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摄影论文

纪实摄影图片的拍摄及后期处理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06-04 共11400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纪实摄影图片传播机制探究
  【绪论】我国纪实摄影传播模式探析绪论
  【第一章】纪实摄影概论
  【2.1】纪实摄影图片的拍摄及后期处理
  【2.2】纪实摄影图片在传播过程的选择原则
  【2.3】纪实摄影图片在传播过程的优势及发展趋势
  【3.1 - 3.3】纪实摄影图片的传播媒介
  【3.4  3.5】纪实摄影图片的传播效果分析
  【结语/参考文献】纪实摄影图片传播效果提升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二章纪实摄影图片的拍摄选择及传播优势
  
  “当纪实作品超越了它们对现实世界的观照,当它们被当做艺术家本身的一种自我表达的时候,它们就可以被看做是艺术品了。”[13]这是摄影师兼摄影理论家瑟库拉说过的一句话。纪实图片在传播过程中,需要如艺术品般经过精挑细选,才能在日后的传播过程中发光发彩。
  
  第一节纪实摄影图片的拍摄及后期处理
  
  一、纪实摄影图片的拍摄理念
  
  1.以人为本
  
  体现人文关怀是纪实摄影区分于普通新闻摄影、风光摄影、人像摄影的最大特点。人作为主体,体现着纪实摄影作品的精髓。在普通的人像摄影中,人只是作为被记录者,他们或是劳动者,或是路人,不带有鲜明的人物个性和灵性。而纪实摄影中的人物必须是特点鲜明的,包含摄影者本身情感因素,表现人物所代表的群体特征的,他们往往是不曾被大量关注的群体,例如贫困儿童、孤寡老人、疾病患者等。也有可能是处于某种特殊环境中的普通人群,例如震后灾民、战场斗士等。在这些表达环境中,摄影师往往发现他们既想表达人物所处的大环境,又想突出地表现环境中的人物特征,因此如何巧妙地构图将人物完美地融进环境中便是摄影师的重要任务所在。
  
  由于普通摄影的主体大多相对平淡,反映的人和事也多以普通记录为主,所以很难在读者身上引起心灵的共鸣。而纪实摄影的精髓就在于必须从图片中反映出人文关怀,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人情味”.读者在看到这些图片的时候,能从中读出生活,读出感触,读出人生,并能引发思考。也就是说,纪实摄影应该来自生活,贴近生活,并从中升华。只有这样,纪实摄影才能从平淡走向夺目。
  
  随着中国改革的深入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要求通过新闻迅速获知社会的信息。人们普遍感觉,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同时,我们越来越少地关注其他群体的生存状态,之前曾经有过的“人情”越来越淡薄,我们的感情因素更多地集中于自己而非他人。由此可见,当今社会需要能激发人们关注和关心的因素,也就是说社会正在召唤可以唤醒逐渐麻木人群的富有人情味的东西。对于一位摄影师来说,日常可拍摄的主题众多,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主题库,而如何从这个庞大的主题库中摘选合适的主题便是一位成功的纪实摄影师的首要任务。迷人的风景、美丽的夕阳、繁华的都市,这都是美好的东西,但这些主题并不能引发社会的关注和思考。只有当所拍摄的主题加上“人情味”这个催化剂,才能使作品符合纪实摄影的拍摄理念。如图2-1,布列松于1948年冬至1949年春先后采访了中国的北平、南京等城市,为当时苦难中的中国拍摄了众多纪实的照片,留下了宝贵的影像资料。这张愁容满面的男孩子照片,是在南京市民买米的队伍中抓拍下来的。他比其他孩子看起来更加矮小,表情中充满了麻木、饥饿和哀怨。布列松多以拍摄中国人民当时的生存状态,意在揭示了中国人民的悲惨和苦难。着名美国杂志摄影家协会主席B·格林评价布列松说:“看上去,布列松的摄影好象是漫不经心随手拈来。但实际上他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14]正是这些带有思想的观察视角,给了这些照片有意义的历史价值。
  
  社会纪实摄影现在看来不但是西方摄影的宝贵遗产,也是整个人类视觉文化中最宝贵的一部分。纪实摄影利用了摄影这个媒介最本质性的功能,把摄影这个媒介当作了一种社会话语力量,而且是直接和社会进行良性互动,且有具体的指标。这个指标首先是揭露和批判现实的,更重要的是还能够能动地改变社会现实。在这一理念下的摄影运动,在20世纪的历史中发挥了非常积极和有效的作用,是摄影对社会文明进步的巨大贡献。
  
  对照中国的纪实摄影发展进程,若按照以上标准来衡量,合乎标准的并不多,多数只是有这种倾向的纪实性摄影。解海龙的《希望工程》是中国最有代表意义的纪实摄影系列之一,他把中国的当时社会里真实的不曾被人发现的一面给揭露出来,并促进了社会在这一方面的进步。在当时那个年代,他的作品还有另外一个意义,即摄影作品终于可以直面苦难和阴暗面,可以把它放到国家公共殿堂去展示了,而且这样的照片获得了官方的默认和许可,直接促进了中国的教育状态的改变。这是最典型的纪实摄影。再后来有卢广,他的很多作品最后起到了协调社会进步的作用。另外,王久良的《垃圾围城》也是一种典型的按照纪实摄影理念操作的,而且结果也是有的。所以,关注社会底层人群,关注社会另一面,关注人性,体现人文关怀,这或许是中国纪实摄影比西方更为突出的特点之一。早期的中国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和曲折,所以这与那些关心社会发展、关注人民疾苦的纪实摄影师的阶级构成有密切关系。他们看过了太多的生死,经历了太多的变数,唯一能做的便是用相机记录历史,警醒世人。纪实摄影的这一突出特点,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进步起到了促进作用。
  
  2.如实地反映社会现状
  
  纪实摄影必须如实地反映社会现状或存在的某些问题,这也是它纪实性的重要体现。纪实摄影报道只有涉及社会活动、社会事件、社会问题以及人们关心的其他问题,形成视觉吸引力和冲击力,才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才能增强纪实摄影的社会效果。例如贫苦人群、环境污染、生存现状等这些反映群众呼声、针砭时弊、揭示社会各种矛盾的题材,往往能启迪人的思想,引发社会思考,成为社会的焦点议题。
  
  摄影家威廉·克莱因有句箴言:“摄影不是绘画。绘画是构图、修饰、改变。该减的减,该加的加,而摄影就是一下,有或没有就是一下,死了或活着就‘砰’的一声”.拟声词“砰”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摄影的本质--瞬间艺术。正是这种瞬间的艺术,致使摄影在一瞬间凝结时间,记录画面,所以摄影也就有了记录性。[15]摄影家面对的素材是固定的,不可随意修改的,这异于绘画。所以客观地记录便成了摄影的主要特征。摄影家拍摄的影像不是手工完成的,而是借助相机这个机械式记录影像的工具,使客观的存在的视觉在底片上得到了真实地再现。对摄影而言,面对镜头的是一个已经存在的被摄体,可是画家面对的是一块空白的画布,他可以主观地任意涂抹。对摄影而言,不论你采用何种手法,你无法逃避这样一个事实--总是面对真实物质世界的某个方面。它是客现存在的,具有自己的性质,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摄影家只是注意揭示事物,选择性地记录事物,创造“客观的纪实”,至于这种纪实的美感作用,则是在他们通过视觉感受产生的。这种“客观的纪实”可以是宏观的事物,也可以是微观的事物,甚至可以是突破人类视觉极限的事物。由于这种纪实的属性,摄影家不能以作者的个性和喜好来决定照片的客观形象,更不能轻易地改变画面的构成因素,否则摄影便于绘画有了更加模糊的界限。纪实摄影固有的真实可靠性,让其在现代社会获得了权威的地位摄影所能凝结的“决定性瞬间”.
  
  那些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或情景是摄影家拍不到的,这也是摄影所谓的局限性。但是它却促使摄影家必须无时无刻地准备捕捉“决定性的瞬间”.摄影家对捕捉对象的“决定性瞬间”不仅需要技术技巧,更需要良好的艺术素养和心理准备,特别是在重大的历史事件发生在自己身边时,立即能做出强有力的反应,将瞬间凝固下来,这样才能把握住摄影纪实性的特征。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名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河流”,摄影同样是这个道理。摄影家创作作品的过程,实质也就是展现真实的过程,而摄影的本性,实质也就是纪实性。纪实性成就了摄影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根本区别。
  
  如实地记录社会,并反映社会问题,或针砭时弊,或弘扬正气,这都是纪实摄影的拍摄价值和拍摄理念。纪实摄影如同新闻摄影一样,必须时刻坚持“三真”原则,即真人、真事、真现场。纪实摄影首先必须是现场的纪实,是来自现场的画面。在世界摄影史上有很多优秀的纪实摄影家在坚持真实方面为我们树立了楷模,当然,由于新闻媒体业竞争的不断加剧,摄影师承受着越来越重的压力。在名誉、金钱等多重诱惑压力下,也有少数摄影师违背职业道德铤而走险,最终越过职业道德底线酿下苦果。在摄影史上有众多摄影师或摄影记者由于提供了虚假图片而失去了获奖甚至工作的机会。1981年普利策奖得主珍妮特·库克拍摄的关于一名6岁儿童吸毒的报道后来被证实的虚假的,这个儿童是作者本人根据调查过程中采集的人物和故事虚构出来的。当然,最后的结果是珍妮特因此失去了已经获得的普利策奖。在伊拉克战争中,一位着名的摄影记者因为提供了虚假合成的照片而被所在报社开除。美联社2004年7月15日刊登了一张有意夸大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区水灾的新闻照片,后经确认此图片经过电脑处理。16日,美联社对提供照片的摄影记者给予“开除”.由此可见,虚假的摄影图片不但违背了摄影纪实性的本质,更会误导读者,给社会传播负能量,在导致媒体信任危机的同时,更是将自身置于社会谴责的境地。照片造假手段的多种多样让假照片几乎可以乱真,读者也不可能对每一张照片都持怀疑的态度而仔细查验。从新闻职业的角度来看,记者的天职是通过报道提供客观的事实,新闻是要将事实予以还原,而不是由记者编造事实。无疑,目前层出不穷的假新闻、假照片令人忧虑。只有真实的新闻、真实的照片才能发挥传播新闻、传递信息、正确引导读者的效果,假新闻、假照片只能给媒体带来难以洗掉的污点。
  
  中国近代摄影师王福春,第十七届全国影展金牌获得者,曾拍摄了众多反映中国现状的纪实摄影作品,如《火车上的中国人》、《黑土地》、《大东北》、《中国人的故事》、《地铁里的中国人》、《天路藏人》等摄影专题,如实地反映了中国的社会现状,形象地刻画了中国发展的骨肉,其摄影作品《火车上的中国人》应邀参加丹麦奥胡斯IMAGE形象艺术摄影展馆大展。他的代表作《火车上的中国人》(图2-2、2-3)是中国铁路发展的印证,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该系列出版发行的大型画册荣获2002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国优秀摄影师画册阿尔卡特大奖”金奖。他拍摄的作品均以“写实”着称,具有极强的纪实性,真实地刻画了铁路发展长河里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如实地记录了列车里一张张或疲惫、或焦虑、或淡然、或欣喜的脸庞,记录了社会不同的阶层人群乘坐火车的真实状态。
  
  虽然该摄影系列多以黑白影调表现,但抹去颜色的图像更能让读者聚焦于人们的百态,更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王福春用了30年的时间,同时也如实记录了火车上的中国人飞速走过的30年。他数年如一日坚持拍摄一个专题,乘坐列车上千次,形成十几万公里,拍摄了数万张照片,留下了人生旅途的印记,同时也完整记录了中国铁路史上曾经来往的万千人群。作者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从人们的精神面容、穿着时尚、车厢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很庆幸自己一拿起相机就坐着大提速的时代火车一路走来,拍下了火车上的中国人千姿百态,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中国铁路飞速发展巨变的一个时代的印记,难忘的历史,美好的回忆。”作者用几十年的时间,留下了一幅幅纪实性、可读性非常强的照片,如实地反映了社会的现状,深刻地记录了社会的历史,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物质财富,凸显了纪实摄影的艺术价值和时代价值。
  
  二、纪实摄影图片的拍摄技巧
  
  1.了解拍摄的类型,深入地观察并做好研究记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纪实摄影来说同样如此。摄影师对于想要拍摄的主题必须有充分的关注、了解并长时间观察,对于反映社会政治、文化甚至弊病的题材更要俯身去调查,去深入探究。如果解海龙没有深入农村,深入调查,他就不会真正体会到那个年代农村教育的落后和孩子们渴望上学的情感;如果王福春没有几十年如一日地体验中国火车历史的印记,他就不会见证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中国铁路飞速发展的巨变;如果布列松没有走遍世界多个国家用他的“决定性瞬间”理论记录下社会的千姿百态,他就不会给之后的摄影界留下如此多的影像财富。[16]
  
  摄影家不仅需要关注社会的重大问题,也需要从小处着眼,用敏锐的目光观察周围的事物,做到以小见大,从某些最寻常不过的事物中提炼出具有特殊意义的主体。此外,摄影还要对拍摄题材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进行“选择”,不同的拍摄类型可以带来不同的传播效果。任何一个拍摄题材都可以包含非常多的内容,摄影师依靠个人的力量进行全面的拍摄是不可能的。比如不同的摄影家拍摄同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有人去捕捉老人日常生活的步伐和身影,有人刻画岁月在老人脸上的印记,有人渲染老人的老当益壮等等,这些不同的表现内容会带给读者不同的视觉效果,需要拍摄者在拍摄前仔细观察并构思其拍摄的表现意图。美国着名摄影家阿兰·特拉顿伯格在《解读美国摄影》一文如是说:“摄影师转述,而不是‘事实’本身。但是世界却像是我们在图片中所看到的或者被图片记录的那样真实--这是一种通过照相机选择的视角所做的记录,是快门释放的一瞬间所呈现出来的‘真实'.”摄影师在确定即将拍摄的纪实摄影主题后,要选择性地进行调查研究,一些初步的资料搜索与统计工作是前提。在敲定拍摄范围后,摄影师还应该不断地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了解拍摄对象的属性以及所处的环境,还要熟悉拍摄的地点、民俗、气候、传统等方面。当摄影离开了对现实的思考,那么摄影也就没有了力量。所以当我们面对所要选择的拍摄主题时不能急于求成急于拍摄,而需要思考再思考,思考用怎么样的角度和拍摄手法,用什么样的光线和构图,用什么样的器材和参数等等,当这些思考都已成熟之后,还需拟一份拍摄脚本,以便于摄影师可以完整地有条理地进行拍摄。
  
  2.选择合适的器材
  
  摄影器材作为摄影师的创作工具,其选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摄影师需要深知不同器材的选择直接决定着画面的表现力。广角镜头带来极大的张力和伸展度,可以展现大场景并引起戏剧性的画面拉伸,体现广渺震撼的效果;而中焦镜头接近人眼视角,给人最真实的现场感觉,其画面空间感和透视感均与人眼相似,摄影大师布列松常年携带35mm、50mm定焦镜头拍摄人文纪实题材作品;长焦镜头压缩画面空间感,带来极强的虚化效果,适合远距离抓拍以及特写刻画。如果预计图片需要极其精细的细节、层次与色调色彩,那么就应该选择中画幅或者大画幅相机以满足其高分辨率的需求。大画幅相机做拍摄的图像清晰度与锐度都是35mm相机所不能比拟的。当然,大中画幅相机也有其局限性,比如比较笨重,不利于携带及抓拍等。如果摄影师经常携带以及需要经常抓拍,那么毫无疑问一款高速连拍的数码照相机是最佳选择。关于器材的选择因人而异,不同的摄影师有不同的拍摄习惯,就像变焦镜头不见得一定比定焦镜头适合抓拍一样。很多摄影师在拍摄纪实摄影照片时,为了突出表现人物的面部特写而选择使用最大光圈,这常常会让人物的焦点不实而产生跑焦,对于光圈及焦距的选择需要根据个人习惯及表现意图去决定,没有固定的“黄金定律”,也没有既成的固定拍摄模式。只有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拍摄器材,才能使摄影师如鱼得水,在拍摄过程中得心应手。
  
  3.用抓拍的方式凝固瞬间
  
  法国摄影大师布列松一生都极力主张用抓拍的方式捕捉决定性瞬间,当然他也一直是抓拍的践行者。他以新的摄影美学见解和摄影实践在国际摄影领域独树一帜。他所抓拍的照片显示了他娴熟的摄影技巧和拍摄经验,用最简单易行的方式向人们展示了纪实摄影的瞬间魅力。在中国,长期从事新闻摄影理论和新闻摄影工作蒋齐生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率先提出抓拍的理念,他提倡“求真、求实、求情、求意、求活、抓拍,图文并重”,强调摄影的本质就是抓拍。摄影的抓拍就是摄影师在不干扰被摄者的前提下,趁被摄者不注意时拍摄的最自然最真情流露的画面。这种拍摄方式避免了被摄者的不适感和紧张感,是最生活化的瞬间凝固。这种拍摄方法是针对粉饰现实,以及摄影创作中照片摆拍作假的不良风气而提出的。[17]抓拍只是纪实摄影的一种拍摄方式,这并不是说完全摒弃摆拍。通常来说,不违背事实真相,不捏造事实构成,仅还原事件原貌的摆拍是可以被接受的。
  
  在纪实摄影的拍摄中,抓拍不仅是拍摄时机的巧合,也需要摄影者在拍摄照片前深入现场,了解现场环境、光线等条件,在不被拍摄对象发觉的情况下,在被摄者最自然的状态中,快速抓取画面中最有表现力的瞬间,其原则是“不干涉、不摆布、不加工、不矫饰”,这些都成为纪实摄影的信条。布列松“决定性”瞬间理论对摄影界的影像是巨大而深远的,这直接影响了后来无数摄影师的拍摄理念。他的摄影作品都是在人物、事件最有表现力和感动力的一瞬间拍摄的。我们知道,万事万物都是不断运动和发展的,如何在其发展的最高潮被凝固下来,这就需要摄影师提前预知事物发展的临界状态,在瞬间即将到来的那一刹那间按动快门。通过抓拍而拍摄的纪实摄影图片真实生动,能够使事实、形象和气氛达到完美的统一。这种现场的真实性凝聚了摄影师的思考,凸显了纪实摄影的真实性要求,用最朴实的方法营造出最能打动人心的画面表现力。
  
  抓拍过程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按动快门,需要摄影者在拍摄过程中根据现场情况随机应变,要讲究拍摄策略,不仅需要集中注意力,而且还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在最合适的时机做出最快速的反应。这种抓拍能力一部分取决于摄影者的心理素质,即他是否头脑灵活、思维敏捷,还取决于摄影者能否熟练地驾驭摄影器材而在抓拍过程中不被器材所累。美国摄影家罗伯特·S·温克勒认为:“抓拍是产生真实、迅速及时和令人惊喜的效果的唯一形式。当你审视周围的时候,得像一个视觉敏锐的枪手,去发现值得摄入镜头的人物和场景。”
  
  在抓拍过程中,首要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假如有事物在某一刹那激发了你的兴趣点,那么就应该毫不犹豫地把它拍下来,因为影像是不可逆的也是不可复制的。很多时候,我们会懊恼刚才没有拍摄的事物,因为没有拍摄所以不知道自己能够拍出怎样的画面。摄影者在抓拍过程中要使自己成为现场的一份子,尽量将自己融进场景中去。一个优秀的抓拍者应该成为摄影现场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和现场融为一体的时候,才能随时地去抓拍而不会引起被摄对象的突兀感。这时候的摄影者与其说是摄影者,不如说是现场的目击者和参与者。对于摄影来说,保持足够的耐心是必要的,优秀的照片总是凝结了无数的“等待”.抓拍不意味着见到什么都拍,而是有选择性地抓拍。很多时候的瞬间不是我们无意遇到的,而是有意“预见”的。摄影者在拍摄纪实摄影图片时,除了仔细观察被摄对象外,还需要有预见性地等待,等理想的瞬间一出现就立即按动快门。一个精彩的瞬间或许是在漫长的等待后才出现的一秒钟,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摄影师。除了必要的等待之外,摄影者需要在时机即将到来前适时地接近拍摄对象,要有意识地选择适合抓拍的距离和地点,在抓拍过程中不必过多地考虑技术的完美性,因为抓拍这种不尽完美的摄影方式正是一种瞬间的视觉语言,是瞬间视觉艺术的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
  
  4.与被摄对象友好相处
  
  很多人在面对镜头时会胆怯,更有甚者会对于摄影师的拍摄反感甚至愤怒,所以妥善处理与被摄者的关系至关重要。摄影师在拍摄地点需要考虑如何恰当地接近拍摄对象,在不引起对方反感的距离内寻找合适的拍摄地点。人与人的相处除了基本的动作和表情外,还需要合适的语言,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摄影师需要在行动上和心理上都要对被摄对象保持足够的尊重。如果拍摄对象表现出反感甚至愤怒的情绪,摄影者一定要停止拍摄,进行必要的沟通,告知对方自己拍摄的目的和将来可能的用途,在获得对方理解并同意后方可继续拍摄。为了表示对被摄者的尊重,可询问是否需要照片的数码底片。在拍摄过程中,要尽可能与被摄者进行沟通,表现出平和的态度。只有在心理上与被摄者“打成一片”,对方才能放下戒备,流露出最自然的状态。摄影者在拍摄时需要有胆量、有勇气,不能害羞,更不能胆怯,要表现得自信满满。纪实摄影摄影师不同于风光摄影师,他们最有趣之处在于能够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和社会不同的人群进行沟通。最成功的摄影师会研究如果用最有效的沟通方式让被摄者完全放松,以展示最自然状态。在拍摄过程中,摄影师与被摄对象之间沟通的话题往往集中于事先构思好的故事情节中,话题往往涉及画面想要表现的主题,比如拍摄失学儿童时,会问及对方对于上学的期望值以及将来的理想等,拍摄弱势群体时,会问及对方的生存现状和生活打算等,这些沟通的内容取决于拍摄前拟定的“拍摄脚本”,也可以根据拍摄进程随机应变更改话题。当被摄者的注意力集中于谈话之中时,他们常常会忘记相机的存在,这给摄影师创造了绝佳的拍摄机会。此时摄影师需要做的就是在对方感情流露最真实的时机按下快门,记录下这一稍纵即逝的瞬间。正如《纽约时报》摄影师尼克尔·本吉维诺说过:“我最满意的图片往往是在拍摄对象忘记了我的存在的那一刻抓拍下来的。”
  
  纪实摄影的拍摄方法与技巧是一门综合的学问,也是一门值得花时间精力去慢慢体会的学问。它如同一杯红酒,时间久了越发有它独特的味道。在纪实摄影图片的过程中更不要害怕失败,任何伟大的纪实摄影师的成功都是建立在无数次拍摄之上的。一位摄影家如实说:“对我来说,摄影是一种观察的艺术,是从寻常的地方找到趣味的事物。我认为摄影与你所要拍摄的物件没有太大的关系,重要的是你用什么角度去观察。”所以,去观察,去思索,去拍摄,站在摄影家铺好的路上,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方可拍摄到有价值、有思想、有故事的纪实摄影图片。
  
  三、纪实摄影图片的后期处理及编辑
  
  很多时候,拍摄的完毕并不代表作品的完成。为了使纪实摄影图片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对于图片的挑选和后期处理也是至关重要的。摄影师用1秒钟拍摄一张照片,或许会用10分钟去编辑这张照片。当然,对于图片的处理限制及尺度标准也是需要严格界定的。美国《华盛顿邮报》等七家报纸有一份共同拟定的关于数字图像处理的“原则”:(1)所有的原始数字图像都必须由数字照相机直接下载到图片库以备所需时编辑和回顾;(2)纪实照片的完整性具有最高优先权,纪实照片边框内的所有内容都不能改变,包括改变背景,增加颜色,制造图片蒙太奇或拼接图片,不能对图片中的内容做任何的增减;(3)纪实摄影图片不得被拉伸、变形以适应版面需要;(4)数字图像改造技术的使用必须明显地显示出其虚构性,必须对读者说明照片经过了数字技术的处理;(5)可以创造性地使用照片图示来表达编辑思想,照片图示一般不使用纪实照片,使用的方法必须明显或夸张,以免读者误认为是纪实照片;(6)允许为了使图片有更好的效果而对于锐度和对比度的一般性调整,为了增加清晰度和精确度而对色彩或灰度进行的调整必须被限制到最小程度;(7)可以通过加光或者减光改善图片的技术质量,可以使用数字技术修补照片中由于过多的灰尘和其他非人为因素造成的图片缺损。[18]在这些基本原则下,对于已经拍摄完的纪实摄影图片需要进行选择和编辑,这是图片传播过程中画龙点睛之笔。
  
  1.图片的选择
  
  图片的后期编辑也就是对图片的选择过程,其实也就是对于图片的内在价值进行选择的过程。这涉及到图片本身所反映出来的价值尺度、图片的视觉魅力以及图片的预期传播效果等方面。因此,对于图片的选择是纪实摄影图片编辑的首要任务。选择的基本准则是图片能否体现所要表现的主题,能否体现人文关怀的价值。图片整体的效果是由筛选出和舍弃的图片来决定的。或许摄影师在拍摄照片时付出了很多心血,每一张照片都来之不易,但是在筛选照片的过程中必须忘记拍摄时的难度和自己的偏爱,客观地加以评估、筛选。纪实摄影图片所反映的价值,也就是图片传播价值的核心内容。画面艺术性和审美性再高的图片,假如其表达的主题和内容是空洞的,也无法成为一张优秀的纪实摄影照片。所以对于纪实摄影图片的选择首要要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时代背景或弘扬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或关注百姓生活,体现人文关怀,具有批判价值的纪实摄影照片更易于迅速传播。此外,舆论监督类纪实摄影作品也是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当前,摄影师在高扬主旋律、弘扬社会风貌的同时也开始将镜头聚焦于社会的不良风气。当现实生活中那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通过常规的手段收效甚微的时候,摄影图片如同一把利剑直指心脏。面对社会的污点问题,如何运用镜头语言抑恶扬善,针砭时弊以正风气呢?相关媒体通过调查得出结论:将图片报道作为社会监督手段,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表叔”杨达才因为网上的一张佩戴名贵手表照片而引起社会的关注,并最终被查出严重的腐败问题。在这个事件中,照片发挥了“舆论监督”的强大作用。因此,通过对照片的合理选择,使拍摄的照片实施舆论监督,从而在群众中引起反响与共鸣。
  
  2.对于图片的裁剪和微调整
  
  绘画是“加法”艺术,而摄影是“减法”艺术,这是摄影界的一条定律。摄影所做的是将事物从纷乱的背景中凸显出来。然而摄影师在拍摄过程中面对一些转瞬即逝的场景时,往往没有时间去仔细地进行构图来拍摄。所以,如何使一张纪实摄影图片主体更突出,可读性更强,便成了图片编辑所要承担的主要职责。对于照片的裁剪就像园丁修剪花木、裁缝裁剪布料一样,宗旨是使所拍摄的照片结构更紧凑,主体鲜明突出,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在图片裁切的过程中,图片编辑需要注意照片中的视觉主体。照片主体或是前景,或是背景,这与、取决于摄影师在拍摄时所要表达的思想。通常来讲,裁剪后的照片也需要符合画面稳定性的原则。画面不仅需要结构完整,也需要使画面均衡,以免造成视觉的不适感。对于照片的处理也仅限于小范围的比如亮度、对比度处理,不得改变原色调的色彩,更不得增加或减去原画面的构成因素。某些时候,编辑通过增大图片的尺寸并牺牲一些文字报道的长度来增加其视觉吸引力。世界众多纪实摄影师习惯于将照片调成黑白色调来表现主题。颜色的差异并不代表快乐或忧伤。黑白能表达快乐,彩色也能表达伤感。这是关于照片的故事,色彩只是协助摄影师去表达。有时候,纪实摄影师喜欢用黑白色调,因为仅有黑色和白色的照片看上去更有张力,当它失去色彩,我们更加专注照片本身,而不被色彩夺去注意力。
  
  对于纪实摄影图片的裁切和调整需要根据实际的照片内容所决定,虽有基本的准则,但具体的技巧还需要图片编辑者自己摸索创造。比如在具体的图片裁切过程中,有人喜欢使用坐标轴法,有人喜欢黄金分割法,有人喜欢对角线构图法等等。不论采用何种方法,保持画面稳定、主体突出、形象鲜明的最重要的。
  
  3.加注图片标题及图片说明
  
  在纪实摄影图片的后期制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加注标题和图片说明。同新闻图片一样,纪实图片需要适当的文字说明使图片表达的信息更加完整,也需要具备事件、时间、地点、人物和起因五个基本要素。这样,图片才能有更大的传播价值。图片的说明应该精炼而完整,而且应该对照现场笔记书写,防止因时间过久而产生记忆错误。
  
  读图时代是图文并重的时代,也就是说,纪实图片的传播一般需要有文字的参与才能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纪实图片需要一个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读者们通常会在浏览一张图片和其相应的标题及简短说明以后才会决定是否通读整篇文章。摄影师拍摄照片,而图片编辑使照片有血有肉,二者的结合造就了完整的纪实摄影图片的传播。约翰·怀汀说过这样一句话:“文字说明就如同指着照片的食指”.的确,文字说明的功能和人的手指一样,指明方向,可以让照片的涵义迅速明朗,可以给读者最快的理解时间。优秀的文字说明必须“夺人耳目”,在文字开头就能迅速吸引读者的目光,使读者有继续读下去的欲望。在文字说明中,要把纪实图片中最有价值、最核心的思想浓缩地概括出来。美联社的豪·比尔说:“尽量使用简短的陈述句,不要过多地使用形容词和副词,让图片自己说话。”
  
  标题作为纪实图片的最浓缩“介绍”,它是一种特殊的版面语言,可以和图片相互配合,美化版面的同时又强调了信息。标题是用最精炼的文字来提示图片的内容,这也是纪实图片标题的基本功能。读者在阅读这则报道时,往往先浏览图片,然后阅读文字说明或者图片标题,最后再返回图片进行“二次阅读”,以加深对图片中视觉符号的理解。纪实图片以形象好的视觉符号刺激了读者的感官,标题吸引并引导读者加深对照片内容的理解。[19]因此,照片标题必须与图片内容紧密联系,既能突出照片的主题,又要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和概括力,从整体上给人以新鲜的感觉和深刻的印象。
  
  综上所述,通过加入标题和简单的文字说明的纪实图片可以生动地讲述一个故事,使照片所讲述的故事有血有肉,既通过视觉符号冲击了心灵,又通过文字符号阐明了内容,从而使纪实图片的传播更加直接,更加有效,如图2-4.
相关标签:纪实摄影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