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文化论文

广州航海文化论文(独家整理6篇)

来源:学术堂 作者:万老师
发布于:2020-03-16 共10799字

  航海文化是多元化的、浪漫有趣的体现,也是海员敬畏海洋,寄托航海安全的愿望,是了解海员群体生活的根本、是展示海员心胸宽广、博大和富有情趣精神体现。本篇文章就跟大家一起从以下广州航海文化论文中来探讨一下广州航海文化发展。

广州航海文化论文独家整理6篇之第一篇:广州航海文化的传承和推广

  摘要: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 硬件和配套设施方面的建设是基础, 航海文化体系等软环境的建设是关键。通过实地考察和对广州航海文化资源的整理, 意在通过探究广州航海文化传承和推广的现状, 并提出相关建议, 意在对文化软环境建设有所启示。

  关键词:航海文化; 广州经济; 文化建设; 传承与推广;

  Abstract:

  To implement the whole strategy of the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Shipping Center, the construction of hardware is the bas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oftware environment like the establishment of shipping culture system is the key to it. The paper attempts to preliminarily study the status quo of the inheritance and promotion of Guangzhou maritime culture by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systematizing local maritime resources and put forward related suggestions, which will be beneficial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oftware environment.

  Keyword:

  Maritime culture; Guangzhou economy;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heritance and promotion;

航海文化

  随着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思想的提出, 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发祥地之一, 将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从第三位提到了第二位并制定3年计划[1].结合国际航运中心的需要, 改善航运中心软环境, 加速航运要素的聚集, 适应航运中心发展阶段的转变是航运中心建设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

  1 广州航海文化发展现状

  据《史记》中记载:"番禺 (古广州) 亦一都会也, 珠玑、犀、玳瑁、果布之凑。"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都说明广州自形成居民点开始已是一个以河口海港发展起来的城市, 造船和航海技术在国内居领先地位。最晚在秦汉之际, 广州已成为各种商品的集散地。直到19世纪50年代, 广州一直是我国海外贸易中心。即使在泉州港兴起时的宋朝, 也有"崇宁 (1102-1106) 初, 三路 (广东、福建、两浙) 各置提举市舶司, 三方惟广最盛"的记载。广州的兴荣由商业的推动, 而商业发展的拓展推动着广州造船技术、航海能力的不断提升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由此广州长期在商贸推动下而逐步自发形成的航海文化, 有其相当的历史文化积淀。

  航海文化历史建筑以竹枝词、外销画为主的航海文化艺术作品, 以清朝时期留存占较大比例, 多分散在越秀、荔湾等老城区。

  而且广州将推进十三行博物馆以及在黄埔区东南部的海事博物馆的筹建工作, 加强对广州的南越国宫署遗址、南越王墓、光孝寺、怀圣寺光塔、清真先贤古墓、南海神庙及明清古码头遗址六处历史遗迹和琶洲塔一处后备点文物的修缮、保护及周边环境整治。

  自2014年3月起, 广州从立法和规划两方面推进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 如启动申遗的立法工作、召开《广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规定 (草案) 》立法专家研讨会等。并通过多渠道进行宣传活动, 如广州率先筹划拍摄《海上丝路》大型纪录片, 有助于点亮广州作为两千年来从未关闭的对外贸易港口的城市文化名片和文化品牌;通过筹划海上丝路的文化专题展览、节庆活动;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和合作、巡回联展等。

  2 广州航海文化发展中的问题

  1) 航海文化资源发掘、利用程度不足。费孝通先生在《西部人文资源的研究与对话》中认为:人文资源是人类从最早的文明开始一点一点地积累, 不断地延续和建造起来的, 它是人类的历史、文化、艺术, 是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财富。人类通过文化留下来的, 可以供人类继续发展的文化基础, 叫人文资源。而如果只是静态地存在于我们生活中, 与现实生活没有联系的话, 仅能称之为遗产。就目前现状而言, 广州有着大量潜在人文资源, 尚难发挥文化本身特有的熏陶和塑造作用, 进而与经济活动有所联系。

  长洲岛是珠江上的一个江心岛, 海路交通便利, 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岛上资源历史悠久, 有众多见证了广州有远洋航行并进行商贸的文化渊源的历史建筑遗迹, 丰富且独特的旅游资源, 吸引了海内外游客[2].但目前岛上文化资源的发掘程度有所欠缺;同时该岛旅游业发展也仍处于相对粗放状态, 有待完善和延伸。旅游度假村、餐饮服务业等的质量有待提升, 骑行等配套的休闲娱乐业形式有待整合和规范。

  2) 缺乏软环境建设和文化品牌的树立。城市化进程下, 广州缺乏对航海文化资源的价值重视和深入发掘, 使得这方面的研究相比上海、泉州国内等地呈现弱化的局面。比如, 现今十三行一带仅存其名, 难见其实, 虽仍有商业气息, 但缺乏对具有特别历史意义区域的有效开发和管理而有凋零的迹象, 让一些到访游客难免失望。据了解, 有不少游客对该地如今的位置只有耳闻, 但具体位置并不清楚;对于如今那里留下的关于清朝时期十三行商人与西方人进行贸易的铜像的渊源, 即使是长居那一带的人大多也并不了解, 可见该地原有的文化价值缺乏良好的传承和传播, 其特色文化品牌尚待擦亮。

  广州地区不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也不乏文学作品和媒体, 但涉海题材的作品并不多见。据了解, 近年来主要有2006年在中山纪念堂表演的歌舞晚会《海洋礼赞》和2015年在星海音乐厅的大型民族音乐交响套曲《海丝粤韵》。计划2016年上演的粤剧《船说》, 将传统粤剧、岭南特色与珠江游船的形式融合, 弥补了广州一直缺乏的文化旅游演出剧目, 是一种文化传承方式的创新[3].但缺乏自己的文化品牌, 甚至出现"文化沙漠"的说法, 可见对文化的传承、传播、推广缺乏重视和创新。

  3 广州航海文化传承与推广建议

  航海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决定着航海文化建设的方向和思路。广州受到中华传统航海文化和西方航海思想文化的影响。主要有拯救于危难、对平安航海的祈求的妈祖精神、南海神庙文化[4].而航海物质文化包括所有涉及航海事业的有形物质载体, 是价值观的"物质承担者", 也是航海文化的"传承推广者"[5], 因此广州需要大力丰富航海物质文化的形式, 增强航海文化元素的流通和输出, 如航海设备技术的更新, 在线模拟海上航行的效果和感受, 并向爱好者开放;将海军、水手的服装风格运用到服饰的设计中;进行文学、影视作品、船雕、涉海主题的创作。

  1) 深化古海港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 延伸产业链。美国的South Haven是个有丰富航海历史的湖畔小镇, 位于密歇根湖的东海岸, 黑河的河口。20世纪初至中期从一个通商港口转型成为一个休闲旅游的娱乐型港口[6]7.如今, South Haven海港通过多种方式传承该地航海文化遗产并在此基础上往休闲旅游产业开发完善, 延长服务价值链。如蓝莓种植 (该地后被称为"蓝莓之都") , 改善饮食、住宿等基础设施。每年夏季有大量旅游度假的游客和短期居民[6]9, 催生海港每年6月的海港节, 期间有多种文化展演。资源传承保护上, 如对该地的地标性建筑---有112年历史的灯塔, 该建筑的所有权由美国海岸护卫队转为South Haven历史学会。修复项目的筹款来源广而多样。此外, 密歇根海事博物馆成为首个密歇根州海洋研究、保护和教育中心, 也是当地主要的地方性历史中心。博物馆除收藏当地珍贵资料外[6]45, 还包括展览会、船舶建造和教学、研究型图书馆, 集合多种功能。广州的长洲岛情况与之类似, 曾是外贸大港, 清朝粤海关黄埔分关曾设此处, 虽有众多相关文化遗产, 但难以对该地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需要一种转型方式。South Haven的转型提供了一个榜样。长洲岛可在保护地方文物的基础上与当地特色水果的种植相结合, 完善岛上的食宿设施, 兼顾文化与绿色发展, 发展休闲度假文化旅游区。根据旅游峰期规律, 保留现有的地方文化特色增添与海港历史有关的节日活动。根据岛上的历史文化潜移默化形成的价值观确定地标, 确立航海文化的保护修复机制。收集、研究地方特色的珍贵史料并通过教育、文化作品等方式传播, 实现文化的社会价值。

  2) 树立涉海文化产业品牌。在加强广州航运发展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 也需提高对软环境的建设, 充分实现现有航海文化资源价值, 有规划地自觉建设并实行有效的后续保护管理, 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 以政府资金为引导, 允许企业、民间资本多元化主体的进入。借鉴以爱尔兰先民艰苦奋斗故事和传统踢踏舞为基础的舞剧---《大河之舞》的因时因地制宜的先导性、营销模式等[7,8], 努力让广州这块品牌走向国际化。

  借助航海日、标志物和博物馆的建设, 开发广州特色航海人文旅游水路、滨水景观, 融合广府传统艺术形式创作反映广州港兴衰或人们航海经商的作品, 结合世界优秀节目表现形式, 兼收并蓄, 保护作品高质量和版权, 实行市场化运作, 实行长线推广, 培养成熟的中介和年轻一代观众, 树立涉海文化产业品牌, 注重自身特色品牌的塑造。并为文化的传承培养爱好者和高水平的继承人, 保证品牌的延续。

  3) 增加海事大学内海事博物馆的投资建设。参考国内外海事高校建设如韩国仁荷大学、台湾淡江大学, 除了传统的课程体系外, 作为航海专业人才培养高校可在整合校史馆、航海文化研究中心等资源的基础上实现校企政共建海事博物馆, 进而逐步承担起航海特色的校园文化推介、提升大学生人文科学文化素养以及教学和科研服务, 甚至在参与、承接项目的基础上扩大博物馆辐射范围的作用。高校建设的海事博物馆可有如下功能: (1) 提供船舶模型、航海仪器设备等免费参观解说服务; (2) 提供海事教育、相关的推广工作; (3) 策划举办复古船模、海事文化知识竞赛活动, 并开辟师生优秀作品展示的空间; (4) 定期策划航海历史文化旅游、海事影视作品欣赏会等活动, 提高大学生对航海文化的感知和兴趣, 提升人文科学素养; (5) 定期举办学术交流会议, 促进海事大学之间的学术文化交流和对航运建设的建言献策; (6) 实现线上线下的联动, 与数字技术结合, 建立海事博物馆或航海博物馆的"两微一端"在线模拟立体博物馆等, 供远程学习。

  4 结束语

  "货通狮子国, 乐奏越王台。"老城广州, 有西来初地见证了当年达摩远渡而来传播禅宗文化;有南海神庙见证了当年扶胥古港的繁盛……"因水而生, 因水而兴"的海港城市, 经久不衰赋予这座千年老城兼容并包的姿态, 与航海文化精神一脉相承。其本身积淀的价值, 包括文化价值和衍生的经济价值, 以及当下的发展现状都提醒着我们需要去重视并充分挖掘、保护这座老城赋予的航海文化资源, 延伸有形文化资源的后续价值, 为广州航海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 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三年行动计划 (2015-2017年) 的通知 (穗府[2015]23号) [EB/OL]. (2015-09-19) [2015-09-31].http:∥www.phagd.org/economy/26456.htm.
  [2]赵泳茹, 向子雅, 陈翠婉, 等。广州长洲岛炮台遗址公园规划设想[J].广州建筑, 2013, 41 (1) :3-9.
  [3] 羊华, 曾妮。船说满载广府故事[N].南方日报, 2015-07-09 (GC01) .
  [4]胡大立, 肖乐明。以南粤航海文化促进深圳航运发展[J].中国远洋航务, 2011 (4) :66-68.
  [5]瞿群臻, 李立鑫。我国航海文化与航运产业发展[J].交通企业管理, 2013 (10) :45-47.
  [6]MICHIGAN MARITIME MUSEUM.Maritime South Haven:1900-1950[M].Charleston:Arcadia Publishing, 2004.
  [7]欧建平。《大河之舞》起狂澜[J].艺术教育, 2003 (4) :12-14.
  [8]刘妮丽, 管笛。《大河之舞》中国启示录[N].北京商报, 2010-02-22 (F03) .

  文献来源:林施旖,宁旭晖,刘周珏,张雪莹。广州航海文化的传承和推广[J].广州航海学院学报,2016,24(04):42-44.

广州航海文化论文独家整理6篇之第二篇:广西航海文化与教育建设思考

  摘要:本文对航海文化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对航海文化的功能和特征做了准确的阐述。对我国航海文化与教育研究进行了回顾, 对广西航海文化与教育建设的意义、内容、目标和思路进行了详细地阐述。最后预见了困难并指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广西; 航海文化与教育建设; 思考;

  引言

  航海是种活动、生产实践、文化、文明的载体, 也是一种交流方式。航海文化概念的界定有历史的演变过程, 由模糊到清晰;由简单到复杂;由肤浅到深奥。笔者认为航海文化是航海活动者 (包括个体和群体甚至整个人类) 在长期的航海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包括航海运输与贸易、航海科学技术、航海政策、航海军事活动、航海冒险精神、航海宗教与民俗、航海及涉海相关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及行规业约、海难与救助事务、航海文化艺术等方面。

航海文化

  航海文化具有历史性、时代性、开放性、目的性四大特征。航海文化除具有一般文化的基本功能 (信息传导、教化教育、促进优化、亲和凝聚) 外还有其独特的功能:导向和约束、凝聚和激励、外塑和发散。航海文化与教育的研究是航海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航海文化发展和教育传承的重要促进保障。

  一、国内对航海文化研究回顾

  航海文化的教育在我国研究较少, 从文献的查找来看, 纯粹的航海文化与教育文献, 在中国知网上只能查找到27篇文献, 有若干篇是报道新闻性的资料。如果单独对的航海文化进行研究, 这方面的文献就较多, 可查文献有373篇, 其中, 硕士论文4篇, 报道类文献58篇, 这类文献一般是报道一些有关航海事例、宣传某些有关航海思想、培育某种有关航海意识、鼓动某种有关航海目标等, 学术价值性较低。外文文献3篇;国内外会议文献11篇, 会议文献只有两篇文献具有学术价值, 其他只报道召开有关航海的会议通知宣传类资料, 没有学术价值。期刊文献188篇, 其中航海文化教育类文献48篇, 宣传性通知性文献107篇, 其他文献33篇, 学术研究性文献51篇。

  我国最早提出航海文化这个词且准确定义这个概念的是刘巽明[1], 后逐渐被人们所丰富和延伸其内容和内涵。航海博物馆是航海文化的存储记忆也是航海文化宣传的最好载体, 国外航海博物馆建设较早, 田樱[2]称航海博物馆为航海文化的殿堂。所以, 加强航海博物馆的建设是航海文化与教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开展航海文化教育, 张秀华[3]倡导创建科技航模特色校, 构建以航模为主体的校本课程, 来宣传航海文化教育。孙继[4]认为航海文化和教育的建设离不开政府宣传。对于航海文化的发展。李波[5]认为离不开船舶工程技术和航海技术的发展;李振福[6]认为:离不开海上交通安全的维护。航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航海人才的培养和教育, 从而要建设相应的专业和学科及学校, 而建设有航海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

  高校要培养合格的人才, 就应该有高校的意识形态的指导, 就应该有高校的价值观。各类高校因为培养的人才类别不同, 其基本价值观可以相同, 但其核心价值观可能不同。林少栋[7]认为:航海院校应树立航海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注重塑造信念力量、道德力量和心理力量, 熏陶和引导航海类专业学生自觉形成航海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充分调动航海类学生的积极性, 从而热爱和投身于航海事业。

  随着时代的发展, 文化的传递方式、方法和载体众多, 其中现代网络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航海博物馆是航海文化的承载体和航海文化的教育场所必须加强建设。杨权斌[8]指出:必须正视航海博物馆的建筑文化、区域文化和专业文化的特定内涵建设, 创新现代航海博物馆的文化传播方式, 可以通过现代网络, 利用航海行业专家的行为传播、航运习俗的仪式和现代艺术等传播航海文化。

  如今开放的世界, 我国海员外派他国从事劳务性工作的越来越多, 我们不能忘记对这些海员进行航海文化的教育工作。胡大立[9]认为:扩展中国的海员劳务, 需要弘扬我国优秀的航海文化, 用以强化我国海员忠于职守的情操, 爱岗敬业的精神, 充满荣誉感的职业作风, 富有责任感的事业心。

  对于航海文化的教育, 江小林[10]倡导:向普通大众扩展, 以便发扬光大, 故航海文化教育除专业性精英型教育外, 还应该向通识教育发展。学校校园文化非常重要, 钱涛[11]倡导: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人才的培养。打造我国的航海文化时, 潘非寒[12]指出:不要忘记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航海是由航运引起而发展起来的, 航海离不开航运, 航海文化包括航运历史和文化, 包括航运产业的发展内容。瞿群臻[13]认为:建设有中国航海文化就离不开大力发展我国的航运产业, 航运产业包括制造船舶产业、水上营运产业及航运服务管理等一系列内容。

  航海类专业学生的培养和就业等也是航海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国际航运事业的发展, 海员高风险、高收入, 常年长时间的远离亲故漂泊在海上, 远走异国他乡, 要求海员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及较好的综合素质, 这些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有利于海员职业生涯的继续和发展。故航海院校应如陈勇[14]所述提升航海类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就必须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石庆贺[15]提出:采取一定的航海院校学生敬业精神培养实施策略。

  航海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个行业, 这个行业要求海员的实践操作性极强, 培养出来的合格人才要求具有很好的实践操作性。根据这类专业的特点, 瞿群臻[16]提出及关业伟[17]建议: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当下产教结合、校企结合的培养模式鼓吹下, 航海类专业也不能落伍, 更应该创新培养模式, 培养合格的航海人才, 为航海文化的建设增添成果。

  高职航海类院校肩负着培养航海类专业人才的重要使命, 是航海文化的主要建设者。袁铭[18]建议: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和航海文化教育, 实行半军事化管理, 优化校园航海文化建设。李媛[19]为引导高校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优化专业结构, 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教育部于2011年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 2012年启动实施"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为此, 国内部分高校立足于行业发展现状和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 结合本校和本专业的特点, 提出了她的相关思考。李晓伟[20]提出:在新形势下, 营造高品位、高层次的航海类职业氛围的有效方案, 以期能为航海类院校营造具有航海类特色的职业氛围,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能力等, 为全面提高航海类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升未来的就业竞争力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翁建军[21]为提高综合性大学航海教育质量, 针对其办学现状, 从决策与管理、教育环境和教育理念三方面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根据航海教育的规律和要求, 并结合独立建制航海院校的办学经验,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综合性大学发展航海教育的对策:发挥综合性大学教育优势, 培养高层次复合型航海人才;重视航海教育需求, 改善航海教育环境;建立激励机制, 提高师资素质;加强航海文化建设, 引导学生献身航海

  二、建设意义

  我国航海文化的研究较晚, 成果较少, 很多航海文化仅局限于某个人物和某个事例。如, 郑和下西洋, 对于我国历史航海事例的挖掘不够、拓展不够、延伸不到位。航海文化里应该包括航行文化、船舶的制造发展、河流的运输疏导等都是航海文化的一部分, 目前我们做得还不够。此外, 对于航海的支撑性产业, 如船舶制造业、航运管理业、海事法律法规、测量定位技术及其产业等没有很好地包容在航海文化建设之中。航海文化的教育没有得到更广范围的扩充和拓宽, 仅是局限在航海类专业和学科的范围之内, 相关支撑性的专业和学科被漏、忘、避开在航海文化教育的范畴之外。此外, 就是航海文化与教育的相关研究机构和刊物较少, 没能很好地做到宣传、鼓动和发扬的功效。总之, 在航海文化和教育的建设过程中我国大大落后于西欧一些老牌航海大国, 离强国梦、强军梦、强海梦所要求的还有很长路要走。我们必须加强航海文化与教育的建设步伐, 为多出成果、早出成果、出好成果而努力奋斗。

  广西为沿海大省, 具有得天独厚的深水全天候海港。然而, 在经济和文化建设方面远远落后于广东省, 故更需要奋起直追, 努力奋斗建设好航海文化和教育事业, 通过航海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建设拉动整个广西的经济发展, 为广西的经济腾飞打下坚实的基础和保障。故本项目的研究非常必要, 具有现实意义。

  三、建设的内容

  航海文化包罗万象, 丰富多彩, 但因种种原因而没能被人们发现、重视、记载、传承、发扬光大。需要人们去挖掘、发现、探索、记载、保存、宣扬并产生价值。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个沿海大省, 同时, 又是经济落后、观念陈旧的少数民族地区, 故其航海文化和教育建设更有文章可做、有空白可填写。根据现有条件能建设广西航海文化和教育方面的事情如下:

  (一) 广西航海历史人和事例的考查和挖掘;

  (二) 广西航海文化历史与现状调查与分析;

  (三) 广西航海文化承载载体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四) 广西航海文化的建设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五) 广西航海文化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六) 拓宽广西航海文化宣传渠道的方法方式探索;

  (七) 丰富广西航海文化的承载载体的方式与方法探索;

  (八) 探索拓宽广西航海相关教育主体的渠道和方法;

  (九) 探索拓宽广西航海相关专业和学科的方式与方法及渠道;

  (十) 探索改革创新广西航海文化建设新思路;

  (十一) 探索改革创新广西航海文化教育方法和方式;

  (十二) 探索改革创新广西航海相关专业学生的培养新方式与新方法;

  (十三) 探索改革创新提升广西航海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方法及考评方法;

  (十四) 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广西航海文化和教育建设成果方式方法的探索和思考。

  四、建设的目标与思路

  高举***新时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 建设具有广西壮族自治区特色的航海文化和教育事业。

  首先, 通过对广西航海历史人和事例的考查和挖掘, 一方面, 丰富广西航海文化的建设成果;另一方面, 是接下进行的工作 (广西航海文化历史与现状调查与分析) 的一部分内容;在整个广西区内通过各种办法 (网上、网下) 对广西航海文化承载载体进行搜寻, 对其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 包括其布局是否合理, 数量是否够等等;并在此基础上对广西航海文化的建设 (软件和硬件) 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

  其次, 进行广西航海文化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工作, 得到航海相关知识的教育在广西区的大体分布情况;在这些调查分析的基础上, 探索思考拓宽广西航海文化宣传渠道的方法和方式;同时, 探索丰富广西航海文化的承载载体的方式、方法、拓宽广西航海相关教育主体的渠道和方法;重点探索拓宽广西航海相关专业和学科的方式、方法及渠道并向大众呼吁重视航海文化教育;为扩大航海文化建设成果, 探索改革创新广西航海文化建设思路。

  在这些基础上, 探索改革创新广西航海文化教育方法和方式 (开展多种培训:海员培训、举办召开航模研讨会议、创办航海相关刊物杂志等) ;以钦州学院航海相关专业、学科为例, 探索改革创新广西航海相关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式与方法;探索改革创新提升广西航海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方法及考评方法。

  最后, 探索和思考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广西航海文化和教育建设成果方式和方法。

  五、可能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

  在航海文化与教育的建设过程中会遇到最大的困难是资金问题, 这就要求建设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力性, 创造性地开展资金融通工作, 可以采用合作经营制、产权买断制等灵活多变的手段和方法。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和社会资金的作用。以航海文化的建设促进广西自治区的旅游发展, 大搞航海特色旅游, 以旅游带来的利润再进一步投入航海文化的建设上, 航海文化的进一步建设成果又反过来促进广西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 航海文化建设与民族风情文化建设相融合、相结合、相互促进、相互关联。

  此外, 航海文化与教育的建设与其他行业的建设之间的矛盾问题。航海文化与教育的建设资金必然积压其他行业和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但需要明白航海文化与教育的建设牵扯到方方面面, 各行各业。如, 交通运输业、影视娱乐业、餐饮卫生业, 制造业等。但只要理清这些关系, 这会发现, 航海文化与教育建设的同时给其他各行各业带来机遇、带来挑战、带来了商机和利润。航海文化与教育的建设带来旅游业的繁荣发展, 继而带动交通运输和餐饮卫生业的发展等等, 甚至能带动影视娱乐业的发展。从而抓一而带动百, 抓航海文化与教育带动方方面面, 带动整个广西的经济发展与腾飞, 引导人们走向富裕走向小康。

  参考文献
  [1]刘巽明, 赵诗琮。自豪的航海文化[J].航海, 1992 (01) :40-41.
  [2] 田樱。航海文化的殿堂[J].中国海洋学报, 2003 (11) :7.
  [3]张秀华。创建科技航模特色校,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J].辽宁教育, 2003 (12) :14-15.
  [4]孙继。打造强势的航海文化[J].中国水运, 2005 (08) :8-9.
  [5]李波。郑和之路与中国近代航海科技发展[J].现代企业教育, 2006 (05) :137-138.
  [6]李振福。航海文化与海上交通安全[J].珠江水运, 2006 (11) :14-16.
  [7]林少栋。航海院校构建特色航海文化之锥[J].中国水运, 2010 (05) :60-61.
  [8]杨权斌。中国航海博物馆的文化定位与传播[J].航海, 2011 (06) :20-23.
  [9]胡大立。中国船员应增强文化适应能力[J].中外企业文化, 2011 (07) :72-73.
  [10]江小林。通识教育理念下航海特色校园文化建设[J].科教文汇, 2011 (08) :188-189.
  [11]钱涛。我院航海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教育, 2011 (25) :61-62.
  [12]潘非寒。论航海文化的软实力及其文化自觉[J].珠江水运, 2012 (06) :44-45.
  [13]瞿群臻, 李立鑫。我国航海文化与航运产业发展[J].交通企业管理, 2013 (10) :45-47.
  [14]陈勇。航海院校文化导引创新就业教育模式实践于探索[J].中国水运, 2014 (11) :72-73.
  [15]石庆贺。航海院校学生敬业精神培养的实践策略[J].航海教育研究, 2014 (01) :34-36.
  [16]瞿群臻, 李立鑫。航运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动力机制[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4 (02) :166-168.
  [17]关业伟。航海院校航海文化建设的研究与探索[J].航海教育研究, 2014 (03) :37-39.
  [18]袁铭。航海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J].江苏教育研究, 2015 (15) :77-79.
  [19]李媛, 徐言民。航海技术专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研究[J].交通企业管理, 2015 (08) :74-79.
  [20]李晓伟, 董萌萌。创设职业氛围对航海类人才培养的探究[J].科技视界, 2015 (34) :250+256.
  [21]翁建军, 江福才, 牟军敏。综合性大学航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航海教育研究, 2015 (02) :26-29.

  文献来源:邓绍云,邱清华。广西航海文化与教育建设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9):1-3.

广州航海文化论文(推荐范文10篇)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