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微观经济学论文

厂商理论论文(经典推荐10篇)

来源:学术堂 作者:万老师
发布于:2020-03-07 共16257字
  厂商理论是对影响资源配置和分配的厂商行为的理论研究,本篇文章就向大家介绍几篇厂商理论论文,看是由哪些情况影响资源配置和分配的厂商行为,下面就让我们通过下文来了解一下吧!
 
厂商理论论文经典推荐10篇之第一篇: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厂商理论比较研究
 
  摘要: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虽然对厂商的起源、性质、边界与行为的认识有重大不同, 但都构筑了庞大而系统的分析体系。对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厂商理论进行比较, 有助于以马克思厂商理论为指导, 借鉴西方经济学厂商理论的合理之处, 构建符合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厂商理论, 更好地为我国企业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制度服务。
 
  关键词:厂商理论; 马克思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比较; 借鉴;
 
  厂商是影响资源配置的微观经济主体, 厂商理论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之一。马克思的厂商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主要理论之一, 对理解资本主义经济的实际运行具有重大意义。西方经济学的厂商理论通过理性人等分析方法的具体应用, 也构建了具备系统性和动态性的理论体系。二者虽然在分析视野、分析方法、体系结构、理论表述等方面有重大区别, 但在关注焦点、基本因素、作用机制等方面又有相通与互补之处, 对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厂商理论进行比较, 归纳其区别与联系, 有助于借鉴和吸收西方经济学厂商理论中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成果, 澄清和排除其中的错误观点, 构建符合时代特点和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厂商理论, 为进一步推进我国企业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制度服务。
厂商理论
 
  一、马克思经济学的厂商理论
 
  马克思经济学的厂商理论主要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 以唯物辩证法为分析方法, 以价值和剩余价值为核心概念, 说明厂商起源与企业制度形态的基本原理, 是马克思经济学科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方法论是科学抽象法, 是逻辑分析与历史分析的统一, 以不同阶级和不同个人的不同社会规定性为基础, 是一种基于具体社会历史结构的理性分析方法。
 
  (一) 对厂商的起源、条件、规模和制度变迁等问题的历史分析
 
  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和发展的回顾中, 分析了资本主义厂商起源和厂商制度演变问题, 叙述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工厂制度——股份公司的厂商发展动因和轨迹。马克思认为, 厂商是社会经济历史条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需要从技术关系和经济关系两方面加以把握。一方面, 发达的社会分工体系、劳动组织内对工序和操作的细分及在此基础上互相之间的劳动协作是厂商产生的技术因素。另一方面, 相对于独立手工业劳动而言, 厂商提升了同等私人劳动的技术水平, 使劳动产品更适合市场需求, 有助于提高私人劳动的社会特征, 因而更符合价值创造与实现的本质要求。从历史视角看, 早期资本主义厂商起源于简单协作的工场, 再经过分工协作的工场向近代和现代厂商演进, 其中贯穿着以下因素的相互作用或协同效应:协作提高了劳动生产力而成为厂商的起点之一、劳动力成为商品构成资本主义厂商产生的制度条件、货币转化为资本作为资本主义厂商产生的关节点、追求利润是资本主义厂商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最低资本额则是资本主义厂商产生的经济门槛。[1]
 
  马克思认为,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 厂商规模的扩大是一个动态过程, 主要有三种基本途径:资本的内部积累、横向集中和社会化控制。技术、协作、劳动力、资本、竞争和利润等因素的变迁导致厂商规模和制度的变迁, 而更深层次的因素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断发展与相互作用。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生产资料的集中成为厂商规模扩大的基本条件。技术分工带来的生产效率提高, 特别是赚取更多利润的刺激是厂商规模扩大的动力。从当时厂商的发展实际出发, 马克思主张大型化发展将是历史规律。但马克思也认为, 厂商规模的扩大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 包括资本集中程度、管理监督费用、流通费用等。[2]因此, 获取剩余价值无限需求与这些限制条件之间的权衡决定了厂商的规模。马克思还指出了厂商形态及其制度的演变过程和规律。通过联系生产力变化对制度变化的影响, 研究了独资企业、合作制企业和股份公司等形式, 指出技术革命的威力不可阻挡, 特别是机器应用于大工业, 最终确立了工厂制度形态, 并以大生产为基本特征, 带动整个社会生产方式发生革命。
 
  (二) 对厂商的本质、职能、费用等问题的论述
 
  马克思从所有制理论、产权理论中引申出对厂商本质的分析, 指出作为特定生产关系承担者的厂商, 只有在相应的生产关系得到阐明之后才能被规定。一方面, 资本主义厂商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 虽然经理人员的劳动也可能创造价值, 但资本主义厂商的管理劳动必然具有剥削社会劳动过程的职能。另一方面, 从交换领域看, 资本主义厂商具有契约本质。通过对资本主义劳动力契约的深刻分析, 马克思指出这种契约在形式上具有平等性和自由性, 但又具有表面性和虚假性。马克思把资本主义工厂制度或厂商理解为一种生产方式, 认为资本主义厂商既是一个技术分析范式, 是从生产力和技术关系看待的内部具有分工协作关系的团队生产, 因而以所创造的价值作为对厂商绩效的评价准则;又是一个经济分析范式, 是从生产关系和经济关系看待的在历史中逐渐形成的、以不对称所有制关系为基础的进行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组织。[3]此外, 马克思还运用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说明生产性厂商、商业性厂商和金融性厂商在生产、实现和分割剩余价值上各自的特殊职能;通过系统考察产业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阐明资本主义厂商的职能和以生产费用与流通费用为代表的各种费用。
 
  (三) 对厂商的动机、内部结构的权利关系等厂商现实形态问题的分析
 
  马克思对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当事人或企业人格化代表的厂商的动机和行为模式进行了分析, 强调竞争可以理解为“许多资本的相互关系”, 对资本主义经济当事人的动机和行为模式具有重要影响, 由此决定资本主义厂商的动机是尽可能多地占有剩余价值。从这一点出发, 他认为, 积累是资本家特有的行为, 其源泉来自剩余价值, 并分析了资本家的消费, 如奢侈作为资本的交际费用对榨取利润的作用问题。但马克思认为, 人并不限于是其阶级的代表, 并讨论了制度多样性给资本家的动机和行为模式带来的变化。[4]马克思主要采取整体主义研究方法研究厂商内部的控制和分配问题。一方面, 马克思认为, 资本与劳动间的关系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并不存在固定的、一成不变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另一方面, 马克思指出, 生产概念的本质体现于所有制关系之中, 是一个客观的经济过程。因此, 虽然“资本雇佣劳动”这种生产关系早已有之, 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之成为资本主义社会主导的生产模式。马克思还指出了股份公司内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早期特征和意义。如, 由于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利益是根本对立的, 二者力量的不平等导致工人丧失其独立地位;雇佣契约的基础是劳动力的买卖, 是劳动力形式上的等价交换, 资本所有者的“剩余支配权”和“剩余索取权”实际上归因于购买劳动力商品的等价交换。
 
  综上所述, 马克思主要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建构厂商理论, 提出一种长期的、历史的、动态的分析框架, 这一理论科学地阐述了厂商制度的演进规律, 视角独特、论述深刻, 有利于揭示厂商的真正起源和历史演变。但他并没有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基本经济制度不变前提下有关厂商行为及制度调整等问题上, 没有从资源配置效率角度直接研究短期的厂商运营行为, 也没有运用现代分析技术对厂商理论进行精细化处理和数理分析, 因而没能形成一个对厂商组织形式和产权结构变动进行中、短期分析的子范式。
 
  二、西方经济学的厂商理论
 
  西方经济学的厂商理论经历了从新古典厂商理论到现代厂商理论的发展阶段, 已形成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近年来, 该理论体系呈现出以制度内化为代表的研究对象扩展化趋势, 出现了基于不对称信息的机制设计分析等一些有价值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成果。
 
  (一) 对厂商的起源、制度变迁等问题的历史分析
 
  西方经济学总体上缺乏对厂商起源、制度变迁等问题的历史分析, 但也有少数比较重要的研究成果。以诺斯、德姆赛茨为代表的产权与交易费用学派深入分析了诱发厂商制度变迁的四种因素:规模经济、外部性、风险和交易费用。这些因素将导致潜在的盈利机会, 若无法在现有的“厂商制度”内实现, 新的厂商制度安排将诱致性产生并将其内部化。熊彼特的“企业家”概念把创新的动力归于所谓非凡的企业家人格特质, 并把经济组织的创新看作是创新的五种基本形式之一。演化经济学强调厂商制度变迁是进化的、动态的、非唯一均衡的历史过程, 导致变迁最根本的原因是个人和组织所进行的学习, 这一过程存在规模报酬递增和路径依赖现象, 即厂商由一种制度变化为另一种制度时, 存在利益不断增加和路径自我强化现象。这些研究成果都扩展了人们对厂商的“生长——衰亡”机制的基本认识。
 
  (二) 对厂商的本质、边界等问题的逻辑说明
 
  厂商的本质、边界问题是现代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新古典经济学把厂商与市场的边界 (厂商规模) 区分为横向和纵向两方面。横向边界是指单一产品厂商的生产规模或多产品厂商的生产范围, 纵向边界是指厂商是否生产那些可从外部购买的商品和服务。但新古典理论只是把厂商看作一种生产函数, “黑箱”成为厂商的代名词。科斯强调厂商是一种资源配置机制, 其规模的扩大是科层组织对市场交易的取代, 通过内部调节资源的方式能节约交易费用, 但厂商内部也有诸如监督成本、创新的激励减少、代理成本、官僚主义成本等形式的交易费用。在关于企业内部权利本质的分析中,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 不同生产要素所有者按照其边际生产率获取报酬, 因而利益分配公平而有效率。尽管新制度经济学突破了新古典理论的局限, 但仍认为厂商内部的权威和命令不是权利关系, 而是市场关系, 否认代理关系与雇佣关系的区别。总体而言, 西方经济学的厂商理论在本质上是一个缺乏生产关系要素分析的体系。新古典经济学基于完全信息和完全理性注定无法处理权利安排问题, 各种要素的无差别性和厂商权利的和谐性也就是必然的理论结论。即使加入信息不完全假定的新古典厂商理论体系在本质上仍是如此, 决定于信息显示和剩余分配的谈判力等方面所做出的一些假设往往缺乏稳定性。[5]但近年来, 西方经济学基于信息不对称问题开始对企业规模和治理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这些新成果对理解厂商运作层面的新动态、新特征具有重要启示。
 
  (三) 对厂商的市场行为等现实问题的分析
 
  西方经济学中的厂商行为理论主要涉及四个方面:成本理论、市场结构、厂商均衡和非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函数。其中, 市场结构指影响厂商行为的市场组成特点, 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四种类型, 而存在垄断的市场结构导致企业经营中许多危害社会福利最大化的非效率行为, 产业经济学对此有着极其丰富的描述。由于厂商很大程度指的是资本家, 其最大化目标是包括利润、闲暇、声誉、流动性、控制等在内的多重效用函数。因此, 考虑到不确定性和交易成本等因素, 一些较新的西方经济学厂商理论对最大化假设在技术层面作了修正和丰富, 但正如程恩富教授所言, 这些修订并没有摆脱新古典经济学的约束, 其实质仍是强调利益相对最大化, 而不是否认经济人假设。
 
  总体而言, 从经济组织形式的角度看, 西方经济学能在统一的分析框架内对市场与科层这两种现代经济的基本组织形式作效率比较, 基于信息不对称提出企业治理问题和科层结构问题, 特别是从微观层面和短期视角、具体机制、厂商市场行为、成本收益关系等层面分析厂商问题, 进而提出相关的机制设计, 因此在内容上、方法上都更具体化、微观化和定量化。但西方经济学强调厂商制度变迁是改进资源配置效率的根本手段, 并试图说明资本主义社会能有效地促进企业制度变迁, 这本质上是在为所谓资本主义制度的动态调整能力给予新的理论解释和辩护。
 
  三、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厂商理论的比较及启示
 
  由于时代背景、分析方法的不同, 马克思经济学厂商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厂商理论的内容、结论也不同。但这两种理论体系中影响厂商行为的基本因子和机理有相通之处。因此, 二者既相互区别对立, 又相互联系一致。在对其进行比较的基础上, 应继承和坚持马克思经济学厂商理论的精髓, 借鉴和吸收西方经济学厂商理论中的分析方法和科学成果, 构建符合时代特点和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厂商理论, 为我国企业改革与发展提供更好的理论指导。
 
  (一) 厂商理论体系的构建需要实现长期制度分析与短期运行分析范式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对厂商问题的研究在出发点和重点上都不同于西方经济学。他不是将重点放在外部流通领域或价格机制上, 而是侧重于厂商组织内部分析。基于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深入研究和对产权结构与组织特征的全面系统分析, 马克思建立了一个基于劳动价值论的、历史范式与逻辑范式有机统一的厂商理论。西方经济学的厂商理论最初只是把厂商看做生产函数, 没有给厂商下一个科学定义, 对厂商利润最大化行为的制度原因没有进一步说明。新制度经济学厂商理论把制度、契约和环境因素纳入理论体系, 分析信息不对称、机制设计、厂商制度变迁等问题, 形成一个运用现代经济分析工具和经济思想的理论体系, 但缺乏对厂商深层本质关系的分析 (如忽视厂商内部雇佣劳动关系与外部市场关系的本质区别) 。马克思经济学厂商理论的生命力和意义在于不断以开阔的视野、更全面的科学性、更好的开放性来分析厂商发展和演化中的新问题。因此, 要以马克思经济学的厂商理论为主体, 以西方经济学的厂商理论为借鉴, 从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双重因素共同决定的角度对厂商的行为及规模展开分析, 既要说明厂商制度长期演变的方向和基本规律, 又要加强和深化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运作规律的系统把握, 建立长期制度分析与短期运行分析有机统一的新范式。
 
  (二) 厂商作为社会生产的组织形式和社会经济的产权结构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
 
  西方经济学对厂商进行了许多表象分析和描述, 马克思在对厂商行为的各种表象完整把握的基础上进行了本质分析, 明确阐述了厂商性质研究的两个层面 (社会生产的组织形式和社会经济的产权结构) 的辩证关系, 指出两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如, 在厂商效率的认识上, 马克思所讲的厂商效率既是从历史角度看待的组织效率, 又从生产关系角度强调资本主义企业雇佣劳动的本质特征。而西方经济学是在基本经济制度确定前提下对厂商内部控制及分配问题进行研究。在其看来, 厂商内部的权威和命令主要不是权利关系, 而是委托代理关系的体现。这是从组织形式角度强调资源配置效率。但也应该看到二者统一的一面。如, 资本主义企业的委托代理机制设计包含了对雇佣劳动关系有效调整的成分, 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而且能提高企业制度的生存效率。再如, 借助于资本是“运动中的价值”的概念, 基于追求剩余价值的行为和不确定性的联系, 马克思实际上把不确定性及有限理性引入了对资本主义厂商行为模式的分析, 提出了相对效率等重要概念。
 
  (三) 要根据实践发展的要求对马克思经济学厂商理论的核心要素如劳动、资本等进行夯实、完善和创新
 
  马克思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看做厂商产生的根本原因, 指出“厂商是追求效率的产物, 而又在本质上追求效率”。马克思认为, 商品的价值产生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 并由生产同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价值规律本身就是效率规律, 厂商生产商品价值的高低决定着厂商效率的状况。但马克思界定的劳动主要是活劳动。从当今现实看, 由于“管理革命”和“资本革命”的出现, 创造价值的劳动不再是马克思理解的简单活劳动, 而是包括管理劳动等在内的组合劳动, 这就要求拓宽传统的劳动概念。[6]同时, 资本概念也需要拓宽。从唯物辩证法对内容与形式关系的论述看, 资本不仅具有生产关系含义, 而且具有生产力方面的内容, 特别是货币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组织资本、社会资本概念的提出和变迁说明了资本革命的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 可以用管理和技术的资本化来解释科技创新企业的诞生、企业家的作用、资本有机构成的改进、厂商组织创新等问题。
 
  (四) 要结合基本经济制度约束, 正确认识基于具体人性的企业制度安排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的厂商理论没有停留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当事人动机的抽象理解上, 而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规定了厂商行为的客观意义。由于现实中的厂商是一个虚拟的法人组织, 如果只是从西方经济学的利润最大化假设出发, 容易导向企业主私有制崇拜和股东利益至上等改革思路。但不同厂商在行为、动机和信念上体现出来的差异是与特定的资本积累体制和厂商制度, 特别是特定的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因此, 在社会主义制度中, 澄清厂商不仅具有利己而且具有利他动机, 不是纯粹的利润最大化, 这有助于树立社会责任, 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发展中推进企业改革与发展, 在增进社会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实现合理的厂商利益最大化。公司制创造了一种超越借贷关系的资本运动, 从而形成了动态产权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产权运动形式虽然以收入的资本化和个人利益存在为前提, 但并不改变公有制性质和生产关系, 而是通过企业组织形式和资本运动方式的创新, 不断探索公有制的新实现形式。
 
  (五) 对厂商内部结构性质的分析、对厂商市场行为的分析、对厂商规模的分析都要与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特征相适应
 
  马克思关于厂商规模扩张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增值的利益冲动和技术手段革新的观点抓住了问题的实质, 但由于他相对忽视了成本——收益核算, 忽视了决定厂商规模的具体因素的测量, 因而对现代市场经济中厂商规模的扩张缺乏强有力的解释。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相关分析, 对厂商规模变化的认识应考虑降低产品成本的机动灵活性、注重厂商边界的虚拟性特征等方面。从基本内容上看, 马克思的厂商理论涉及面很广, 但西方经济学的厂商理论更多地涉及资本结构、内部等级制、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等当代问题, 并出现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虽然从理论上说资本主义企业的私有制是“资本雇佣劳动关系”的源头, 社会主义公有制消除了这种冲突, 但只要承认个人利益的不同或差异, 就不难发现现阶段厂商内部结构中企业与员工之间利益冲突的现实可能性;只要承认集体利益的不同或差异, 就不难发现现阶段厂商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冲突的现实可能性。因此, 基于私有制的委托代理理论和机制设计对我国企业健全管理体制和完善公司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此外, 西方经济学提出的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所造成的企业垄断问题, 即这些厂商虽然有“生存”效率但缺乏资源配置效率, 在我国企业改制实践中也需要重视并加以规制和坚决矫正。
 
  参考文献
  [1]程恩富.西方企业理论与马克思企业理论的比较[D].张宇, 孟捷, 卢荻.高级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最新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320-325.
  [2]许光伟, 张威.国内学者的马克思企业理论研究[J].经济学家, 2007, (1) .
  [3]许光伟.马克思厂商理论的现代范式[J].当代经济研究, 2007, (9) .
  [4]孟捷.经济人假设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J].中国社会科学, 2007, (1) .
  [5]刘元春.交易费用分析框架的政治经济学批判[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170-179.
  [6]史正富.劳动、价值和企业所有权[J].经济研究, 2002, (2) .
 
  文献来源:宋宇.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厂商理论比较研究[J].经济纵横,2010(05):13-17.
 
厂商理论论文经典推荐10篇之第二篇: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论纲
 
  摘要:马克思企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行规律时, 是从研究企业这个微观经济主体开始的, 并围绕企业及其资本来展开。企业既是社会财富的生产单位, 也是社会生产关系的组织载体。企业的性质应当包括企业的社会性质和自然性质两个方面。马克思企业理论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 以资本运动为中心, 以剩余价值生产、流通和分配为主线, 研究资本是如何实现增殖的。企业制度包括企业组织制度、产权制度及管理制度, 其发展演变是为资本增殖服务的。
 
  关键词:马克思; 《资本论》; 企业理论; 企业性质; 资本增殖运动; 企业制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 ***总书记强调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深入梳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成为当前亟待研究的理论课题。
厂商理论
 
  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 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经济组织。因此, 构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 成为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企业的性质
 
  企业的性质问题是企业理论基本问题之一, 不同的学者对之展开了不同程度的研究, 并形成的不同的观点。
 
  (一) 相关观点的简要评析
 
  在西方企业理论中, 无论是科斯把企业性质看作是用企业组织代替市场价格机制以节约交易费用, 还是其他学者把企业性质看作是团队生产、契约关系等, 这些都很难说是企业的性质。节约交易费、团队生产、契约关系等, 与其说是企业的性质, 倒不如说是企业所具有的一些特征。
 
  1.节约交易费用是手段, 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 不能把节约交易费用看作企业的性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企业如何节约交易费用做了大量的论述。在生产领域、流通领域, 企业或资本家不仅要尽可能地降低生产费用, 还要尽可能地降低非生产费用, 减少交易费用的发生。例如, 在计时工资下, 一些企业实行小时工资制, 企业不再承担支付工人日工资或周工资等基本工资的义务, 而是按照工人劳动多少小时就支付多少报酬, 这样一来, 企业节约用于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的支出。在计件工资制下, 劳动的质量和强度由工资形式本身来控制, 对劳动的监督成为多余, 企业因此而节约了对工人监督管理所发生的交易费用;当企业把一些半成品交由工人带回家进行加工时, 甚至厂房、设备等不变资本的费用也得到了节约。这一切围绕节约生产费用、交易费用而做出的一系列制度安排, 究其实质都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
 
  2.以企业组织的形式进行的团队生产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但并非所有的团队生产都是以企业的形式来展开, 把团队生产看作企业的性质显然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在企业出现以来, 人类历史上就存在团队生产的方式。因此, 不能简单地抽象地把团队生产当作企业的性质。
 
  企业作为一种现代商品经济的生产组织, 不同于自然经济下分散的个体生产, 它是由不同工种、不同职能部门的众多工人在既定的生产场所协同进行, 每个工人作为“总体工人”的一个组成部分发挥作用。但是, 这些较多工人组合在一起进行“团队生产”的方式, 受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企业组织形式的制约。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下, 所谓的企业形式的“团队生产”也仅表现在形式上和表面上。首先, 工人团队和企业本身是对立。企业组织工人组成团队生产, 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占有工人团队的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 二者在利益上是根本对立。其次, 工人团队依附于企业组织。马克思认为, 同一资本能同时雇用较多的工人, 是资本主义现代企业生产活动的起点。“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 (或者说同一劳动场所) , 为了生产某种商品, 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 这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因此, 团队生产是受资本控制而不是由工人自主自愿进行的, 它依附于企业组织, 成为企业生产所具有的特征之一。最后, 在团队生产内部, 个人彼此之间也是对立的。在私有制企业下的团队生产内部, 个人之间也是彼此对立和分离的, 他们是在私有制下社会分工及由此造成的阶级分化下进行生产活动的。他们的这种生产劳动表现为一种矛盾的存在:即在连续进行的生产线上他们既需要协作, 但在市场竞争中又互相对立。当然, 不同历史阶段, 其对立的程度和形式也不完全一样。可见, 把团队生产看成企业的性质, 实质是在掩盖和抹杀企业的性质。
 
  3.企业作为经济组织所展现出来的契约关系, 体现了现代社会契约特征或契约精神, 契约关系并不是企业组织所独有的属性, 因而契约关系显然也不是企业的性质。
 
  企业在运行中所表现出的契约关系, 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企业所有者或出资者之间的契约关系。其次是企业组织或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契约关系。在企业内部, 企业和雇用工人之间的契约关系, 一方面, 无非就是明确工人必须按照契约的要求进行生产劳动;另一方面, 企业也必须按照契约的规定支付工人的工资, 并按照契约合理合法地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马克思指出:“这种情况对买者来说是一种特别的幸运, 对卖者来说也绝不是不公平。”再次, 是企业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契约关系。随着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在企业主或资本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之间, 形成了一种委托代理的契约关系。马克思提纲挈领地指出, 在资本主义的股份公司中, “实际执行职能的资本家转变为单纯的经理人, 即别人的资本的管理人, 而资本所有者则转化为单纯的所有者, 即单纯的货币资本家。”
 
  在现代社会, 契约关系已成为维系社会正常运行的基本方式。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是在一定的契约关系下展开的, 既受契约关系的约束, 也受契约关系的保护。卢梭等人甚至把国家也看作是社会契约的产物。可见, 契约关系作为一种社会关系, 普遍存在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并不是企业组织所独有的属性。因此, 把契约关系看作企业的性质, 并不能真正的揭示企业的性质。企业作为一种经济组织或经济主体, 的确需要面对和处理各种契约关系, 但是不能因此说契约关系就是企业的性质。
 
  可见, 西方企业理论并没有真正触及企业的性质, 而是对企业在运行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特征进行了描述, 并把这些企业的特征当作企业的性质来认识, 并不能从理论上揭示企业的性质。
 
  (二) 企业的性质
 
  某一事物或社会组织的性质, 应该是该事物或该组织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而又与其他事物不同的内在属性。它是把某一事物和别的其他事物开来的主要标志。从上面的分析可知, 既然节约交易费用、团队生产、契约关系等是社会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或者说, 是社会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形式在企业组织内部的应用或反映, 而不是企业所独有。因此, 就不能把这些普遍存在的某种现象或特征说成是企业的性质。
 
  从理论上看, 企业是为市场提供某种商品或服务、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企业的性质应当包括企业的社会性质和自然性质两个方面。
 
  首先, 最基本的是企业的社会属性或社会性质。企业的社会性质只能从企业的生产关系或所有制形式去认识, 或者说, 生产关系的性质或所有制的性质决定了企业的社会性质。根据所有权关系或产权关系, 人们可以判断某一个企业的性质。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的性质按其所有制关系不同, 可以分为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
 
  其次, 也可以从企业的自然属性或行业属性来探讨企业的性质。根据马克思关于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分类标准, 可以将企业分为生产生产资料的企业和生产生活资料的企业;根据三次产业的分类标准, 可以把企业分为第一产业的企业、第二产业的企业、第三产业的企业。不仅如此, 还可以对企业性质进行更具体的分类和定性, 例如, 生产手机的企业、生产汽车的企业、从事建筑的企业等。因此, 企业的性质无论是从其社会性质来考察, 还是从其自然属性来考察, 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 对资本家和工人经济利益关系的分析, 对剩余价值来源的秘密的研究, 以及对资本家如何剥削工人的揭露, 都是以企业作为组织载体的存在为前提的。左大培认为, 企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精髓, 并把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分析称为马克思的“企业理论”。
 
  二、企业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微观经济组织
 
  企业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微观经济主体和组织载体。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为了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 从资本主义经济现象中最基本、最普遍的商品入手, 而商品是企业或资本家为追求剩余价值或利润而进行生产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确立后, 表现为社会财富的元素形式的商品主要是由企业组织进行生产, 商品的交换和流通也是企业通过市场交易得以实现。因此, 企业无疑成为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和最基本的经济组织。人们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方面都离不开企业这个最基本的经济组织。所以, 要研究和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自然离不开对企业这个经济主体的研究。
 
  在马克思创作《资本论》的时代, 企业已经是社会经济活动的最主要主体。企业是资本家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载体, 是资本运动的组织载体, 是经济活动的主体, 是一定生产关系的组织载体。而且,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有专门的篇章来阐述企业组织和企业制度的发展演变。这表明马克思自己也是非常清楚企业组织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他之所以不直接用企业组织, 而是用资本家来指代, 因为资本家是企业的所有者。因此,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直接研究资本家如何榨取剩余价值而不用企业代替资本家, 也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在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异常激烈和尖锐的时代背景下, 直接用资本家的提法而不用企业组织的提法, 更有利于切中问题的实质, 更有利于唤起和组织工人阶级进行斗争。
 
  三、企业资本增殖理论
 
  目前学术界在探讨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时, 更多是倾向于抽象地分析企业的性质、产权、制度及其与西方企业理论的比较等相关问题, 而缺乏对企业实质性问题即企业资本增殖运动的分析。我们知道,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 系统而科学地分析了企业资本的增殖运动。因此, 我们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时, 应当而且也必须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基础, 以资本运动为中心, 以剩余价值生产、流通和分配为主线, 分析企业资本的增殖运动。这些构成了马克思企业理论的核心内容。
 
  (一) 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的理论基础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同样也应该是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的理论基础。一方面,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资本家对价值、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 实际上就是对企业行为的分析。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始终是围绕商品价值、剩余价值来展开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交换和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 通过对简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分析得出了商品交换的一般公式;另一方面, 我们应当从中认识到, 马克思所谓的简单的一般的商品经济, 它既是指相对于现代经济而言的, 指的是人类经济发展的较低阶段的状况;同时, 在更大程度上指的是理论上的抽象, 而非具体的经济发展阶段, 即通过对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形式的分析后得出的一般的抽象的商品交换公式, 它适合于商品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 因而是一般的、简单的。即使在当今发达的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条件下, 一般的商品交换也是体现为W-G-W。
 
  而以实现资本增殖为目的的企业组织, 其商品交换的目的不是为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只是手段, 其目的是为了实现资本增值。尽管如此, 企业在市场上的交换行为也是遵循商品交换的一般规则和一般公式。因此,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的理论基础。
 
  (二) 资本增殖运动是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的中心
 
  企业组织是资本存在的外壳, 是资本的外在形式;资本是企业的灵魂, 是企业的生命线。在《资本论》中, 马克思对作为资本人格化代表的企业行为的分析, 是以资本分析为中心来展开的。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分析的是资本的生产过程, 第二卷分析资本的流通过程, 第三卷分析资本生产总过程及其表现形式。这些都是以资本为中心来展开分析的。
 
  理论分析和逻辑进路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在实际生活中, 企业的运转是通过资本运动来进行的。资本运动是企业全部工作的中心, 是企业经济活动的实质性内容。离开了资本及其增殖运动, 企业也就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在市场上, 在形形色色的各种商品形式背后, 实质是资本的存在形式。因此, 研究和分析资本的运动, 自然就成为马克思企业理论的中心内容。
 
  (三) 资本增殖是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的主线
 
  资本运动构成了企业经济活动的实质性内容, 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资本增殖, 即实现利润最大化。马克思在分析资本运动时, 始终围绕着资本增殖这一主线来展开。无论是产业资本、商业资本、还是借贷资本, 无一例外的都是为了实现资本增殖, 唯一的区别仅仅在于资本运动即资本循环的形式不同。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产业资本为例, 科学地分析和揭示了资本是如何实现增殖的, 即剩余价值的生产、实现及分配。在《资本论》第一卷, 马克思分析了资本的生产过程, 揭示了剩余价值是如何生产出来;第二卷马克思分析资本的流通过程, 阐述了包含了资本增殖部分或剩余价值的商品如何实现;第三卷, 则是分析剩余价值在不同职能资本之间如何进行分配, 即分析不同部门的资本是如何瓜分剩余价值的。对于产业资本而言, 企业为了实现资本增殖, 按一定的比例在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然后在企业内部通过生产过程使二者结合起来, 生产新的商品。在这一过程中, 生产资料在工人具体劳动的作用下, 将自身价值的一部分或全部转移到新的商品形态中, 同时, 工人的抽象劳动凝结在新的商品体中, 它不仅再生产出相当于其劳动力价值或可变资本的价值, 而且还带来剩余价值。当企业在市场上售卖包含了剩余价值的新的商品时, 资本增殖最终得以实现。资本的这一增殖运动过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G-W-A-Pm...P...W′-G′。对于商业资本来说, 其增殖过程表现为G-W-G′。而对于借贷资本或生息资本来说, 其增殖过程则表现为:G-G′。不管不同资本形式增殖过程在形式上怎样变化, 它们都是资本总公式G-W-G′的变形。资本总公式G-W-G′以其直接的简明的形式展示了资本追求增殖或获取利润的目的。当然, 企业追求资本增殖不是一次性的, 而是永无休止的过程。它不断地把实现增殖了的货币重新在规模扩大的基础上投入新一轮的增殖过程, 如此反复, 永无止境。
 
  可见, 马克思关于资本运动的分析, 始终是围绕着资本增殖这一核心问题来展开的。因此, 对资本增殖的分析, 构成了马克思企业理论的主线。
 
  四、企业制度的起源与演进
 
  资本增殖运动是在一定的企业组织和企业制度下展开的。企业制度的起源和演进也是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 探讨了企业制度的发展演进以及与此相关的企业管理制度的发展演进。马克思在探讨企业制度的发展演进时, 一个显著的特点是:马克思认为, 企业制度的设计及其演进是为了适应企业追求剩余价值或获取利润的需要。企业制度演进包括企业组织制度的演进、企业产权制度的演进以及企业管理制度的演进等。西方企业理论在讨论企业制度时, 只是抽象地谈企业制度, 或者说把制度及企业制度泛化, 变成了一个包罗万象的概念, 而回避对资本主义企业具体制度的分析。
 
  (一) 企业组织制度
 
  一般来说, 在讨论企业制度时, 如果没有特殊的说明, 通常指的是企业组织制度。例如西方企业理论在探讨企业起源时, 首先指的是企业组织制度或企业这种经济组织的起源。企业制度或企业组织制度的起源、演进是企业理论不得不关注的问题。不同学派对企业制度的起源及发展变化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
 
  西方企业理论认为企业起源于分工,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资本主义企业组织制度的发展演变时, 也是从分工的角度来进行。但是, 马克思认为, 分工是企业组织制度起源、演变的前提, 不能笼统地说企业起源于分工。马克思认为分工和私有制共同构成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前提条件。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为资本主义企业的创立准备了条件。马克思在《资本论》阐述了企业组织形式从工场手工业、工厂制度及股份公司制度的发展演变。工场手工业是资本主义企业组织制度的起点。马克思指出,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孕育于封建社会内部, 由手工业者和家庭作坊发展而来的工场手工业, 形成了在分工的基础上进行协作的结合劳动, 创造了一种新的生产力, 即“集体力”, 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加快了资本增殖程度。工场手工业为机器大工业准备了物质条件。机器的广泛采用使工厂制度得以建立。而在信用制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股份公司成为现代企业组织形式的典型代表。
 
  (二) 企业产权制度
 
  企业产权制度是企业制度的核心。随着企业产权制度的发展演变, 企业组织制度及相关制度也会发生变化。反过来, 企业组织制度的发展变化, 是企业产权制度变化的反映和体现。企业制度的演进历史表明, 企业产权制度的变化, 必然会诱致企业组织制度的创新;而企业组织制度的创新, 又会推动企业产权制度或产权结构发生变化。二者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 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企业产权制度的发展演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在资本主义企业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再到股份制企业的发展演变中, 企业的产权制度也在不断的发展演变。在手工作坊和工厂制度下, 资本主义企业组织尚处于其发展的初期阶段, 其产权制度主要为古典式的纯粹私人产权或古典家族式企业产权, 资本的产权结构单一, 企业资本来源于资本所有者的个人资本或家族内部成员的合伙, 企业主要使用资本所有者的自有资本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企业法人财产和企业主私人财产高度重叠。在股份公司制度下, 企业的产权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企业资本采取了社会资本的形式, 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股份公司的资本不再是纯粹的个别的私人资本, 而是“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财产, 即直接的社会财产”, 马克思敏锐地指出, 股份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 因而是一个自行扬弃的矛盾, 这个矛盾首先表现为通向一种新的生产形式的单纯过渡点。”
 
  (三) 企业管理制度
 
  企业管理制度受企业组织制度、产权制度的直接影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同样阐述了企业管理制度的发展演变。在工场手工业发展阶段, 企业组织完全是纯粹私人的企业, 规模较小, 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 企业管理者同时就是企业所有者。在分工协作和机器大工业阶段, 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 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所有权和经营权逐渐分离, 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开始由经理和监工等来担任, 监督管理工作固定一种专职。
 
  股份制企业出现后, 企业的产权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企业资本由单纯的个人资本向社会资本转变, 企业法人财产和所有者股权发生分离, 企业所有权与经营进一步分离, 专职的企业管理人员即经理人阶层出现。因此, “在股份公司内, 职能已经同资本所有权相分离, 因而劳动也已经完全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剩余劳动的所有权相分离。”
 
  总之, 企业组织制度、产权制度和经营管理制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其发展演的内在动力源于资本获取剩余价值或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要求。
 
  五、结语
 
  马克思企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企业理论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又完整的科学体系。它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 以资本增殖运动为中心, 包括剩余价值生产理论、资本循环与周转理论、成本利润理论、企业制度理论等。研究和梳理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 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
 
  在马克思创作《资本论》的时代, 由于资本主义制度下劳资双方矛盾日益尖锐化, 马克思在研究和揭示资本主义企业资本的运作规律时, 其直接的目的是为了唤起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 这是其所肩负的时代使命使然。在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主体, 是资本运动赖以进行的组织载体。如果把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中的资本主义制度因素撇去, 其关于企业运行规律的一般原理和理论同样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因此, 总结和梳理马克思企业理论, 既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也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人民出版社, 1972.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人民出版社, 1975.
  [3]张宇、孟捷、卢荻:高级政治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文献来源:刘荣材.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论纲[J].中国集体经济,2019(11):113-11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