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普通教育论文

让低碳教育从课堂走入实践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3-24 共2031字
论文标题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生产生活方式却毫无节制,致使人类赖以生活的自然环境不断恶化:二氧化碳排放量过大,温室效应增强,世界各地灾难性气候屡屡出现,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这个背景下,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提出了以“低排放、低消耗、低污染”为核心的生活方式。随着人们对低碳生活知识的强烈需求,教育界把低碳教育放在了重要位置,各学校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低碳教育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对学生的低碳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的说教,因为低碳教育是实际问题,脱离了实践与体验,教育目标只能是纸上谈兵,如果我们想改善未来的自然环境,必须让低碳教育从课堂走入实践。

  实践中学习低碳生活知识

  学生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过程中遵循一定的认知规律,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心智发展尚未成熟,认识事物的过程与成人不同。如果完全按照学科教学传授知识,则难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现在学生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可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很少参加实践活动,有些甚至连简单的生活自理也依赖父母,因此,对学生进行体验式教学,有利于他们更快地学会低碳生活的知识。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单纯的记忆知识向理解掌握知识转变?笔者认为学校应该在学生已有生活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搭建有助于学生合作交流、实践体验的平台,让枯燥的知识传授转化为亲身体验,通过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灵溪中小学生态教育基地(以下简称“灵溪基地”)对学生进行新能源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就充分利用基地内部的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灶等新能源设施,让学生亲手烧开一壶水,在此过程中学生会认识到,人们不用电力、燃气、煤这些高消耗的能源也能达到生活的目的。通过实践,学生不仅亲身体验到低碳生活是一种可实施的新型生活方式,同时也认识到低碳生活不只是环保主义者、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关心的课题,更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与发展。这种以学生实际生活为依托,以低碳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方式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体验为载体的体验式教学方式,有利于低碳生活知识的更好传播。这种做法也充分验证了陶行知先生“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教育理论。

  实践中养成低碳生活习惯

  “习惯”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而心理学则认为,习惯是人在一定情景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有些习惯是无意识多次重复的结果,还有许多习惯是通过自己有意识地反复实践而形成的。习惯是行为的自动化,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在什么情况下就按什么规则去行动。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低碳生活习惯呢?

  叶圣陶先生认为,养成习惯贵在躬行实践。同样,我们也应该注重学生对低碳生活的实践体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融入低碳生活,切实了解低碳生活的意义,养成良好的低碳生活习惯。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养成低碳生活的良好习惯,灵溪基地首先对达到接待标准的农户进行低碳知识的培训,然后将进入基地学习的学生分配到农户家中,由农民伯伯来照顾学生的起居。在三天的生活中,农民伯伯对学生进行低碳教育,帮助学生节约一滴水、一度电开始。几天下来,学生们通过亲身感受,心态也发生了变化,低碳意识明显增强,初步养成低碳生活的习惯。在此基础上,学校帮助学生制定自己的低碳生活计划,并要求学生坚持在每天的生活当中按照自己的计划重复自己的低碳行为,然后体会一下完成任务给自己带来的好处,这一做法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

  实践证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都是通过体验来完成的。学生不但主动的去实施低碳生活,甚至会发动身边的人加入到低碳生活的队伍中来。这三天的体验真的可能会为自己,同时也为他人带来一生的收获。

  实践中理解低碳生活意义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有助于良好品质的养成。对于学生来说,亲身经历到的更刻骨铭心。在课程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实践与体验的无穷魅力:学生在体验中获得了多元感受,获得新知,也在体验中形成了意识,锻炼了能力。如灵溪基地的环保课就是一方面通过让学生亲密接触当地的小流域治理后的优美环境,使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秀美,增强了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讲解当地环境治理前后的变化,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让学生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体会到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保护环境是每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儿童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了一种思想,便会有行为的收获,播种了行为,便会有习惯的收获,播种了习惯便会有品德的收获,播种了品德便会有命运的收获。学生们只有通过实践体验,才能把低碳生活的理念种在他们的心田,才能把环保意识转化为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把做人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

  总之,低碳教育不应仅仅是停留在课堂中,最重要的是让它走出课堂,融入生活,让广大青少年明确方向,从小养成低碳生活的意识,成为低碳生活的宣传者、实践者和监督者,这才是低碳教育的真正目的。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