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理论论文

民俗体育论文(精选8篇)

来源:学术堂 作者:师老师
发布于:2019-12-27 共9200字

  民俗体育与我国传统文化紧密相关,可以看做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一种具有群众性、历史学的体育活动,传承与保护民俗体育是我国体育界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精选了8篇“民俗体育论文范文”,供广大学者阅读研究。

民俗体育论文

  民俗体育论文(精选8篇)之第一篇:浅谈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摘要:民俗文化是具有显着民族特征的文化, 是在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演变、发展、积累、传递而成的, 代表了传统的文化, 彰显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可见, 研究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措施, 分析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十分必要, 可以体现出较高的文化价值, 促进体育活动的开展, 促进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民俗体育文化为例, 阐述了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保护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升, 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素质以及生命质量, 开始注重锻炼, 注重养生, 大多数人都会参与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但是, 一些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民俗体育活动却没有受到广泛的关注与重视, 甚至许多人, 很多学生都不知道民俗体育是什么, 影响了民俗体育活动的实施, 也影响了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我国的民俗体育作为一种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行为民俗文化, 无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还是在各种民俗节日中, 都展现出巨大的魅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民俗体育文化也焕发出崭新的活力。与此同时, 必须解决好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才能使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发扬光大、走向世界。由此可见, 研究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十分必要, 势在必行。

  一、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但是也是一项受到忽视的工作, 一般情况下, 只有少数人意识到民俗体育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多数人还是未重视民俗体育文化传承, 还是意识不到民俗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性, 从而影响了民俗体育文化传承效果, 导致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存在较多的问题。

  目前, 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对民俗体育的认知度不够, 较为欠缺。在调查过程中, 大多数学生都不知道何为民俗体育, 即使知道民俗体育的概念, 也不清楚民俗体育活动有哪些, 具有哪些特色等。可见, 对民俗体育的认识性明显不足, 甚至对民俗体育还存在错误的认知。在此情况下, 民俗体育无法发展, 无法传承, 如果按照这种趋势发展, 学生一直不重视民俗体育文化, 长此以往, 甚至会导致民俗体育文化的消失。第二, 缺乏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者。民俗体育是文化的传承, 文化传承的关键就在于需要具有接班人与弘扬者, 文化与技艺一样, 通过弘扬与学习, 才能够更好地发展。因此, 需要具有接班人才能实现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目前, 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缺少接班人是一个主要问题, 当代青年对民俗体育活动不够了解, 且受到西方民俗体育文化的影响较大, 更加追崇西方体育运动, 导致出现民俗体育文化缺乏接班人的问题, 影响了民俗体育的传承。

  二、有效进行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措施

  近些年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也促进了地区文化的推广和传承, 作为高校教师, 应结合高校教育的实际情况, 积极的推动文化传承与保护, 下面对泸州市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措施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分析和探讨, 从而不断的提高泸州市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水平, 下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 提升人们认知, 丰富民俗体育的传播途径

  提升认知, 是解决我国人们对民俗体育传承与保护效果不佳的主要措施, 通过提升认知, 可以改变缺少正确认知现状, 提高人们的重视程度, 使民俗体育走入人民的视野, 丰富民俗体育活动与文化的传播, 为泸州市民俗体育文化传承奠定基础。提升人们认知, 丰富民俗体育的传播途径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合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 通过新媒体, 加大宣传力度, 使人们意识到民俗体育文化传承现状, 传承体育民俗文化的重要性, 提升人民认知, 转变人们错误思想, 为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第二, 教师需要加大对大学生民俗体育的重视程度, 提升大学生认知。大学生是文化传承的主力军, 改变大学生认知, 提升大学生认知十分必要, 是促进民俗体育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是有效开展民俗体育活动的必要前提。第三, 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 开展多渠道宣传展示活动, 让更多的人直观的了解民俗体育项目。第四, 开展民俗体育活动体验工作, 通过体验、接触, 提升人们认知, 使人们意识到民俗体育的独特魅力, 产生传承民俗体育文化的热情与动力。

  (二) 改革学校传统运动会

  目前, 学校传统运动会的项目多以西方经济项目为主, 如田径类的跑、跳、投项目等, 学生在进行体育训练时, 也着重进行跑步、铅球、跳远等项目的训练, 针对性较强, 对一些其他体育项目不够重视, 对民俗体育文化项目更加不够重视。因而, 不利于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保护。为解决此问题, 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改革学校传统运动会, 使学生意识到民俗体育项目的重要性以及趣味性, 开展针对性训练, 通过比赛取得荣誉, 以提升集体荣誉感为牵动力, 促进学生接触、了解、练习、感悟、传承、深入学习民俗体育活动, 了解民俗体育文化, 感受到民俗体育活动的魅力, 自觉成为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者与保护者, 成为民俗体育文化的接班人。例如, 学校可以尝试进行运动会改革, 添加一些民俗体育项目, 如舞龙、舞狮、陀螺等项目, 鼓励学生进行民俗体育项目练习, 了解民俗体育项目, 提高对民俗体育项目的认知, 利用学校的运动会, 为学生提供学习、练习、了解的场所, 促进学生进步。

  (三) 利用体育课或第二课堂进行推广

  充分利用体育课, 由体育教师向学生介绍和展示有趣的民俗体育项目, 并组织、指导学生练习。在第二课堂中, 利用各种俱乐部、协会, 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体育活动,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面。让参与者从中感受到民俗体育带来的乐趣, 自发的承担起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保护的重任。

  (四) 加大政府在民俗体育保护过程中的资金投入

  民俗体育想要发展, 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需要政府加大宣传力度, 加大资金投入, 才能够确保民俗体育传承效果, 才能够为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创造有利的条件。由此可见, 加大政府在民俗体育保护过程中的资金投入十分重要。首先, 政府需要意识到保护, 传承民俗体育文化的重要性, 设置专项资金, 下发到学校, 利用这批资金, 购买一些相关体育器材, 建设利于民俗体育开展的体育场所, 为学生了解民俗体育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营造有利的学习氛围。其次, 通过增加资金投入, 可以聘请一些专业的民俗体育教师, 确保民俗体育文化的正确性, 为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提供有利保障。

  (五) 强化民俗体育在青年群体的传承

  青年群体是民俗体育文化的主要接班人, 是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者与保护者。因而, 强化民俗体育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承尤为重要, 直接关系到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效果。强化民俗体育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承, 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方面, 需要加大宣传, 在学生教育过程中进行传播, 使青年对民俗体育文化具有正确的认知与了解, 产生学习的兴趣, 自觉进行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 在教育过程中, 注重民俗体育活动的开展, 使学生对民俗体育活动产生自豪感与认同感, 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总结

  综上所述, 研究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十分重要, 有助于推动民俗体育项目的推广, 可以确保民俗活动的顺利开展, 确保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发挥重要的作用, 丰富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播途径, 确保传承与保护效果。总而言之, 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艳, 张建.民间民俗体育文化的生态保护分析与传承探讨[J].长春大学学报, 2017, (10) :65.
  [2]杨领航.对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保护的思考——基于民间庙会视角[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7, (09) :122.

民俗体育论文

  民俗体育论文(精选8篇)之第二篇:俗体育融入全民健身的思索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民俗体育融入全民健身进行辩证思索。得出结论:融入全民健身给民俗体育带来了时代发展的契机, 为民俗体育的时代变轨指引方向、为民俗体育理论体系的构建搭力, 为民俗体育继承和创新提供载体等;但也存在全球化语境下异域体育冲击、民族文化认同下民俗体育的式微、健身视域下群众母体的脱离等现实挑战。建议:顶层设计是关键、内部转型是核心、开放共享是手段。采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民俗体育融入全民健身进行辩证思索。主要结论:融入全民健身给民俗体育带来了时代发展的契机, 为民俗体育的时代变轨指引方向、为民俗体育理论体系的构建搭力, 为民俗体育继承和创新提供载体等;但也存在全球化语境下异域体育冲击、民族文化认同下民俗体育的式微、健身视域下群众母体的脱离等现实挑战。建议:顶层设计是关键、内部转型是核心、开放共享是手段。

  关键词:全民健身,民俗体育,发展策略

  2016年国务院颁发了《全民健身计划 (2016—2020年) 》 (简为计划) , 文件中提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供给, 其中包括开展民族民俗民间传统运动项目。[1]这是全民健身计划中首次纳入民俗运动项目, 这为民俗运动的开展和推广提供了政策支撑。基于此, 本研究在全民健身计划的基础上, 分析探讨民俗体育融入全民健身的契机和挑战, 旨在为我国民俗体育的继承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

  1 民俗体育的概念

  “民俗” (Folklore) 由汤姆斯提出, 寓意为“民众的知慧”, 民俗学科产生于19世纪初的欧洲。有的人认为民俗体育归属于民俗学的民间游戏娱乐, 盛琦先生[2]则认为“民俗体育应该从体育领域与民俗角度共同研究, 体育学与民俗学结合起来”。

  追本溯源, 从民俗体育历史轴的角度来看, 春秋战国以前《周礼·保氏》中的六艺便有了射箭。《吕式春秋》中提到唱歌舞蹈农耕仪式, 其中《季秋纪》便提到了重阳登高。《晋书》中提到颛帝作乐鸟兽等民俗娱乐活动, 当时的民俗体育是娱乐生活方式。《史记》中提到汉朝宫廷正月十五祭“太初神”汉文帝时便有了元宵观灯晚会, 民俗体育融入了浓厚的祭祀习俗。《汉书·西域传》中提到鱼龙曼延, 这是最早的民间戏法, 带有观赏娱乐意义。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便记载了斗鸡、秋千、赛龙舟等民俗体育活动, 吴均的《续齐谐记》对这些也均有记载。唐宋时期民俗体育更是形成一种社会风气。民俗体育在明清朝代达到发展的顶峰, 不仅是民俗风气更是当时的社会潮流。

  目前, 国内学者对民俗体育概念定义普遍接受的是:民俗体育是由一定的民众所创造、传承和享用的一种普遍模式的生活化、仪式化的传统体育文化体, 它既是一种体育文化, 也是一种生活文化。[3]

  2 全民健身给民俗体育带来时代契机

  2.1 为民俗体育的时代变轨指引方向

  古代中国的民俗体育发展得如火如荼, 从唐代张建封《竞渡歌》中赛龙舟的气势磅礴;《黄帝内经》的养生理论;《淮南子·本经训》中的后裔射日;孔子《论语》中的“君子无所争, 必也射乎、杜甫《哀江头》里对妇女习射的生动描述、女帝武则天设立武举考核射箭内容等, 从带兵打仗到宫廷作乐再到民间杂耍, 民俗体育已经走进百姓的生活里。但近代随着国内外文化的交融、竞技体育的兴起, 民俗体育渐渐式微、传统文化丢失、民俗性脱落, 使得民俗体育的发展举步维艰。[4]

  《计划》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这是极具新时代意义和特色的。 (1) 创新:理念思想创其新。探究民俗体育发展的历史轨迹, 寻求新发展之路, 与时代接轨, 突出“俗”的特色, 开拓民俗文化结合休闲健身的模式。 (2) 协调:内外发展新合力。内部分配均衡, 深度挖掘边缘化项目, 拓宽发展模式。协调民俗体育与全民健身的供给关系, 共同构建全民健身与民俗体育新思路和目标。 (3) 绿色:高效低入可持续。增强民俗体育的输出功效, 减少其资源损耗, 转变民俗体育传统练习方式, “一器多项、一人多种”。 (4) 开放:通力合作走出去。秉持开放的发展理念, 将地域性、封闭性的民俗文化与其他文化交融, 提高民俗体育内容的开放, 跨域的文化交流和人才培养, 批判“一脉单传”的陋俗。 (5) 共享:完善机制益全民。加快民俗体育共享机制, 增加“线上线下APP的宣传”“社区和广场的共享单位”, 方便群众了解和受用。

  2.2 为民俗体育理论体系的构建搭力

  20世纪30年代体育思想的“土洋之争”[5], 众多学者就中国体育发展道路进行了激烈的探讨。从“十二五”期间的全民健身计划中发展登山、踢毽等民俗体育项目, 再到“十三五”期间的扶持推广民族民俗运动项目, 这是将民俗体育放到国家政策的台面上来讲, 势必能加速民俗体育理论的构建。原因如下:中国历来是文化之邦, 有着五千多年的璀璨历史, 传承至今, 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习总书记在十九大会上提出:“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6]民俗体育作为特殊的文化符号扎根于民间生活, 现如今有了《计划》政策的稳固支持, 加之“文化自信”的发展道路, 将会引起相关政府机构和专家、学者对民俗体育进行深度挖掘和整理, 在全民健身“热潮”的助力下, 掀开民俗体育发展的新篇章。

  2.3 为民俗体育继承和创新提供载体

  一方面, 《计划》的对象是人民群众, 面向整个社会。民俗体育始于民间, 由民众所创造和享用, 主体是人民群众, 二者的主体对象是一致的。《计划》中要求到2020年每周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7亿[1], 如此多的运动人口基数, 为民俗体育的开展提供了落脚点, 为其继承和创新提供大量的人群载体。

  另一方面, 全民健身活动场地及基础设施不足、分布不均衡。据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7], 乡村室内体育场地仅有2.73万个, 占地面积0.05亿㎡, 地区体育馆分布不均, 沿海发达城市和中部地区偏多, 人均场地面积只有1.46㎡。乡村地带和偏远山区的群众由于缺乏健身基础设施, 这些现实情况会对当地的体育活动或者适宜开展的民俗活动进行推广和发展, 这为民俗体育的创新和转型提供了契机。

  3 民俗体育融入全民健身现实挑战

  3.1 全球化语境下异域体育冲击

  自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 国外文化思想便不断涌入门内, 从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提出引进西方理论, “以西为体”、“以奥化中”的民族体育改良方式席卷而来[8], “兵操”的开展以及近代体育在学校体育的传播使得西方体育迅速萌芽壮大。

  足球、篮球、田径等体育项目的引进, 慢慢成为了近现代生活的主流体育, 从目前体育发展的规模和参与人数来说, 西方体育占据了主体位置, 运动会基本上也是以西方竞技体育项目为内容组成的。那么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 民俗体育的融入便显得步履维艰。一方面, 民俗体育要抵制外来体育的蚕食, 在夹缝中寻求新生的契机。另一方面, 面对渐行成熟的体育体制还要谋求一席之地。

  3.2 民族文化认同下民俗体育的离位

  民族文化认同这个概念:指的是个人对本群体的长期历史形成的优秀文化进行坚守和维护。[9]民俗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 源起于古代农耕文明、游牧文明中的劳动生产, 娱乐活动、军事战争, 祭祀风俗糅合而形成的文化形态, 扎根在传统的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封建社会里。从虎门硝烟一声炮响打开国门之后, 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国家, 在这个社会背景下民俗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发生激烈碰撞和冲击。西方文化涌入中国, 民俗体育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 其生存环境与生存形态出现了断痕[10], 换言之, 社会环境的改变影响了社会存在。封建社会的滞后性, 封闭性致使中西方文化碰撞初期民俗体育就陷入了困境, 处于劣势地位。

  回眸过去一百多年民俗体育文化的延续每况愈下, 整个过程就是:文化闭塞—文化冲击—文化滞后—文化自卑, 已经偏离其原来的位置。

  3.3 健身视域下群众母体的脱离

  《计划》的实施面向的是群众, 是为了促进国民的身体健康, 而群众体育的活动的内容直接影响到民俗体育的发展。民俗体育与《计划》拥有共同的人群基础, 基于第4次全国群众体育的项目调查。参与人群最多的5项分别是:健身走跑步、小球类、广场舞、大球类、健身操[12], 西方体育仍是我国健身项目的主旋律, 民俗体育则处于“边缘化”的现状,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二。

  第一, 群众健身受到参与人群和基础设施的影响。随着各项公共服务基础日趋完善, 部分城乡居民有条件在专门的体育场地进行锻炼, 那些大众化的、简而易行的运动将是首要选择, 他们能方便学习和开展, 进行民俗体育的则少之又少。

  第二, 群众健身受到媒介传播的影响。人们通常会从媒体上接受很多讯息和信号, 一定程度上干预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当下的媒体主要是围绕着那些主流体育进行传播, 不管从赛事转播、电视栏目、广告插播等, 还是体育品牌的代言。

  4 民俗体育融入全民健身发展对策

  4.1 顶层设计是关键

  顶层设计是一个工程学术语, 正成为中国新的政治名词, 最先出现是在中共中央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推进全面改革就需要“顶层设计”[13], 站在历史的新高度, 我们能更好的回顾、延续和展望国家层次的设计思想。[14]

  第一, 圈定“领头羊”, 建立政府机构, 统筹规划。目前来说, 民俗体育协会只有以市为单位的, 大体协和国家体育总局并没有成立其相关机构, 这对于其发展和规划是极其困难的。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 民俗体育必须要紧紧围绕在党的领导下, 才能打持久战, 才能打胜仗, 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 统筹进行。高层建筑决定低层建筑, 高层设计好了, 基层的工作才能有条不紊的推进。

  其次, 构建民俗体育理论体系。在盛琦先生的《中外体育民俗文化》一书中提出:民俗体育分为5个部分, 民族传统体育包括民俗体育的前3部分, 武术则属于民俗体育范畴的第一部分。第三部分是一些体育民俗现象, 还有儿童游戏民俗, 在这一个版块中缺乏理论体系, 广泛存在于民间, 并没有进行挖掘整理。鉴于此, 民俗体育的理论构建主要针对于第三部分的内容, 以及把第二部分的内容进行整合, 这是民俗体育顶层设计的关键, 发挥政府职能对资源整理挖掘, 民俗体育才会有新生的动力。最后, 加强挖掘力度和研究深度。各族人民创造了五花八门的民俗体育文化, 因此要加强挖掘的力度, 深度去发现地方性的民俗体育文化, 对此进行整理和保护。在研究层次上要突破以往的研究层次, 打破习俗、节日等的框架局限, 对民俗体育的第三部分以娱乐游戏为主的项目进行范式研究。厘清民俗体育研究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加强文化内涵与时代的联系, 切合时代意义, 满足人民的需求。

  4.2 内部转型是核心

  当前民俗体育渐趋消逝, 面临生存危机, 表现出“食土不化”“食洋不化”的情况, 缺少生命力, 存在“理论依附”等危机。[15]这是民俗体育的内部出了问题, 民俗体育融入全民健身, 应从本身的内部入手, 内部转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继承和批判。区别对待民俗体育文化, 有利于民俗体育前进的脚步。优秀的民俗文化要继承发扬, 如:“中秋团圆赏月”“端午龙舟吃粽子”“重阳登高”等, 这些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应珍藏和保护。劣性的民俗文化要摒弃批判, 如:“传男不传女”“祭祀陪葬”等压制文化自由的发展, 陈腐有害, 阻碍其发展。以史为镜, 可以知兴替, 借鉴参考过去民俗体育发展的历史, 结合当下全民健身的大背景, 对其优劣文化继承批判。

  第二, 兼容并蓄, 和而不同。全球化时代并不是意味着同一化, 共同化, 而是通过多元文化交融提升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其应对之道应该是“兼容并蓄, 和而不同”。兼容并蓄是指把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东西收存起来, 和而不同是指和谐相处但不随便附和, 映射到民俗体育文化中。首先, 充分认识民俗体育的定位。广泛吸收多学科、多内容的文化体系, 把精髓部分收为己用。其次, 掌握自身话语权。

  第三, 贴近时代, 满足需求。当下民俗体育的发展还处于摸石过河的现状, 跟西方的“舶来品”相比较还处于新生儿的状态。目前民俗体育出现“文化失语”“理论体系缺失”“传承机制单一”“体育商业化的压力”[17]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针对出现的问题, 应该从时代需求出发对民俗体育内核进行转型。理论层次方面, 构建本体理论体系, 完善基础研究, 建立自身“游戏规则”, 处理好民俗体育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扬长避短。

  4.3 开放共享是手段

  “开放、共享”的手段是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 旨在将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的趋势, 使群众在共建共享的发展中获得喜悦感。[16]民俗体育是从群众中开展, 服务于群众, 为群众所享用, 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民俗体育文化不仅仅代表“传统的”也代表现在和将来, 民俗体育文化不仅仅代表“民间习俗”更代表民众。但是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 民俗体育的融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基于这些困境, 笔者认为“开放、共享”的原则是民俗体育“走出去”的重要手段,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

  一方面, 针对其传承单一性、地域封闭性, 应构建多元传承机制。 (1) 建立民俗体育数字化传承体系。文化是历史凝成的结晶, 是历史的见证者, 但是消失的文化是无法找回弥补的。因此, 积极主动建立数字化传承体系, 通过互联网构建一个网络数据库。 (2) 开展学术文化交流。1956年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局面, 回眸历史文化是在不断的碰撞和思索中进步的, 欧洲的文化繁华是因为“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闭门造车是不会有现在的繁荣富强。因此, 应分层级、分地域定期开展学术交流, 开展交叉学科的学术研讨会, 广泛借鉴吸收其他优秀文化, 革故鼎新。

  另一方面, 针对其经济效益低下、社会认知偏低, 应转变生存方式, 让“文化”走出去。 (1) 与经济结合才能造新血。构建特色休闲旅游小镇, 与旅游服务结合起来, 不仅能宣传民俗体育文化, 还能带来经济效益;构建特色城市, 形成当地独特城市文化, “一城一俗”, 能增强群众文化认同感, 归属感;拓宽多渠道的生存方式如构建:民俗民宿、民俗地产, 结合当地或者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内容引入其中。 (2) 与赛事结合才能牢地基。赛事的运营开展是民俗体育融入全民健身的有力载体, 首先为其提供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基础, 再而使鲜为人知的民俗项目得到传播。借鉴于十三届全运会纳入群众体育赛事, 那么民俗体育的推广也可以纳入大运会、中学生运动会、民运会等大型群体赛事, 在民俗体育文化浓厚的地域举办老年人运动会, 群众参与人数多了, 民俗体育发展的地基才打牢。

  结语

  民俗体育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 是中华宝库的瑰宝, 汇集着人民智慧的结晶, 不仅传承于古代、立足于现在, 更要发展与未来。《全民健身计划》为民俗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 是其发展的时代契机, 但也存在极大的挑战和困难, 异域体育的冲击、文化认同下的离位。任何事物的前行都是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改进。相信在政策的支撑下, 究其滞后的动因, 谋其发展新方向, 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 民俗体育必将会以全新的面貌面向世人。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 (2016-2020年) [EB/OL].htm.
  [2]盛琦.中外体育民俗文化[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11:21-26.
  [3]涂传飞.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概念再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9 (11) :27-28.
  [4]吴宋姣, 熊禄全.民俗体育生存文化本相的符号变迁[J].体育学刊, 2017 (1) :29-30.

民俗体育论文(精选8篇)
第一篇:浅谈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第二篇:民俗体育融入全民健身的思索
第三篇:民俗体育现代化转型的变迁与调适 第四篇:城镇化进程中民俗体育的演变与发展
第五篇:闽台民俗体育文化交流的路径选择 第六篇:民俗体育旅游发展现状研究
第七篇:民俗体育博物馆与数字化的结合研究 第八篇:采茶舞民俗体育发展路径探究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