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少数民族文学论文

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1-19 共8553字
论文摘要

  云南民族大学成立于 1951 年,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也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建校63 年来,云南民族大学始终坚持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服务、坚持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办学宗旨和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优势。经过 63 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层次丰富、办学形式多样的综合性大学,成为培养各民族高素质人才、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研究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重要基地,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边疆繁荣稳定、民族团结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为拓展服务社会的功能和方式,充分利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办学优势和特色,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通过加强与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的合作,形成了 “学校 + 地方政府”合作培养少数民族语言专门人才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承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

  云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于1984 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 年被批准列为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建设专业,2007 年被教育部遴选为第一批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此外,“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被评为 “八五”省级重点学科,“云南民族古籍”被评为 “九五”省级重点学科。在 60 多年的办学历程中,民族文化学院紧紧围绕学校 “立足云南,服务边疆,辐射东南亚,为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各民族高素质人才”的办学定位,充分发挥民族类院校的学科专业优势,为边疆民族地区培养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各类人才。

  然而,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却一度陷入了生源数量严重不足、招生人数逐年下降的困境,专业学科建设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1996 年 12 月,云南省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战略决策,2000 年 12 月正式颁布实施 《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纲要》,2001 年 12 月, “建设民族文化大省” 被列为全省发展的三大目标之一。面对新的形势,如何抓住机遇,与时俱进,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需求,培养输送一批地方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为一项摆在云南民族大学面前的紧迫任务。因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宽办学形式,无疑成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所谓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注重质量、内涵、特色为人才培养目标,在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办学形式、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样式和质量评价方式。

  在进行深入调研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云南民族大学于 2001 年提出了在民族文化学院开设 “纳西语言文学与东巴文化”方向本科班的设想,并得到了云南省教育厅的批准。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准备,云南民族大学与丽江市人民政府于 2002 年 3月签订了合作培养纳西族专门人才的协议,合同期为 5 年。根据此协定,双方在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下,新开办纳西族语言文学及东巴文化方向,云南民族大学每年招收一定数量的丽江籍纳西族高考学生,为弘扬纳西族东巴文化、推动丽江民族文化建设、促进丽江旅游业的发展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丽江市人民政府一次性划拨 100 万元人民币给云南民族大学,主要用于教材编写、教师聘用、教学设备购置、学术交流及专业学科建设等方面。同年秋季正式招生开办,从而开始走上了 “学校 + 地方政府”联合培养少数民族专门人才的改革之路。

  概括来说,纳西语班之所以能顺利开办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进入本世纪初,云南省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旅游大省的战略构想,急需大量受过本科以上教育、有较高素质的民族文化适用性高级人才; 二是丽江的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急需一批熟悉纳西民族文化、通晓纳西语言、了解本地实际情况的纳西族专门人才; 三是丽江古城和纳西族东巴文化分别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记忆遗产获得成功后,东巴文化和纳西学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但由于在云南高校中没有设置纳西语言文学和东巴文化方面的专业,文化传承受到严重制约。丽江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就提出了“保护东巴文化、保护丽江古城、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口号,本世纪又提出了 “文化立市”的战略,因而培养高素质的民族文化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四是云南民族大学承担着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高素质少数民族专门人才的重任,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是云南民族大学的特色专业,发挥这样的特色和优势是提高学校办学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但是,纳西语言文学及东巴文化专业开设后,出现了生源不稳定以及极个别纳西族学生不大懂纳西语的情况。为保证生源质量和招生人数,学校提出了加试纳西语口语并单独划线招生的设想,即每年 5 月由学校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共同组织纳西族考生进行母语口语测试,学校从当年参加纳西语口语测试合格且高考成绩达到云南省招生考试院划定的分数线的纳西族学生中择优录取。学校在丽江设立纳西语口语测试考点,选派纳西族教师作为考官全程参与口语测试工作,当年录取了 21 名通晓母语的纳西族学生。实践证明,通过加试口语,不仅有效解决了生源不足的问题,而且保证了录取学生的质量。之后,纳西族学生的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到了 2012 年共计招收丽江籍纳西族学生 144 人,毕业的 53 名学生绝大部分回到了丽江,进入到丽江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旅游文化部门以及东巴文化研究院等科研机构,为保护、传承和弘扬纳西族民族文化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发展,云南民族大学逐渐建构起符合民族教育规律和独具云南地方特色的“学校 + 地方政府”订单式联合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新模式,被誉为 “丽江人才培养模式”的纳西语言文学及东巴文化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功典范,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全国民族高校和全省少数民族地区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2009 年,学校申报的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项目,荣获云南省第六届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继丽江之后,云南民族大学又先后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西盟佤族自治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景东彝族自治县、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等 12 个州、市、县签订了合作培养各少数民族人才的协议,走出了一条与地方政府合作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改革之路。到目前为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已开设了纳西语、藏语、佤语、拉祜语、彝语、西双版纳傣语、德宏傣语、傈僳语、景颇语、哈尼语、苗语、壮语等 12 个语种方向,在校少数民族本科学生已达 800 多人,毕业 400 多人。这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促进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语言文化的保护传承培养了人才,作出了新的贡献。

  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

  实施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后,学校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修订并实施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新方案坚持 “加强汉语、提高民语、强化外语和计算机教学”的原则,力争让学生 “在参与中学习知识,在实训中提升能力”,将 “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贯彻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从 2006 年开始,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对本科教学计划进行了 3 次较大修订,形成了指导教学的纲领性人才培养方案。

  第一,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在保留原有专业教学内容与教学体系的基础上,根据专业方向和民族地区的社会需求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改革与课程体系建构。以丽江纳西语言文学及东巴文化和方向为例,根据学校与丽江地方政府共同商定的培养计划以及纳西语教学的特点和培养目标,纳西语班学生除了学好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基础课程和语音、语法、写作和翻译技巧等传统课程外,学院还根据丽江市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专门开设纳西东巴文字概论、东巴艺术、纳西语翻译理论与实践、纳西语言文学等 10 余门课程,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纳西语及东巴文化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充分考虑到既要让纳西族学生打下扎实的纳西语言基础,又要培养他们具备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还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以满足他们的专业发展需要。此外,学校还聘请纳西语言文学及东巴文化研究的专家,为学生授课或开设专题性的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

  第二,教材建设方面。公开出版了 《西傣语基础教程》《景颇语基础教程》 《佤语概论》 《傈僳语文学概论》 《景颇族文学概论》 《傣族文学研究》《拉祜族文学》 《现代拉祜语》 《傈僳语法》《民间文学概论》等多部教材。根据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普遍缺少专业方向教材的现状,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和聘请当地专家学者,为不同专业方向编写特色教材 50 余部。以纳西族语言文学与东巴文化方向为例,已使用的教材主要有 《纳西族文化史》( 和少英着) ①、《东巴文字概论》 ( 李静生编着) 、《纳西语言基础》 ( 和学光编着) 、 《纳西文学概论》( 李丽芬编着) 、《东巴艺术》 ( 和品正编着) 、《纳西语翻译理论与实践》 ( 李英编着) 等多部,为该方向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方面。学校重视加强文科实验室的建设,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动手能力。由云南省政府与学校共同投资 100 多万元建成了 “云南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基地”,该基地包含 “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数据库”和语音实验室。在世界少数民族语言研究院 ( SIL) 和南开大学的共同指导和帮助下,已收集录入十几种少数民族语言 ( 大部分为濒危语言) ,并开发了相关软件,为各民族学生学习和使用少数民族语言、语音的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第四,实践教学方面。学校加大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初步形成了按不同语种设置实习基地,专业实习与择业、就业相结合的实习模式。根据实习任务的要求,每个语种设置 3 ~ 4 个实习基地,以满足学生集中实习的需要。实习单位则兼顾不同的行业,使学生能有个性化的选择。以丽江市和德宏州为例,学校分别与丽江东巴文化研究院、丽江纳西族文化研究会、德宏州民语委、德宏州团结报社、德宏州民族出版社、德宏州文联、德宏州人民广播电台等单位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书,为该方向学生的实习提供了锻炼的平台和就业单位的选择。

  第五,质量评价方面。建立了学生、学校、社会三方参与的监控与评价机制。在长期坚持学生评课的基础上,强化了学校教学质量的监控与保障,充分发挥学校、学院督导团的监督评价作用,较好地规范了教学秩序。学校还注重以用人单位、报刊媒体为主的社会评价方式,通过对毕业生就业后的表现的跟踪调查,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

  第六,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经过多年的努力,民族文化学院建成了一支学历、学科、学缘、职称、年龄结构相对优化的教师队伍。现有专职教师38 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 28 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 20 人。学院还根据专业、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聘请了一批国内外的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形成了一支能胜任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教师队伍。

  多年的实践证明,通过 “学校 + 地方政府”合作培养少数民族地区急需人才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仅为云南民族大学找到了一条为民族地区提供对口的教育服务的途径,有效解决了民族文化学院生源不足和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另一方面,通过合作办学,各自治州、县的地方政府也培养了传承、弘扬民族文化所需的专门人才,为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特色

  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云南民族大学在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质量评价与管理机制等方面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上有了较大的突破,初步形成了四个方面的显着特色。

  一是形成了 “一干多枝”的 “专业 + 方向”人才培养模式。云南民族大学以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为主干,形成了 “1 + 3”学程分段、方向分流的人才培养基本模式。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进校后先完成学校要求的基础课、公共课和通识课的学习,再按分民族和双向选择的原则进行不同语种的分流学习。目前,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需要,学校设有纳西语、藏语、佤语、拉祜语、彝语、西双版纳傣语、德宏傣语、傈僳语、景颇语、哈尼语、苗语、壮语等 12 个语种教学方向,并开设了这些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学、双语翻译理论与实践、文献古籍、新闻采访与写作等课程,既满足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对本民族语言文学专门人才的需求,又满足了学生多元化的发展和就业需求。学校今后还将根据社会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及文化人才需求的状况,在以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为主干的基础上不断增设社会所需要的语种方向,以适应边疆民族地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2014 年 3 月,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石林彝族自治县等地方政府相继到学校进行商谈,希望与云南民族大学按照 “丽江纳西族人才培养模式”合作培养当地急需的少数民族文化人才。

  二是形成了 “本科 + 研究生”的一套大众教育加精英教育的体制。云南民族大学坚持对少数民族学生实施分层次培养的教育理念,在大众教育中体现专业精英教育,对本科人才的定位是 “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精通双语 ( 汉语和民族母语) ”,即培养具备扎实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和汉语言文学基础理论知识,能兼通民族母语和汉语,具有较高的语言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能阅读古籍文献,有较强写作能力,能从事文秘、编辑、翻译、行政管理、教学和科研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中有一大批 “双语”型教师,为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作出了社会认可度很高的贡献。同时,为了适应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学校以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点为平台,培养了一批具有较强专业技能、较高理论素养的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专门人才。云南 25 个世居少数民族的大学毕业生中,许多少数民族的第一代学士、硕士、博士和专家、学者就是由该校培养造就或从该校毕业起步的; 云南 16 个州市及其 129 个县特别是 29 个民族自治县中的不少领导干部都毕业于该校。2013年,云南民族大学的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点通过教育部专家组的验收,成为国家新增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紧接着又申报民族学项目博士后流动站并获得了批准; 学校已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层次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

  三是形成了 “学校 + 政府”两个办学单位合作办学形式。本世纪初,随着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旅游大省战略的实施,云南各少数民族地区对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呈不断加大的趋势。与此同时,学校也一直致力于缩小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经过对多个民族语言使用地州的调查和研究,云南民族大学探索出了一条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合作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新模式。按此模式,办学双方在人才培养定位、经费投入、教学管理、教学组织、教材建设、质量评价、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毕业生就业等方面都做了合同式的规定。按双方签订的人才培养协议书,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由地方政府按照实际需要的标准来设置,改变了过去由学校设计的做法。每个地州根据人才培养规模,一次性投入 50 ~100 万元的人才培养共建经费,地方政府同时提供必要的一线专业教师和教学实践基地,凡进入该培养模式的学生,毕业后由地方政府根据相关需要安排到相关的部门和岗位就业,从根本上解决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如已毕业的丽江籍纳西族学生,在掌握了纳西语言文学和东巴文化专业知识后,均已由丽江市人事部门安排就业。通过这一培养模式的实践,学校和地方政府找到了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的对接点。学院找到了为边疆民族地区提供对口的、高质量教育服务的方式,民族地方也得到了经济建设所急需的人才。

  四是形成了 “专业 + 学科”教学与科研两者互动的机制。为了适应 21 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以及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民族文化学院充分发挥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省级学科两个平台的优势,形成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良性互动,通过科研反哺教学,实现了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近年来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12 项,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 30 余项。学院教师以科研项目为平台,吸收学生参与课题的调查研究,积极开展 “项目教学”,极大地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为了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学院利用学科建设所取得的学术界影响力,先后举办 “第 34 届国际汉藏语言及语言学会议”“语言及语言类型学国际研讨会” “教育部第六届现代语言学高级研讨班”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给学生提供了较好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四、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创新与成效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的边疆省份,全省 25 个人口在 5,000 人以上的少数民族共使用着 27 种语言,历史上共使用过 50 多种民族文字。在 4061 公里的边境线内,分布着 8 个民族自治州,29 个民族自治县; 民族自治地方共有 78 个县、市,其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 70. 2%。针对这一省情,学校充分发挥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优势,形成了在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学习模式、社会影响模式四个方面的创新:

  一是为满足民族自治地区和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与当地政府形成了 “学校 +政府”的联合办学模式。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模式在引入地方政府合作出资办学,满足地方紧缺专门人才需求的同时,又较好地解决了毕业生就业以及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衔接错位的问题,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

  二是在长期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上,该专业形成了一种 “一干多枝”, “专业 + 不同语种方向”的基本教学模式。该模式办学过程中可根据社会需求进行专业方向和招生人数的灵活调整。

  三是形成了知识学习 + 技能训练的学习模式。为了加强学生的语言、语音实践教学,学院与南开大学合作,建成了 “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数据库”和语音实验室,为学生开展实验和实践提供了较好的学训平台。

  四是形成了文学和文化互动的社会影响模式。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和巩固边疆稳定,与云南佛学院合作,开展对寺院年轻僧人的语言文学及宗教文化课程教学,强化和拓展了文学与文化的辐射作用,较好地发挥了服务社会的功能。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尊重和保障了各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 二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中央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等民族高等院校先后派出专人到云南民族大学进行考察和交流学习; 三是为云南省 11 个民族开设了 12 个语种方向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模块选修课程。今后将根据社会和行业需求情况,灵活调整语种和方向,力争开齐云南 22 个少数民族使用的 26 种语言的课程; 四是 “学校 + 地方政府”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当地培养了急需的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在当地就业后,对帮助当地发展文化旅游,挖掘、整理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五是 “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数据库”已收集了云南特有的 15 种少数民族语言,数据库为省内外师生研究少数民族语言以及保护人口较少民族濒危语言、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六是充分发挥双语教学的优势和特色,为边疆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的行政管理人才和 “双语”教师。这些毕业生在长期扎根边疆的同时,充分发挥懂双语的优势,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稳定边疆做出了具有特殊意义的贡献; 七是进一步强化和拓展了文学和文化互动的辐射功能,在宗教文化领域与云南佛学院合作,有计划的培养年轻一代的宗教职业人员,较好的发挥了服务社会的功能。

  结 语

  回顾云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走过的历程,我们认识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步伐愈快、各个层次少数民族考生的招生规模愈大,我们肩负的责任和面临的任务就愈加艰巨。特别是随着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和旅游大省建设步伐的推进,边疆民族地区对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人才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这也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调整,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源源不断地为边疆民族地区培养输送大批 “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素质人才。①云南民族大学作为一所民族高等院校,不仅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职能,更肩负着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民族文化保护自觉意识、致力于民族文化传承、维护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积极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各民族人才的神圣使命。因此,结合 63 年的办学经验,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们要在坚持按高等教育规律办事的同时,走差异化发展、特色发展之路,不断开拓创新; 结合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要,进一步推进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拓展校地、校企等多渠道、多形式合作培养人才模式,提升学校人才培养和服务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水平。同时,要继续加强民族人才培养、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咨询、民族艺术研习基地等建设,尤其是要加强最近获批的国家民委双语人才培训基地的建设,不断提升学校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

  要教育广大师生按照费孝通先生提出的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要求去1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