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企业管理论文

科技人才对资源型产业转型的支撑作用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7-03-01 共8686字

  7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本文在对科技人才、资源型经济转型现状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熵理论和耗散结构,剖析了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的目标和路径,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下科技人才的支撑效用进行了分析,结合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新特点,构建了科技人才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支撑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典型的资源型地区山西省为研究案例,对山西省科技人才、资源型经济转型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法对科技人才支撑和资源型经济转型进行了因子评估,进而运用回归模型对山西省科技人才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支撑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本文得出以下三条结论:

  (1)科技人才与资源型转型的理论分析。运用熵和耗散结构理论分析得出,资源型地区是一个经济转型熵不断增加的耗散结构体,随着资源型生命周期的演进,资源型经济体容易陷入"资源诅咒"陷阱,形成"无序混乱"的耗散平衡态,严重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科技人才是经济系统的负熵,实现经济转型必须以科技人才的负熵冲抵资源型地区内部的转型熵增。增大科技人才的负熵效应,需要从科技人才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两方面推进,以此相互促进使资源型地区在转型过程中稳定地表现出转型效率递增的趋势,从而持续产生系统转型负熵增大和正熵减小的效应,形成经济转型的耗散结构。

  (2)科技人才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支撑作用机理。科技人才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支撑作用主要体现在资源型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新兴产业规模壮大和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三个方面。具体表现为:对科技人才的投资,可以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速高新技术扩展,并以此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促进资源型地区工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引导新兴产业规模扩大,同时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为进一步研究资源型地区科技人才对经济转型的支撑作用,构建了科技人才对资源型经济转型支撑力评估指标体系,基于熵理论分析提出研究假设,构建因子分析模型和回归方程。选取山西省为研究案例,通过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山西省科技人才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整体支撑效用良好,其中,科技人才对资源型产业的正向支撑作用明显,但是,科技人才对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并不显著。结果表明,山西省科技人才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支撑作用只停留在传统资源型产业,需要进一步提高科技人才对新兴产业的支撑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效率。

  7.2 展望

  本文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下科技人才的支撑力进行了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但受研究样本和数据资料的限制,发现本文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1)学术界对科技人才和资源型经济转型的研究有了一定成果,但是对二者之间的评估指标体系尚存争议,缺乏权威性的科技人才对资源型经济转型支撑力的评估指标体系,因此需要根据经济发展阶段的推进,调整和丰富指标体系,以进行后续的探讨。

  (2)由于缺乏山西省科技人才支撑资源型经济转型的访谈和调查问卷,难以对科技人才的支撑力作出比较分析。因此,后续的研究可进一步收集相关的数据资料,对山西省科技人才支撑力的现状进行分析。

  (3)在山西省科技人才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因子分析模型分析中,未能将现代服务业提取为公因子,原因在于山西省处于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初期,资源型产业仍然占主导地位,现代服务业尚处在较缓慢的初级发展阶段,因此,短期内现代服务业不能作为山西省经济转型的决定力量。下一步需要考虑选择其他资源型地区为研究案例,分析现代服务业在资源型经济转型中的地位,并进一步分析科技人才对现代服务业的支撑作用。

  (4)本文以山西省为案例,根据实证结果的评价分析,提出了资源型经济转型下提高科技人才支撑力的对策建议,鉴于山西省处于经济转型初期,产业结构尚不稳定,因此,对策建议对于其他资源型地区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考证。

  参考文献:
  
  [1] 山 西 " 百 人 计 划 " 引 进 海 外 高 层 次 人 才 356 名 [OL]. 新 华 网 山 西 频 道 .
  [2] Corden W. Max, Neary JP, Booming Sector and De-industrialization in a Small Open Economy[J]. 1985, 22(03): 225-245.
  [3] Windfalls A. H. Gelb. Oil, Blessing or Curse[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1988.
  [4] Auty R. M. Determinants of state mining enterprise resilience in Latin America[J]. Natural Resources Forum, 1993, 17(1): 3-14.
  [5] Sachs J. D. A. M. Natural Resource Abundance and Economic Growth[J]. Journal of African Economies, 1997, 23(6): 335-376.
  [6] Gylfason T. Nature, Power and Growth[J]. Scot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01,48(5):58–88.
  [7] Arezki R Van Der Ploeg. Can the Natural Resource Curse be turned into a Blessing? The Role ofTrade Policies and Institutions[J]. IMF Working Paper, 2007, 24(55): 1-59.
  [8] P. Collier B. Goderis. Commodity Prices Growth and the Natural Resource Curse: Reconciling a Conundrum[J]. MPRA Paper, 2009, 15(17): 315-320.
  [9] Usui Norio. Dutch disease and policy adjustments to the oil boom: a comparative study of Indonesia and Mexico[J]. Resources policy, 1997, 23(04): 151-162.
  [10] Van Der Hoek M. Peter. Does the Dutch Model Really Exist?[J]. International Advances in Economic Research, 2000, 6(03): 137-138.
  [11] M Woolcock Michael., The Social Foundations of Poor Economic Growth in Resource-rich Economie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2001.
  [12] M Auty R., Resource Abundan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2001.
  [13] M Murshed S. When does natural resource abundance lead to a resource curse[J]. Discussion Papers, 2004, 17(08):33-34.
  [14] E.R.Larsen. Escaping the Resource Curse and the Dutch Disease[J].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2006, 65(3):74-88.
  [15] J Frankel J. A. The Natural Resource Curse: A Survey[J]. General Information, 2010, 18(04):75-89.
  [16] M Morrison K.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he "Resource Curse" from Foreign Aid?[J]. 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r, 2012, 8(09): 52-73.
  [17] Wenar Leif. Fighting the Resource Curse[J]. Global Policy, 2013, 4(3): 298-304.
  [18] McElroy Caitlin A. Technological dynamics and the resource curse: Between macro-economic policy and local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J]. The Extractive Industries and Society, 2015,2(01): 56-63.
  [19] 宋冬林, 汤吉军。 沉淀成本与资源型城市转型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 2004, 10(06): 58-64.
  [20] 董锁成, 李泽红, 李斌等。 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与战略探索[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 7(05): 12-17.
  [21] 陈德敏, 张瑞, 王青。 基于省域空间视角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软科学, 2012, 4(05): 81-85.
  [22] 郭丕斌, 周喜君, 李丹等。 煤炭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困境与出路:基于能源技术创新视角的分析[J]. 中国软科学, 2013, 8(07): 39-46.
  [23] 徐君。 基于熵理论的资源型城市转型与产业演替机理研究[D].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 2007.
  [24] 张汝根。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经验及启示[J]. 生态经济, 2008, 22(12): 82-84.
  [25] 祁泉淞。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模式研究[J]. 特区经济, 2010, 14(08): 238-239.
  [26] 李尔彬, 柏晓东, 孙延华。 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策略选择--以伊春市为例[J]. 林业资源管理, 2011, 15(05): 9-14.
  [27] 王亮, 宋周莺, 余金艳等。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战略研究--以克拉玛依为例[J]. 经济地理, 2011, 25(08): 1277-1282.
  [28] 马克, 李军国。 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探索--国内资源枯竭型城市十年经济转型经验与展望[J]. 经济纵横, 2012, 23(08): 1-7.
  [29] 杨眉。 低碳经济背景下资源型城市发展模式研究[J]. 商业时代, 2012, 16(03): 137-138.
  [30] 郭志仪, 石瑾。 新欧亚大陆桥沿线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经济转型研究[J]. 湖南社会科学, 2014, 35(02): 128-131.
  [31] 于重阳, 金田林, 岳利萍。 资源潜在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模式研究--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J]. 未来与发展, 2014, 18(07): 98-104.
  [32] 吴冠岑, 刘友兆, 付光辉。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资源型城市转型评价体系[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7,14(01): 28-31.
  [33] 李琰,李红霞。 陕北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评价--榆林经济转型评价分析[J]. 特区经济, 2009, 22(01): 218-219.
  [34] 程嘉怡。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政策的实证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9, 34(03): 56-59.
  [35] 樊正强, 李奇。 基于系统创新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财会研究,2009, 7(22): 73-74.
  [36] 陈云萍。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公共政策效果评估--以阜新市经济转型试点政策为例[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9, 10(01): 133-140.
  [37] 车晓翠, 张平宇。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绩效及其评价指标体系[J].学术交流, 2011, 15(01):94-96.
  [38] 邱松。 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效果研究[D].长春: 吉林大学, 2011.
  [39] 高峰, 范宪伟, 王学定等。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绩效评价分析[J]. 商业研究, 2012, 2(08):70-75.
  [40] 孔微巍 , 王铁坤 .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公共政策评价问题及对策 [J]. 商业经济 ,2012,4(01):1-3.
  [41] 李刚, 李红, 王汉斌。 资源型经济地区科技进步贡献率测量适用模型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 2010, 12(01): 113-116.
  [42] 李竹梅, 和红伟。 煤炭资源型地区低碳经济转型成熟度突变实证分析[J]. 工业技术经济,2013, 17(08): 117-122.
  [43] 芮雪琴, 李环耐, 张欣等。 产业集群升级与区域产业转型的互动关系--基于协整及 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 工业技术经济, 2014, 19(02): 81-86.
  [44] 韩淑娟。 资源禀赋对中国人口城市化发展的影响[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16(07):52-58.
  [45] 李玲娥。 略论资源型城市转型及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以山西为例[J]. 经济问题, 2011,22(12): 45-47.
  [46] 景普秋, 孙毅, 张丽华。 资源型经济的区域效应与转型政策研究--以山西为例[J].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11, 27(06): 40-47.
  [47] 商允忠, 王华清。 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评价研究-以山西省为例[J]. 资源与产业, 2012,14(01): 12-17.
  [48] 任娟娟。 山西省资源型经济发展评价研究[D]. 太原: 太原科技大学, 2013.
  [49] 牛冲槐, 赵秀花, 樊燕萍。 转型综改区下的山西产业结构合理化研究[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1, 8(11): 32-35.
  [50] 刘耀龙, 栗继祖, 张华明。 山西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先领域与保障措施[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3, 25(05): 43-45.
  [51] 张洪潮, 王泽江。 煤炭产业聚集度与可持续发展的协同关系研究[J]. 煤炭工程, 2013, 8(11):135-138.
  [52] 栗继祖, 魏晓昕。 经济新常态下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 煤炭经济研究,2014,3(11): 71-76.
  [53] 宋燕 , 陆凡婷 , 郭丽芳 . 兼并重组背景下煤矿企业转型路径探讨 [J]. 中国煤炭 ,2014,2(10):11-13.
  [54] 杨华。 山西省经济转型发展中科技创新人才供需矛盾分析[D]. 太原: 太原理工大学, 2014.
  [55] Lucas Jr. Robert E.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88, 22(01): 3-42.
  [56] Nelson Richard R., Phelps Edmund S. Investment in Humans, Technological Diffusion, and Economic Growth[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6, 56(02): 69-75.
  [57] Mankiw G., Romer D., Weil D. 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Economic Growth[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2, 108(05): 226-236.
  [58] Miller Stephen M., Upadhyay Mukti P. The effects of openness, trade orientation, and human capital o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0, 63(02): 399-423.
  [59] Benhabib Jess, Spiegel Mark M. The role of human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evidence from aggregate cross-country data[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94, 34(02): 143-173.
  [60] Appleton S Teal F. Working Paper 39 - Human Capit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 General Information, 2002, 25(08): 177-186.
  [61] Romer Paul M. Human capital and growth: Theory and evidence[J]. Carnegie-Rochester Conference Series on Public Policy, 1990, 32(11): 251-286.
  [62] CastellóAmparo, Doménech Rafael. Human capital inequality and economic growth: some new evidence [J]. The Economic Journal, 2002, 112(478): 187-200.
  [63] Aiyar Shekhar S., Feyrer James. 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J],2002, 7(03): 135-147.
  [64] Jones C I. R&D-Based Models of Economic Growth[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03,15(04): 759-784.
  [65] Vandenbussche J M., Aghion Philippe, Meghir Costas. Growth, distance to frontier and composition of human capital[J].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2006, 11(02): 97-127.
  [66] Lee Cheng-Te, Huang Deng-Shing. Human Capital Distribution and Growth and Trade[J]. Bulletin of Economic Research, 2014, 66(01): 45-54.
  [67] Owoeye T Adenuga D. Human Capit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a Developing Economy (1970-2000)[J].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2005, 17(25): 77-89.
  [68] YAGN Mclean. Regional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The case of Busan city, Korea[J].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2006, 9(02): 261-270.
  [69] Tamura Robert. Human capit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6, 79(01): 26-72.
  [70] Ahn Young-sik, McLean Gary N. Competencies for Port and Logistics Personnel: An Application of Regional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J]. Asia Pacific Education Review, 2008, 9(04): 542-551.
  [71] Schultz T. Paul. Health human capit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J]. Journal of African Economies, 2010, 19(03): 12-80.
  [72] De Utpal Kumar. Human Resour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here Does North-East India
Stand[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sian Social Science, 2011, 1(04): 108-116.
  [73] Barro Robert J., Caselli Francesco, Lee Jong Wha. Symposium on human capit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 introduction[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13, 15(104): 181-183.
  [74] Zorina Khan B. Knowledge, Human Capit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Evidence from the Brit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 1750-1930[J].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2015, 26(33): 56-78.
  [75] 季文,申屠平。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区域人才资源管理创新[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3,11(09):9-11.
  [76] 贺秋硕。 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 2004.
  [77] 周银珍, 鲁耀斌。 构建区域 HRM 系统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 22(04): 110-114.
  [78] 曾湘泉, 周禹。 创新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述评:个体、组织、区域三个层面的研究[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6, 15(06): 67-78.
  [79] 蒋建武。 基于不同理论基础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比较与展望[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7, 17(11): 186-190.
  [80] 崔永林, 杨桢, 吴铁君等。 区域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范式研究[J]. 商业文化, 2012, 5(02):51-52.
  [81] 朱国宏, 人口质量的经济分析[M].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 1994.
  [82] 周天勇。 论我国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J]. 青海社会科学, 1994, 18(06): 25-29.
  [83] 蔡昉, 王德文。 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J]. 经济研究, 2001, 7(04): 62-68.
  [84] 萧鸣政, 人力资源开发学--开发组织内人力资源的理论与方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85] 赵曙明, 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86] 张丹武。 湖北省人力资源配置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J]. 统计与决策, 2003, 14(01):48-49.
  [87] 王顺林, 陈一芳。人力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创新动力策略[J]. 经济师, 2005, 25(08):265-266.
  [88] 高永惠, 陶同。 西部产业结构变动与人才资源配置关系实证--以广西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资源需求为例[J]. 求索, 2006 ,37(05): 32-34.
  [89] 常东坡。 面向区域经济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 天津: 天津大学, 2006.
  [90] 李忠民, 西部发展报告--西部人力资本发展研究[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
  [91] 赵灵芝。 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研究--基于河南、河北、上海的实证[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3, 14(03): 144-148.
  [92] 韩飞。 山西省人才与产业协调发展研究[D].太原: 太原理工大学, 2014.
  [93] Griffin K. Social policy in Kazakstan during the economic transi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Economics, 1974, 5(08): 35-39.
  [94] Buck T., Filatotchev I., Wright NDAM. Insider Ownership, Human Resource Strategies and Performance in a Transition Economy[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03, 7(13): 9-16
  [95] Zupan N., Ka?e R.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European transition economies: building a conceptual model on the case of Slovenia[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2005, 16(06): 882-906.
  [96] Vovkanych Stepan, Levytska Olga. Human-Resource Potential in the Health-care System ofUkraine: National and Regional Levels[J]. Academic Journal, 2010, 16(04): 135-145.
  [97] F Furuoka. Human resources, physical resourc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 foundation of human resource economics[J]. Fumitaka Furuoka, 2015, 25(15): 225-237.
  [98] Nkogbu GO. Enhancing Sustainable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 through Human Capital Developme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Studies, 2015, 17(06): 178-190.
  [99] 丁哲新, 傅毓维。 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高绩效工作体系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2009, 9(03): 85-87.
  [100] 丁哲新。 我国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研究[D].黑龙江: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9.
  [101] 丁哲新。 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探析--基于黑龙江省 13 个资源型城市的实证[J]. 商业研究, 2009, 16(04): 56-59.
  [102] 张进新。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 2007.
  [103] 宋喜兵。 淄博市人力资源开发与产业结构调整关联研究[D].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07.
  [104] 蒋蕊。 转型跨越发展下山西省人才储备体系构建研究[D].太原: 太原理工大学, 2012.
  [105] 李君。 大庆市产业转型中人才政策问题研究[D].哈尔滨: 黑龙江大学, 2012.
  [106] 盖佳敏。 资源型城市转型时期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研究--以山东省东营市为例[J]. 经营管理者, 2014, 11(29): 133-134.
  [107] 杨华, 郭丽芳。 经济转型视角下的山西人才结构优化策略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 2014,22(08): 153-157.
  [108] 张型双。 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开发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4, 14(04): 174-178.
  [109] 赵龙峰。 山西省科技型人才聚集与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协调发展研究[D].太原: 太原理工大学, 2015.
  [110] 袁长举。 山西省科技创新对资源型经济转型支持作用研究[D].太原: 太原理工大学, 2015.
  [111] 国务院。 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 年)[R], 2013.
  [112] 郭泽光。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展报告[R], 2012.
  [113] 西奥多?W?舒尔茨(美), 论人力资本投资[M]. 吴珠华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0.
  [114] 牛冲槐。 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经济学分析[J]. 中国流通经济, 2007, 8(12): 32-35.
  [115] 牛冲槐, 田莉, 郭丽芳。 科技型人才聚集对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影响分析[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0, 9(02): 63-66.
  [116] Clausius R. Ueber verschiedene für die Anwendung bequeme Formen der Hauptgleichungender mechanischen W?rmetheorie[J]. Annalen der Physik, 1865, 201(07): 353-400.
  [117] 任佩瑜, 张莉, 宋勇。 基于复杂性科学的管理熵、管理耗散结构理论及其在企业组织与决策中的作用[J]. 管理世界, 2001,12(06): 142-147.
  [118] 普里戈金(比利时), 从混沌到有序[M]. 曾庆宏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