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普通语言学论文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分析口译教学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10-28 共3012字
论文摘要

  一、 关联理论

  1.关联理论及其基本概念. 关联理论是由斯拍波和威尔逊(D.Wilson)于 1986 和 1995 年在其着作《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中提出的. 这本书一经出版, 立即在西方语言学界、认知语言学界、哲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进而促进了该理论研究的深化, 加快了该现论和加宽了该理论的应用, 学者们发现可以用关联理论来解释语法学、文体学、修辞学、大众传播学、语用学等领域的许多现象和问题(崔中良,2010:72),对翻译也具有强大的解释力.

  2.关联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关联理论的基础是格莱斯(Grice)的会话含意理论. 他所持的观点是会话是受到一定条件制约的. 人们的交谈能够进行的前提是因为双方都遵守了合作原则. 该原则包括:量的准则(Maxims ofQuantity),质的准则(Maxims of Quality),相 关准则(Maximsof Relevance)和方式准则(Maxims of Manner). 在言语交际中, 说话人有可能故意违背合作原则中的某个准则,来传达某种隐含意义, 所以听话人要通过推理领会说话人的会话含意(何自然,1995:23). 然而,违反合作原则有时并不能充分解释会话意图, 格莱斯对语境和如何掌握合作原则做出详细的阐述. 因此, 学者们做了很多努力来弥补合作原则的缺陷. 关联理论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产生的. 从英文中可以看出, 斯拍波和威尔逊的"关联"理论和格莱斯的"相关"准则是同一个词(relevance), 但前者并不是后者的简単继承和发展. 会话含义理论强调合作原则,认为交际双方都应遵守这些准则; 而关联理论中的关联原则是交际过程中的自然准则, 不需要刻意遵守 (黄杨英,2009:26).

  3.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 判断关联性的一条重要依据就是处理努力的大小. 最大关联性指的是以最小的处理努力获取最大的语境效果; 而最佳关联性是指话语理解时付出的有效的努力后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 通常情况下, 人类认知是和最大关联性相吻合的, 而交际则期待产生一个最佳关联性.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际方式,其最大关联是指读者或者听者花费最小的处理努力即可获得特定的语境效果; 因此, 翻译中的最佳关联就是指译文获得最佳的语境效果(黄杨处,2009:21). 但是, 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又有很大区别. 只单纯通过追求最小的处理努力来获得最大关联, 并不意味着能获得最佳关联,从而获得最佳的语境效果, 达到交际成功. 特别是当原文作者试图创造不同的文本(如幽默、讽刺、荒诞等), 传递较大的语境效果寸, 会刻意使原义读者花费更多的有效处理努力. 这时, 如果译者根据最小处理努力原则, 用较自然的译文代替不自然的原文, 里然确实节省了译文读者的处理努力, 达到了最佳关联,但是译文读者获得语境效果却小于原文读者获得的语境效果. 这样就未能达到原文作者的交际目的,传达原文的语境效果.

  明示---推理交际模式包括了交际的两个方面:明示是指说话人的交际行为, 推理是指听话人为了识别说话人信息意图所发生的交际行为. 根据关联理论, 交际是产生某些刺激,告知听话人某些事物, 而刺激可以是语言形式, 也可以是非语言形式, 正是刺激才给听话人带来了语境效果(contextual effects). 基于这种情况, 听话人就会去推理并努力获得认知效果. 用关联理论的话来说, 就是交际者会认为这个刺激对听话人是有关联的,而听话人也会认为这个刺激对自己有关联,也就是说,每个明示交际必然隐着关联性(relevance)(王建国,2009:38).关联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它由推理过程中付出的努力(processing effort) 和所得到的语境效果这两个因素所决定: 前者愈小, 后者愈大, 则关联性愈强.反之,则关联性越弱.

  4.关联翻译理论 . 1988 年, 古特,威尔逊的学生 ,完成了第一篇关于关联翻译理论的论文, 并于 1991 年发表了其博士论文:《翻译与关联: 认知与语境》(Translation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 在 这篇论文中 ,古特首次将关联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中, 指出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 是大脑机制密切联系的推理过程, 而推理所依据的就是关联性. 该论点在翻译学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并以其独到的视野和新颖的理论框架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极大地丰富了当代语用学理论. 古特的关联翻译理论几乎可以刷新人们对翻译的认识 (赵彦春,1999:29). 古特的关联翻译理论提出了翻译要"忠实", 但这个概念与以往传统的翻译观中的 "忠实" 概念大不不同, 它指的是要忠实于明示---推理的过程. 翻译不仅要忠实原交际的明示方式, 也要忠实原交际的推理方式.

  二、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口译教学研究

  口译(又称传译)是一种翻译活动,顾名思义,是指译员以口语的方式,将译入语转换为译出语的方式,做口语翻译,也就是在讲者仍在说话时,同声传译员便"同时"进行翻译. 因为在口译过程中, 译者要在利用自己认知语境的各种知识的前提下,找到源语信息与语境假设的最佳关联, 获取相应的语境效果, 将源语的意图和相关信息传递给目的语听众. 因此,关联理论认为,口译的过程就是一个认知推理的交际过程. 有学者认为,随着社会对口译人才需求的增加,许多高校都在准备开设或已经开设口译课. 为培养译员而进行的翻译教学, 即真正意义上的翻译教学,其目的在于培养翻译工作者,其重点为培养正确的翻译观和提高翻译能力.

  口译是一门专业性非常高的科目, 因为口译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口头翻译能力,甚至是培养专业的口译官. 最佳关联性理论的观点认为, 如果我们想要实现最佳关联,我们只有寻找到目的语与源语之间、目的语文化与源语文化之间的关联性, 才可能实现最佳关联.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也要让听众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在有充分的文化积淀的前提下去理解目的语, 即要有一个双向的视角. 因此, 我们认为在关联理论指导下的口译策略与其他翻译策略具有很好的兼容性,相应地,关联理论也为口译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在口译教学中,我们也要充分发挥关联理论的优势,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很容易就能够发现,关联理论对口译这一复杂的现象有着很强的解释力. 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 译者有更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 因为他是沟通发言人与受众之间的桥梁与媒介. 译者是口译活动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也就是说, 口译的质量或效果取决于译者的综合素质和所采取的策略. 从口译过程中涉及到的三者之间关系来看, 很多人都会产生一个误区,就是把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译者身上, 进而忽视了听众在这个过程中的重要性: 衡量口译是否成功的标志就是听众是否理解与接受所说内容, 特别是听者是否能够正确理解源语所包含的交际意图. 从这个角度来说, 最佳关联性理论对口译教学就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最佳关联性理论本身着重对受众理解过程的分析和解释.

  参考文献:

  [1]Gutt, E. A.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Context[M]. Oxford: Blackwell, 1991.

  [2]Gutt, E. A. Pragma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 SomeRelevance-Theory Observations. InHickey (Ed.). The 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 [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Education Press, 2001.

  [3]Gutt, Ernst -Augus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and Context [M]. Shanghai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4]崔 中良. 近 15 年 来关联翻译理论在中国的研究[J]. 广 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5]黄杨英. 关联翻译理论与幽默讽刺文本的翻译[J]. 上 海外国语大学博士论文,2009(6)[6]何自然、冉永平. 《语 用与认知 :关联理论研究 》[M]. 北 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7]何 自然 、冉永平. 《语 用学概论 》[M]. 湖 南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1.

  [8]赵彦春. 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 现代外语, 1999(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