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普通语言学论文

格语法产生原因与主要作用分析

时间:2020-02-21 来源:文教资料 作者:宋丹 本文字数:4491字
语法学论文第五篇:格语法产生原因与主要作用分析
 
  摘要:格语法发展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格语法为处理词汇语义与句法之间的复杂关系应运而生,期间出现了一些其他重要的理论,如框架语义学和构式语法,格语法、框架语义学和构式语法都是Charles Fillmore语言理论的三个重要阶段。虽然框架语义学、构式语法在很多方面超越了格语法,但是格语法作为这些理论的基础,仍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对格语法产生的背景及格语法的作用和缺陷进行阐述并给予评述。
 
  关键词:Fillmore; 格语法; 框架语义学; 构式语法;
 
  一、引言
 
  格语法是美国语言学家Fillmore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在他的一篇名为《格辩》的论文中首次提出的一种重要的语法理论和语义学理论,着重研究句法结构与语义之间的关系。在此之前,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发展为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的兴起提供了条件,Chomsky秉持以句法结构为主、语义为辅的观点。而师从Chomsky的Fillmore则认为,仅范畴概念不能解释清楚语言现象,还要加上关系概念才行,并在1968年发表的《格辩》一文中提出了以语义为主、句法结构为辅的格语法理论,弥补了语义在Chomsky标准理论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一不足。在Fillmore看来,格就是句子深层的语义格即深层格,是一切语言的普遍现象。Fillmore之后又在其着作《“格辩”再议》及《词汇语义学中的论题》中阐述了他的理论[1]。本文以格语法的背景为基础,对三个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逻辑梳理,简要分析格语法的作用和缺陷,并进行总结性评价。
 
  二、格语法的背景
 
  1. 传统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
 
  传统语法是指代表前语言学时期语言研究的特征,特别是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欧洲学校语言特征的一系列看法、程序和规定。传统语法又叫规范语法,认为语法要遵循规则,传统语法详细解释了词和句子的组成结构,但忽略了句子的语义特征[2]。为了解决传统语法学中规则太混乱繁多,有时只能意会而不能将其发展为精确精密科学这一问题,Chomsky提出了转换生成语法理论。Chomsky认为语言不是独立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事物,而是句子的集合。句子生成过程需要特定的阶段和手段即深层结构(输入)和表层结构(输出),由深层到表层的转换需要语义的输入和语音的输出[2]。虽然转换生成语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精密性,但是它仍限制了句子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所以,传统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很难处理词汇语义和句法之间的关系,格语法应运而生。之后Fillmore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格语法的论文,从语义分析角度弥补了转换-生成语法的不足,提出了以语义为主、句法结构为辅的格语法理论。
 
  2. 格语法的发展
 
  格语法是研究动词与名词之间的各种语义关系的语法,主要对句子的语义层面进行研究。在格语法体系中Fillmore明确区分了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及结构和语义之间的关系。Fillmore认为格是指“处于底层的句法—语义关系,用格的形式这一术语指特定的语言中某种格的关系的表现形式,不论是通过词缀还是通过异干法、附加助词、词序制约的方法[3]。像主语、直接宾语、间接宾语、介词宾语等均属于表层结构的概念,而句法语义关系中如施事、受事、工具,与格等的关系才是深层结构中需要的语法关系。也就是说每个名词和代词都有格,经过转换之后可以在表层结构表现为主语、宾语,介词短语等。下面简要讨论一下名词和代词在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表现:
 
  (1)施事格(Agent):表示动词动作的发出者,通常表现为“有生命的”人或者物,例如:
 
  He plays basketball on the playground.(这里He深层结构为施事格,转换之后的表层结构为主语)
 
  (2)受事格(Patientive):之前又称客体格(Objective),通常跟在动词后面,承受着动词的动作或者状态,例如:
 
  He drank a cup of tea.(这里a cup of tea为受事格,表层结构为宾语)
 
  (3)工具格(Instrument):表示对于动词的动作或者状态所起作用的外界“无生命的”工具,前面常跟介词with或者by,例如:
 
  He cut the bread into pieces with a knife.(这里a knife为工具格,表层结构为方式状语)
 
  (4)与格(Dative):动词动作的承受者,且为“有生命的”个体,例如:
 
  He bought his father a present.(这里his father是有生命的,为与格,表层结构为间接宾语)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是格语法的初期阶段,以句子的底层语义表达为主,七十年代中期之后进入了格语法的第二阶段,Fillmore在《“格辩“再议》和《词汇语义学中的论题》中增加了用深层语法关系解释语义和句法。但因单词差异而把句法功能和语义结构关系区分开来,所以Fillmore在此基础上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提出了框架语义学,而八十年代末出现了发展更为完善的构式语法。
 
  三、格语法的作用
 
  1. 初期理论
 
  格语法试图通过揭示句子中名词与动词的语义关系及深层的格关系,对语义问题作出正确的解答。每个动词可能出现的格组成一个有序的集合,就是该动词的格框架,有助于我们分析句子各个成分的语义关系。例如,BUY(买)的格框架应为:[OBJECT(INSTRUMENTAL)(AGENT)],它的意思是任何一个以BUY为动词的句子,它的深层结构中必须有OBJECT(对象)也就是宾语,而INSTRUMENT(工具)和A-GENT(施事)则是可有可无的[4]。例如,John took the photos.(约翰照了相,未提工具)。The camera took photos.(用相机来照相,未提施事)。The photos were taken.(照相成功了,施事,工具都是未提到的)。在以上三个例句中,深层结构中处于对象格地位的是photos,与其在表层结构中作为主格还是宾格是没有关系的。Fillmore认为格大约有13种,常见的有4种,分别为:(1)施事格(Agentive)(经常在句子中作主语,即动作的发出者);(2)工具格(Instrumental)(常用介词with连接,即主语达成的动作所凭借的工具);(3)受事格(Patientive)(位于动词后面的宾语,即动作的承受者);4)与格(Dative)(常指动词的间接宾语,即承受动作的有生命的个体)。在之前格语法的发展段落中,已对常见的格进行了举例介绍。
 
  2. 二期理论
 
  二期的格语法理论认为每一个句子必须包含三个结构:格平面、语法关系和表层句法平面[5]。格平面主要研究句子的语义,也就是语言符号和所指事物之间的关系;语法关系平面研究语言各个符号之间的关系;而表层句法平面则关注语言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杨成凯指出句子描述的是场景(scene),场景中的各参与者承担格角色。进入透视域的参与者构成句子的核心成分,深层的语法结构则包含在核心成分中。这样格角色和语法关系则蕴含在每个句子中,格角色和语法关系把句子及其语境联系起来,可以清晰地解释句子的意思,即语义和句法结构[6]。
 
  场景这个概念是指与句子紧密相连的语境,场景既是动态的又是静态的,句子的说话者对于句子的场景是有一定认识的,了解句子中每个词的意思即句义。例如:“I was bitten by a big dog and it really hurt.”主语“我”了解dog(狗)是有着四条腿,一只尾巴,通常作为宠物,会咬人会汪汪叫的动物,若想表达hurt(疼痛),“我”也一定具有这种身体经历。所以,在这句话中,dog(狗)就创造了这样一个场景,it(伤口)激发出被咬伤的场景,也确定了it指的“我”被狗咬伤的地方。
 
  每个句子都包含一定的语境,特定的语境则是通过特定的透视域也就是从说话者的角度出发的。在Fillmore看来,在一段话语的任何一处,都是从一个特殊的透视域考虑一个场景。例如,商务事件有四个参与者:买主、卖主、款项和货物,款项有时还可以再进一步分析为现金和赊账两种情况[7]。想把卖主和货物放入透视域,就用动词sell(卖);想把买主和款项放入透视域,就用动词spend(花费)。在杨成凯提出的打击行为场景中可以适用这样的概念。行动者是agent,他所控制之物是patient,受控物行动的对象是goal,表示打击的词hit和beat有两个透视域可用,一个是A和P,如I hit the stick against the fence;一个是A和G,如I hit the fence with the stick.二者表示同一个事件,但透视域不同。Hit的另一个透视域,即P和G,如The stick hit the fence也可用[6]。同一个事件却可以有不同的透视域,透视域中包含句子的主语和宾语,由此看来,把名词置于句子核心还是留在句子外围需要认识到整个行动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分析句法语义学。经过Fillmore改进后的深层格适合用于所有自然的语言,语义格可以帮助不同的动词分类,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动词的深层框架掌握该动词的具体用法。
 
  3. 格语法的缺陷
 
  格语法虽然对句子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有着决定作用,但本身存在不可克服的缺陷。句法关系难以合理地定义语义格,即难以给予语义格具体的身份,格语法对语义角度概括性过高,深层语义分析精确度不够,难以在具体的应用中贯彻实施,不能解释整个句法格式表示的语法意义,并且对语义和句法的研究不完整等。Fillmore深刻认识到格语法经不起实践的推敲,转而更加关注于事件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和包含特殊单词的句法功能和语义结构之间的复杂关系。于是,“框架语义学”(frame semantics)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应运而生,“框架语义学”将概念与意义密切结合,是理论与框架的结合,把框架作为概念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之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构式语法”不断超越前面二者,从五个不同方面决定句子结构,包括:
 
  (1)构式语法既沿袭了格语法和框架语义学从下往上分析传统又兼有从上往下的特征[8];
 
  (2)构式语法坚持构式整体论即整体可以被看作任意的单位符号[8];
 
  (3)构式语法认为句子并不是深层结构转换到表层结构的结果,反之,强调构式之间的继承和融合[8];
 
  (4)构式语法认为无中心与边缘之区别,语言中不规则的结构是正常的[8];
 
  (5)构式语法是以用法为基础的,也是具有家族相似性特征的理论群[8];
 
  这里由于不是本文重点,就不详细描述了,因此,相比而言,构式语法比生成语法考虑范围更广,开阔了句式研究的新视野。
 
  四、结语
 
  上面我们阐述和述评了格语法出现的背景、作用及存在的不足。可以看出,从传统语法到生成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再到Fillmore的格语法及之后出现的框架语义学和构式语法都是在前人不懈努力研究的基础上,对句法结构的创新和探索。每一阶段的理论都有其重要意义,从某一方面很好地解释句法语义关系。当然,它们不可避免地存在不足与缺陷,与此同时,格语法的发展为其他领域如语言习得和机器翻译等提供新思路。我们要吸取前人研究经验,在其理论基础上继续探索句法研究,改进构式语法存在的不足,并且将理论与汉语语言学、汉语历史学相结合,探索其在语言发展中的作用,继续深入研究与其相关的理论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玲玲.格语法及其在汉语研究中的应用-“信息处理用语言理论讲话”第三讲[J].语言文字应用,1994(4).
  [2] 刘宇红.词汇与句法界面双向互动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封宗信.现代语言学流派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张焕香,高平.从格语法到构式语法[J].哈尔滨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1).
  [5]俞如珍.格语法后期理论[J].外国语,1990(1).
  [6] 杨成凯.Fillmore的格语法理论(下)[J].国外语言学,1986(1).
  [7]冯志伟.从格语法到框架网络[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报,2006(5).
  [8]刘宇红.从格语法到框架语义学再到构式语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报,2011(1).
点击查看>>语法学论文(优秀范文8篇)其他文章
    宋丹.浅析格语法出现的背景及其作用[J].文教资料,2019(32):217-218+191.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