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图书档案学论文 > 图书馆学论文

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调研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8-19 共6414字

  第二章 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调研分析

  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研究的目的

  “2014 年 4 月 21 日发布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3 年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DA/MP4/MP5 阅读等)的接触率为 50.1%,较 2012 年的 40.3%上升了 9.8 个百分点;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中,18-29 周岁人群占 45.1%,30-39 周岁人群占 29.1%.”①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对象是高校图书馆用户,即高校师生,18-39 周岁阅读群体也多数源自高校师生,且综合高校图书馆用户的学习需求、阅读需求与科研需求,高校图书馆用户多是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主要人群,他们的移动阅读需求也代表了大多数图书馆用户的移动阅读需求。因此,对高校图书馆用户进行移动阅读服务调研分析,掌握用户的移动阅读行为习惯以及阅读需求,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有助于高校图书馆继续开发、设计面向用户阅读需求的移动服务系统,不断提升服务、优化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以提高用户对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满意度。

  二、调查研究的方法

  本文调查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同时辅以实地调研、个案访谈并记录问卷以及模拟体验的方法,探析目前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工作的现状及遇到的问题,了解高校图书馆用户的移动阅读行为习惯与需求。也会通过手机 App或微信公众平台等方式模拟高校图书馆用户登录、访问一些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系统,切身体验,也便于及时了解、掌握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发展的新动态。

  三、数据来源及调研对象

  在调研高校的选择上,注重发达地区、发展中地区以及欠发达地区高校选择相结合、重点院校与非重点院校相结合,选取参与调研的高校图书馆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审计学院、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等 60 余所高校图书馆。调研对象为高校师生,教师包含科研人员、实验员,学生包括本科生与研究生。共发放调查问卷 2000 张,回收 1898 张,其中有效问卷 1783 张,回收率为 94.9%,有效率为 89.2%,平均每所高校参与调查人数达 30 人。

  四、调查研究的内容

  该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1-5 题)为被调查者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所在院校、性别、身份、学历、学科门类等。第二部分(6、7、8题)为调查用户的移动阅读行为,从阅读时间、阅读偏好、阅读目的三个角度出发,了解用户的移动阅读行为特征。第三部分(9-13 题)为高校图书馆用户移动阅读需求探索,包括内容需求、模式需求、满意度探究。第四部分(14 题、15 题)是基于图书馆 3.0 服务理念下的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发展的探索,调研更加智能与个性化的服务对用户的需求程度。第五部分则是征求用户的意见与建议。

  第二节 调查研究的结果分析

  一、调研数据分析

  (一)基本信息部分

  在全部1783份有效问卷中,男性1036人,女性747人,男女调查比例为1.39:1,基本协调。教师(包含科研人员、教辅人员)197 人,学生 1586 人。参与调研的用户学历分布见图 2-1,本科学生居多,1018 人,占 57%;专科学历者 210 人,占12%;硕士学历者 310 人,占 17%;博士学历者 245 人,占 14%,且博士学历者多为教师。

  将参与调查的高校图书馆用户所学专业按照学科门类划分,并根据人数绘制图 2-2,参与调研的用户中,理学、经济学、工学、管理学专业的学习者居多,医学、哲学学科人数相对较少。各学科用户均有参与,学科分布较为合理。

  (二)用户的移动阅读行为

  第 6 题调研用户的日均移动阅读时长,一小时以内者 1065 人,占 59.7%;日均移动阅读 3 小时以上的仅有 144 人。可见目前高校图书馆用户移动阅读的时间主要以零散时间为主,多为碎片式移动阅读行为,见图 2-3.

  调查结果显示,用户移动阅读偏好与阅读目的直接相关,以专业学术研究为阅读内容的用户,阅读目的多为满足工作、学习需求;以休闲娱乐、打发闲散时间为移动阅读目的的用户,阅读内容多为小说、微博、豆瓣、天涯等 App,少数也兼有新闻资讯。不同移动阅读内容的用户人数与不同移动阅读目的的用户人数分布请分别详见图 2-4、图 2-5.

  (三)用户对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需求

  问卷的第三部分是对高校用户对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需求,主要包括用户满意度、需求目的、服务模式需求以及服务内容需求。

  第 9 题为用户对所在高校的图书馆提供的移动阅读服务的满意度调研,391 名用户表示很满意,681 人比较满意,538 人满意度一般,173 名用户对其所在高校图书馆的移动阅读服务表示不满意,请见图 2-6.可见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仍需不断发展、提升,以达到以读者为中心,让读者满意的目的。

  第 10 题为用户对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需求目的,按照选择的比例大小,需求目的依次为:即时检索馆藏书目信息,登陆数据库等;即时了解自己的借阅信息(借阅到期、预约书到馆等);阅读;即时办理续借、预约书籍、进行数字参考咨询等;即时了解图书馆资讯(学术讲座、活动通知、服务通知等);参与图书馆微信、微博、App 等互动;其他。选择比例详见图 2-7.

  在关于高校图书馆用户的移动阅读服务模式需求的调研上,侧重关注了用户的移动阅读终端调研(第 11 题)以及移动阅读服务平台的偏好分析(第 12 题)。

  高校图书馆用户对移动阅读终端的选择比重依次为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MP4/MP5、PSP 或升级版 PSVita、掌上电脑(PDA)、其他,详见图 2-8.

  90%的用户选择用手机作为移动阅读终端,电子书阅读器与平板电脑的普及程度还相对较低,足见目前手机阅读在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对移动阅读服务平台的喜好顺序为图书馆信息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公众号、没有关注、移动图书馆 App、其他,详见图 2-9.根据数据,目前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互动平台还未普及,关注度普遍偏低,尤其移动图书馆 App,在系统的建设上以及维护上,都还没有真正实施起来,期待这些移动阅读服务平台在以后的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于用户对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内容需求的调研,将用户需求强弱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开设免费 WiFi 阅览室;提供电子书借阅服务;租借电子书阅读器等移动阅读终端;查询、提示个人借阅情况;讲座、活动通知;图书馆微信、微博等推送及互动;图书荐购平台;图书馆服务(如新书公告、开馆通知等);参考咨询;其他。详见图 2-10.高校图书馆用户对开设免费 WiFi 阅览室、提供电子书借阅服务、租借电子书阅读器等移动阅读终端呼声较高,也预示着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未来将朝着更加科技化服务方式发展。

  (四)图书馆 3.0 服务理念的需求调研

  第四部分(14 题、15 题)是基于图书馆 3.0 服务理念下的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发展的探索,对用户调研更加智能化与个性化服务的需求程度。14 题侧重智能化服务,用户选择“经过筛选、提炼、加工后,推荐有价值的信息发送给您”的占 69.76%;其次是“将搜索到的结果全部反馈给您”,占 21.47%;“将符合要求的文章标题、作者、出处等简单信息发送给您”,占 8.77%.对于图书馆个性化移动阅读服务的需求上,总体需求度较高,具体请见图 2-11.足可见,基于 Web3.0 技术,在图书馆 3.0 服务理念的指导下,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智能化与个性化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图书馆研究的重点问题。

  (五)用户意见与建议征求

  在问卷的最后,笔者设计了一个开放性作答的部分,被调研的用户可对自己所在高校或其他高校图书馆的移动阅读服务提出意见与建议,收到了部分用户的积极回复。有用户针对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如:

  “上大学以后很难买到与课程相关的练习题集,希望图书馆根据专业提供相关信息。”;“希望把电子书借阅机普及各个大学”;“希望图书馆能准确显示自习区的剩余座位,最好能让读者按照喜好来选择座位。”;“保护读者隐私”;“图书馆借阅信息绑定手机,或者图书证绑定手机,最好以后扫描手机就能进入图书馆借书”等等。也有用户对其所在高校的图书馆服务提出了需要改进之处,如信息门户网站维护不及时、新书到馆到读者借阅之间时间太久、电子阅览室内设备陈旧且上网资费较高、电子书资源更新过慢等。

  (六)调研情况小结

  总结以上对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用户需求的调研,调研的主体是高校图书馆用户,主要为高校师生(包括科研人员与教辅人员),而高校师生群体与公共图书馆的普通用户群体的差异在于,高校师生学历较高,对学习、阅读、接收信息和知识的愿望更为强烈,同时更容易学习、掌握各种网络技术。因此,高校图书馆用户在对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需求与要求上,也会更加严格、具体、深入。

  高校图书馆用户对移动阅读服务内容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对电子阅读内容的需求上;对借阅情况能够即时查询、检索;对图书馆服务能够即时了解、掌握;能够即时进行数字参考咨询等。而用户的内容需求与用户需要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目的又是相吻合的。

  高校图书馆用户对移动阅读服务模式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对图书馆内进行移动阅读环境的需求(如开设免费 WiFi 阅览室);希望图书馆提供用于电子书借阅的电子书借阅设备或技术;对除手机以外的移动阅读设备的需求;对参与图书馆建设的需求(如参与图书荐购平台、参与图书馆社区讨论等);对即时收到图书馆服务推送或提醒的需求(如到期提醒、开馆时间、新书通知等图书馆服务)等。

  关于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发展,用户还是倾向于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将移动信息的搜索结果进行智能加工,将更加有用的信息反馈给读者;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个性化移动阅读服务,如根据用户的阅读内容、搜索内容、信息需求等情况,建立个人图书馆或“我的图书馆”.

  二、基于调研的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现状分析

  根据以上对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用户需求的调研结果,结合笔者对部分高校图书馆的实地考察、个案访谈、文献研究以及在线登陆高校图书馆的信息门户网站调查,分析总结我国高校图书馆现阶段开展移动阅读服务的现状如下。

  (一)现阶段我国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仍处于起步时期。在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技术层面,开通短信提醒服务的高校图书馆仅百所左右,开通微信公众号、微博公众号的高校图书馆也不过三百所左右,开通了移动图书馆 App 软件或移动应用程序的更是仅有 69 所。然而在我国,包括普通本科院校、普通高职(专科)院校、独立学院等在内的高校达两千余所,所占比例非常之低。在高校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服务的时间层面,根据相关文献的查阅,我国高校图书馆几乎是从 2006 年开始开展移动阅读服务的,最早开通短信服务是在 2009 年。

  (二)高校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服务时对网络信息平台的利用还不够充分。

  开通网络平台的高校图书馆数量极少,而已经开通使用信息平台的高校图书馆对其的利用还不够充分。对微信、微博利用相对较充分的仅有以武汉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同济大学图书馆为代表的30 余家,部分高校图书馆也只是开通了微信、微博等平台,却没有发布任何内容或信息更新速度极慢,不能发挥即时通知、即时提示的作用。

  (三)由于高校综合实力的不平衡导致高校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服务出现差距。我国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建设一直由以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等为代表的综合实力较强的高校图书馆领跑,且这些强校又常与书生公司、超星公司、方正公司等合作,拥有技术支持的同时高校图书馆又能成为移动阅读服务技术的尝鲜者。例如“2010 年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书生公司合作开展‘北京大学移动图书馆建设调查暨建议需求沟通会',向北大师生征求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意见与建议。”①再如,北京大学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纷纷推出方正阿帕比电子书借阅机、超星电子书借阅机、“中文在线”云屏数字借阅机,为用户提供电子书刊、音频、视频等内容的借阅服务,而许多其他高校图书馆的移动阅读服务系统建设尚处于试验阶段。

  (四)目前高校图书馆用户对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使用率较低。根据对高校师生移动阅读行为的问卷调研结果分析,59.7%的高校师生的日均移动阅读时间在一个小时以内,而移动阅读的内容多为小说阅读、微博、豆瓣等社区浏览帖子,且移动阅读的目的多为打发闲散时间和休闲娱乐。导致在短阅读时间内,关注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内容少之又少。而且当下网络技术、软件开发技术发达,阅读小说也可以通过手机书城等 App 软件免费下载,虽然书刊储备数量有限,但也可以满足读者以“打发时间、休闲娱乐”为目的的阅读需求。加之我国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设施、系统建设还未完善,高校用户对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依赖性尚未建立,导致用户对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使用率低。

  (五)手机仍是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用户首选的移动阅读终端。在关于高校图书馆用户的移动阅读服务模式需求的调研上,高校图书馆用户对移动阅读终端的选择比重依次为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MP4/MP5 等。手机以 95.12%使用率的压倒性优势奠定了其在移动阅读终端中的主导地位,而且图书馆短信服务也是要依托手机来实现。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的使用率还相对较低。

  三、现阶段我国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移动阅读服务目前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受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的限制,我国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无论在服务技术上,还是服务内容、服务模式上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继续研究探讨。

  (一)总体来看,我国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服务水平、服务技术总体不平衡。开展移动阅读服务的高校图书馆为数不多,服务综合情况较好的也只有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综合实力较强的高校图书馆,当这些高校图书馆已完成系统开发建设并取得一定数量的用户群体关注的时候,其余高校还在系统开发测试的初步阶段,而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对移动阅读服务还没有充分的认识,也不够重视。

  (二)从移动阅读服务技术的角度来看,上网流量资费较高是目前最主要的问题,在线阅读文字、打开图片、观看视频都要产生一定的流量花费,移动设备读取一张图片产生的流量小则几十 kb,大则几 mb,而在线观看视频更是奢侈之事。

  也难怪网友总会调侃,在一段视频或 GIF 动态图的上面标明“请在 WiFi 环境下观看,土豪除外”.对于一名月均生活费千元的高校学生来说,流量资费是阻碍移动阅读的首要问题。除上网流量资费高这个问题外,移动阅读终端使用不平衡是目前影响我国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又一问题。以京东为调研平台,电子书阅读器的售价从 499 元至 2580 元之间不等,功能越多价格越高,随后购买电子书刊需额外付费。与之相比,手机成了大众选择的移动阅读良品,免费书城应有尽有,轻巧便携。但手机屏幕的设计不适合长时间阅读,适合阅读的电子书阅读器又价格偏高,矛盾频出。

  (三)在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内容方面,现有已开展移动阅读服务的高校图书馆仍将服务内容局限于传统图书馆服务的数字转化,服务内容较为局限,与高校用户的阅读需要不相契合,有待拓展。关于移动阅读终端对学术内容的下载也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下载受 IP 限制,有些高校图书馆的数据库资源下载仅限学校范围内的 IP 用户,超出此范围便无法使用学校的账号;二是受下载格式的限制,手机等移动终端不支持下载的文件格式,需下载与之相匹配的阅读软件方可阅读,甚至有些无法阅读。在内容上的又一问题是受数字资源版权的限制,无法满足用户对电子书刊等内容随时下载、随时阅读的需要。

  (四)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模式较为单一。目前图书馆信息门户网站仍是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主要平台,即高校图书馆仍是以主动服务模式为主。

  且受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技术的局限,交互式服务模式还只是一个雏形,并没有真正普及起来。同时,高校对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宣传力度不够,缺乏必要的用户培训,导致高校用户对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了解度不高,或是不知如何使用移动阅读服务。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