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战略管理论文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9-26 共4910字

    第2章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的概念界定
   
    个人理财现在已经成为世界各大银行的一项主要业务。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最初是从瑞士银行发展起来的,后期传到美国得到广泛的发展,之后,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欧洲、亚洲的经济发展国家和地区也得到较好的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又被称为"个人金融理财业务"、"对私金融服务"和"家庭理财"等。
   
    对于个人理财国内外至今并没有统一的定义,这是因为着手研究个人理财时的角度和目的有差异,进而导致对个人理财的内涵和外延认识不相同。EncyclopedicDictionary Of Finance对个人理财给出了如下的定义:个人理财是研究应该如何利用家庭以及个人的资源,来达到某些财务上的目标。美国理财师资格鉴定会认为个人理财的概念为:首先对客户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包括客户的收入水平、资产状况和负债状况等,在对客户的相关信息进行了解的基础上,以客户的理财目标和要求为基础,制定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投资组合、投资策略等方案,并且在理财方案实施的过程中,随时为客户提供相关的服务和帮助,以保证客户财富和闲暇的终身消费。香港理工大学的陈工孟教授和郑子云教授给出的定义是:个人理财是评估包括消费、收入与财产分析、保险保障、投资目标、退休计划、员工福利、税务策划和房地产策划等客户各方面财务需求的综合过程。廖锦华和郑文华所着的《理财增值》一书中对于个人理财给出了这样的定义:个人理财是为了应付人生在不同阶段的财务需要而相应地做出计划的过程,通俗讲,就是为实现不同人生阶段的目标而赚取足够的金钱。国际理财师标准委员会(CFP Board ofStandards)的定义认为个人理财是为了帮助个人实现人生目标,而研究如何合理利用客户的各项资金。
   
    我国目前尚处于银行、证券、保险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阶段,个人理财和国外的个人理财市场还是有很多差异的。然而个人理财的核心是一致的,即根据客户的资产状况与风险偏好来实现客户的需求与目标。个人理财就是打理好客户的资产,尽力去降低其对于未来财务状况的担心与焦虑。具体到我国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而言,是指商业银行财务专家,根据不同的客户业务要求,通过向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管理、投资金融资产的方案,并在指定范围内代其办理相应的业务手续,使客户达到以增值、保值资产和投资方便、安全等为目的的一种新兴个人金融业务。本文在此给出一个较为宽泛的定义。作者认为个人认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有两大基本功能,一是保证客户有效利用投资组合;二是商业银行满足居民整个生命周期的需要。综合国内外相关定义,作者认为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通过收集客户有关信息,如收入水平、支出情况、负债和资产状况等,调查分析其现金流收支状况和实物性资产状况,从而来了解客户的收入、消费、投资、风险承受能力、心理偏好等情况,凭借现代化高科技的服务手段,并结合服务客户的经验,以此来达到对客户资源高效合理的综合运用,并整合和创新金融产品、服务方式、服务渠道等,达到满足客户不同人生时期的财务目标需要和客户财富的增值,在财务方案的设计中应该追求方案与客户的相适性、针对性、差异性和创新性。
   
    2.2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理论基础
   
    2.2.1生命周期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安尼提出了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强调了消费与个人生命周期阶段的关系,认为消费者追求整个生命周期内效用最大化,通过合理安排储蓄与消费来实现。人们会在更长的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以达到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实现一生消费效用最大化。人们将追求消费水平在一生中保持在一个相当平稳的水平而不出现大幅波动的目标,通过综合考虑决定其一生中的消费和储蓄的影响因素来实现,这些因素包括其过去积蓄的财富、现在的收入、将来的收入以及可预期的支出、工作时间、退休时间等。
   
    各个家庭的消费主要取决于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所获得的收入与财产,也就是说消费取决于家庭所处生命周期阶段。
   
    假定人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年青时期、中年时期'和老年时期。前两个阶段是工作时期,后面的一个事非工作时期。一般来说,年轻人家庭收入偏低,消费可能会超过收入。但是他们有稳定的工作,他们的未来收入会增加。因此,人们在年轻的时候往往会把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用于消费,甚至贷款消费与购买房屋、汽车等耐用品。这时候储蓄很小甚至为零。进入中年,收入円益增加,这时的收入大于消费,因为一方面要偿还年轻时的负债,另一方面要把一部分收入储蓄起来用于防老。当他们进入老年期,基本没有收入,消费又会超过收入,此时的消费主要是靠过去积累的财产,而不是收入。
   
    按照生命周期理论,理性的消费者总是期望自己的一生能够比较安定地生活,使一生的收入与消费相等。家庭的收入包括劳动收入和财产收入,那么一个家庭的消费函数就是:C=aWR+cYL,其中:WR为财产收入,YL为劳动收入,a为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C为劳动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
   
    作为现代金融的主要机构的商业银行,可满足居民追求生命周期各阶段投资最优化目标的要求,帮助居民在整个生命周期达到效用最大化。商业银行在提供个人理财业务时,应依据客户一生的收支,安排其生命各阶段的储蓄和即期消费,为了获得生命周期内的"效用最大化".当针对生命周期各阶段选择最优化投资组合的时候,要优先考虑个人劳动收入的价值、风险程度以及可调节性因素。
   
    2.2.2金融创新理论。
   
    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创新的过程是从20世纪60年代期开始,至70年代各项创新活动日益活跃,到80年代己经形成全球性的大趋势。它是金融深化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客观要求,给各国的金融体制、金融宏观调节和国民经济发展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创新理论是熊彼特在1912年《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最先提出的,现在关于金融创新的含义也是从此衍生来的,内容是通过不断地进行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不断地进行生产方式的变革,企业家达到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这样不仅最大化了自身的利益,还推动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金融创新是由于这几个方面导致的,经济理论和金融理论的发展为金融创新提供了革命性的方法论;经济环境的风险性增大,尤其是通货膨胀率和利率的变化莫测,只有通过创新来回避和分散金融风险,不仅能保证流动性,还能提高收益型;科技革命也成了推动金融创新的动力;为了回避不合理的金融管制。
   
    金融创新的内容包括:金融战略的更新,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业务的创新,金融组织机构的创新。新市场的幵拓、新产品的出现、新原材料供应来源的发现、新生产方法的采用、新技术的运用、新企业管理方法的使用和新企业管理组织形式的推行都随着金融创新应运而生。
   
    对于金融创新的各个定义内涵有着较大的差异,实际上,关于金融创新的理解可以概括为三个层面:微观层面的金融创新、中观层面的金融创新和宏观层面的金融创新。
   
    (1)一般讲于微观层面的金融创新,仅仅是指金融工具的创新。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增加流动创新型,这种创新使得原有的金融工具变现能力提高或者具有可转性,如长期贷款的证券化等。第二种是信用创新型,例如实现短期信用变中期信用,提供好票据发行便利以分散投资者独家承担贷款风险等。第三种是股权创造创新型,例如附有股权认购书的债券,可以使债权变为股权的各种新金融工具,类似于这样的金融工具。第三种是风险转移创新型,这些创新的金融工具能够使得金融工具的内在风险可以再各个金融机构之间相互转移,像货币互换、利率互换等。
   
    (2)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后出现了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中介功能的变化,这些金融创新主要是指中观层面的创新。中观层面的金融创新可以分为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是对于系统的形成和系统的功能进行了改革创新,从而提高系统的运作效率。产品创新是在产品的生产上,供给者通过创新来生产出性能更好,质量更优的产品的过程。技术创新是采用生产方法,新的生产要素和管理系统,或者对生产要素进行重新组合,来生产新产品这一过程。宏观层面对金融创新的定义可表述如下:是创造和组合一个新的高效率的资金营运方式或营运体系的过程,主题是政府或金融当局和金融机构,改变金融中介的职能以实现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目标,更好地适应经济环境变化和金融活动过程中的内部运动,防止或转移经营风险和降低成本。对于金融创新概念的研究,从中观层次来讲,不仅仅是限制在60年代以后,对于研究对象的内涵有明确的界定,所以,关于金融创新理论的研究均是借鉴此概念。
   
    (3)从整体上把握,考虑整个金融业的发展史,来对金融创新进行研究,即宏观层面对于金融创新的研究,金融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金融;领域的重大变革都离不开金融创新,如此长的历史跨度和如此广的研究空间使得金融创新研究可望而不可及。对于宏观层面关于金融创新的理解,给出了如下定义:把整个金融发展史作为研究的对象,跨越长的历史长河,研究的范围广泛,包括了金融服务的创新,金融企业组织的创新,金融管理方式的创新,金融产品的创新,金融服务业结构上的创新,而且把金融布场,金融体系,国际货币制度等方面的历次变革,以及现代的银行业务,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银行的支付,银行的清算甚至金融机构都包括在了研究中。西方金融业的繁荣发展,也带动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中体现出了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推动个人理财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可以说是是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商业银行业务逐渐从传统向现代金融服务演变,发展中商业银行进行了业务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调控机制创新、产品创新等。这表明金融创新贯穿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始终,金融创新的思想在商业银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伴随金融创新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提供的产品趋向于丰富化,多元化,不再局限于提供单一的金融产品。商业银行通过对客户需求的分析来不断完善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整合创新服务方式、服务渠道和金融产品,以此提供具有针对性强,适应性强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给客户,为客户提供一种全方位、分层次、个性化的服务。
   
    2.2.3投资组合理论。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主要是从证券投资的角度出发进行的研究,是指将不同种类或者类别的证券进行组合,而其预期的收益就是所投资证券的收益加权平均数,但是这种投资组合却会大大的降低风险,其投资风险并不是所有证券的加权之和,而是大大的低于加权平均,这是因为组合投资可以有效的降低投资的非系统性风险。现代意义上的投资组合理论主要是由投运组合理论、APT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以及有效市场理论加上现代行为金融理论几个理论构成。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投资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为投资理财提供了良好的工具。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主要是通过资产的分散化投资有效的降低投资过程中的非系统性风险。而金融风险按是否可分散分为,分为非系统风险和系统风险两部分。非系统风险是指与特定的公司或行业相关的风险,它与经济、政治和其他影响所有金融变量的因素无关。非系统风险可以通过分散投资降低,如果分散式有效的,这种风险还能被消除,因此它又称为可分散风险,但是系统风险是不可分散的,也就是"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系统风险是由那些影响整个金融市场的风险因素所引起的,这些因素包括经济周期、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动等。
   
    这些风险影响所有金融变量的可能值,无法通过分散投资相互抵消或者削弱,因此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换句话说,即使一个投资者持有一个充分分散的投资组合,也得承受这类风险。投资组合中,不同证券报酬率相互抵消,产生风险分散化效应,投资组合理论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分散投资来化解一部分风险。可以通过改变投资比例转换到某个组合,以达到提高期望报酬率而不增加风险。
   
    商业银行通过运用自身的市场信息优势、业务经验优势、专业知识优势等为客户开展个人理财业务,充分分析与掌握客户的信息情况,为客户销售合适的理财产品,以达到对客户财富和资产的有效配置。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优化组合方案来帮助客户尽可能地降低风险增加收益,但只能非系统风险而无法消除系统性风险。这是因为当投资组合含有许多种有风险资产时,个别资产的方差(风险)将不起作用。

相关标签:个人理财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