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农村研究论文

农村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5-30 共4237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问题研究
  【1.1  1.2】农村现代化的兴起及其概念
  【1.3】中国农村现代化文献综述
  【2.1】农村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2.2】农村现代化衡量指标及测度
  【第三章】中国农村现代化之路的曲折探索
  【第四章】当前农村现代化面临的问题
  【第五章】中国农村现代化的三种模式
  【结论/参考文献】我国农村跨越式发展探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二章 现代文明是农村发展的未来

  长期以来,对于历史的研究都是以"革命史"的范式来论述的。讲述历史总是习以为常的以重大的革命事件,尤其是政治事件为标志,对历史时期的划分也是以王朝变更为起点和终点。然而,"革命史"的王朝变更叙事的模式有一定的缺陷,它对研究政治历史的变迁十分敏感,然而如果到了文明的高度,政治变迁仅仅是其中一个相对次要内容的时候,这种叙事就无法对文明的整体变迁保持较高的敏感性。然而,现代化就是追逐现代文明的进程,就是从传统到现代不断变化、不断演进的结果。现代化研究就是以文明的高度来看问题的。因此,研究现代化我们需要试着从以政治事件为标志讲述历史的传统思维模式中跳出来,用另一种范式,即"现代化"的范式去讲述。本文研究农村现代化所采用的范式就是现代化的范式。历史就是由传统走向现代的,那么现代化的结果也就是现代文明自然而然地就是农村发展的未来。

  一、 农村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在本文中农村现代化的定义是:中国农村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它以 1840 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为历史起点;以富强、民主文明为总体目标;以经济的工业化、知识化和信息化,政治的法制化和民主化;公共文化活动丰富和乡风文明化;农村的城镇化和城乡的一体化;农民的非农化和职业化为主要内容,是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整体推进、协调运作的系统综合进程。

  由这个定义就可以看出,农村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即经济的工业化、信息化和知识化;政治的法制化和民主化;公共文化活动丰富和乡风文明化;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职业化;农村的城镇化和城乡的一体化五个方面的内容。

  其中,经济的工业化、知识化和信息化,政治的法制化和民主化和公共文化活动丰富和乡风文明化,是分别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角度的宏观层面分析;农村的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是中观层面的分析;而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农民的非农化、职业化则是抓住了农民现代化的最主要的特征,在微观层面的分析。

  这样宏观、中观、微观三位一体更能够诠释农村现代化的全貌。

  (一) 经济的工业化、知识化和信息化

  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背景是一方面工业化尚未起步或没有完成,另一方面知识化和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所以农村经济现代化有两个目标需要同时推进,即在工业化上进行赶超和在信息化、知识化上同发达国家同一起点上齐头并进。

  中国农村经济主要指农业,也包含乡镇企业、乡镇商业等内容。农村经济的工业化的含义有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结合越来越紧密,最典型的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另一方面指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经济的知识化主要指农业生产与现代农业科技结合越来越紧密的进程,包括改善良种、农业机械化、灌溉自动化、化学化、电气化等方面的内容,也包括农民自身提高知识文化素养,科技致富的内容。农村经济的信息化是指农村运用互联网络、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成果了解农业科学技术、农产品市场信息以及发展网络营销等的进程。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农村经济的工业化、知识化和信息化取得了显著进步。首先从农村经济的总体角度说,农村非农产业显著发展,其在农村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 1988 年的 43.8%提高到 2008 年的 74.1%;在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由 1988 年的 20%提到 2008 年的 33.4%.

  第二,乡镇企业蓬勃发展。1992 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讲话,表达了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决心,全国上下深受鼓舞。与此同时,受产品市场和利税方面的鼓舞,农村掀起了大办乡村企业的热潮,一时出现了乡乡上项目,村村办企业的热潮,后来经过市场淘汰,乡村企业发展恢复了理性轨道。总体来说乡镇企业促进了农村经济增长,优化了经济结构,促进了农村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具体数据见下表。

  第三,农村科技取得长足进步。我国农业科技取得的丰硕成果主要体现在农作物品种的不断改良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两个方面,其中以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尤为突出。据研究,新中国 50 多年来农业科技人员培育了 41 中生物近 5000个农作物新品种,良种覆盖率由 1949 年的 0.06%上升到 80%以上。

  第四,农村信息化取得一定发展。截至 2014 年 12 月,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 27.5%,规模达 1.78 亿,农村网民总数有了一定基础。

  (二) 政治的法制化和民主化

  中国的传统农村大多是由家族自然发展起来的,传统农村有着较强的宗族特征。而传统宗族的主要特征就是依据道德伦理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以及在重要决策中的族长专断。在传统的农业社会这种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乡绅治理"模式是相对稳定和可持续的。然而,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小农经济已经被打破,"乡绅治理"模式也不再有了可持续性。因而,具有普世意义的法制化和民主化进程就成了中国农村政治现代化发展的方向。

  中国农村政治的法制化主要指对农村居民行为的约束方式逐步摆脱以传统道德伦理约束的模式,而是以国家法律法规作为约束农村居民的主要行为规范,让农村居民朝着执法守法用法的方向迈进的进程。中国农村政治的民主化指,农村居民的决策、管理和监督方式摆脱完全凭借族长、村长专断的模式,而是向着以民主投票选举、村规民约管理等方法能够使村民意愿得以充分表达和尊重的模式转换的进程。

  从整体上看,中国的法制化和民主化进程屡遭波折,发展缓慢。而农村又处在各项新事物发展变化的边缘地带,发展的速度和成果都比较有限。即便如此,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变化来看,农村的法制化和民主化水平提升明显。最显著地当属农村居民自治制度的推行。自 1980 年年底,广西河池地区的宜山、罗成两县农村出于实际管理方便的需要,农民们自发的组建了一种全新组织---村民委员会开始,该组织模式迅速得到了推广,逐步建立的制度相对完善的农村自治制度,取代了之前的大队制度,并在 1982 年宪法中予以确认。截止 2007 年年底,全国已建成村委会 62 万多个。

  中国的村委会选举已经开始走向常态化,据民政部不完全统计,2005-2007 年,全国 31 个省份应参选村委会 626655 个,占村委会总数的 98.4%.

  (三) 公共文化活动丰富和乡风文明化

  所谓公共文化活动是指在一定区域的人民群众在公共场所举办的文艺娱乐活动,包括群众自发组织和政府倡导等多种形式,目的在于丰富人民群众业余精神生活。所谓乡风文明化是指通过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道德素质、法律意识、规则意识和文化修养等提高农村居民的整体文明程度的进程。丰富的公共文化活动是促进乡风文明的途径之一,是现阶段教育农民、提升农村居民各项素质的重要手段,而乡风文明化是乡村文化建设所要达成的最终目标。

  (四) 农村的城镇化和城乡的一体化。

  长期以来,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差距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的差距大。一般来说人口相对集中的城镇就有较好的教育、医疗卫生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而农村由于人口相对分散,缺少这些基础的公共服务设施。城市化就是借助产业调整、农业转型等手段,使农村人口聚集,完善配套的水电暖、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进程。简单地说,就是将农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将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变成城市的进程。实现城市化有扩张大城市规模和推行城镇化等多种形式,在我国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城市化已经形成了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共识。所谓城乡一体化就是实现城市和农村在公共服务和设施方面逐步趋同的过程。可以说,在我国城镇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手段,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的最终目的。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农村的城镇化步伐大大加快,仅在 1978 到 1999年间,城镇化率由 17.92%上升到 30.9%,年均增长 0.63 个百分点,是世界同期城市化增长的 2 倍。

  中央一直关注农村城镇化建设,2015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必须坚持不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加快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我国城镇化将实现健康有序发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45%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缩小 2 个百分点左右,努力实现 1 亿左右的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相信在新阶段,中国农村城镇化将有更大发展。

  (五) 农民的非农化和职业化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就是指,通过发展工业服务业等方式,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引导农民从事更具生产效率、附加值更高的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的进程。农民的职业化就是通过职业培训等手段,提升从事农业的农民的农业生产技术,使之成为具有较高生产效率的现代化农民的进程。

  我们常以"世界耕地的 7%养活了世界人口的 21%"为自豪,却很少提及它的另一面-以世界上 40%的农民仅仅"养活"着世界 7%的非农民。

  秦晖先生的这句话准确的描述了我国农村的一个重要问题,农民数量多但生产力低下。因此,中国农村现代化就农民而言就是把数量庞大的农民非农化以及农民职业化的过程,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生产力。而仅仅提高生产力也是不够的。农村居民收入长期的不到提高的另一个原因是在市场经济中,农产品的价格摆脱不了"谷贱伤农"的规律,也就是即便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如果市场供给过多也会造成价格过低,因而造成农民"增产不增收".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农民的"非农化",让中国束缚在土地上的过多的农民转化为非农劳动者,让这些农产品的生产者变为纯消费者,这样就会让农产品在市场经济下能始终保持旺盛的需求,而不会使农产品价格过低,以保证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

  近三十多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取得显著成果。由于中国是传统上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自封建王朝开始一直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即便是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的农村人口也占到总人口的 80%以上。加之,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实施的不合理的人民公社制度和严格的户籍制度,将农村人口死死地拴在了土地上,农村劳动力谈不上非农化。直到改革开放,随着人民公社制度和户籍制度的不断瓦解,人口流动成为了可能,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就是"农民工"群体的出现和不断壮大,农村非农化的趋势无法阻挡。从事农业生产的就业劳动力比重,有最初的超过 80%,下降到 2007 年的 40%.具体参考以下图表。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