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普通教育论文

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学生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培养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 作者:杨莹莹;沈晓敏
发布于:2017-03-23 共3700字
  摘要

        2009年 的 国 际 学 生 评 估 项 目(PISA)测试,使“非连续性文本”一词进入了大众视野。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连续性文本而言的。我们日常所见的散文、小说、诗歌等都属于连续性文本。而非连续性文本则多以图表、清单等形式出现,具有非线性、概括性、直观性等特点,在现代社会运用十分广泛,因此也具有十分明显的实用性特征。2011年 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培养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内容和要求。但相较于语文学科,品德与社会学科在培养学生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方面有着更明显的优势:其一,教科书中有着十分丰富的非连续性文本资源;其二,学会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在品德与社会课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品德与社会教科书中“非连续性文本”的类别
  

  根据文本内容,品德与社会教科书中常用的非连续性文本大致可以分为五类:表现时间的文本、表现空间的文本、表现关系的文本、统计数据的文本以及其他类型的文本。
  
  (一)表现时间的文本
  
  品德与社会教科书采用了许多表现时间的非连续性文本,如时间表、年表、时间轴等,将抽象的时间用形象的事物直观地表现出来。
  
  以年表为例。年表,即历史年表的简称,是记录历史的一种工具,它按照时间顺序(时间单位不一定是年)对事件进行先后排列。年表主要有“大事年表”“阶段年表” “对照年表” “综合年表”四种,其中最基本的是大事年表,其他都是由大事年表演化而来。大事年表是按时间顺序直线排列主要 事件,以 表 示历史发展 的概略过程。通过大事年表,学生可以基本了解某个事物或某段历史的发展过程。如表1.
  
  在小学的中、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中会有部分历史知识。但这一阶段的学习并不是以掌握系统的历史知识为主,而是初步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按时间顺序思考是历史思维的核心。如表1,学生通过这个表可以大致了解中国对外开放的过程,明白中国的对外开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年又一年的经验积累。在这张表中,时间的顺序非常明显。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年表学习历史,日后再加以训练,就会逐渐学会按时间顺序思考,从而逐步形成历史思维。
  
  (二)表现空间的文本
  
  时间和空间是认 识世界的两 个 最 基 本 的 维度,帮助学生建立起时间和空间概念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标之一。地图,作为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反映空间现象的非连续性文本,在品德与社会课上也经常会被用到。
  
  地图可以划分为很多不同的种类:①按区域范围来分,有世界地图、国家地图、市县地图、社区地图等;②按专题来分,有自然地图、人口地图、经济地图、文化地图、政治地图等,如北京市文化场馆分布图、公厕分布图、名胜古迹地图等;③按地图维数来分,有二维地图(平面地图)和三维地图(立体地图);④按地图的瞬时状态来分,有静态地图和动态地图等。在品德与社会教科书中,除了动态地图以外,其他种类的地图都有涉及。
  
  需要指出的是,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不只是让学生阅读地图,还让他们自己绘制简单的地图。如图1,就是教科书展示的学生自己绘制的社区公共设施 分 布图。通过绘制公 共 设施分布图,学生将阅读地图时学到的有关位置、方向、图例、比例尺等知识加以运用,从而对这种文本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且,学生通过绘制这样的地图,可以全面了解社区内公共设施的分布,还能对其分布产生更多的思考,如公共设施的分布是否合理等。可见,品德与社会课程不仅注重培养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也重视培养学生非连续性文本表达的能力。
  
  (三)表现关系的文本
  
  有些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用文字很难讲清楚。所以我们会经常采用非连续性文本来呈现那 些复杂的关 系,使 之 条 理 化、清 晰化。图2是品德与社会教科书中用以帮助一年级的小朋友理解他与亲属之间关系的家谱图。除此之外,教科书中用以表现关系的非连续性文本还有各种类型的流程图、树状图等。
  
  (四)统计数据的文本
  
原文出处:杨莹莹,沈晓敏. “非连续性文本”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的应用价值[J]. 课程.教材.教法,2016,06:87-90.
相关标签:品德与社会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