注:"汤遭旱, 作土龙以像龙, 云从龙, 故致雨也。"可见商汤祈雨还存在另一种文化行为。

  为什么制作土龙来求雨呢?《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说:"龙, 水物也。"龙由水中之物而演变为雨师。《抱扑子·登涉》篇说:"山中辰日有称雨师者, 龙也。"中国民间把龙视为水神和雨神。民众的观念把龙神化了。《管子·水地篇》说:"龙, 生于水, 被五色而游, 故神。欲小则化如蚕, 欲大则藏于天下, 欲上则凌于云气, 欲下则入于深渊, 变化无日, 上下无时, 谓之神。"这一意识的变化, 可能是受春秋战国时把龙说成是变化莫测的神物影响。《说文》也说龙"春分而登天, 秋分而潜渊".龙生于水, 而且既能腾飞上天, 又能潜藏于深渊, 那么上天就为雨神, 潜渊自然就成为水神了。后人继承了这种说法, 宋代陆佃撰《雅》卷一"释龙"这样解释:"龙八十一鳞, 具九九之数, 九, 阳也;鲤, 三十六鳞, 具六六之数, 六, 阴也。龙亦卵生, 思抱雄鸣, 上风雌鸣, 下风而风化。有鳞曰蛟龙, 有翼曰应龙, 有角曰虬龙。盖虫莫智于龙, 龙之德不为妄者, 能与细细, 能与巨巨, 能与高高, 能与下下。"这段描述除了说明龙是变化的形象之外, 进一步确认龙与水有关。

  我国是农业大国, 风调雨顺可以使农业获得好收成, 旱涝灾害会造成农业的歉收。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自然的供给。对降雨这种自然现象的发生, 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间, 人们都误认为是神的操作, 因此产生了对自然神的崇拜。这是中国龙崇拜产生的根源。龙又被视为主司雨水之神。在商代甲骨卜辞中, 就有对龙卜问有雨无雨的卜辞。由此可以看出, 龙为主司雨水之神的意识, 最迟在商代已经产生。

  那么商汤求雨是如何操作的呢?前面高诱的注释说制作土龙以求雨。对此两汉之际桓谭的《新论》做了进一步求证:"刘散致雨, 具作土龙, 吹律及诸方术无不备设。谭问:'求雨所以为土龙, 何也?'曰:'龙见者, 辄有风雨兴起, 以迎送之, 故缘其象类而为之。'"实际上这是一种交感巫术行为。龙是幻想的动物, 以土龙来模拟, 目的是通过与之接触, 祈求得到雨水。这种接触巫术是人们一种积极的文化心理。"巫术应对的是人的心理共性。谁都知道的事实是, 人类巫术的积极证据永远比消极强。"[7]77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四时皆以水日, 为龙必取洁土为之, 结盖, 龙成而发之。四时皆以庚子之日, 命吏民夫妇皆偶处。"这里谈了两点, 一是求雨时制作土龙要用干净的土, 二是民众夫妇要在一起。用净土制作是出于对龙的崇拜, 而夫妻偶处与第一个问题所谈到的只有阴阳相合才能够有雨水的民俗观念一致, 人类学家弗雷泽早在其著作《金枝》中有论述。

  除了林立的汤王庙为阳城以龙求雨的习俗做了有力的佐证之外, 传统民间信仰仪式的展演是求雨文化在当代的生动体现。春祈是在阳春季节敬神酬神, 举行祈雨仪式, 希望获得农业丰收。秋报是酬神敬神, 感谢神灵赐给雨水, 并且希冀来年获得更大的丰收。阳城的传统生产是农业和桑蚕业, 阳城的农时是完全按照二十四节气厘定的, 当地人说二十四节气在其他地区都会稍有误差, 在阳城则完全吻合。过去存在的春祈秋报仪式是北方农业文化的折射, 从当地遗存的庙会活动中可以窥见一斑。

  每年农历五月十二为春祈的庙会, 七月十五为秋报的庙会, 地点都选择在历史较为悠久的析城山汤庙前。仪式的程序主要包括: (1) 主办方从驾岭乡南裕村汤王阁出发, 民众抬本村汤王像巡游, 沿路人们烧香路祭。 (2) 供祭12只羊, 先到马刨渠庙拜祭, 然后杀掉, 送到析城山汤王庙供祭。 (3) 到汤池祷取圣水。民众到汤王池祷取圣水, 然后返回。 (4) 最后人们在圣王坪上进行各种娱乐活动。为了祈雨, 人们举行各种仪式, 包括换水、走水、打潭、洗龙头、刷天池、浇龙王、偷龙王等等[2]4.对此, 清同治十三年 (1874年) 《阳城县志》载:"赛社迎神, 断无不洁之粢盛, 祷雨祈年尤甚严肃。每岁仲春, 各里人民向在析城崦山换取圣水, 仪从靡费, 不能枚举。"从仪式和记载中我们不难看出:

  其一, 在请龙的仪式中用不同的物品祭祀, 酬神娱神。这里传承了原始社会对司职雨神兼水神的龙的崇拜, 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 出现了洗龙头、刷天池、浇龙王、偷龙王等各种各样的行为。仪式是心理的表述, 民俗规训的对象是身体, 民众将崇拜情感内化为身体的一部分, 通过各种各样的身体行为表达群体在情感上的强烈认同。在这种群体认同的文化氛围中, 人们坚信其行为的效果, 而不会对其存在的合理性产生任何质疑, 这就是民俗文化的约束力与传承性的显示。过去我们往往以科学的眼光去衡量民众的精神世界, 一言以蔽之曰"迷信".民间信仰或者称为民俗宗教文化是民众生活中的需求, 是民众生活中重要的精神支柱。杨叔子曾经说过:"科学追求的目的或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和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 是求真, 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是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体系、认知体系, 是逻辑的, 实证的, 一元的, 是独立于人的精神世界之外的。""人文所追求的目标或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与社会的需求的终极关怀, 是求善……人文不仅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 还是一个价值体系、道德体系, 因而人文往往是道德的, 非一元的, 是同人的精神世界密切联系的。"[8]从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的观点看来, 这不是迷信, 而是俗信, 民众的行为和商汤求雨的行为存在着一种与天和谐的道德力量, 他们自然不会对其存在的合理性产生质疑, 而是为了农业的丰收年复一年的传承下去。

  其二, 商代祈雨时的肢体行为是"舞".在有的古文献中被称为"舞雩".《周礼·春官·司巫》说:"若国大旱, 则帅巫而舞雩。"《春秋公羊传·桓公五年》载:"大雩者何?旱祭也。"注:"祭言大雩, 大旱可知也。君亲之南郊……使童男女八人舞而呼雩, 胡谓之雩。"民俗学家认为:"部分祈雨巫术就是公开进行的。如果这种狂热的期待及其所产生的各种预测是与农业部落或者游牧部落 (甚至包括狩猎部落) 紧迫的共同需求相关, 那么他们是可以理解的。"[9]这的确是一种狂热的期待, 传承到民国时期的阳城求雨风俗中洗龙头、刷天池、浇龙王、偷龙王等行为都可以作为"舞雩"的注脚。产生于原始社会的巫术在阳城求雨的仪式中流传, 民间信仰是借助于巫术力量, 形成推动自然的力量。

  其三, 商周时代的"舞雩"及后世的洗龙头、刷天池、浇龙王、偷龙王的仪式, 均是一种巫术行为。这种巫术思维往往通过仪式表现出来。通过仪式与自然界沟通, "感应是巫术力量通过的道路, 它不是巫术力量本身"[10]62.仪式的身体行为是通过民众集体意识和集体行为表述的。在仪式中, 个人和群体都在文化心理和社会关系上进入到与平时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状态, 其背后是一种集体意识的文化心理支撑。阳城凤城镇卫家凹的成汤庙存碑碣有5通, 其中1通的内容为《公议社规记》, 这是民间村落的契约, 是对一年各种祭祀事宜的规定以及违背规定后的处罚。可见汤帝庙春祈秋报的仪式生活与民间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民众的生活时间是按照祭祀时间厘定的, 它是一个循环的而非线形的时间观。尽管仪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有自己的范围, 但是它们对于其他非仪式性行动以及整个社群的生活, 都是有意义的, "仪式能够把价值和意义赋予那些操演者的全部生活"[11]50.

  结语

  祈雨文化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遍布山西阳城的商汤庙构成了众多的祈雨文化空间, 民众传承的传说和仪式是祈雨文化的遗存, 这些构成了祈雨的文化链。阳城的农耕生活和蚕桑文化是祈雨文化形成的动因, 而民间龙崇拜的文化心理是商汤祈雨的精神需求。这充分说明阳城的祈雨文化在农耕社会的生存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二集[M].台北:联经出版公司, 1991.
  [2]中国先秦史学会, 《析城山文化丛书》编委会。阳城汤庙[M].北京:文物出版社, 2012.
  [3] 向云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M].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4]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5]王来刚。清代内蒙古地区的汉人移民史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2004.
  [6] 顾颉刚。妙峰山进香专号 (影印本) [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8.
  [7][英]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M].李安宅, 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6.
  [8] 杨叔子。科学人文和而不同[N].中华读书报, 1999-12-15 (4) .
  [9]孟慧英。西方民俗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10][法]马赛尔·毛斯。社会学与人类学[M].余碧平,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
  [11][法]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M].纳日碧力格,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文献来源:邢莉。商汤祈雨与阳城的求雨文化[J].中原文化研究,2014,2(02):103-108.

商汤祈雨文化论文精选范文6篇之第二篇:阳城商汤祷雨文化现象探析

  摘要:阳城的析城山是商汤祷雨之地, 国内称"桑林"的地方很多, 但既称桑林又有成汤庙的仅阳城县有。阳城的成汤庙在全国最多, 加之十年九旱的气候特征, 使得阳城人的雨水崇拜之情相当浓烈, 反映了人民群众崇德向善有其特定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商汤祷雨; 阳城成汤庙; 政治考量; 文化现象;

  Abstract:

  Xichengshan, Yangcheng, was a place of praying for rain in Shangtang period.There are many places called Sanglin in China, while Yangcheng is the only place which has Chengtang Temples and Sanglin as well.The Chengtang Temples and the dry climate make people in Yangcheng worship rain very much.Which reflects that advocating ethics and doing good turns have a specific cultural significance.

  Keyword:

  praying for rain in shangtang period;yangcheng chengtang temple;political situation;cultrual phenomenon;

祈雨

  阳城是一个十年九旱的县, 农业的丰收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风调雨顺的基础上的。农业对水特别是雨水过分倚重, 使得阳城人对雨水的崇拜之情相当浓烈, 由此衍出许多对雨水崇拜的文化现象。成汤庙便是这一文化现象的产物。

  一、商汤祷雨与阳城的地理渊源

  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远古时代, 人们的知识经验都极为有限, 先人们在干旱面前往往表现得十分无助和软弱。为了生存, 只好借助于超自然的巫术。

  祷雨, 是祈禳农作物丰收的巫术活动。这一活动, 不唯中国有, 外国也有。从北美的印第安人到日本的原始部落, 从澳州的土著到俄罗斯的先民, 都有过专门的祈雨法师来控制雨水的降落。即使现代, 一些已进入现代社会的民族中, 这种巫术活动仍然存在。

  在我国, 早在殷商年代, 祷雨活动就已风行。殷商卜辞中就有"今日雨, 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的记录, 可视作是我国最早的祷雨咒文, 殷王朝为求雨常常祭祀各种司雨之神灵。而著名的商汤祷雨的故事, 就发生在阳城境内。

  据《吕氏春秋》、《淮南子》、《尸子》等古文献记载, 商汤时期, 曾遭七年大旱, 赤地千里, 民不堪命。汤作为天子, 不惜"以身为牲, 祷于桑林之野", 以上引自责, 积薪自焚来感动上苍降雨, 他面向苍天, 痛心疾首:"余一人有罪, 无及万夫。万夫有罪, 在余一人。无以一人之不敏, 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这苍凉的声音, 穿越历史的时空, 至今仍使人感受到当时的悲壮气氛。

  国内称为"桑林"的地方很多, 但既称"桑林"又有成汤庙的仅有阳城县蟒河镇桑林村一处。阳城的析城山传为商汤祷雨之地而被世代俗称为圣王 (指商汤) 坪。清康熙版《阳城县志》在其"山川"项的"析城山"条目下写道"县西南七十里……相传为成汤涛雨处, 上有成汤庙……每岁数百里外咸虔祷以祈有年".析城山成汤庙是阳城最早的成汤庙, 北宋政和六年 (公元1116年) 宋徽宗赐析城山成汤庙为"广渊之庙", 把析城山神的爵位从"诚应侯"提升到"嘉润公" (该碑现存横河镇政府) .

  不仅析城山, 阳城所有居民集聚地都建有汤庙, 全县汤庙50多处, 创下全国之最。

  阳城汤庙在全国最多, 除了本地确为商汤祷雨之地外, 还与本县十年九旱有关。

  阳城位于山西南部。由于山西台地形势的缘故, 全省除五台山外, 水面蒸发量大都大于降水量, 阳城也不例外, 这是造成干旱灾害频发的主要地理因素之一。在《山西通志·水利志》所记载的明清至民国时期, 山西境内发生的三次典型特大旱灾中, 阳城无一幸免。在阳城民间现存的许多记荒碑中, 对阳城历史上发生的较大旱灾也多有记述。其中不乏"赤地千里""寸草不收""大饥""诸粮断市""饿殍遍野""人相食"等字眼。其中"人相食"的即有明成化二十年 (公元1484年) 、明崇祯七年 (公元1634年) 、明崇祯九年 (公元1636年) 、明崇祯十三年 (公元1640年) 、清乾隆五十七年 (公元1792年) 、清同治十二年 (公元1873年) 、清光绪三年 (公元1877年) , 共达7次之多, 旱灾成为阳城人生存的一大威胁。

  全无科学道理的古代巫术, 自然不会对天气的阴晴变化产生任何影响。一般祷雨之时, 皆为人们都无法忍耐旱象之时, 也是物极必反、旱极必雨之时, 每当天缘巧合遇到降雨的时候, 百姓对天地水神万分感激, 祷雨之风于是更甚并代代沿袭。

  二、商汤祷雨的政治考量

  商汤以及历代统治者之所以把祷雨作为一项重大政务活动极其认真地对待, 我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政治考量。

  第一, 将祷雨作为执政者安定民心的一种方式。作为以农业为立国之本的国家, 水成为农业的命脉, 天上雨水的多少主宰着农作物的丰歉, 百姓要靠雨水吃饭。百姓家中无粮, 难免人心惶惶, 社会必然潜伏着动荡和危机。明崇祯年间大旱, 阳城先后三次出现人吃人现象, 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陕西府谷县农民起义领袖王嘉胤为饥饿难忍而起义, 最终也牺牲在"天下第一祈雨圣地"析城山上, 这不能不说是发生在这个雨水崇拜的北中国的历史巧合。因此每遇天旱不雨的情况, 不但百姓忧心如焚, 统治者从维护自身统治出发同样不敢马虎。即使在科学昌明、民智大开的今天, 在久旱不雨的情况下, 仍有一些国家的政府官员还要到庙里上香祷雨, 尽管祷雨完全是迷信做法, 但却是执政者安定民心的一种方式, 其宗教心理的抚慰作用往往大于实质作用。

  第二, 将大旱与"天人感应"、施政因果报应相联系。中国古代笃信"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之说, 认为天象的变化是神的意志的体现, 因为天子受命于天,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 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 (《汉书·董仲舒传》) .干旱是神在发怒, 是因统治者辜负苍天又负民, 遂使天怒人怨。所以作为一国之君的天子对祷雨雩祭之事不能不给予高度重视, 商汤祈雨就是上述观念的鲜明反映。据宋人马端临《文献通杂考·郊社十》记载, 隋、唐、宋三代, 每遇大旱, 皇帝不但要亲自参加祈雨祭神活动, 而且还要采取"御素服, 避正殿, 减膳, 撤乐或露台听政"等自罚措施, 以期"天人感应", 感动苍天降雨。元明两代, 官方不再行雩礼, 但朝廷仍进行祷雨止旱的祭祀、祈祷活动, 清代, 皇帝经常亲临雩坛祷雨, 且较频繁。《清圣祖实录》卷二七五载, 康熙皇帝称"京师初夏, 每少雨泽, 朕临御五十七年, 约有五十年祈雨".乾隆二十四年 (公元1760年) , 乾隆皇帝亲自主持大雩, "减膳虔斋, 不设卤簿, 不陈乐, 不乘辇, 乘骑出宫, 诣坛斋宿, 次日, 御雨冠素服, 步祷于坛".由此可见, 历代统治者之所以对祷雨活动不敢怠慢, 很大成份是他们怕老天施罚, 臣民造反。客观上对统治阶级起到了警示和制约作用, 迫使他们不得不因天象的变异而检讨自己的过失, 收敛骄奢淫逸的行为。

  三、阳城汤庙的文化意义

  阳城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县, 为数众多的成汤庙无疑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在渗透浓厚巫术色彩的祷雨文化活动中, 由雨水崇拜衍生出来的商汤文化, 在北中国具有典型的地城色彩。

  首先, 众多的汤庙是特定地理环境的产物。商汤在此祷雨, 奠定了汤庙祭祀的基础;十年九旱, 使商汤庙历久不衰成为必然。商汤祷雨的历史史实和十年九旱的气候特征, 使得阳城每逢中心村落和人口聚居区都建有汤庙, 汤庙成为该地区农耕文化的标志性建筑。

  第二, 汤庙林立是阳城人崇德向善的沧桑情怀的真实体现。阳城人纯朴正直, 天生具有感恩之心, 他们崇敬有德之人, 感念一切的善举, 知恩图报, 乐观向善, 如曾经为栽桑治水的县委书记孙文龙立碑, 西冶群众为太岳区引水修渠的技术员张汉三、李盛林祭奠就是阳城人崇德向善的最好例证。把美好典型作为乡邦教化的榜样, 把有恩之人作为世代崇拜的对象, 人类的善良和向上的品质在这片土地上得到充分的演绎与传承。

  第三, 阳城成汤庙多也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理想公仆的期待之情。成汤庙似乎在告诉世人, 谁为人民做了事情, 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不管面临多大的因难与灾难, 一个官员能做到披肝沥胆, 舍身为民, 那就是好官。

  第四, 阳城商汤祈雨文化折射了"民贵君轻"的思想内涵。先哲认为"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商汤不惜以身为牲, 为民请命的公仆情怀, 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彩重笔, 上演了感天动地的一幕。

  随着历史的推移, 汤庙祭祀已渗透到阳城人的思维和行动中, 影响到了阳城传统社会的政治、宗教、科技、艺术以及习俗等各个方面, 直到今天, 这种神秘文化中的某些因子还深深积淀在人们的心灵深处, 成为阳城特有的文化特色。

  注释
  1 《吕氏春秋》
  2 《淮南子》
  3 清康熙版《阳城县志》
  4 《山西通志·水利志》
  5 《汉书·董仲书传》
  6 宋·马端临《文献通考》
  7 《山西通志·水利志》1999年12月版
  8 《清圣祖实录》卷二七五
  9 《阳城县水利志》

  文献来源:王家胜。阳城商汤祷雨文化现象探析[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04):4-5+51.

商汤祈雨文化论文(推荐范文6篇)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