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优化盲校职业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时间:2014-08-20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本文字数:2772字
论文标题

  如何在职业教育阶段实现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双注重",在重点关注职业教育阶段盲生专业技能水平的同时,更加关注盲生的道德品质,决定了盲校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走多远".

  盲校职业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的开展,应当结合本阶段盲生的身心特点和关注热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未来走上社会奠定合格的心理品质和道德标准.结合在盲校工作的经验和思考,笔者认为应以学生的自身发展为切入点,消除盲生对传统德育的消极情绪,激发盲生对自身未来发展的思考,为其未来走上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盲校职业教育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

  职业教育阶段是盲生学习专业知识技能、即将走上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盲生之间的心理差异很大,教师应当根据不同学生心理特点,开展针对性德育工作.

  盲生由于视力上的障碍,在认知事物时存在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这造就成了他们敏感的反应力和强烈的好奇心.职教阶段的盲生,一方面对自身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和挑战的渴望;另一方面,社会的同情加重了自卑的情绪蔓延,使他们对未来的生活产生困惑乃至悲观的情绪.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对残疾人的关注日益增加.然而,在各种宣传和活动中,往往会过分展示出对盲人学生的同情,过分强调盲人学生弱者和残障的角色,给正处于成长期的盲生带来很大的压力和心理困惑.

  另外,职业教育阶段的盲生加大了与社会的接触,心理状态波动较大.这一阶段的盲生,本来就处于"青春期""叛逆期",处于即将走进社会的重要时期,思维积极而敏感,渴望接触社会、接受新事物,却又害怕受到伤害,是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受社会环境的波动影响最为直接的群体.伴随着相对特殊的生活经历和心理经历,盲人学生往往内心矛盾激烈,主要体现在价值取向不稳定、精神躁动、道德观念弱化以及自我意识较强、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等方面.其道德状况,特别是道德判断和行为方面存在着矛盾和困惑.

  他们已不再盲目崇拜权威,而是更注重自己的内心感受.如果在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中,没有道德的约束,盲生在未来很容易会走上歧途.

  二、当前盲校职业教育阶段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 )重视专业技能远远大过对于职业道德的培养

  职业教育是以专业教育为基础的,这也常常让教育开展过程中"专业技能"和"道德品质"出现人为的权重失衡.职业教育阶段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技术考核,却常常忽视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发展所需要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在盲校职业教育阶段,医学专业的飞速发展以及行业的逐步饱和对专业推拿康复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大量的基础课、专业课几乎完全占据盲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德育几乎沦为陪衬.一味地注重技能的训练,结果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发展不够全面,心理素质较低,缺乏自信,在其职业生涯与继续发展中埋下了不小的隐患.

  (二)德育评价模式单一

  在职业教育期间,学生的关注重点始终在专业技能和就业上,专业课程的成绩突出,就业质量就相对好很多.同时,由于专业教学建立了比较系统、完善的学校、社会考核评价机制,明确的专科成绩以及各种等级的专业技能证书使各种专业知识的评价明确而有力.相比之下,德育则缺乏强有力的评价机制.对职业教育阶段的教师而言,其监控和评价的环节是"宽松"的,那么对学生而言其接受教育的动力自然就是"匮乏"的,这便导致了德育工作在盲校职业教育阶段的尴尬处境.

  三、优化盲校职业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一)构建合理的德育体系,重视德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要加强德育工作,首先要构建校内合理的德育工作体系,实现校领导总抓,教导处牵头,各年级部负责,团委、少先队加强考评,全校师生监督的合理架构,增强德育工作"全员育人"的观念.同时,加强德育教师队伍,特别是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建设,结合职业教育阶段盲生生理、心理特点,研发校本课程,加强校际间的学习与交流,定期开展专业知识讲座,打造强有力的"德育力量".

  (二)关注盲生心理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转变心态,增强盲生的认同感和价值感.

  职业教育阶段的德育工作,应当结合盲生对于自身发展的关心和渴望,结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剖析道德规范的现实社会价值,解读规范和道德品质之间的密切关系,联系道德品质和实现自我价值、创造自我财富之间的桥梁关系,才能真正使学生在心中认同德育与自身发展息息相关.

  在盲校的德育活动中,最常提到的就是感恩教育.然而笔者认为,过分强调感恩教育,会让学生感到作为残疾人的自卑感,职业教育阶段的盲人更是会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对学校的各项德育活动甚至是社会的关心产生抵触情绪.

  因此,在各项活动中,让盲生发现自身的价值,更能增强盲生的认同感,实现良好的德育目标.

  我校的共青团活动中,结合大中专的针灸推拿专业,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义务推拿服务.在学生活动的设计中,笔者一方面努力给职业教育阶段的盲生提供展示专业技能的平台,另一方面努力在活动中淡化"感恩",强调"奉献",让盲生知道他们不仅仅是接受社会的关心和帮助,更应该通过自己的双手与专业技能去回馈和奉献社会,做生活的强者.在学校组织和承办的各项社会各界关心互动活动中,笔者均增加义务推拿的活动环节,如参观高校博物馆活动后为讲解员进行推拿服务、参观消防体验活动后为消防官兵进行推拿服务、为来学校"献爱心"的志愿服务团体提供推拿服务等,取得较好的活动效果.

  ( 三 ) 关注网络舆情 , 合理疏导,及时发现解决盲生的思想问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同样也成为盲生了解信息、获取知识、实现娱乐和交流的有效助手,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着强烈而深刻的影响.职业教育阶段的盲生大部分均能熟练使用手机、电脑等各种网络媒体工具,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遭遇往往也会通过网络媒体进行宣泄.不良情绪通过网络往往很快在盲生群体中传播,甚至发酵形成较坏的影响.因此,在"自媒体"时代,作为职业教育阶段的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的网络舆情,通过建立网上互动平台,及时关注学生的 QQ 状态、微博、微信的分享,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回答和解决盲生提出的问题,对不良的情绪和倾向进行及时的沟通与疏导.

  (四)构建科学、高效的德育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的有效建立,对于提高德育工作的品质意义非凡.盲校职业教育阶段应在实践中探索研究,不断完善学生的评价方法,加大道德素质在盲生职业教育阶段综合评价中的比重,构建科学的考评方式.例如建立学生的德育档案,将学生是否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心理健康水平等都量化并记录,制定相应的行为准则及评定细则,并将评定结果纳入学业考核体系.

  德育的出发点不是禁锢人、约束人,而是发展人.笔者认为,盲校职业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的关键,就是告诉盲生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成功的学生,告诉他们走上社会后的基本行为准则.所以,德育工作应该成为促进盲生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以盲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为载体,以促进生涯发展为目的,让职业教育阶段的盲生能够正确对待自身,努力提升自我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工作能力,这才是盲校职业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的真正核心与内涵,也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论文来源参考: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