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少数民族文学论文

道孚藏族语言思维的基本特点与发展基础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9-09 共4395字
论文摘要

  思维是人类独有的高级心智活动,是大脑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对客观世界反映、概括、记忆、综合、分析、比较、选择、创造等的认知功能。而思维方式是指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形成的带有一定普遍性和稳定性的思维结构模式和思维程式,它是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的统一结合形式。不同民族的思维有共同性的一面,也有特殊性的一面。不同民族思维的共同性来自于人类大脑构造、机能和功能的相同; 而个性是不同民族在各自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条件下产生的,并随之有所变化,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道孚语作为道孚藏族思维的媒介,其语言结构类型上的特点必然与民族文化的思维方式的特征具有某种关联。一方面,它是民族文化思维方式特征的体现,受民族文化思维方式的制约; 另一方面又构成思维框架,形成一种“思维定势”,或者叫作“思维惯性”,它是人们看待万事万物的具有普遍效应的方式方法。道孚藏族按照这种一定的方式方法去获取知识,规范着民族文化思维的运作和发展,构建自己的文化世界。道孚藏族的思维特点和民族文化心理基础是道孚语言使用者主观方面的基础,其语言思维延伸上受到道孚藏族文化模式的制约,词汇的语义内涵、语义场特征及其语义引申等方面具有民族个性。以下我们从道孚语词汇构成和道孚地区佛教寺院中的宗教词汇反映的几种特殊思维方式,来说明道孚藏族语言思维的基本特点以及语言思维发展的基础。

  一、构词方式的理据及其思维特征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是人类记载重大历史事件的文字记载,反映了人类进步与发展,体现了社会生活的烙印,具有鲜明的社会性与民族性。词汇的运用受到一个民族思维模式巨大的影响,文化差异在词汇层次上体现较为突出,使得各自“共同继承的概念模式”在表达上出现偏差、空缺,甚至截然相反。

论文摘要

  (一) 合成词的构词理据及其思维特点

  “原始初民对现实世界没有过分抽象的需要和心理能力,所以偏向于具体思维,语言多为具体词。”

  道孚语合成词在构成上以基本词汇或常用词为基础,其思维特点明显属于横向组合式,即以基本词汇的基本意义为起始点,进行具象的类比、推理、比喻等手段进行思维的进一步延伸。

  如以下词例中以 va(猪) 的词根和基本意义为基础,衍生出许多相关词语和相关语义,甚至有些还形成多义词。

  这些词的词形及语义之间是可分析的,或者说是具有一定理据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语言构成上的经济简易的原则,道孚语的合成词都具有如此特点。例如: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二) 派生词的构词理据及其思维特点

  由于道孚语属于黏着和分析并存的语言,所以其词汇往往易在组合横轴上拓展语言的发展空间,如构词构形上均以词根或词干为基础附加一定的形态成分。道孚藏人也由此形成了以基本词汇为基点的语言思维及其思维延伸特点,除了部分合成词外,许多词汇都是在原有词根或词上附加成分构成派生词。例如:

 

  以上词语的构成可以看出道孚藏人的语言思维特点是以基本词汇作为思维的起始点,并赋予词语一定的形象色彩。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一种模糊思维方式的萌芽状态,这种语言形式其实在藏缅语族语言中也十分普遍,也可以说是藏缅语族诸民族的普遍思维模式。如果透过这些词源结构,仔细分析一下道孚藏族先民对各种事物的命名过程,我们就不难看出其思维方式在这里所起的重要作用。

  (三) 其他构词方式的理据及其思维特征

  除以上构词方法外,道孚藏族作为藏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族群,和所有的藏民一样既富于形象思维,又富于逻辑思维。但总体上,藏族的传统文化强调整体、统一。表现在方法论上,就是强调直觉性、形象性,重视直观经验对事物的认识,对问题的阐述多依靠比喻、象征、联想、类推的方法;在思维方式上表现出重整体、重形象、重直觉的偏好。形象思维注重直觉的体悟,要达到“悟”的境界,人们就需要“观物取象”。比如,与藏语一样道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以上所举的例子,都是人们直观思维的产物,这种文化的思维方式的主要特点是语言上经常使用形象譬喻,而不诉诸本质特征,是具有类比性和整体性。即以直观综合为基础,注重从整体方面来把握对象。由此形成的具象思维使藏民族的语言充盈着艺术化的气质,语意丰满,形象外显,逼真地表现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道孚藏人乃至整个藏缅语族民族正是利用这种构词方法来发展自己的语言和进行语言思维活动的。

  正如列维一布留尔所说: “这些语言有个共同倾向: 它们不去描写感知着的主体所获得的印象,而去描写客体在空间中的形状、轮廓、位置、运动、动作方式,一句话,描写那种能够感知和描绘的东西。这些语言力求把它们想要表现的东西的可画和可塑的因素结合起来。如果我们注意到这些民族一般的还要使用其他语言,而其他语言的特征又必然影响到它的使用者的意识,影响到他们的思维方式,从而也影响到他们自己的语言,那么我们或许能够理解他们的这种需要。”

  二、道孚地区佛教寺院中的宗教词汇反映的几种特殊思维方式

  在这里我们把道孚地区佛教寺院职业宗教词汇反映的几种特殊思维方式称为“超语言思维方式”。超语言思维不是简单的语言思维,它具有抽象功能和创造性,是整个思维活动重要组成部分。道孚藏族世代信奉藏传佛教,以宗教神学为中心的藏传佛教寺院教育在藏区传统教育中占核心和垄断地位。千百年来,藏传佛教寺院通过其精深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思维模式在造就大批德高望重的宗教职业者的同时,也为道孚藏民提供了更高层次的思维模式———超语言思维方式。下面就根据道孚地区佛教寺院中的宗教词汇来简要地介绍几种特殊的思维方式。

  (一) 直观思维方式

  “毕竟空”一词是藏传佛教宣扬一切事物皆无自性的“毕竟空”观念的称谓。它包含指称着“一切事物因缘和合,无需经过分解,当体是空的”世界观。和这种思维观念相适应,藏传佛教中观学派采取“般若”思维的方式进行论证和阐述。这种思维方式反映了由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与具体统一的运思过程,这种直观在寺院中称为“现观”或“修证”,道孚语为“mngon rtogs”,也就是以现观为把握世界实相的方法,运用般若智慧直接与对象交通,直观地体认对象,与对象合而为一。“如哑受义”,只能意会,难以言表,直观思维是道孚地区佛教寺院的最典型的思维方式。对人生最高理想境界的终极关怀,要求经过感性和理性的思维飞跃、超越,去获取自我的内在体验。藏传佛教运用直观思维,追求终极目标、理想境界。即一是通过禅观洞察人生的本质、价值和理想境界,求得觉悟; 二是通过般若直观,悟解宇宙万物的真实本相,以达到理想的精神境界; 三是通过内省思维,直接返观内心,或转变观念,或恢复本性,以实现解脱。

  (二) 具象思维方式

  “具象思维”一词,也包涵着更深层次的意义。

  它包涵着主要凭借特定具体的形象进行的思维的方式。所以,也称作“形象思维”。具象思维注重直觉的体悟,要达到“悟”的境界,人们就需要“观物取象”。藏民族讲求“观物取象”,即取万物之象,加工成为象征意义的符号,来反映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在认知和心理上不断升华,从而达到精神的解脱。因此,具象思维在藏传佛教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价值,藏传佛教中很多令人费解的现象、特征不但与它有关,而且还可以从中找到答案。比如,用“观想”、“手印”、“咒语”等,即“身”、“语”、“意”三密结合为方法,形象体认世界本体,证悟万法皆空的思维方式,把思维客体与宇宙本体、佛性佛法都融汇在形象、符号和行为之中,对它赋予特定的象征意义,使其与佛法完全冥合,从而达到顿悟,即身成佛。可以说,具象思维这种由个别体悟一般,由表象把握抽象,将直觉经验与抽象领悟相结合的思维方式,是佛教徒获得精神解脱的必经途径。

  (三) 逻辑思维方式

  藏族传统学科中的逻辑学和因明学就是逻辑思维方式的最好例证。特别是我们可以通过“因明学”和“因明学”中最重要的部分“量识理论”等词汇来了解道孚藏族寺院中的逻辑思维方式。

  “量识理论”可以分为“现量”和“比量”两种,其中“比量”是一种严格的逻辑思维方式。它往往通过三支比量的推理形式,运用“宗”(论题) 、“因”(原因) 、“喻”(例证) 三支论式进行思维,三者结合推出结论,从而构成了从一般认识应用到个别事例上的演绎推理方式。可以说,“现量”、“比量”、“宗”、“因”、“喻”等词汇所蕴含的逻辑思维方式就是通过一定的经验知识和正理比喻的逻辑推理方式而产生的知识。这种思维方式不仅是寺院僧人考取“格西”学位的辩论方法,而且也是藏传佛教及其各教派驳斥论敌、立宗辩论的主要方式。

  (四) 否定思维方式

  “二谛”、“八不”等词汇是佛教寺院中否定思维方式的表证。在佛教哲学中否定思维方式是指目的在于否定存在的真实性的思维方式。佛教追求的超越现实的人生理想境界,或者是彼岸佛国世界,或者是排除一切烦恼、欲望、妄念的主体内在本性的纯正呈现。这就需要运用否定思维方式和相应的词汇以否定现实世界和现实人生,体悟人空或一切皆空的佛理。否定思维方式是道孚地区佛教寺院的辩论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之一。

  在辩论中主张以破为立,甚至只破不立,以破除一切事物的实体和人们的执著。认为事物都是名称、概念,是假名,进而否定事物的真实性。它也是中观学派的主要思维方式,运用“二谛”、“八不”等一套否定思维模式方式来否定现实事物的真实性,以引导人们追求成佛境界。

  (五) 综合思维方式

  “般若”、“直觉”等词汇,指的是要体悟万物性空,以性空为真实。而现实世界客观存在,怎么会是空的? 中观学派以“二谛”来加以解说,认为现实世界上的物质客观存在,即有,但是幻有,用“俗谛”来指称; 与此同时,又认为现实世界上的物质客观存在但本性为空,是真空,用“真谛”来指称。认为事物具有两面性,既要不执著于有,也要不执著于空,综合的看待问题,合乎“中道”,因此也称为“中观”。综合思维方式对道孚地区寺院僧人的认知方式和佛教哲学真理论探讨的影响深远。

  结语

  综上所述,一定的思维方式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思维习惯或思维的程序,是一个民族文化最深层的部分。法国著名生理学家贝尔纳指出: “语言是洞察人类心智的最好窗口”,一个民族的语言不仅是心理文化的载体,而且它本生就是一种思维方式。

  道孚藏族的语言思维之所以能够充分发挥具象功能,是因为道孚藏族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也不尽相同,因而道孚藏族的思维方式产生出来后,就会随着各自条件的变化而有所变化。道孚藏族的思维方式对词语形式构造的影响也是多方面,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而且在佛教寺院中对道孚藏族的语言和思维方式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道孚语词汇形成构造的历史发展就是在道孚藏族文化的直接影响下展开的,所以要真正了解道孚语词源结构及词语的特点,就必须对道孚藏族思维方式的特点进行深入的剖析,只有真正了解道孚语词源结构及词语的特点,才能理解道孚藏族的深层文化,才能理解其语言和行为方式,获得文化解释力。

  参考文献:
  [1]马清华 . 文化语义学[M]. 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2][法]列维·布留尔 . 原始思维[M]. 丁由译 .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6.
  [3]方立天 . 中印佛教思维方式之比较[J]. 哲学研究,1993(3) .
  [4]彭英全,乔根锁 . 藏族传统思维方式管窥[J]. 中国藏学,1993(2) .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