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文化论文

从祈雨文中的窥探祈雨习俗及其内涵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作者:丁佐湘;蒋燕娜
发布于:2020-03-13 共5952字

商汤祈雨文化论文精选范文6篇之第六篇:从祈雨文中的窥探祈雨习俗及其内涵

  摘要:在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模式下, 天下万民的生计全系于农业生产之上, 而农作物的生长依赖于适时充沛的雨水, 不下雨即会造成旱灾, 导致农作物的死亡, 进而引发饥荒。北宋时旱灾频发, 历来有撰文祈雨的习俗, 苏轼历任各地地方官, 亲历灾荒, 为求得降雨解决旱灾, 写下了诸多祈雨文, 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苏轼; 祈雨文; 文化内涵; 农业;

  Abstract:

  In the ancient Chinese small-scale peasant economy model, people's livelihood is entirely dependent on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Crop growth depends on the timely and enough rainfall.No rain will cause drought, leading to the death of crops, and then results in famine.Drought happened frequently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So it was the common practice for writing prayer for rain.Su Shi served as local official in different places and witnessed the famine.He wrote many prayer articles for rain to solve the drought disasters, which contains a profound cultural connotation.

  Keyword:

  Su Shi; article of praying for rain; cultural connotation; agriculture;

祈雨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农业大国, 长期维持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 小农经济的一大局限就是要靠天吃饭, 即要依赖天气, 晴雨不误农时, 方能实现农作物的丰收。《诗经·小雅》曰:"益之以霡霂, 既优既渥, 既霑既足, 生我百谷。"[1]《诗经》中的这段话强调了农作物要生长就需要充足的雨水, 足见劳动人民早已认识到了雨水的重要性。然而晴雨并非人力所能掌控, 古代人民相信这是由神明所掌管, 因而在晴雨不应时令时, 认为这是得罪了神明, 或是神明的惩罚, 于是通过祭祀、祈祷的方式来愉悦神明, 祈求原谅, 并赐予所求之物。苏轼所在的宋朝灾荒频发, 据邓拓统计:"两宋前后四百八十七年, 遭受各种灾害, 总计八百七十四次。其中水灾一百九十三次, 为最多者;旱灾一百八十三次, 为次多者;雹灾一百零一次, 又次多者;风灾九十三次, 又次之;蝗灾九十次, 再次之;歉饥八十七次, 更次之;地震七十七次, 复次之。此外疫灾三十二次;霜雪之灾十八次, 又其次焉者也。两宋灾害频度之密, 盖与唐代相若, 而其强度与广度则更有过之。"[2]在以农业为主的封建社会, 如此高频度的灾荒等同于断绝了百姓的生路。其中包括了一百八十三次旱灾, 在各种灾害中为第二高发的灾荒, 还有许多地方性小规模的旱灾未计入其中, 因此, 在苏轼的一众文章中, 祈雨文也占据有一定的数量和篇幅, 从他的祈雨文中, 可以一窥宋朝的祈雨习俗及其内涵。

  一、沿袭古制---宋代的祈雨习俗

  由上述邓拓的统计可知, 宋代旱灾颇多, 因此宋朝各级祈雨盛行。《宋会要》记载:

  国朝凡水旱灾异, 有祈报之礼。祈用酒、脯、醢, 报如常祀 (宫观寺院以香茶、素馔) .京城玉清昭应宫、上清宫 (今废) 、景灵宫、太一宫、太清观 (今建隆观) 、会灵观……启圣院、普安院, 以上乘舆亲祷。或分遣近臣雩祀昊天上帝于南郊, 皇地祇于北郊或南郊; (望祭) [祈]太庙, 社稷, [望祭]诸方岳镇海渎 (于南郊望祭) .天齐仁圣帝庙……吴起庙、单雄信庙, 以上并敕建、遣官 (九龙堂以下旧只令开封府遣官, 后皆敕差官) .仍令诸寺院宫观开启道场 (今水旱亦令依古法祈求) .五岳四渎庙……太极观, 以上并敕差朝臣或内侍, 自京赍香合、祝板, 驰驿就祈。五岳真君观、泗洲普照寺、西京无畏三藏塔, 以上并遣内臣诣建道场。[3]

  强调的是在灾害发生之时, 各地的佛、道寺观, 各地的祠庙都应当作为官方的祈祷场所。且宋朝最高统治者以国家的名义, 通过官方条文方式对祈雨活动进行规整, 由中央向地方颁布统一的祈雨法, 包括《五龙堂祈雨法》《画龙祈雨法》《蜥蜴祈雨法》《宰鹅祈雨法》等。以《画龙祈雨法》为例:

  择潭洞或湫泺林木深邃之所, 以庚、辛、壬、癸日, 刺史、守令帅耆老斋洁, 先以酒脯告社令讫, 筑方坛三级, 高二尺, 阔一丈三尺, 坛外二十步, 界以白绳。坛上植竹枝, 张画龙。其图以缣素, 上画黑鱼左顾, 环以天鼋十星;中为白龙, 吐云黑色;下画水波, 有龟左顾, 吐黑气如线, 和金银朱丹饰龙形。又设皂幡, 刎鹅颈血置盘中, 柳枝洒水龙上, 俟雨足三日, 祭以一豭, 取画龙投水中。[4]

  祈雨的仪礼、步骤详细而考究, 足见统治者对神明的信任和对祈雨一事的重视程度。其他的祈雨法还有作土龙等方式, 都极为考究。不仅如此, 这些祈雨的礼仪被编入官方的典制文献, 欧阳修编修的《太常因革礼》对祈雨的日期也进行了细致的规定, 如立春日, 在苏轼的《祭勾芒神祝文二首》中写道:"兹日立春, 农事之始……春律既应, 农事将作。爰出土牛, 以为耕候。维尔有神, 实左右之。伏愿雨阳以时, 螟螣不作。"[5] (P1912) 即为立春日祭神祈求风调雨顺。上行则下效, 宋朝各级各地都进行祈雨活动, 以求天降甘霖, 以解久旱。

  为了更好地取悦神明, 展示仁德, 有时皇帝会相应地出台一些措施, 如大赦天下、减免赋税、颁布罪己诏等, 这些都是常用来配合祈雨的恩泽政策。

  总体而言, 宋朝的祈雨习俗沿袭了前朝, 创新的成分极少。一个朝代的风土人情必然能够从当时的文学作品中找出蛛丝马迹, 宋代的祈雨习俗就散见于各家文人的祈雨作品中, 如欧阳修、苏轼、黄庭坚、曾巩、陆游、朱熹等人皆有许多祈雨文。其中苏轼历任多地地方官, 祈雨文数量较多, 以此为例, 足以窥见宋朝的祈雨习俗、祈雨文特点以及其中反映出来的文化内涵。

  二、以人性度神性---苏轼的祈雨文

  《苏轼文集》中收录的明确以祈雨为题的祝文共有21篇, 不包括谢雨、祈晴等文, 这些祈雨文有一个共性就是以人性来揣度神性, 所祈求之神被带上了人性的色彩。

  1.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1) 告之以灾情。在祈雨文中, 苏轼常常向神明陈述灾情。《祷雨稷神祝文》中写道:"农民所病, 春夏之际。旧谷告穷, 新谷未遂。其间有麦, 如暍得凉。如行千里, 弛担得浆。"[5] (P1916) 在祈雨之前先向稷神陈述百姓之苦, 在于青黄不接, 即将面临饥荒的困境, 倘若中间能收获麦子, 就如同大暑之时遇到清凉一般, 能够立时疏解窘境。《祷雨后稷祝文》中也陈述了"岂惟农田, 井竭无水"[5] (P1916) 的现状, 农作物急待灌溉, 但井是枯竭无水的, 说明干旱已经持续了较长一段时间, 再这般下去, 恐怕庄稼就要颗粒无收了。《祭常山祝文五首》 (密州) 对灾情的描述更为直接:"流殍之余, 其命如发。而飞蝗流毒, 遗种布野。使其变跃飞腾, 则桑枳麦禾, 举罹其灾, 民其罔有孑遗。"[5] (P1917) 显然此次灾情甚是严重, 已经由旱灾引发蝗灾, 路有流民甚至已经饿死, 正是命悬一线了。

  苏轼将灾情详细地告知神明, 是以人的情感来揣摩神的情感, 正如好友之间求助, 必然会先告知当下情况一般, 来消除好友的疑虑。苏轼认为神明也会有困惑, 祈求帮助之前有义务先令神明知情。

  (2) 牵恻隐之心。苏轼将灾民的惨况告之于神明, 目的在于引发神的恻隐之心, 使神同情、怜悯苍生, 降雨来解决干旱、饥荒等问题。在祈雨文中, 苏轼通常直白地向神祈求, 如《祷龙水祝文》中言:"府主舍人存心为国, 俯念舆民。燃香霭以祷祈, 对龙湫而恳望。伏愿明灵敷感, 使雨泽以旁滋, 圣化荐臻, 致田畴之益济。"[5] (P1912) 想要打动他人, 首先要有诚意;那么想要打动神明, 需要的就是虔诚。在苏轼的祈雨文中, 每一篇都极为虔诚, 给予神明万分的信任, 称之为信仰亦不为过。所引段落中"存心为国"和"俯念"表明苏轼自己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 "恳望""伏愿"二词则将自己在神明面前愿意谦卑恭敬, 只乞求神明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 救护苍生便满足了。《北岳祈雨祝文》"拜赐以时"[5] (P1926) , 《祈雨诸庙祝文》"敢冀有神, 时赐甘泽"[5] (P1928) , 《祈雪雾猪泉祝文》"躬拜稽首, 敢丐一勺"[5] (P1931) , 《祷雨天竺观音文》中又一次"伏愿", 希望"江海贡润, 龙天会朝".这些文章中都出现了类似的祈祷之语, 态度诚恳, 隔着文字也能感受到苏轼的虔诚之心。

  (3) 敲职责之钟。所谓文如其人, 苏轼的祈雨文大有些不羁的性格, 虽说神明如信仰一般存在, 但苏轼不卑不亢不"迷信".如果说"告之以灾情"和"牵恻隐之心"是在乞求, 那么"敲职责之钟"就是鞭策。敢于同神明讲道理, 提醒神明的职责, 鞭策神明, 不得不说苏轼确实胆大"妄为".这样的谈判思路难道不是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套用在了神明身上!《凤翔太白山祈雨祝文》中反问神明:"岂惟守土之臣所任以为忧, 亦非神之所当安坐而熟视也。"[5] (P1913) 《祈雨龙祠祝文》 (杭州) 中有言:"神食于民, 吏食于君。各思乃事, 食则无愧。吏事农桑, 神事雨阳。匪农不力, 雨则时啬。"[5] (P1914) 言外之意就是神食民之贡好比官吏"食君之禄, 担君之忧", 有义务为百姓的农桑提供充足的雨阳, 如此方能"食则无愧".在《祈晴雨师祝文》中, 苏轼也强调:"天以风雨寒暑付于神, 亦如人君之设官置吏以治刑政也。"[5] (P1915) 再度提醒神明, 莫要忘记自己的职责, 掌控风雨寒暑乃天交予的责任。其他的祈雨文中也有此类表述, 苏轼真可谓深谙"警钟长鸣人更醒"之理, 在与神明的交流过程中进行不厌其烦的提点。

  2. 渎神之责, 惟己而已

  祈求神明的过程仿佛是苏轼与一位真实的人在沟通和交流, 有时祈雨并不能够如愿, 苏轼便担忧是有人犯了渎神之罪, 触怒了神明, 因而不肯降雨。在这种情况之下, 苏轼就乞求神明, 只把罪过归到自己一个人身上, 莫要怪罪于受磨难的百姓们。《祈雨祝文》中提到杭州遇旱灾, 苏轼祈求神明"庶几闵民之穷, 赦吏之渎", 正是希望神明能够原谅官吏所犯之罪, 同情受灾的百姓, 赐雨来救急。《祭常山祝文五首》 (密州) [5] (P1918) "渎神之罚, 吏其敢辞", 则清楚地表达了作者将渎神之责揽在自己身上的仁义担当。

  3. 感其恩德, 敬奉佳肴

  苏轼认为有求于他人应当要给人以回报, 因此, 当其与神明沟通之时, 他似与神明商议, 若能实现其愿望, 就以佳肴、荣誉来回馈。这是典型的人的思路, 世人皆未见过神明, 无从得知神明的习性与喜好。但显然, 苏轼认定自己是投其所好了。是故他多次在文中提到事成就感谢神明之语, 几乎每一篇祈雨文都以"尚飨"来结尾, 分明是邀请神明前来享用祭品之意。除此之外, 《祷雨社神祝文》"赐之雨雪, 民敢无报"[5] (P1916) , 这是对神明诱之以利, 谈起了交换条件, 如若能满足民众的愿望降雨, 必定会报答神明。在《祭风伯雨师祝文》中苏轼又言:"敢以薄奠, 诉于有神。风若不作, 雨则随至。当以牲币, 报神之赐。"[5](P1919)

  如此, 苏轼的祈雨文就像是一封写给神明的信, 神被赋予了人的脾性和品格, 双方就降雨一事展开讨论, 苏轼则"威逼"与"利诱"并用, 先提醒神明的职责, 再以佳肴作为神明帮助百姓的报答, 整篇祈雨文活泼生动、情感真挚又富趣味性。

  三、祈雨文的文化内涵

  从撰写目的看, 苏轼的祈雨文所体现出的是为底层平民百姓的切身利益考虑的真挚、朴实的民生思想。从行文内容看, 苏轼的祈雨文所体现出的是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

  1. 惠民利民的民生思想

  如上所述, 苏轼撰写祈雨文的目的是求得雨水, 令农作物得以生长, 百姓足以饱腹生存。作为父母官, 应当肯定的是, 苏轼祈雨既是自身道德素养的要求, 也是他的职责所在, 一定是有出于为百姓民生考虑的成分的。他祈求风调雨顺, 农作物大丰收, 百姓就不必流离失所, 饿殍满地, 也不至于引发次生灾害, 造成社会的混乱和动荡。因为一旦发生饥荒, 老弱病残自是最先遭灾, 而体魄强健者在万般无奈之下极有可能落草为寇, 加深和扩大原本由旱灾造成的影响, 更大程度地破坏社会稳定, 有自救能力的百姓也无法自我救援, 社会生产停滞不前, 从而导致恶性循环。正如苏轼在《奏浙西灾伤第一状》中所说:"救突恤患, 尤当在早。若灾伤之民, 救之于未饥, 则用物约而所及广, 不过宽减上供, 粜卖常平, 官无大失, 而人人受赐, 今岁之事是也。若救之于已饥, 则用物博而所及微, 至于耗散省仓, 亏损课利, 官为一困, 而已饥之民, 终于死亡, 熙宁之事是也。"[5] (P882) 再者, 从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角度出发, 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苏轼自然也是希望百姓安居乐业, 如此方能更好地维护统治。

  2. 天人合一的政治思想

  "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早是由庄子提出的, 至汉代, 董仲舒将其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董仲舒的本意是让其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因此所谓"天人合一"就是原本并不掌握在统治者手中的"神权"通过这一方式转而为统治者服务。《尚书·召诰》中有记载"有夏服 (受) 天命", 说的是"王权神授".

  首先, 在苏轼的祈雨文中, 人与神是可以交流的, 神能够读懂人的文字, 听懂人的语言, 他们是通人性的, 又不是万能的, 他们同常人一般是有缺陷的。苏轼需要在文中陈述灾情, 才能让神知晓。其次, 神具有人才有的"善良"的品性。神本身是不存在的, 也就没有所谓的品性, 但人有, 善良、邪恶都是用以形容人的。苏轼在祈雨文中千般祈求, 希望神明能够悲悯苍生, 降雨以渡灾, 这样的恻隐之心也是人才有的。最后, 人所处的社会是有分工、有职责的, 官吏的职责是照护万民, 百姓的职责是生产劳作、保家卫国, 神的分工则是人所赋予的。所以在祈雨文中, 苏轼将天与神的关系等同于君臣关系, 臣的职责由君分配, 那么神的职责就由天来分配, 这都是人为赋予的, 人性化的天和神既不存在, 也无所谓其社会责任感。

  而且, 前文提及君主为示仁政, 愉悦神明, 下罪己诏, 以及苏轼在其祈雨文中也劝神明莫要将渎神之罪归结到万民之身, 自己一力承担便可, 实则这种罪己的行为已然是"天人合一", 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政治思想的体现了。因为平民百姓是没有资格同神对话的, 也无法同神沟通, 但君主和官吏可以, 这就更加深了百姓心目中"君权神授"的观念, 原本信奉神的百姓转而听命于统治者, 是统治者所喜闻乐见的, 维护了统治阶级的统治。

  综上所述, 北宋频发的旱灾以及中国古代特有的小农经济模式, 促使祈雨文数量的大幅度增加。官吏和文士所撰写的祈雨文因其本身就带有阶级性, 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一方面是为百姓谋福祉的民生思想, 另一方面则是"天人合一"的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思想。但归根结底, 因苏轼所处的封建社会和时代的局限性, 其祈雨文中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实质上就是要为统治阶级服务, 维护封建君主的统治。

  参考文献
  [1]程俊英, 蒋见元。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 1991:665.
  [2] 邓云特。中国救荒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 1984:22.
  [3] 徐松, 辑。宋会要辑稿 (第18册) [M].上海:大东书局印刷所, 1935年影印本, 礼18.
  [4]脱脱, 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 1977:2500.
  [5]苏轼。苏轼文集[M].孔凡礼, 点校。北京:中华书局, 1986.

点击查看>>商汤祈雨文化论文(推荐6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华东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原文出处:丁佐湘,蒋燕娜.以人性度神性——试论苏轼祈雨文的文化内涵[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22(04):26-2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