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文化论文

基于古代祈雨探讨中国古代祭辞文学的独特视角

来源:文化遗产 作者:刘欢萍
发布于:2020-03-13 共14036字

商汤祈雨文化论文精选范文6篇之第四篇:基于古代祈雨探讨中国古代祭辞文学的独特视角

  摘要:祈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祭祀祈年活动, 古典文献中存留着数量可观的祈雨文, 它们涉及宗教、礼制、民俗, 为我们了解古代文化、社会生活提供了一面直观的镜子, 于文学而言, 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求雨主旨的表达上, 祈雨文体现出丰富多彩的特征, 既有哀乞、反思、忏悔, 也不乏利诱威逼, 反映出人与神之间交涉的种种逸趣横生的图景。追溯其渊源、梳理其主题特征、艺术特质, 并寻绎其中反映的"神权"强化、巫王一体及自罪自赎模式等文化内涵, 对于重新审视它的文化、文学价值都具有一定意义, 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中国古代祭辞文学的独特视角。

  关键词:祈雨文; 主题特征; 祭辞文学; 自罪话语;

  中国古代以农立国, 对雨水的依赖可想而知。在各种祭祀祈年活动中, 祈雨是最重要的节目之一。古代求雨的方式很多,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特点1.在祈雨仪式中, 向神灵、岳镇诸神等祷告十分常见, 因而在中国古典文献中存留着数量可观的祈雨谣辞、诗文。它们涉及宗教、礼制、民俗, 为我们了解古代文化、社会生活提供了一面直观的镜子, 于文学而言, 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 目前对其研究仍十分薄弱, 多为研究民俗雨神崇拜、宗教祭祀的文章中偶尔涉及祝辞, 专门的祈雨文学研究更是寥若晨星, 笔者目前仅见中国社科院苑利先生的《华北地区祈雨谣辞研究》2, 文章主要考察华北祈雨仪式中的祈雨谣辞的表现形式, 强调祈求神力保佑的功能, 指出共同存在的忏悔净化的内容。颇有识见, 然而该文对大量存在的官祭祈雨文, 只略略带过, 而且具有地域局限性, 极有继续发掘的必要。笔者撰此文主要以古代祈雨祭祝文为研究对象, 偶涉祈雨谣、诗词3, 追溯其渊源、梳理主题特征, 力图发掘其丰富的艺术价值, 并寻绎其中反映的"神权"强化、巫王一体及自罪自赎模式等文化内涵。以此为切入点, 尝试对古典文献作文化学之解读, 识见难免狭隘谫陋, 谨以此就教方家。

祈雨

  一、百态千姿:古代祈雨文的主题特征

  在中国古代, 上至皇帝, 下至地方官吏、平头百姓, 祈雨都是一件极为重要的活动。尤其是地方官员, 旱灾肆虐时, 组织祈雨仪式通常是彰显仁政的重要方式。而诵读祈雨文则是其中重要一环, 组织者们多聘请文笔优异的学士文人、地方名流 (很多时候地方官吏亲自创作) 撰写祈雨文, 以期通过语言的献祭感动天神。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文士、官员都写过不少祈雨文, 例如唐韩愈、李商隐、杜牧;宋欧阳修、宋祁、苏轼、黄庭坚、曾巩、司马光、朱熹、陆九渊、陆游、张孝祥;元张养浩;明边贡、归有光、王世贞;清侯方域、宋琬、王昶、洪亮吉等, 代不乏人, 佳作迭出。

  纵观古代祷雨文, 祈求对象虽不尽一致, 但仍有些共同特征, 如主要的祈雨对象多为龙王、城隍神、乡贤名宦等人格神、岳渎神, 传说人物、佛教中的神、道教中的仙、故去的帝王等 (如玉女、天王、汉武帝、关公等) , 虽然也会成为祈雨对象, 但较罕见。通常一篇祈雨文的祈祷对象只有一个, 但偶尔也多神并祈, 如明王世贞《祈雨文》, 即同时祭风雨、山川、社稷、城隍诸神 (1) ;明叶盛《祈雨文》, 同时祭城隍神、社稷神、风云雷电神、山川神、五龙神 (2) ;清张之洞有《祭伏羲文王周公孔子祈雨文》 (3) .

  祈雨文在主旨上都以请求甘霖为中心, 但这一主旨的表达却丰富多彩, 它包含了人对神的哀求、乞怜;人对自身的反省、忏悔;以及人对神的许诺、威逼、恭维激将等等。

  (一) 陈以灾情、祈求怜悯

  为获神怜悯, 祈雨文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描写旱灾造成的饥馑荐臻的民间苦情。例如朱熹的《广佑庙祈雨文》:"三日不雨, 则千里之民所恃以为生者, 荡析无余, 而无以为食。其老弱将转乎沟壑而死, 少壮者将散而为盗贼。"4明何乔新《平阳祷雨文》:"兵民转徙异乡, 委尸沟壑者, 不知几千万人矣。……疫疠大作, 亡者未葬而存者无乐生之心, 逋者未归而居者有远徙之志。"5清陆耀《泰山祷雨文》:"无卖子, 情形惨凄, 鹄面鸠形, 将为沟瘠。"6清张履祥《祷雨文》:"含生之民, 横离非罪, 死亡无算, 愁惨怨毒上千。……征输外迫, 衣食内窘, 吞声隐痛, 以延视息, 及夫鳏寡孤独废疾之人, 尤绝依赖。"7历代文士、官员都颇为着力地铺陈旱魃肆虐下民不聊生的种种苦状, 企望以此邀获神怜。

  分析造成旱灾的地理形势, 也是祈雨文的节目之一。它为感动上天提供更为真实具体的理由。一般情况下, 多是缕述多山少泽的地域局限以及田耕的重要地位, 例如宋刘挚《青州祈雨文》:"维青丘带山为地, 气深土渴, 艺植之事, 天泽是赖者, 视他方为亟。"8元许有壬《城隍庙祷雨文》:"辽州当万山中, 地瘠民窭, 有年犹困, 况重以饥, 今不雨其如养生何?"9也有不少祈雨文以强调地域的重要性来突出降雨的迫切性, 例如清卫既齐《祭玉帝祈雨文》、沈维材《黑龙潭祈雨疏代雅中丞》, 就分别强调山左与大梁地近畿辅、中原等首善之区, 所关尤重。即便是襟江带湖、雨泽丰沛的长江、淮河流域, 也时因季风性气候, 旱灾屡兴, 因而祈雨者们也会不惮烦地叙述原隰髙下、"形势异宜"的地理情势, 例如清张九钺《先农坛祷雨文 (代吴中丞绍诗) 》:"念江西一省虽襟江带湖之地, 实依山负谷之区, 自连秋洚洞为灾, 颇遭昏垫。"10清张伯行《圆妙观祈雨文》:"三吴之地, 虽襟江带湖以为田, 而原隰髙下之间, 形势异宜, 非江湖所能敷泽。"11

  仅仅陈述苦况, 似乎并不足获神怜。晓以情, 动以理, 向百神阐明雨水、食、民、吏、神之间密切依附的关系, 也不失为请雨良方。一方面, 民、神之间相依相辅, "国以民为本, 神以民为依。"12"民依神以庇, 雨旸恒藉玄工;神为民而立, 旱潦每需灵贶。"13甚至有人将神与民比作慈亲与赤子:"夫皇穹之閔下土, 犹慈亲之覆所生, 慈亲无终弃之子, 有疾必呼。"14"夏县之人民皆神之赤子也……岂忍赤子之迫于困穷乎?"15另一方面, 吏、神二者与民之间, 也存在关系疏密之别。作为祈雨对象的城隍神、岳镇海渎之神、龙神、人格神, 一般都在某地享有较为久远的信仰与香火, 相对古代官吏因轮换制度而暂官某地来说, 神与当地民众关系似乎更为深近。宋陈傅良《桂阳军祷雨文》说:"夫为吏之日短, 神与民相依之日长, 奈何以吏之不德而为斯民病也。"16宋卫泾《隆兴府祷雨诸庙文》也说:"惟神血食兹邦, 不知几百年矣。而吏于此者, 朝往暮来, 不一二年而去。然则神与吏之于民, 孰为最亲?"17清贺长龄《祈雨文》:"官有去来, 而神则永镇兹土, 实与黔民有莫解之缘。"18俗语云疏不间亲。之所以力图在民、神之间拉扯上紧密的关联, 当然还是为神能伸出吏之所不能的援手, "仰回天意", 甘霖早澍。

  (二) 返躬自罪, 自贬救民

  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认为, 旱灾缘于阴阳失调, 即阳盛阴衰、"阳盈而过"19.而阳气亢盛又常归咎于政疲民劳, 《洪范五行传》说:"君持亢阳之节, 暴虐于下, 兴师旅, 勤众劳民, 以起城邑, 臣下悲怨而心不从, 故阳气盛而失度, 故旱灾应也。"所以当灾害发生时, 君臣敝衣陋食、省减徭赋, 以返躬责罚挽回天心、和顺阴阳。《孔子家语》记载孔子答哀公之问旱灾云:"凶年则乗驽马, 力役不兴, 驰道不修, 祈以敝淫, 祭事不悬, 祀以下牲, 此则贤君自贬以救民之礼也。"因而, 官吏、文士们用大量笔墨书写自咎自罪的台词, 毋论这些忏悔、自责有几许真实, 在与无所不能的神们的交涉中有这份以身代罚的气魄, 已属不易。

  宋代宋祁《北岳祈雨文》云:"臣日自省, 不知所救, 惟身多罪, 蔽暗懦愚, 非帝所赦, 不敢逃诛, 斯民何辜。"20宋黄榦《荆南代吴安抚祷雨文》:"刑政之愆, 某身是当, 毋虐我民, 亦孔之伤。"21元吴澄《华盖山祷雨文 (代申宰作) 》:"予之不才, 滥叨邑宰, 智识蒙陋。牧字乖僻, 获咎于天。天降之罚, 连月不雨。……窃惟守土之官有罪, 神宜谴责于其躬。百里之民何罪焉?"22如果说以上还仅是从智识暗愚、牧治不良主客观两方面, 泛泛地自罪自省, 难免有情难由衷、形式套语之嫌, 那么有不少祈雨文则是以具体而微的笔触详细地反思吏治之弊。如元人胡祗遹《太原祈雨文》就从四个方面阐述己过:"兹盖某等旷承流宣化之任, 多伤和致异之愆, 或恩泽之不流;或狱讼之寃滞;或奸吏弄公法;或豪族侵细民。循省厥躬, 实繁有罪。"23其实这种责政、自罪传统的源头, 可追溯至商汤的桑林自祷, 《荀子·大略》载:"汤旱而祷曰:政不节与?使民疾与?何以不雨至斯极也。宫室荣与?女谒盛与?何以不雨至斯极也。苞苴行与?谗夫兴与?何以不雨至斯极也。"汤从为政的六个方面自省, 以求天恕。据传说, 汤最终感动了天地, 甘澍应期。

  汤祷"六责"也成为后世祈雨的经典范式, 人们不仅承袭了多方责政的内容, 也在形式上搬用了反复求索的排比设问句式。例如宋祁《长源公庙再祈雨文》:"意者政弛而多颣欤?狱寃而无告欤?赇赂行欤?捐瘠多欤?有一于是, 长人任罪。"24明何乔新《山西祷雨文》:"意者乔新等事神之敬未至与?恤民之心未诚与?兵已困而征戍愈劳与?民已穷而聚敛愈急与?沉冤未雪而无辜困于狴犴与?巨蠧未除而赤子厄于豺虎与?赈贷虽勤而实惠未加于民与?祈祷虽切而诚意未尽于己与?"25清唐仲冕《城隍庙祷雨文》:"意者政之丛脞欤?刑之放纷欤?赋敛之繁苛欤?使令之失均欤?"26虽然责政各异, 但都是商汤自罪的遗意。

  然而如果一味钻"凡有殃咎, 宜加己身"的牛角尖, 有时势必错会上天降灾的"本意".除了躬自反省外, 祈雨者们也积极求索其他祸因。例如祭祈徒具形式, 无有诚意, "事神弗谨, 神其降咎"27, "有司具文行事, 坛壝徒存, 诚意不在"28;或"阎浮众生, 造罪深重"29;或"人心不古, 吏道多端"30.

  (三) 质之百神、责以职任

  天时、地利、人和, 三者结合方能风调雨顺。因而, 反思民政只是问题的一方面, 天时是另一不容忽视的关节。中国古代人们很早就有"天"的观念, 且民间将其与天帝、神灵等神仙系统相结合, 产生一系列与人间秩序相对应的等级层次。城隍、山川百神、龙王等, 扮演着天帝敕命或管理一方水土、或职司降雨的"官员", 他们与现实官吏同样享有俸禄, 也同样承担职责。祈雨者们在自罪的同时, 也渐将纠责的矛头指向"食禄享祀"的百神。大文豪欧阳修在其《五龙祈雨文》中就从吏、神两方面剖析天灾的原因:"一曰吏之贪戾不能平民, 而使怨吁之气干于阴阳之和而然也。一曰凡山川能出云为雨者, 皆有神以主之, 以节丰凶, 而为民之司命也。故水旱之灾不以责吏, 则以告神。呜呼, 民不幸而罹其灾, 修与神又不幸而当其事者, 以吏食其禄而神享其祀也。"31宋理学家陆九渊的《荆门祷雨文》亦云:"荆门故楚国也。江汉为疆, 沮漳在境, 东有百顷, 南有龟山, ……皆炳灵效异, 为此土之望。旱干水溢, 实与守臣同其责。"32

  在后世祈雨文中, 像欧阳修、陆九渊一样口气委婉地以神为民主享民祀、当为民司命来乞获天怜, 并不多见。相反, 多疾言厉色的质问。明何乔新《山西祷雨文》:"夫修缺政以保民者, 吏之职也;沛甘雨以济旱者, 神之责也。风雨不时, 麦菽不艺, 岂惟吾曹之罪哉?神亦不得辞其责焉!"33将神与吏放在天上、人间对等的秩序上, 吏受命天子, 神则受命天帝, 吏责在经野治赋, 神职为捍患御灾。宋卫泾《祷雨文》谓:"吏蒙恩于朝, 布宣德意;神受命于帝, 协赞化工。均食于民, 各扬厥职。如政刑之有爽, 吏敢辞其愆?若雨旸之不时, 神实任其责!"34清陆陇其《告城隍祷雨文》:"窃惟神奉上帝之令, 以莅兹土;陇其受天子之命, 以宰是邑, 职在庇民而已。陇其不恤其民, 则为旷官;神不恤其民, 亦为尸位。"35受命分工虽异, 责重任危则一。

  如果说, 官吏向神忏悔吏政, 吏神之间尚处不平等的上下级关系;责以神职, 以尸位素餐相非难, 无疑吏已上升到与神平等的地位。祈雨者们从臣服走向"崛起", 是一种进步。幽明共治, 庶正、百神同责, 就迫神于不得不缓颊降雨的境地, 明刘玉《祷雨祝文》云:"是皆当职官吏人等举措失宜, 刑罚过当, 以致天谴。然人治于明、神统于幽, 幽明之间, 亦当均任其责。"36清初古文大家侯方域的《代三省督府张公祈雨文》则阐述得更为精彩:"某闻天生民而明以寄之岳牧, 幽以寄之社稷。百神其有疾病、水旱, 则岳牧为之请命于君, 百神为之请命于天。其义一也。今某谬为国家领岳牧之任, 实与神共事兹土。……知吾民之颠连如此, 而不为之请, 是神溺其司也!" 37文末附"恭士"之评曰:"恺切而严正, 方是祈告之文。"严正的斥责口吻, 毕竟较之谦卑的乞怜更为适合。

  (四) 恭维激将、利诱威逼

  人、神之间, 有时适当运用一些油滑的小伎俩, 讨好、刺激神们, 也不失为达愿良方。嘴甜事好办, 首先, 肯定得将神吹捧、恭维一番, 宋叶适《祠山祷雨文》云:"位尊责重, 惟王是知。大足大通, 非王孰有。"38清陆耀《祷龙神文》云:"惟神有兴云作雨之奇, 立槁嘘枯之效。……神力所加, 何生不育。"39夸饰多就神的无所不能、有求必应着眼。又如元许有壬《山祷雨文》:"惟神血食此方, 积有年矣。稽诸载籍, 参以民传, 咸谓神悯人答诚, 若影若响。"40元张养浩《西华岳庙祈雨文》:"钦闻明神独尊西土, 历代祈祷, 灵应赫然。"41以昔日求雨得应的灵应事件为引, 吹嘘神力, 以便获得一如既往的青睐。

  人、神交涉讲究策略, 恭维与激将相结合, 充分逗引起神的脾性, 亦常被祈雨者们采用。他们通常先谀后激, 先将神们捧到至贵至灵的地位, 紧接着又稍作打压。如宋陈亮《石井祈雨文》:"惟龙伸缩变化, 吁吸云雨, ……惟此境被龙之泽, 旧矣。岁一不周, 亦龙之耻!"42宋祁《里社龙神祈雨文》:"神其走驱雷风, 兴云致雨, 弥漫沾足, 洁涤品汇, 无令无年, 以贻龙羞!"43二文都是将年成丰歉与龙的尊严、能力联系在一起, 企图通过挑起龙王的自尊愤激之心来获得降雨。

  还有一些祈雨者更是将激将法运用得"出神入化", 他们将神与神进行比较, 以彼之灵应刺激此之嫉妒心。如宋文大家曾巩《泰山祈雨文》:"维泰山历古至今, 有天下者, 巡狩封禅, 勒成告代, 莫不之焉。……彼撮土之山、勺水之川, 尚能与民为福, 锡之有年, 岂如泰山, 朝出一云, 暮泽天下, 其势之易易于转圜。"44又《五龙堂祈雨文》:"乃四月以旱祷于邪溪、薤山, 应时得雨。……此邦之人皆谓:龙虎之河, 五龙之神, 祷雨輙应。余敢不告, 神其降鉴, ……无俾薤山、邪溪专美于此邦, 以作神羞。"45神以享祀为尊, 祈雨者们还利用转移祭祀来刺激激将。例如清汤斌《华岳祷雨文》:"遂妄疑神听不聪, 而欲求媚于淫昏之鬼。……若三日不雨, 民奔走于淫昏之鬼, 斌不能止也。倘气极而通, 偶与雨会, 则民将归灵于鬼魅, 将淫祠日盛, 左道日兴, 虽告以名山大川泽被生民, 其孰信之?"46

  以人格揣摩神格, 恭维激将神灵尚属语言刺激, 智慧的古人还想出了更狡黠的点子:利诱威逼。先说"利诱".人以食为天, 神则有赖于民间的粢盛馨香, 神与民、民与食之间利害攸关。"神依于民, 民资于食。"47"神以民为主, 民以食为天。无食则民受其饥, 无民则神乏其享。休戚所系, 幽明不殊。"48早在汉代, 董仲舒使巫求雨祭祝就说:"天生五谷以养人, 今五谷病旱, 恐不成敬。"即是一种委婉的利诱方式。随后, 古代祈雨文中就常出现以神之庙享粢盛将毁于旱暵来祈神降雨, 唐柳宗元《雷塘祷雨文》:"擢擢嘉生, 惟天之养, 岂使粢盛, 夷于草莽。"49宋刘敞《祷雨文》:"惟是上下空匮, 无以供亿百神之故。今天弗雨, 毛泽竭矣, 大惧无以庇民事神。"50元马祖常《夏幹祷雨文》:"岁或不登, 则何以供王赋而为神之粢盛乎?"51

  若神灵应其所祈, 那么甘脂美酒、肥大牺牲作为回报, 将毫不吝惜。宋黄庭坚《祈雨文》:"神其终赐之, 俾民知神之光烈威神, 永有依归, 及其牲牷肥大、酒醴酎甘, 将教民美西成之报焉。"52司马光《豢龙庙祈雨文》:"旱气消除, 化为丰登, 然后自迩及远, 粢盛牲酒, 以承事神, 永永无斁。"53明郑真《祈雨文》:"祀报嘉牲, 敢不洁虔。"54或者为之树碑纪功、修建增崇庙祀。清孙星衍《伏羲陵祷雨文》:"方当纪异丰碑, 增崇庙祀, 庶几灵爽鉴此微忱。"55

  再说威逼。有时祈雨多次, 毫无雨迹, 人们难免耐心顿减。利诱不成, 继之威吓。最具代表性的如梁简文帝《祭灰人文》:"当令金光小史, 侍使玉童, 奏云师于执法, 力水伯于天宫, 锁星诛于电女, 贯索囚于雷公, 廓重氛于八极。"唐独孤及《祭皖山神祈雨文》:"撤惟馨之奠, 寝严禋之仪, 祭礼兴废, 在此一雨!"56人不再受制神的淫威, 不作如泣如诉的乞怜状, 不发以责职之议论, 不娱以美言高帽, 不诱以芳香享祀, 而是声色俱厉地叱责、要挟。有时也双管齐下, 如晚唐唐次《祭龙潭祈雨文》, 先疾言恫吓:"若旱气涤涤, 秋成莾卤, 自利深渊, 乖张懒旅, 我当涸龙之潭, 露龙之处, 跨龙之脊, 鞭龙之股, 俾之扬云而大其雨。"后又软语利诱:"若果我恳怀酬报, 当极投以金龙, 增以石玉, 潜鼍皆血, 翔燕尽炙, 其余馨美, 亦满瑶席。"57

  综上所述, 祈雨文的丰富主题特征展现了古人们丰富的想象力与灵活的"外交策略".他们相信或者愿意相信神灵们具有超自然力, 亦有着与人一样的脾性, "他们和他自己一样, 凭一时冲动和个人意愿而行动, 又像他自己一样极易因人们的乞求怜悯和表示希望与恐惧而受到感动"58.因而, 通过祈求、许诺或威胁, 人们就能从神灵那里获得好的气候与丰盛的谷物。

  二、祭辞文学与祈雨文之渊源、艺术特质

  文人别集、类书、丛书中大量存在的祈雨文, 无疑是中国文学的一个特殊现象。然而它却并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 近年来, 一些学者虽已关注祈雨现象, 但主要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追溯祈雨风俗的起源59, 从民间祭祀与信仰的角度探索求雨仪礼的形成与衍变60, 从文学本身关注祈雨文几乎未见。因而, 为祈雨文溯源正身, 追寻其渊源发展, 同时发掘它的艺术特质, 对于重新发现它的文化价值、文学价值都具有一定意义。

  首先看祈雨文之渊源与发展。

  在早期祈雨祝辞中, 以祈雨谣为主, 相对来说, 祈雨文出现较晚。祈雨谣的出现可追溯至古老而常用的求雨方式之一--"雩", 它的主要形式是舞。《周礼·司巫》:"若国大旱, 则帅巫而舞雩。"《尔雅·释训》:"舞, 号雩也。"郭璞注《尔雅》云:"雩之祭, 舞者吁嗟而求雨。"可见, 雩祭是求雨者在舞蹈同时伴随着号呼吁嗟的, 汉魏注家以为"雩之言吁也", "雩, 吁嗟求雨之祭也"61.《论语·先进》也说:"风乎舞雩, 咏而歌。"这种"吁嗟", 或许是焦虑的呼号、悲哀的唏嘘, 或许是祈神怜悯的祷祝, 总之其具体内容如今虽不得而知, 但这种雩祭中的号呼其中肯定包含着悲叹、祈求, 因而后世的祈雨谣辞、诗文极有可能发源于此。

  真正意义上的以祈雨谣辞来请雨的做法似乎可上溯到商代, 即广为流传的商汤桑林自祷传说。《吕氏春秋·顺民篇》载:"汤克夏而正天下, 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曰:'余一人有罪, 无及万夫。万夫有罪, 在余一人。无以一人之不敏, 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于是剪其发, 磨其手, 以身为牺牲, 用祈福于上帝。民乃甚说, 雨乃大至。"62《荀子》、《说苑》都详细记载了商汤的祷词"六责", 前文已有叙述。这"六责"或许可以看成是中国历史上被记录下来的最早的祈雨谣。63沿流而下, 现存周代祈雨祷辞中最长的一篇是《诗经·大雅·云汉》, 据说周宣王时大旱六年, 大臣仍叔就代宣王写了这篇祷辞, 诗说"旱魃为虐"已使周人死丧殆尽, 国家纲纪荡然无存, 周王忧心如焚, 祈求"群公先正"、"昊天大帝"看在周人祭神勤勉的份上, 赶快终止旱灾。《云汉》后来成为举行大雩礼时的必备乐章64, 它与汤祷"六责"一起对后世祈雨文产生了深厚影响。"靡神不举, 靡爱斯牲"、"靡神不宗"、"蕴隆虫虫"、"何辜今之人"等句成为后世祈雨文的常用典源。

  祈雨文是一种祭祝, 从根本上说, 它发源于认为语言文字具有神秘魔力的原始观念。随着时代发展, 虽然人们对祭祝的效力并非一致看好, 撰写祈雨文的文士、官员本身是否相信他们的文章有用, 这些都存在不确定性。但祈雨文本身的原始欲望表达是不变的, 即希望祈求能上达天聪, 所以后世祈雨者们无论是经纶满腹的学者官员还是愚昧无知的昏昧官吏, 都认真地进行这种语言献祭。

  其次看祈雨文之艺术价值。

  一直以来祈雨文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 一方面与它处于祭辞与文学之间的尴尬地位有关。事实上, 中国文学的两大经典源头《诗经》《楚辞》, 都与祭神密切关联, 尤其是屈原《九歌》, 就是在巫师祭词基础上加工而成的。祈雨文由祷神词或祭词演变而来, 属于散文性质的祭歌。祈雨文并非孤立的个案, 它大量存在于古代文人别集中, 并且已然形成一种有关气象、祭祀、民俗的文学现象, 值得关注。例如祈雨文之横向, 尚有《祈晴文》《祈雪文》《祷龙神文》《招雨师文》《告江神文》《告河神文》《祭雹神文》;纵向:祈雨之后有《谢雨文》《谢雨表》《谢龙神文》《赛神文》《喜雨诗序》《祷雨诗序》;另外, 记录祈雨得雨过程有《请雨记》《祷雨记》《得雨记》等等。内容上丰富多彩, 意趣横生。

  另一方面, 它的艺术特质往往被鲜明的内容主旨所遮蔽, 也是被忽视的缘由之一。由于祈雨文本多运用于官员、道士或僧侣、文人学士等参与的大型祈雨仪式上, 所以表现形式上以庄重为特点。唐代州县祈雨仪式中, 国家甚至规定统一的祝文格式, 《大唐开元礼》载:"惟某年岁次月朔日子刺史姓名遣具位姓名, 敢昭告于某神:爰以农功久阙时雨, 黎元恇惧, 惟神哀此苍生, 敷降灵液, 谨以制币清酌脯醢, 明荐于某神, 尚飨!"65虽然有严正的格式范例, 但以《全唐文》《文苑英华》中存留的大量唐人祈雨文看, 多不受限此框, 不仅内容丰富, 形式上也力呈新意。

  纵观历代祈雨文, 地方官、文士们显然多将其作为一篇文学作品来对待, 在其中大展文采。风格多姿多彩, 语言亦庄亦谐, 如司空图《移雨师文》、韩愈《讼风伯文》、唐次《祭龙潭祈雨文》、胡天游《诅雨师文》等, 形式自由活泼, 言辞诙谐幽默。体裁上, 一般多为散文或散韵夹杂的形式, 但也有不少对仗工整的骈体佳作。例如晋曹毗《请雨文》曰:"盛夏应暑而或凉, 草木无霜而自凋。遑遑农夫, 辍耕田畔;悠悠舟人, 顿棹川岸。"66清宋琬《秦州祈雨文》:"效桑林之剪爪, 身代牺牲;慨蔀屋之瞻星, 诗歌云汉。……我黍我稷, 慰田畯于三秋;于豆于登, 报神功以百醴。"67清陆耀《泰山祷雨文》:"驱飞廉使敛迹, 令屏翳以行云, 起黑蜧于重渊, 戮女魃于槁野。"68有些以骚体写就, 别具一格。如元王恽《岱岳祠祷雨文》:"兹者春霜例灾, 桑柘空兮;二麦含实, 勒将槁兮。秋虽下种, 不岀土兮;无褐无糗, 岁何卒兮。"69清李元度《祈雨文》:"如惔如焚兮, 苦旱魃之為虐也。日杲杲其丽空兮, 阳乌赫其煜爚也。……哀我下民兮, 行将坐转于壑也。群公先正莫我闻兮, 万姓之命将谁托也?"70在体例上模仿骚体, 颇能获得些如泣如诉的艺术效果。此外, 还有歌谣体祈雨文, 如清唐仲冕《祷雨文》:"长养之月, 华实之毛。以水为母, 以雨为膏。……瓜期将代, 穑事弥劳, 自惭失政, 恐致虚枵。匍匐神座, 倾倒天瓢。"71整首均押"四豪"韵, 读来琅琅上口。

  从以上两方面看, 祈雨文无论从文体性质还是艺术特质上看, 都具有一定的文学文化价值, 它理应受到人们足够的的重视。

  三 自罪话语与祈雨文发生之文化动因

  后世州县官吏祈雨虽然通常是一种由严格礼法制度所规定的官方行为, 但它的原始源头却与民俗神话密不可分。官吏 (有时君王自身) 亲临祈雨, 撰文自责, 这种自我赎罪的模式源自古代的阴阳思想, 即宋朱熹所云"修政不德, 以干阴阳之和"72.修政者自承天罚且代民受罚最早可上溯至商汤的桑林自祷, 后世逐渐演变为君王、地方官自焚自曝以请雨, 进而发展为祈雨时的自我损虐行为以及祈雨文中的自罪话语。

  《吕氏春秋·顺民篇》说, 商汤决定自焚时, "民乃甚说".可见当时人相信大旱与君主有关, 因而君主自焚求雨义不容辞。然而, 君主自焚请雨之壮举在后世并不多见, 自曝、自虐以请雨遂成为其变式。例如《晏子春秋·内篇谏上》记载齐景公自曝三日求得大雨的故事。这类记载的措辞极其相似, 其主旨在于歌颂明君。自焚请雨虽然在后世国君中很少被继承, 却被一些精诚的地方官吏采用, 例如东汉时两位官员曾仿效过这一义举。一位是戴封, 他在担任西华县令时, 求雨无效, "乃积薪坐其上以自焚, 火起而大雨, 远迩叹服"73.另一位是谅辅, 他只是郡中属吏, 因本郡太守祈雨未验, 便决定自焚求雨。自焚前, 还有过一篇祷辞:"辅为郡股肱, 不能进谏纳忠, 荐贤退恶, 和调百姓, 至令天下否隔, 万物枯焦, ……辅今敢自誓, 若至日中无雨, 请以身塞无状。"最终在将自焚时大雨沾润, "世以此称其至诚"74.

  自焚自曝毕竟极端, 后人采用并不多见。史书文献记载较多的是帝王、官吏亲自祭祀祈雨, 生活上采取一些自我损虐的方式, 如避正殿、撤乐减膳、徒步行祭等, 祈雨祝文中"推心引谴, 为人受咎".可以说这仍是古代君主、官吏请雨时自焚自曝的变相表达, 是商汤祷雨桑林之遗意。

  由此, 我们也就不难理解祈雨文中屡见不鲜的自罪话语, 以及祈雨得请后常伴随出现的众多谢雨祝文。一方面, 它是"神职"、"王权"结合的文学书写。无论是君主、官吏自焚自曝, 还是后世官吏的自我赎罪, 其实均源于原始时代人们认为巫与首领是神的使者和代言人的观念, 只有他们能上达天聪, 与神交流。弗雷泽在《金枝》中就详细分析了这种普遍存在的"祭司、巫师兼国王"的信念。而此还可以进一步泛化到更大层面上的"国王":地方官吏--地方上的父母官、"国王".只有这些人才具沟通人神的能力, 因而他们的亲祭、亲祝并自揽责任, 才能为人民祈得风调雨顺。当然有时也与以巫主祭并行, 或者重叠。

  另一方面, 君主、官吏自虐祈雨也是一种政治表演, 是展示爱民之心的绝好机会。救荒之政, "一修德政, 一精祈祷"75.在地方官吏, 请雨是职责, 也是示仁政之良举。唐人李德裕《祷祝论》对此有精彩论述:"惟牧伯之任, 不可废也。失时不雨, 稼穑将枯, 闭阁责躬, 百姓不见, 若非遍走群望, 则皆谓太守无忧人之意。"76这些祈禳仪式本身的功能只是"从人之望, 随时之宜, 勤恤下之心, 表恭天之罚"77, 难免一定的表演性。也因此, 一般地方官吏在祈雨得请后, 都会不厌其烦地撰写《谢雨文》《喜雨诗》, 或将祈雨祝文刻石, 或重修祠庙并撰记文等, 虽然这是对神灵降雨的表彰, 其实也包含了宣扬德政, 夸饰自身"至诚动天".例如凡遇请雨灵应的事迹, 方志、家传都会记上一笔, 清谢旻《 (康熙) 江西通志》 (卷七十一) 载:"时上高大旱, (吴) 学诗作《祈雨文》, 柳冠缟衣, 步率士民, 祷于城隍三日, 甘霖如注。佥以为诚敬所感。"《 (光绪) 湖南通志》卷九十三名宦志载:"庄齐, 冯翊人, 元和二年为邵阳令, 著循声, 岁旱, 祷雨文仙山, 立应, 百姓歌之。"年谱如《象山陆先生年谱》 (卷下) 记载陆九渊"每有祷必疏, 雨随至。郡民异之"的灵验事迹。

  当然, 祈雨台上官吏们躬自罪罚的赎罪模式在至诚的外衣下, 包纳的不仅是仁政的表演, 也难免邀名射利之心。例如上举谅辅之例, 一个"五官掾"的小吏竟然套用商汤的口吻, 说天地不通、雨水不降, 是因为他作为股肱之臣没能"和调阴阳, 承顺天意", 实在大言不惭78, 而这行为的背后也许隐藏着邀名射利的心理。早在先秦时代, 就有一些思想家指出, 雩与雨无必然关系, 如荀子《天论》说:"雩而雨, 何也?曰, 无何也, 犹不雩而雨也。天旱而雩, 非以为得求也, 以文之也。"荀子的议论深刻而富哲理, 天旱而雩, 其实是君王、地方官关心农业, 作为政治文饰手段罢了。要之, 在"时灾系政, 人患由君"的政治理念下, 皇帝、地方官员通过祈雨活动强化了君权神授、等级秩序的思想。祈雨也成为一种象征, 凸显皇帝君临天下、子育万物的身份。当然, 不能否认, 祈雨活动也提供了一个沟通上下、反思时政的机会。

  综上所述, 祈雨将国家礼仪、宗教与民众紧密结合起来, 古代文献中存在大量的祈雨文, 它们在求雨主旨的表达上体现出丰富多彩的特征, 既有哀乞、反思、忏悔, 也不乏利诱威逼。它是历史的一面铜镜, 在某个幽微的角落, 清晰地反射出古代中国丰富多彩的物质、精神乃至心理生活, 勾勒出人与神之间交涉的种种逸趣横生的图景, 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中国古代祭辞文学的独特视角。

  注释
  1 詹鄞鑫:《神灵与祭祀:中国传统宗教综论》,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56页:"从横的方面看, 求雨的方式有舞雩、焚巫尪、作龙、厌胜术等。从纵的方面看, 殷、周、两汉的求雨活动既有互相继承的一面, 又有发展变化的一面。"
  2 载《思想战线》2002年第3期, 第126-129页。
  3 道教中存在大量祈雨经, 如《太上洞渊说请雨龙王经》、《太上元始天尊说大雨龙王经》、《灵宝天尊护国祈雨消魔大功德经》等, 由于它们与本文的重点所在--文人与地方官员创作的祈雨文--不同, 它们多具程序化特点, 内容也多一成不变, 因而不在本文涉及范围。道教祈雨斋醮青词亦不在讨论范围。
  4 (明) 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卷一百六文部, 四库全书本。
  5 (明) 叶 盛:《菉竹堂稿》卷七, 清初钞本。
  6 (清) 张之洞:《张文襄公骈文》卷二, 续修四库全书本。
  7 (宋) 朱 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第八十六, 四部丛刊本。
  8 (明) 何乔新:《椒邱文集》卷二十七, 四库全书本。
  9 (清) 陆 耀:《切问斋集》卷九, 四库未收书辑刊本。
  10 (清) 张履祥:《杨园先生全集》卷二十二, 同治十年刻本。
  11 (宋) 刘 挚:《忠肃集》卷十, 四库全书本。
  12 (元) 许有壬:《至正集》卷六十九, 四库全书本。
  13 (清) 张九钺:《紫岘山人全集》文集卷十, 咸丰元年刻本。
  14 (清) 张伯行:《正谊堂续集》卷八, 四库未收书辑刊本。
  15 (明) 刘 玉:《四月祷雨祭文》, 《执斋先生文集》卷二十, 续修四库全书本。
  16 (明) 王演畴:《告桂林府城隍祷雨文》, 《古学斋文集》卷四, 四库未收书辑刊本。
  17 (明) 蔡献臣:《癸丑秋南街祷雨文》, 《清白堂稿》卷十六, 四库未收书辑刊本。
  18 (清) 鲁九皋:《瑶台山祷雨文》, 《翠岩杂稿》卷一, 四库未收书辑刊本。
  19 (宋) 陈傅良:《止斋先生文集》卷四十四, 四部丛刊初编本。
  20 (宋) 卫 泾:《后乐集》卷十九, 四库全书本。
  21 (清) 贺长龄:《耐庵文存》卷六, 续修四库全书本。
  22 (晋) 杨泉《物理论》曰:"阳盈而过, 故致旱。"
  23 《宋文鉴》卷第一百三十五, 四库全书本。
  24 (宋) 黄 榦:《勉斋先生黄文肃公文集》卷二十二, 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
  25 (元) 吴 澄:《吴文正集》卷八十九, 四库全书本。
  26 (元) 胡祗遹:《紫山大全集》卷十九, 四库全书本。
  27 (宋) 宋 祁:《景文集》卷四十八, 四库全书本。
  28 (明) 何乔新:《椒邱文集》卷二十七。
  29 (清) 唐仲冕:《陶山文录》卷九, 续修四库全书本。
  30 (元) 马祖常:《夏干祷雨文》, 《石田文集》卷八, 四库全书本。
  31 (宋) 刘 宰:《乡曲祷社祈雨文》, 《漫塘文集》卷二十八, 四库全书本。
  32 (宋) 苏 过:《祷雨忏文》, 《斜川集》卷六, 续修四库全书本。
  33 (明) 归有光:《祈雨文》, 《震川先生集》卷三十, 四部丛刊初编本。
  34 (宋) 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居士集卷第四十九, 四部丛刊初编本。
  35 (宋) 陆九渊:《象山先生全集》卷二十六, 四部丛刊初本。
  36 (明) 何乔新:《椒邱文集》卷二十七。
  37 (宋) 卫 泾:《后乐集》卷十九。
  38 (清) 陆陇其:《三鱼堂文集》卷十二, 四库全书本。
  39 (明) 刘 玉:《执斋先生文集》卷二十。
  40 (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卷十, 续修四库全书本。
  41 (宋) 叶 适:《水心先生文集》卷二十六, 四部丛刊初编本。
  42 (清) 陆 耀:《切问斋集》卷九。
  43 (元) 许有壬:《至正集》卷六十九。
  44 (元) 张养浩:《归田类稿》卷八, 四库全书本。
  45 (宋) 陈 亮:《龙川文集》卷二十二, 丛书集成初编本。
  46 (宋) 宋 祁:《景文集》卷四十八。
  47 (宋) 曾 巩:《泰山祈雨文》, 《元丰类稿》卷三十九, 四库全书本。
  48 (宋) 曾 巩:《元丰类稿》卷四十。
  49 (清) 汤 斌:《汤子遗书》卷八, 四库全书本。
  50 (明) 刘 玉:《祷雨祝文》, 《执斋先生文集》卷二十。
  51 (明) 殷 奎:《咸阳县祷雨文》, 《强斋集》卷五, 四库全书本。
  52 (唐) 柳宗元:《河东先生集》卷四十一, 四部丛刊本。
  53 (宋) 刘 敞:《公是集》卷五十, 四库全书本。
  54 (元) 马祖常:《石田文集》卷八。
  55 (宋) 黄庭坚:《豫章黄先生文集》卷第二十一, 四部丛刊本。
  56 (宋) 司马光:《温国文正公文集》卷第八十, 四部丛刊本。
  57 (明) 郑 真:《荥阳外史集》卷五十六, 四库全书本。
  58 (清) 孙星衍:《孙渊如先生全集》岱南阁集卷二, 续修全书本。
  59 《文苑英华》卷九百九十六, 四库全书本。
  60 《文苑英华》卷九百九十六。
  61 [英]詹姆斯·乔治·弗雷泽:《金枝》, 徐育新等, 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第18页。
  62 如国光红《关于古代的祈雨--兼释有关的几个古文字》, 《四川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王浩《殷墟卜辞所见焚巫祷雨习俗探讨》, 《文物季刊》1999年第3期等。
  63 如陈业新《两汉祈雨礼俗初探》,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4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第319-328页;陈学霖《金朝的旱灾、祈雨与政治文化》, 《漆侠先生纪念文集》, 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第542-561页;皮庆生《祈雨与宋代社会初探》, 《华学》第6辑, 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版, 第322-343页。
  64 《礼记·月令》郑玄注。杨天宇:《礼记译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第259页。
  65 汤在自焚仪式上所念祷词, 《论语·尧曰》、《墨子·兼爱下》记有片断为:"万方有罪, 即当朕身;朕身有罪, 无及万方。"与《吕氏春秋》记载大同小异。
  66 苑 利:《华北地区祈雨谣辞研究》, 《思想战线》2002年第3期。
  67 《通典》卷四三《礼典》三《沿革·大雩》载东晋穆帝永和年间有司议制雩坛, 旱则祈雨, 仪式有"歌《云汉》之诗章" (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第1203页) .又如, 《隋书》卷七《礼仪志》二载梁武帝雩礼仪式, "舞童六十四人, 皆袨服, 为八列, 各执羽翳, 每列歌《云汉》诗一章而毕" (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 第125-126页) .
  68 《大唐开元礼》卷七十"诸州祈诸神"条,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第360页。
  69 (清)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一百七, 续修四库全书本。
  70 (清) 宋 琬:《安雅堂文集》卷二, 续修四库全书本。
  71 (清) 陆 耀:《切问斋集》卷九。
  72 (元) 王 恽:《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卷第六十四, 四部丛刊本。
  73 (清) 李元度:《天岳山馆文钞》卷三十七, 续修四库全书本。
  74 (清) 唐仲冕:《陶山文录》卷九。
  75 朱熹:《丰利侯祈雨文》,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第八十六。
  76 夏剑钦等校点:《太平御览》卷十一引谢承《后汉书》。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第99页。
  77 (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一, 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第131-132页。
  78 (清) 夏 炘:《述朱质疑》卷十四, 丛书集成三编本。
  79 (唐) 李德裕:《李文饶集》外集卷四, 四部丛刊本。
  80 (唐) 白居易:《辨水旱之灾明存救之术》, 《白氏长庆集》卷四十五, 四部丛刊本。
  81 (清) 俞正燮:《求雨说》, 《癸巳存稿》卷九, 续修四库全书本。

点击查看>>商汤祈雨文化论文(推荐6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
原文出处:刘欢萍.试论中国古代祈雨文的主题特征及其文化内蕴[J].文化遗产,2012(03):68-7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