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摄影论文

纪实摄影图片在传播过程的选择原则

时间:2016-06-04 来源:未知 作者:chunt 本文字数:866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纪实摄影图片传播机制探究
  【绪论】我国纪实摄影传播模式探析绪论
  【第一章】纪实摄影概论
  【2.1】纪实摄影图片的拍摄及后期处理
  【2.2】纪实摄影图片在传播过程的选择原则
  【2.3】纪实摄影图片在传播过程的优势及发展趋势
  【3.1 - 3.3】纪实摄影图片的传播媒介
  【3.4  3.5】纪实摄影图片的传播效果分析
  【结语/参考文献】纪实摄影图片传播效果提升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二节纪实摄影图片在传播过程的选择原则
  
  一、纪实摄影图片的真实性原则
  
  客观真实性是新闻的立足之本,这是新闻业不可改变的事实。美国《新闻日报》摄影部主任詹姆斯·杜利在中国人民大学讲座时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摄影师为了净化照片的背景,把原片中墙上的时钟、闪光灯的投影都修掉了。这算不算违背了摄影的真实性?在很多读者看来,这样做并没有改变照片中最主要的内容,其核心的主体也未曾改变,所以不应算作违背摄影的真实性。但作者本人却说:“不,它改变了事件原发地的场景,所以它违背了新闻摄影的真实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假照片”争论风潮愈演愈烈。震惊国内外的周正龙华南虎造假事件、《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假照片事件(图2-5)、《中国农村城市化改革第一爆》事件等都是典型的案例。这些照片通过后期合成制作而达到一种作者“预想”的效果,甚至在国内重大摄影比赛中获奖,传播范围大,其最后带来的负面效果不言而喻。通过后期制作或处理过的照片,违背了摄影的真实性原则,真实,是新闻的立足之本,新闻则是社会良知的生命。假照片假新闻破坏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破坏社会诚信的道德底线,其负面效果短时难以清除。一个新闻媒体一旦有违背真实性的新闻或照片发布,会遭到社会的唾弃和抛弃,其社会公信力毁于一旦,无异于自掘坟墓。
  
  虽然假照片会让很多人声败名裂,但是制假的人却越来越多,这与电脑技术的高度发达和利益索取是分不开的。一幅精心制作过的照片可以在重大摄影比赛中获奖,这与摄影者本人声誉上的提升和物质上的受益是分不开的。一个专门刊载假新闻照片网站的创建者扎克·艾克斯雷说:“目前对新闻照片进行加工处理似乎正日益成为一种时尚。”米克尔森也承认,许多假照片都有着比较明显的伪造痕迹,但是有些图片伪造的技术相当高明,以至于很难找到破绽。所以,要从法制体制的约束上对照片造假者束以紧箍咒,并对新闻把关人进行严格规范,在提高摄影者自身素质的前提下,更要掌握甄别假照片的手段,不要让照片的真实性淹没在假照片的漩涡中。
  
  纪实摄影图片相对于文字更能客观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摄影人在事件的现场,能窥见事件的全貌并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来。虽然摄影本身是件主观形态,而摄影的目标选择性也是受摄影家的主观感受而影响的,但是摄影作品呈现给人们的影像,却是当时社会形态的真实写照。人们会通过照片中的人物、地点、细节等去解读这幅纪实摄影作品,去挖掘其要传达给世人的信息,去考证它的真实性,而这些考证对于文字来讲就相对于困难许多。
  
  纪实摄影作品的生命力在于它是否具有批判精神。由哲学的否定之否定理论可知,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式前进而是螺旋式上升的。因此,新时代的产生在于它对旧时代的批判或者否定。纪实摄影作品就是对时代进行批判的一种有效的直观的方式,它真实地再现了现在的社会,以便于后人可以通过真实的影像资料来批判或赞赏。它可以通过最便捷的方式赞许和痛斥社会存在的种种现象,直白地告诉人们现在社会正在发生着什么,人们又是以怎样的方式生存着。社会也需要用一种包容的心态看待这些纪实摄影作品,不管它们表达的主题好坏与否,至少它们是真实的。很多影像资料或许在现在来看并不起眼,但可能是将来人们研究历史的宝贵文物,最真实的文物。[20]摄影虽然是主观行为,每一个人的选择喜好、价值观念、文化素养都不尽相同,对社会现象的感受也天差地别,但是纪实摄影家的职责之一在于真实地记录社会。这种差异性的存在是正常的。假如我们让若干摄影家对同一个社会事件进行拍摄,我们相信最后汇集的摄影作品也会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只有在多种价值观并存和不同思维层次解读的情况下,社会才能够被全方位多角度地受到观察,并以影像形式展示出来。每一幅摄影作品,只要是客观地展示了社会的某一种现象,反映的是客观现实存在,便有它存在的价值。所以,用真实的影像记录社会形态,客观地反映社会现象,是当今摄影家的重要职责。
  
  二、纪实摄影图片的主题性原则
  
  拍摄的主题永远是摄影的核心所在。新闻业逐渐走向产业化道路,市场经济下的新环境也要求新闻业有一个变革。于是,新闻媒体的报道已开始渗透到社会的边边角角,开始关注社会各阶层人群,开始挖掘社会更深层次问题。通过纪实摄影图片揭露社会问题,就好比大夫给病人看病开药方,只有找准病因,才能对症下药。摄影师手拿相机拍摄纪实摄影作品的过程中有较大的自由选择性,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或主观意识对所拍摄的事物进行选择,通过选择充分表达摄影师对某些事件的观点和看法,所以就形成了创作目的、主题、形式的差异。纪实摄影的关键是找准事件的核心切入点。而摄影师手中的照相机就好像是医生手中的手术刀,他要把典型的、具体的、可感的人与事件进行揭示或找出来给人看。这一点就如同目前颇为流行的纪录片摄制,概括为一句话,即为什么拍,拍什么和怎么拍。
  
  由于单幅摄影图片所涵盖的内容与信息量越来越无法满足对一个事件或一个存在于社会之中的人的描述和揭示,因此类似于纪录片摄制的摄影纪实系列报道,开始在纪实摄影这一形式中占据主流位置,它就好像是一部纪录片的凝炼的缩编。纪实摄影讲述的是有深度的真实事件,它关注普通人的命运,更关注普通人或普通事件的典型意义,尤其是关注社会群体的生存状态。因此,它不是单纯地讲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或记录一个事件,而是通过故事、人物或事件本身来揭示隐含的意义及其作者所给予的关注和评判。
  
  然而,许多的报刊媒体所刊载的纪实摄影报道并没有发挥出这一报道方式的作用,对主题的挖掘不深,有时只为了表现光与影的美感,所以揭示事件本身的真实性和其隐含的深刻意义被某些摄影技术所遮蔽,从而违背了纪录摄影的真实性原则。纪实摄影与艺术摄影由于所表现的主题,彼此的出发点的不同,它们的表达方式及处理手法上亦有很大区别。纪实摄影以揭示现实的典型性,具体性,真实性为原则,它并不把审美及艺术形式置于首要地位。因此,即便是一幅毫无审美与艺术感受的照片,但由于它真实而独特地反映了某一有普遍意义的现实,它就是一幅成功的纪实摄影作品。反之,如果一幅照片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但它违背了纪实摄影的真实性原则,那么它也是一幅毫无价值可言的照片。摄影者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我们在报刊上看到越来越多的这类纪实摄影报道,它们大多只是对一个事件的简单描述,或者是成为一段文字的附属品,或者在某一媒体的版面中起到装饰点缀作用。纪实摄影本身远没有获得其应该获得的独立地位。摄影本身的独特魅力,其无需言说的与读者的心理沟通作用,没有得到真实的审视与理性的选择。人们看惯了光怪陆离的摄影作品,看惯了对生活的单一记录,对社会的存在、人类的生存却往往忽视。
  
  对纪实摄影主题的选择与挖掘要求摄影者能够找到带有社会性及人的自身处境、命运及选择的典型性,并要求具有特有的新闻职业敏感。例如:出生于以色列的自由摄影记者阿龙·瑞宁格拍摄的《艾滋病在美国》(图2-6)在1986年第30届世界新闻摄影大赛中获最佳新闻照片奖不是偶然的。1981年5月的一天,他偶然在《纽约时报》的报缝里发现一则小消息,提取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位医生发现一同性恋者感染了一种类似于癌症的性病,不知如何医治。阿龙·瑞宁格以他的职业敏感对这一题材发生了兴趣,立刻着手查找有关资料,开始将镜头转到艾滋病上。随着采访的深入,他逐渐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也就越坚定了他继续充分报道一题材的决心。经过六年的深入采访,在1986年他才拍出了一幅震撼世界的新闻特写照片《艾滋病在美国》。这幅作品被称为是当今世界人类对这一肆虐病魔尚无良策现状的形象概括,是对人性这一古老主题进行挖掘的具体的、生动感人的形象写照。这些照片记录了病魔所带来的残酷现实,记录了人类的痛苦与不幸,记录了这一现实给人类带来的社会的、道德的、生存现状的恶果。阿龙瑞宁格的纪实摄影报道这一系列事件的广泛传播引发了社会公众对其意义的关注,带来了深远的社会影响。从这一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对社会某事件主题的选择及深入挖掘是纪实摄影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这种挖掘不能仅限于肤浅的表皮调查,它要求摄影者深入到所选择主题的具体事件中去观察体验,随之运用有效的摄影语言进行深入揭示,这是纪实摄影报道的必由之路。
  
  关于纪实摄影主题选择的另一个问题是,它要求摄影者既要深入到具体的人和事件中去,又要求其对这一主题本身进行意义上的升华。它要求摄影者不但是这一事件的直接参与者,介入者,同时更是传播者、发言者。由于摄影者观察视角的转化,摄影者本身的价值与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掘,它一方面要求摄影者把某一题材的真实地通过照片反映给观众,又要求摄影者找到这一题材与观众的连结点,即触动观众的“兴趣点”,并有效地引发群体性关注,这就是纪实摄影图片传播的深度揭示。我国当代青年摄影家袁冬平拍摄的反映我国大城市中精神病院的一组纪实报道摄影是近年来我国少有的在对主题的选择和揭示达到一定深度的系列作品(图2-7),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其独特的摄影语言对这一题材进行了深刻揭示。这种摄影所特有的视觉冲击力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刺激。这种个人化的形式使人难以忘怀。
  
  不管主题的选择如何,纪实报道摄影的几个要点,是拍摄者不能违背的。首先是它的真实性原则,其次,它应准确地反映人物的职业、身份特征及文化环境并且要求有典型性。对于事件,它要求反映具体的环境,时间和典型性特征及事件的意义。有时还要求交待事件所产生的原因及所造成的结果。纪实报道摄影《阿V姑娘的日子》通过视觉形象比较深入地揭示了一个16岁少女的生存状态,拍摄者从各个侧面,各个角度来反映她从小地方来到大城市的生活、工作。由具体的事件来反映她的生存状态,生存环境,人际交往等。这些生活事件揭示她的人性的一面。作者显然已超越了事件本身的限制,而是把她放到特定的生存环境之中。然而我们通过一幅幅具体画面,直接感受到了她的真实存在。可见对所选择的主题进行揭示,应发掘出尽可能多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又必须是典型的,生动的,有代表性的。要做到这些,就要求拍摄者与拍摄对象之间不能产生任何心理隔阂,要尽一切可能地去接近对象,同他们溶为一体,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21]只有如此,才能进入到具体的事件中去,也才能具有真情实感。这是对拍摄者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
  
  揭示事件与人物的典型性、独特性、具体性,很显然是通过客观视觉形象来传达的,视觉形象的符号指向,符号意义属于视觉语言符号系统。纪实的意义是在于把这一视觉语言符号在现实之中的典型的、明确的指向形象地表现出来。它的意义在于揭示而不是创造,它的符号特征不应是含糊不清、不可名状的而应是具体明确的,同时又必须是独特生动的视觉表现。纪实摄影的表现是隐现于作品题材之中的而不像艺术摄影那样,有明显的形式和美感诉求。但纪实摄影作为一种视觉语言符号的传达,它不是在说一个人或一事件,而在于表现,这种表现是通过摄影的视觉语言来完成的。这就要求摄影者能熟练掌握除照明技术以外的视觉语言的表现手段,通过光影、空间构图,质感,色彩等视觉语言来准确传达出视觉符号的特征和意义来。这也是我国的纪实报道摄影所欠缺的。我国在纪实报道这方面并不缺少有意义的题材,而是在表现的力度上有所欠缺。有一些国外的摄影家来我国拍摄了不少有水平的纪实摄影并在国际新闻摄影大赛中得了奖,这从一个侧面证实了这一点。而我国的纪实报道摄影在题材的选择、意义的挖掘及表现的力度上都存在一些问题。这就影响了他们在国际上的位置,他们还没有使纪实报道摄影获得所应有的独立地位,这与传播媒体在现阶段的社会结构中所起的作用是相一致的。
  
  三、纪实摄影图片的审美性原则
  
  虽然纪实摄影不像普通的艺术摄影,并不将画面美作为其标准,但它更看重作品所传达信息的“有用性”和“深刻性”.这不代表不需要高超的摄影技能和精准的瞬间把握能力。一幅好的纪实摄影作品仍然凝结了摄影师完备的摄影技术和摄影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够拍摄出画面于主题、内容和形式高度统一的完美作品,在完整记录现场事件的同时又能通过画面敏锐地捕捉到读者的注意力。
  
  1.合理运用光线塑造主体形象
  
  《圣何赛信使报》的一位摄影师曾经这样说过:“即使其他的条件都不合适--背景、太紧张的拍摄对象等,但只要光线是完美的,任何事情都不是问题。”
  
  摄影在希腊文的意思是“光影”的描写。纪实摄影作品的优劣要看摄影家对用光的把握程度。同一物体在同一环境下如果用不同的光线或不同的角度照射,所得的影像也是不同。光线角度的取舍,都会直接地影响到主体的效果,所表达的内容也会随之改变。因此,尽可能地搜索恰当的光线,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事物的主题。[22]
  
  用光是摄影师首先考虑的问题,光的变化影响画面上的影像造型。如线条结构、影调层次、色调变化以及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都将随用光的变化而变化。不论是“硬”光还是“软”光,不论是棱角分明的垂直光还是柔和分散的顺侧光,不同的光线赋予了画面不同的语言艺术,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感受。例如摄影师用“高调”明亮的光线影调表现轻松、欢快的主题,如图2-8,而用大面积黑色或深灰色的“低调”光线来渲染沉重、压抑的画面情绪,如图2-9.
  
  从某种意义上讲,摄影的技巧就是用光的技巧。所以,纪实摄影图片审美的价值要求首先就是用光的合理性。一个合格的摄影师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素质就是对光线细致入微的控制能力。光线的取舍,环境光的运用等,只有在基本的技巧方面发挥充分,才有可能塑造好完美的画面语言。顺光、侧光、逆光、侧逆光、顶光、底光等基本光线的类型及作用需摄影师熟记于心,更重要的是摄影师需具备良好的用光感觉,这种感觉在于经验的积累和对艺术的鉴赏力。一幅好的纪实摄影作品对光线的要求近乎苛刻。用光的把握,不仅仅是对摄影技术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对摄影这门艺术语言的感悟。比如大多数摄影师在拍摄环境人像时习惯于使用轮廓光将人物和背景分离以突出主体,同时用光线勾画出画面中人物的轮廓特征,进而拍出主体突出、人物美化的效果。这种用光模式在摄影界被誉为经典,以至于众多摄影爱好者竞相追随。然而,最顶尖的摄影师从来不局限于某一种特定的用光模式,也不盲从某一种所谓的经典用光,他们的拍摄手法从来不拘束于某一种条条框框内,而是跳出常人的固有模式,尽可能地去创新,去开拓新的拍摄用光和角度。他们比常人更明白,大家都在走的老路,很难再有新的突破。因此,顶尖摄影师会去发掘常人不曾去注意到的光源,折射光、反射光、缝隙光,甚至是最最微弱的光源,他们都会敏锐地发现。
  
  2.通过构图增加画面感染力
  
  不管画面所要表达的内容多么丰富多彩,它总要以画面的表达方式为根基。画面的表达方式直接决定着画面传达信息的深度。意义一旦离开了表达,也就是没有了意义。一幅纪实摄影作品所要表达出来的意义可以是多个层面的,而读者或许只能接收到其中的某一部分意义,这取决于摄影师的表达方式和读者的解读水平。通过摄影技巧来完善这种表达方式是摄影的又一前提。一幅背景杂乱无章,主体不够突出的摄影作品所要传达的意义远不及一幅主体突出、背景简洁的作品,而通过构图这种表达方式来增加图像的视觉效果已是摄影界的黄金定律。
  
  对于一个特定的拍摄对象,选用特写、近景、中景或远景,这是摄影师通过选择而传递给读者的内容,将背景虚化掉还是纳入画面,这也是摄影师在拍摄时的取舍。“构图无章法”这是顶尖摄影师常挂在嘴边的话。但构图亦有章法,这种章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摄影师想要表现的内容、情感、环境等因素决定的。图2-10是布列松一幅脍炙人口的名作。画面所表达的主体简单朴实,却给后人留下了太多值得回味的价值。画面中表现的是一个双手抱着两个大酒瓶的男孩,给父亲买到酒后神采飞扬地走到回家的路上,似乎刚刚完成了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使命。男孩的表情中似乎透露出前所未有的自豪感,又似乎反映出他旁若无人的心理。画面中的男孩,情绪十分自然真实,显示出布列松本人娴熟的摄影功底。而画面构图中预留出的背景是两个正在露出惊讶或喜悦表情的女孩,她们被这个自信的男孩所吸引,但并不干扰主体中男孩的构图。这样的构图既保证了画面主体的突出和明确,又通过虚化的其他人物衬托了画面的主体,达到一种高度的画面美感。抓拍是布列松一生所坚持的基本手段,他从来不去干涉他的拍摄对象,用娴熟的摄影技艺来迅速找准主体,完成构图并按下快门,带给观众极高的摄影艺术审美享受。
  
  每一个摄影作品的画面都凝聚着摄影师特定的拍摄意图,摄影师通过构图手段表达他所在现场的状态,而画面的视觉表达则取决于摄影师对被摄物体的观察立场。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镜头语言表现内容,而内容的读取在某种层面上又取决于读者。因此,充分地运用摄影这一表现手法来选择性地突出或忽略拍摄对象便成为摄影师的首要任务。如运用怎样的景别,怎样的角度,怎样的景深等等,都直接影响着画面的构图,也就影响着图片的审美价值。当我们在分析一幅摄影作品时,我们会研究摄影师用怎样的方法来使画面的主体突出,以充分表达画面的内涵。
  
  二十世纪最着名的战地摄影记者之一罗伯特·卡帕经典语录“如果你的照片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的不够近。”他奔驰于乱世各地,就好像觉得有份使命感,要永远用他的相机去捕捉生与死的一线之隔。他在世的几十年中为后人留下了众多经典的纪实摄影图片,就像他的那句箴言一样流传于世。在罗伯特·卡帕看来,只有你离被摄对象足够近,你才能灵活自如地调整你的位置,选取你的构图,才能将画面的主体更真实地纳入画面中。对于一幅纪实摄影照片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能够如实地记录真实的现场。通过构图带给照片的美感还包括画面的均衡关系,这种均衡包括构图的均衡和色彩的均衡;透视空间与整体画面的构图关系,“画留三分白”意指通常需要给画面留出足够的空白,不能将画面塞满等。此外,杂乱的背景易于分散读者的注意力而降低画面主体的突出度,通过构图的选择、焦点的选择、焦距的选择等将人物从杂乱的背景中分离出来。
  
  3.具有人文关怀的审美价值
  
  摄影最初是作为绘画的工具而被画家率先采用的,艺术的属性是摄影的基本属性之一,艺术审美价值,是摄影的基本价值诉求。由于摄影具有很强的写实功能,因此摄影师在传达给读者纪实类影像的同时,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局限于摄影这门工具当中。摄影师在拍摄照片时,其主观能动性会因人而异地受到某种局限,其通过作品体现出的画面语言也不尽相同。摄影在语言的运用方面,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渐被扩大化和自由化。在摄影高度普及的今天,若要寻求异于常人的视觉效果,需要打破常规用读到的视角去观察、思考和表达。
  
  摄影艺术是一门运用造型手段去传递视觉语言的艺术,摄影艺术创作离不开审美,摄影图片具有审美价值。一个优秀的摄影师不会满足于对事物的第一印象,即一般化的视觉效果。为了达到更高的审美价值,他会思考和判断,会构想一切可能的角度去全方位展示拍摄对象。从人像摄影到纪实摄影甚至是风光摄影,每一幅作品都捕捉到了最生动最精彩的瞬间,每一幅图片都具有自身独特的审美价值。
  
  摄影文化传播还具有再创造性,传播者在选取拍摄对象的时候,已经主观对其进行了取舍,这个过程已经加入了传播者自己的审美判断,赋予画面以美感。提高图像的审美性,加强摄影文化传播中的审美研究,对影像进行大众传播有着重要的作用。艺术的最终目的在于发现美、创造美、传播美,摄影艺术的宗旨更是在此。摄影这门艺术只有接地气,融入生活,才能充分发挥其艺术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摄影艺术的审美价值。成功的纪实摄影作品自然有其成功之处,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其“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因为每一幅摄影作品都凝结了摄影师创造力和想象力,也凝聚了摄影师对社会的观察和对现实的反思,是摄影师本人与社会高度融合的产物。视角切入点是摄影本身创造力的集中体现,角度的选择和题材的把握对一幅成功的纪实摄影作品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价值。解海龙的《希望工程》掀起了全国对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极大关注,引发了国人在教育事业上的一系列思考和相关政策的出台。摄影师卢广深入探究中国污染,拍摄了《镜头不会撒谎》、《关注中国污染》的纪实摄影专题报道,并以《关注中国污染》的专题摄影获得了尤金史密斯人道主义摄影奖。这样的系列报道在今天来看仍有重要意义。威廉·克莱因在1954年拍摄的经典纪实摄影作品《枪》(图2-11),向读者呈现了20世纪中期美国少年的暴力倾向,揭示了美国社会越来越高的青少年犯罪率与枪支的高持有率有密切关系。男孩儿用一把手枪指向了克莱因,双目中充满了仇恨与愤怒,表现出异于同龄儿童的神态。然而,克莱因拍摄这幅作品的目的并非只为了记录这个男孩,而是反映社会的普遍问题。用作者自己话说:“男孩手中拿的只是一把假枪,这种假枪是美国街头巷尾中司空见惯的玩具,但在我看来,这样的活动早己不是简单的儿童游戏。”可见,克莱因在拍摄这幅作品的时候,当时的心情是沉重的。这并非是一把玩具手枪的问题,而是关乎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稳定的问题。儿童手中的枪口直指观众视线,从而引发社会对儿童暴力问题的强烈关注,这种心灵的触动、人性的关怀正是作品的美感所在。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