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普通话论文

彝族地区推广普通话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7-27 共3738字
摘要

  普通话,是近几百年来在我国历史条件下逐渐形成的,但是在旧中国,它的影响面并不很广。新中国成立后,确定了它的法定地位,并进行了大量的推广普及工作,成为当今世界最有发展潜力的语言之一。做好语言文字工作,对于扩大汉语和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和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大面积推广普通话,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提高语言文字理解应用能力,就成了素质教育、终身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

  吕福源同志指出:根据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有关规定,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双语教学,少数民族学生在学好本民族语言的同时,学习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实施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创造条件。新中国成立时,语言隔阂十分严重,老一辈革命家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在现在国际、国内的新形势下,在国内外的联系交往中,特别讲求时效性、高效性和准确性,人们对推广普通话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然而,60多年来,在我国一些民族聚居地区,特别是边远、文化不发达地区,推广运用普通话任务还十分艰巨。这严重地阻碍了民族地区的素质教育和社会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因此,在民族地区加强普通话工作仍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为了使语言文字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实现2010年近期目标和2050年远景目标的总体要求,笔者从所在的彝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浅谈一点在推广普通话工作中存在的现状及努力方向。

  一、存在的问题

  (一)彝语的形成和发展

  1.彝族,全国总人口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彝族总人口为776.23万人,主要聚集在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等地区。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区。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族支。它有六种方言。原有一种音节文字,通称“老彝文”,大约形成于13世纪,现存一万多个字形,常用的有一千多个。

  1975年通过并在四川凉山地区开始试行彝文规范方案,但是,其他广大的彝族聚集和杂居地区并不具备用彝语文字教学的条件,采用普通话教学,必然成为主要的语言交流方式。

  2.彝汉双语教学的过渡。从彝语转化到能用普通话顺利地听、说、读、写、表达思想感情的过程中,采用“彝汉”双语教学是一个过渡阶段。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这一过渡阶段越能提前结束,就越有利于提高小学阶段各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彝族学生对普通话词汇、语法规范掌握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等能力的发展。然而,部分本民族教师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中为彝族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不自觉地设置了语言障碍,延缓了彝族学生对普通话的学习。

  (二)彝族相对聚集地区,彝族语在课堂之外是主体语言

  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在社会交际中都用彝语交流,学生说普通话的机会很少,掌握的汉语词汇不多,对汉语言的语音、语法规范不熟练。学生的父母中,大部分只具备小学文化程度,他们的子女在入学前,从来没有接受过普通话训练,到上小学一年级时,语言不通就成了教学的第一障碍;少部分虽然具有初中文化程度,他们也意识到在子女入学前教子女说普通话,对子女入学后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但是,他们教了一些不标准的语言习惯,使学生从小就形成了定式,学生入学后难以纠正改变过来。这些父母往往把彝语直译成汉语。例如:彝语叫“咂砸哩”,直译为汉语是“饭吃来”.直译出来的汉语不合普通话的语法规范。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学生一旦形成了错误的定式就很难改正过来,严重地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习作”的教学,学生的作文病句较多,无法表达学生的真实思想感情。人的思想、道德、情操、文化、学识、修养等潜性的素质,要通过语言表达、文字表达或行为表达的方式外化。人们的创新思想、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都要靠准确、鲜明的语言文字来酝酿和表达。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精练地概括了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重要性。人的语文素质提高了,对其整体素质的形成、发展和发挥是有利的。显然,民族地区实施素质教育难以进行的主要症结就在于推迟开发培养子女的汉语言习惯。

  (三)地方人民群众和干部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农民群众不会说普通话,地方各部门干部会讲一点普通话,但在实际工作中不能讲普通话,谁讲了谁就会受到讥笑,谁就会把工作做不好,没有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让人讲普通话,这样,实际上就孤立了、淡化了学校推广普通话的社会作用。学校小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远远抵不过社会大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这直接影响着彝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着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和自主学习以及创新思维的发展。

  (四)广大彝族聚集地区存在两个问题

  1.一方面,物质基础薄弱,制约着推普工作。这些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市场经济活动范围不广,与外界交往较少,淡化了普通话。地方性的市场交流多数是本民族之间交流,使用的都是本民族语言,根本不存在使用普通话。

  2.另一方面,基础文化设施较少,制约了普通话的推广运用,事实上就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各民族之间在语言、地域、经济、文化、心理素质等各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差异。
  
  (五)教师的普通话水平不高

  1.一方面从整体看,在彝族地区任教的小学教师多数是本民族教师,从文化层次上看,他们的文化层次参差不齐。有六七十年代毕业的初中生,有社会吸收的高中生,有近十年来中等师范毕业的中师生。他们对推广普通话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即使是最近几年新毕业的专科师范生,在课堂上也很难坚持整堂课都使用普通话教学。在一年级采用彝族为主,普通话为辅,在二年级时采用普通话为主,彝语为辅的“双语”教学是客观要求,必须这样做。在这一学段,采用“双语”教学法是从彝语到汉语的“拐杖”功能,但是大部分教师在小学六年级时,还大量使用彝语教学。他们在课外与学生交往中不讲普通话。学校应该是推广普通话的主阵地,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此课间休息时,不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应该都使用普通话。然而,事实恰恰相反,这些教师们不仅课外不讲而且课堂上也不能坚持。他们丢了普通话训练的主阵地,淡化了训练,削弱了学生学习并掌握普通话的语言、词汇、语法规范的能力。

  2.另一方面从个体看,教师个体的普通话水平不高。这类教师由于自己的水平不高,教学中给学生造成了误导。在范读课文时,在阅读教学中,他们说的普通话往往是变了调的本地区汉语,把学生的“唱读”、“哼读”看作是普通话,教师没有能力去发现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错误,“唱读”、“哼读”本身不是普通话,而教师没去及时纠正,就给学生养成了不良的坏习惯,学生一旦形成了定式,就很难改下过来。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该做到用正确的语法引导学生,用准确生动地语言感染学生,用良好的语感熏陶学生。身为人师,连最起码的语文素养都不具备,又怎能教好学生呢?自己都不会说普通话,又怎能教会学生普通话呢?普通话没有成为民族地区小学的教学语言和校园语言,教师学生没有达到规定的普通话等级。

  二、采取的对策

  “对症下药,才能治病。”这同样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在推普工作中,我们必须针对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展开工作,才能达到新世纪。我国语言文字工作的近期和远景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彝族聚居地区可采取以下对策。

  1.在采用普通话教学的广大彝族地区,必须对彝族学生进行普通话的强化训练,为学生自主学习,顺利地实施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语言文字基础。不论进行什么学科的学习,首先必须强化普通话语言训练,只有语言强化了,才能进行交流、学习和思维。

  2.在广大彝族地区,推广普通话必须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加强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培植外向型经济市场和文化设施,加强与外部的交往,为推广普通话创造物质基础。以物质文明,带动文化发展,以精神文明促进物质建设,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辩证统一。

  3.广大彝族地区的政府及部门干部应积极倡导讲普通话,营造一个良好的讲普通话的大环境。各级地方政府和部门在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时,应该把是否会讲普通话、能否坚持说普通话作为一项重要指标来进行考核选拔,以求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4. 广大彝族地区的学校对教师的管理考核中,必须制订一个切实有效地考核教师使用普通话的方案。从规章制度上要求教师;在思想上提高认识;用使用普通话来衡量一所学校的办学标准,加强对教师个体的普通话考核工作。目前,这项工作正在深入进行,但是在边远地区的学校和教师们并没有积极地参与此项工作。作为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把教师的普通话等级和教师平常使用普通话的情况与教师的职称、经济挂钩,从而督促教师自身学习,以达到普及普通话的目的。

  5.从小从早注重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养成用汉语思考问题表达思想的习惯,特别是语言的学习越早越好。学好汉语拼音,使学生熟练掌握是学好普通话的重要工具,是学好普通话的关键。众所周知,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在吸收和写作之间存在一个思维的过程,而思维是用最熟悉的语言进行的。因此,必须要求学生在最小的年龄阶段能用汉语思考问题,这是最关键的一步。

  三、完善制度,从严从小抓起

  综上所述,不难得出结论:在采用普通话教学的广大彝族地区,对推广普通话工作必须做到政府重视,干部带头,营造环境,学校完善制度,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强化训练学生,坚持从早、从严、从小的提前训练的策略。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