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外国文学论文

彼得·汉德克创作的三个历程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3-18 共3895字
论文摘要

  20 世纪以来,奥地利文学经历了辉煌的发展,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卓有建树的文学大师。进入当代以来,奥地利文学更是异军突起,涌现了一些享有世界声誉的先锋作家,彼得·汉德克堪称突出代表。一方面,他标新立异,接连创作了大量反传统文学作品,几乎每部作品都引起了评论界的轩然大波; 另一方面,由于推陈出新,他备受传统式描写作家的争议。彼得·汉德克特立独行,坚决抵制作家深受社会化和文化工业影响的写作,决心做一位远离尘世喧嚣、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具有绝对意义的作家,来重新挖掘不再被人们所感受到的真实。对此,很多批评家否认他的乌托邦式的诗学思想,认为任何作家都无法摆脱对社会和文化工业的依赖。这也是汉德克备受争议的另一原因。尽管如此,汉德克为德语文学创造出许多前所未有的奇迹。因此,他曾获得过多项文学大奖,如毕希纳奖、海涅奖、卡夫卡奖等。

  文学界称汉德克为“形式摧毁者”,早在四七社普林斯顿会议上,汉德克便提出异议,大胆抨击格拉斯、伯尔等着名的大作家,对当时在德语文坛占主导地位的写作方式提出存在描写无力反映真实的缺点,鲜明地表达了他的叛逆态度和反传统观点。与此同时,汉德克也继承了德语文学思辨和窥探自我内心的传统,力求反省内心、感受真实的创作。作为后现代文学的风云人物,彼得·汉德克的创作历经了三个阶段。

  一 反传统的“说话剧”

  汉德克在世界文坛上的地位与他早年激进的文学批评和大胆创新有着根深蒂固的关系。早在初期创作中,他就开始试图解构传统语言规则以及描写和叙述的全能。汉德克大胆尝试,以“说话剧”的语言游戏来否定戏剧传统,即多方位解构传统戏剧的创作特点,重构汉德克式的“说话剧”。

  我们一般所说的传统戏剧,或者说是标准的戏剧,是通过人物间的对话而即时展开的。传统戏剧形式通常是封闭的,空间上,它是没有任何参照系的独立进行体; 时间上,它既没有历史,也没有未来,只关乎当下。这种双重绝对性排除了剧作家与观众的参与。彼得·汉德克标新立异,勇于打破以当下人际事件为对象的传统戏剧形式,同时,也背弃了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传统的“三一律”戏剧规则。“三一律”规定剧本创作必须遵守时间、地点和行动的一致,即只允许有一个故事线索,发生的时间不能超过一天,必须只有一个地点。把“三一律”作为一种戏剧结构的方式,有助于使剧本的结构集中、严谨,运用这种结构方式也造就了不少成功的剧作。但是,把它作为一种法规,对戏剧创作则是严重的束缚,它最终被打破是势在必然。彼得·汉德克顺势而行,独创没有图像甚至故事情节和线索的“说话剧”,仅仅以词语的方式解读世界,完全脱离角色塑造、戏剧冲突与代言体表现形式的传统戏剧结构,纯粹依仗语言优势,展开了一场引人深思的语言游戏盛宴。

  1966 年,彼得·汉德克发表剧本《骂观众》,有力打破了西方戏剧创作僵局,是其创作生涯第一阶段的典型代表作。剧本《骂观众》中清晰体现了汉德克颠覆语言秩序的意图,有力地打破了传统戏剧的根本性制度。仅仅是《骂观众》这一标题就带有浓浓的反传统戏剧色彩。剧作《骂观众》的开场,四位“说话者”走上舞台,无论是穿着打扮,还是行为举止都与传统戏剧演员大相径庭,他们一反常态地开始与观众对话,令观众为之一震。“在这里,你们不会听到任何你们未曾听过的东西。在这里,你们不会看到任何你们未曾看过的东西。”“你们将不会看到一出戏。你们的观看乐趣将不会得到满足。你们将不会看到演出。这里并没有演出。你们将会看到一出没有情景的戏剧。”在这里,汉德克直截了当地叙述使其反传统创作推向顶峰。汉德克全当剧作与观众之间的“第四堵墙”①从未存在过,彻底抹去了舞台与观众的界限,使其融为一体。传统戏剧规则刻意将演员与观众隔开,并且要求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忘记观众的存在,在此烟消云散。剧本《骂观众》中,既没有生动的人物形象、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来满足观众的观看需求,四位“说话者”之间更没有围绕故事发展线索展开的即时对话,有的只是以段落形式出现的直接面对观众的说词。至此,彼得·汉德克也与“世界如戏”②的理念背道而驰,有力瓦解了传统戏剧形式与规则,重构汉德克式的全新戏剧模式。

  二 反传统叙事

  彼得·汉德克在此阶段的创作主要表现为多方位解构传统小说的创作结构,重构汉德克式的小说创作模式。传统小说的创作特点是: 小说家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按照塑造形象和表现主题的要求,运用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把一系列生活材料、人物、事件分轻重主次合理而匀称地加以组织和安排,包括小说作品情节的处理、人物的配备、环境的安排以及整体的布置等。而在彼得·汉德克的小说中,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冲突,合理的人际关系,主人公也从丰富的人物角色转变为“我”———第一人称叙述者。彼得·汉德克冲破了传统小说创作的虚构及人为性质,恢复事物的本来面貌,重现真实感受。

  小说《推销员》即彼得·汉德克这一创作阶段的典型代表作。小说《推销员》通篇以“推销员”这个人物作为线索,但汉德克并没有把笔墨运用在对线索人物“推销员”的具体描述和介绍上。就这一点,便与传统小说的创作背道而驰。在传统小说中,作者会首先让读者对故事人物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和认知,甚至于人物的衣着、身躯、面貌、性格特征都有具体鲜明的刻画。而在这部小说中,我们并不了解“推销员”的个人信息,包括他的家庭情况、居住地点、人际交往状况、种族背景等,甚至连他的名字作者也并未告知。他就像一位旁观者或局外人,在默默地观察、洞悉着这个世界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却未曾参与其中。

  传统小说通常是选取某一位典型人物作为小说的主人公,由其他人物辅助进而展开故事情节,故事中有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作家通过小说来诠释世事百态。而彼得·汉德克却把着眼点放在对主人公之外的细枝末节的描述上。

  从这一意义上讲,《推销员》与传统小说最大的区别在于:传统小说追求对世界、社会和历史全景式描述,而《推销员》却是对客观世界真实而具体的呈现。《推销员》看似一部新型侦探小说,实则不然。凶杀案的具体情况和过程以及犯罪人物、动机并不属于彼得·汉德克关注的领域,揭露深藏在事物表象之下的真实才是他的意图所在。而对一件凶杀案的调查取证与细致耐心的观察正符合这一叙述意图。这也正是彼得·汉德克借用侦探题材的原因所在。小说看似零散琐碎,却于精微之处体现了真实。

  三 日趋成熟的“新主体性”文学

  70 年代中后期,“新主体性”文学越发成熟。“新主体性”文学逐渐取代了二战以来占主流地位的社会小说。在“新主体性”思潮的带动下,德语作家们大都采用第一人称“我”作为当事者,或者使用第三人称作为叙述者进行全方位叙述。主体是指自 17 世纪以来由哲学话语所生成的个体“我”,是一个与客体相对的、能够把客体作为认识的对象或者以实际的方式占有、改变客体的概念。而主体性则是主体内在的一切东西,包括气质、能力、感受、意愿、爱、信念等。此时的作家们,从对社会、政治、历史、战争的关注回归到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把着眼点放在主体“我”的经验、感受、状态、情感等个人领域范围之内,对自我世界观的追寻越来越多地作为文学写作对象。某些小说把重点完全放在“重新发现自己”这个主题上,讲述人物的逃离、回避、旅行的经历。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伴随着“新主体性”文学的发展,彼得·汉德克的写作风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早期开始的激进批判与大胆尝试转向一种稳重深沉的风格。他通过细致入微地观察大自然和外部世界,去认真感受世间存在的每一个细节,借而抒发主体内心的感受与体验,并试图通过艺术的手段实现自我构想的完美世界。彼得·汉德克的小说《缓慢地归乡》与《重现》,以“新主体性”风格为主,将主人公们塑造为漫游者的角色,他们的共同点是同样经历着缓慢沉静的旅途,在旅途中,内心交织在回忆过去、感知当下、憧憬未来的反思、冥想的境界中。

  1986 年,彼得 · 汉德克发表长篇小说《重现》。小说中,人到中年的主人公菲利普·克巴尔开始了深沉的回忆。

  25 年前,他曾去往原南斯拉夫寻找在战争中失踪的哥哥,随着旅途的进展,他渐渐意识到寻找哥哥并不是他真正的意图所在,而是在沿着哥哥的踪迹寻找自我。因此,小说的真正含义是“重新找回”,找回坎坷的童年经历、找回那种对大自然以及当地民族语言文化的深刻感受,不但找回了自己的语言根基,还在荒芜人烟的喀斯特地区体验到了何谓“自由国度”,从而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彼得·汉德克通过回忆和叙述重新找回过去、进而找回自我,成功实践了从早中期在形式上对语言运用的批判质疑,以及对戏剧和小说的反传统创作,到重构主体与世界关联的重大转折,从这一层面上来看,解构与重构表现得淋漓尽致。

  综观彼得·汉德克一生的创作轨迹,我们不难看出他深厚的文学素养、敏锐超前的艺术感受力和勇于探索创新的胆识。作为一位被视为“形式摧毁者”的德语作家,无论在德语文坛,还是在世界文坛,他的每一部作品一经问世,都会引起强烈反响。从早期激进批判到后期的深沉细腻,汉德克的创作愈发走向成熟。从解构传统艺术规则到重构新的艺术形式; 从对艺术形式及语言的关注到重拾自我、寻找主体与世界关联的“新主体性”文学,都清晰体现了汉德克反传统创作的独到之处。

  参考文献

  [1]韩瑞祥. 骂观众[M].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2 ] Honsza, Norbert: Peter Handke und seineTheaterstüke[M]. In: Universitas 28. 1973.

  [3]Bentley,Eric: Das lebendige Drama. Eine elementa-re Dramaturgie[M]. Velber bei Hannover 1967.

  [4]K?nig,Hartmut: Peter Handke. Sprachkritik undSprachverwendung[M]. Hollfeld( Beyer) 1978.

  [5]Matzkowski,Bernd: Wie interpretiere ich Novellenund Romane - Basiswissen: Grundlagen der Analyse und Inter-pretation mit Beispielen und Analyseraster[M]. Hollfeld: C.Bange Verlag 199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