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摄影论文

纪实摄影与新闻摄影的共性与区别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12-29 共4928字
  题目

        纪实摄影在人类信息传播中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是一面镜子,是一种声音,是一种批判的力量,是现代人们将自己的历史记忆保存最接近真实的重要手段。而新闻摄影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纪实。本文主要浅析纪实摄影与新闻摄影之间的区别,并对国内新闻摄影的现状提出几点思考。
  
  一、纪实摄影与新闻摄影的概念
  
  纪实摄影以主题为先。纪实摄影通常是有预先的构思,然后去寻找所要记录的内容,再把捕捉到的影像列入自己的主题中去,这与新闻摄影的区别是很大的。如《当代中国纪实摄影:中国故事》中纪实摄影的图片,以作者袁冬平为例,《精神病院》(1989 年~1994 年);《穷人》(1994 年~1995 年)这些图片的拍摄时间相对宽松。作者从开始就很清楚自己所要拍摄的东西具有的价值和意义,也使摄影师在构图、视点选择等方面能够刻意而为。构图上纪实摄影强调平视机位,广角镜和长焦镜随需要而用。构图以大面积构图和“井”字构图法为多,强调画面的现场感,强调主体与环境的关系,使图片信息量丰富。不完整构图引发的联想和变形、畸形引起的好奇心,都被运用来引起人们对事件的关注。
  
  新闻摄影一般是对突发事件的记录。新闻摄影由新闻和摄影两要素组成,缺一不可。没有了新闻性,摄影就成了单纯的摄影。新闻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决定着摄影的目的、内容与手段、方法。如《中国青年报》记者解海龙拍摄的《我要上学》系列组照中的一幅大眼睛女孩照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小姑娘的美丽与贫困山区险恶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姑娘的大眼睛透露着天真、纯朴、执着和希望,像探照灯一样逼视着受众的良知和灵魂,强烈冲击着受众的心灵,让你无法逃避。正因为如此,作者和读者都已经习惯把这幅照片作为整个系列照片的代表作,甚至全国希望工程的组织者也把这幅照片作为活动宣传的标识。
  
  二、纪实摄影与新闻摄影的共性与区别
  
  具有一定社会和历史价值的新闻摄影也是纪实摄影,而具有一定新闻价值的纪实摄影也是新闻摄影。两者的共性是对事实真实的摄影记录。
  
  其共性之一:忠实记录和再现。
  
  二者都是对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或人物在特定时空状态下自然形态所做的忠实记录,记录的真实性是其生命的根本与灵魂。
  
  共性之二:纪实性、形象性和瞬间性。
  
  二者都充分发挥摄影手段的科学纪实性、形象纪实性和瞬间纪实性的特点,以此寻求对事物的精确记录呈现细节。不论纪实摄影还是新闻摄影都是讲究形象性和抓住最经典的瞬间来展现事件特征和人物的精神面貌。
  
  共性之三:表达一种认知、传递一种信息。
  
  纪实摄影和新闻摄影都是通过图片传达信息,让我们通过图片来读懂信息,领会信息,通过他们所反映的现实以求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
  
  尽管纪实摄影与新闻摄影存在以上共性,但是也有很大区别:
  
  1. 两者的基本特性不同
  
  纪实摄影的基本特征是它的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和系统性。这说明纪实摄影讲究作品对社会是否有作用,也就是说纪实摄影不仅仅是客观记录(如此前的战争摄影),而是带有鲜明的社会目的:揭露与批判。它不光只记录事件的表层而且拍下了事件的时代意义,因此它的社会价值还表现在它的强烈现实性上。纪实摄影所有用来获得高质量的手段都将为目的服务:最本质地反映社会的人。那些把摄影当作艺术殿堂里的“伟大创作”的人经常会把平平凡凡的人间影像视为纪录,但那些执着于苦难时代去为人性做见证的纪实摄影家是不会理会什么样的表现才能够得上“艺术”水准,他们只拍人,并且只拍苦难的人,只拍为生存而与自然搏斗的人,只拍平等社会里不平等有关人的一切。他们不是为自我而是为作为人类一分子的自己去拍照,记录下人类社会永远不会失去的人性光辉。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人性见证者--纪实摄影家们的不懈努力,人类在这个迸裂的年代才会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的、痛苦的代价换取更大的自由。21世纪初美国摄影家路易斯·海因对童工进行的摄影纪实提醒了公众注意穷人的困境,这些照片促使美国人相信有必要制定一部关于童工的劳动法;20世纪 70 年代美国摄影家对日本的水银中毒事件的曝光引起全世界对公害的重视,这些都是人类利用摄影这一利器为人类自身利益进行斗争并取得胜利的典范。
  
  2. 创作上的不同
  
  无论是纪实摄影还是新闻摄影,对摄影师都有一定的职业道德要求和技术要求。纪实摄影取材于现实生活进行创作,以摄影师的镜头透视社会与人的现实生活。摄影师的素质不只是表现在拍摄时良好的感觉、敏锐的直觉和对瞬间的把握上,应该还体现了拍摄者对世界的认识感受,理性思考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上。因此其所表现的作品应该是内在和外在的两个世界相交融的结果。“当我的右眼向外张望时,我的左眼就向心中回视”(布列松)。所以“决定性瞬间”是纪实摄影家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综合性的、牵涉到脑、眼、手的联动。静态的构图是二维空间的图片形式所限定的,但抓取生活中生动的动态瞬间,是摄影师追求完美的表现。纪实摄影作品要强调气氛的营造,充分地运用各种构图形式的正负作用,将被摄体和拍摄者的情感、心态都恰当地表达出来。
  
  新闻摄影对摄影记者的基本要求是具有非凡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事实证明,责任感和事业心会使摄影记者的天地变得宽广,并且对祖国深厚的感情会流露在作品中。如《开国大典》《小平您好》《北京申奥成功》等都是充满作者深厚感情的优秀作品。责任感和事业心是做好新闻摄影工作的基础。2003 年,非典肆虐,中国青年报图片总监贺延光经过多方努力,勇敢地“冲”进了北京地坛医院的非典病房,他冒着生命危险连续工作了 20 多天,拍摄了大量的珍贵照片,尤其是《面对生命》在社会上引起好评,荣获了当年中国新闻奖等多项奖项。经典的新闻摄影作品,往往充满着强烈的情感力量,是照片增强感染力的源泉。
  
  捕捉意识是摄影记者的硬功夫。捕捉意识也就是新闻敏感,这是摄影记者必须具备的实际工作能力,也是其政治思想水平与业务水平及个人学识和修养的集中表现。它主要表现为: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中,能够迅速判断突发事件或人物的新闻价值而主动出击;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用摄影的方式表现出来并加以引导;善于发现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促进社会进步的新人新事而予以跟踪报道等等。
  
  纪实摄影的特点在于摄影师对于这个世界主观且细微的观察,摄影师在拍摄过程中会以自己的理解来表达对社会的评价,于其中倾注自己的情感色彩,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创作活动。摄影师不仅需要敏锐的观察力,用直觉抓住现实,并以自己独特的摄影语言、视角和构图去表达生活态度,还需要正确的人文态度与立场。新闻摄影则仅需要客观纪录现实,客观再现生活。
  
  对于社会生活的事件及意义都是纪实摄影家要用镜头观察的对象,体现内容的每幅影像都会与之原创形式或特征相应。所以这要求摄影师脱离工具的束缚,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以原创的独特方式来处理其照片。
  
  新闻摄影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纪实,然而在新闻摄影界,新闻摄影中的摆拍现象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这也是涉及新闻造假的严肃问题。从理论上来说,新闻讲究的就是真实,新闻摄影就必须要达到事实真实与形象真实的统一,因此,为更好地维护新闻摄影的真实性,摆拍是绝对不能提倡的。
  
  在新闻界,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新闻摄影的真实性也就是摄影图片所要体现的新闻性。新华社研究员蒋齐生曾说过:“新闻摄影把新闻形象的典型瞬间凝固在照片画面上,不仅证实新闻事实的存在,更让人直观了解新闻现场,领会新闻的要点。”新闻照片是新闻形象的现场回放,是对现场的真实情况的记录。新闻摄影记者凭借手中的镜头,借助光线、构图元素,用不同的角度“抓住”典型瞬间,这便是对真实发生事实的反映。摄影记者不能违背事实制造新闻场景,导演新闻照片,也就是要杜绝摆拍。但是实际上,在摄影师举起相机的那一刻,你就已经在主观影响着进入景框里的主角,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在面对镜头时仍会表现的无动于衷。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