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毕业论文

企业并购及并购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5-08 共11955字

  第 2 章企业并购及并购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
  
  2.1 关于企业并购的界定
  
  “并购”这一概念(M&A),系企业兼并(Merger)与企业收购(Acquisition)的合称。

  企业兼并,《新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企业兼并的理解就是:“两家或者两家以上的企业进行融合,重新组成一家新的企业,企业合并大多数都是由原先占据绝对优势的企业来住持合并。”各个企业兼并之后,原有的企业法人代表将不复存在,将会委派新的企业法人代表来负责企业的相关事宜。吸收合并意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交易完成后,唯有一家公司继续拥有其法人主体地位,其余的法人资格均不续存。

  企业收购,《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词典》中对企业收购的定义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权之间的转让,收购导致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变化以及内部结构的调整等都是企业收购对企业的影响。”企业收购最为常见的两个方式就是资产收购与股权收购两种;①资产收购主要是将被收购企业的生产资金全部转化为并购交易过程中的筹码;②股份收购主要是通过对企业所持股票的市场价值进行核算,进而明确企业收购过程中的目标参数。

  西方经济学界研究企业兼并和企业收购时,通常将此两种交易行为归纳为同一研究范畴并称其为“并购”(M&A)。而在我国经济学界,“并购”这一概念与西方经济学界对其的定义是不尽相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当下所处的经济转型期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所导致的我国资本市场尚未完善属非完全有效资本市场。因此,目前中国学术界并未对“并购”的概念有同一的界定,“并购”这一名词囊括了兼并、收购、托管、股权转让、资产置换、借壳、买壳等多种经济活动,有一定的模糊性。为进一步明晰阐述这一概念,专家学者将并购操作分为广义以及狭义两种。狭义并购指的是我国《公司法》中所阐述的的“吸收合并”或是“新设合并”;而“广义上的并购”就是指除我国《公司法》中所归属为“吸收合并”或是“新设合并”之外的,股权、资产交易也属于广义上的并购,这种广义上的并购过程不需要企业全部的资产或者股份,只需要经过审核的一部分股权或者资产参与就可以。在“广义的并购”的范畴内,视发起收购方所购入股票数量的额度,收购又可以分为部分收购与全面收购,部分收购指发起收购方所购入的股票数额不超过被收购的目标公司总股本数额的 30%;收购数额超过 30%的收购行为即为全面收购。本文所研究的“企业并购”界定于“广义上的并购”的范畴。

  企业并购活动依据其支付方式、行业范围、并购态度、并购区域的诸多因素的多种多样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依据支付方式的不同可以将企业并购划分为现金收购、换股收购、增发式并购及杠杆并购(LBO)等。现金收购意指以现金作为并购交易的付款方式;LBO(杠杆并购),相比于传统的并购模式,杠杆并购需要多个交易方的公共合作,进而实现企业并购的目的,由于涉及到的金额数量较大,因此还需要一定的金融信贷支持,通过先进购买的方式企业企业并购的目的。这种并购方式的优势就在于不需要大量的启动资金,绝大多数的并购资金都可以通过金融信贷来获取,从而有效的缓解的企业的融资压力。相比于传统意义上的收购操作,企业股权收购指的是通过发行新股票的手段来谋取交易对象手中的股权,或者可以直接通过股权交换的方式来实现企业并购操作。绝大部分的股票并购都是通过货币交易的方式,相关企业会明确交易对象以及并购企划,并且通过发行新股票的方式来活动被购方的股权。综合证券收购就是通过多方支付的交易手段,将所有与企业股权相关的流动资金、证券发行、股票估值等等都当做企业的并购资本。基于并购过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几种情况,我们可以将其分为:混合并购、横向并购以及纵向并购三种并购方式:①混合并购,相比于横向并购与纵向并购,混合并购在并购模式上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它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合理化的生产经营,更加能够降低企业并购过程中的风险项目。②纵向并购主要是在很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到的产业链而言的,一个好的纵向并购模式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很好的整合内部资源,更加能够帮助企业优化内部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③横向并购指的是同行业中各个不同企业之间的发展竞争,由于企业之间的经营项目比较接近,因为一定程度上的并购交易有利于提升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按照并购态度来划分,我们可以将并购态度分为恶意并购和善意并购两种:①恶意并购,企业对被并购企业的生产经营不满意,或者没有达到市场发展要求下进行的并购活动,恶意并购常常会使目标企业的经营生产活动受到干扰。按照并购区域分为国内并购和跨国并购。②善意并购指的是交易双方在并购过程中达成某种一直的决定,从而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现阶段我们范围内的并购交易属于通过并购行为,跨国并购行为指的就是不同国家企业之间的并购交易。按照行业并购的规模类型划分,本文所研究的主要对象为钢铁企业的横向并购。

  2.2 关于企业并购绩效评价
  
  对于企业并购绩效的考量,主要从工作业绩以及办事效率两个方面考虑,在企业完成相关并购操作之后就会对并购活动进行具体的核实,从而客观的评价企业的员工的办事效率以及工作绩效。此外我们还能够通过对股东所持有的股权债务市场估价情况来分析企业的发展趋势,从而对企业所有的并购交易活动进行评价定位。

  对于企业工作绩效的分析评价,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衡量尺度企业工作绩效的衡量主要是从企业经营分财务收益以及非财务收益两个方面出发。非财务角度指的就是企业通过一些非财务性指标来衡量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并购交易的变化过程;其衡量标准就是企业并购交易对于财务支出的影响,这是从财务角度来考量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企业通过内部的财务报表来实现企业的非财务性绩效考核。

  (2)周期长短。如果将考核周期作为衡量,那么可以将企业的并购绩效分为长期并购绩效与短期并购绩效两种。长期并购绩效一般的绩效周期都在 3 年以上,而短期并购绩效只需要对企业同期绩效对比就可以明确变化情况,通过一定周期内对企业并购绩效的考量,明确企业并购对企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3)影响范围。如果将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范围作为衡量标准,那么我们可以将绩效影响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宏观、中观以及微观。宏观指的是企业并购过程中市场环境对于企业生产发展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包括企业内部资源优化配比以及科技创新等方面。中观指的同行业中企业企业的生产发展对于企业绩效审核的影响,这与市场职能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微观指的是影响企业生产发展的经营能力,生产水平产品结构以及服务质量等等。
  
  2.2.1 企业并购绩效评价理论
  
  (1)协同效应理论协同效应(Synergy Effects)又称增效作用,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提出并在着作《协同学导论》中系统论述。这一观念也在 20 世纪 60 年代被伊戈尔·安索夫引入,他是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这一引进对美国管理界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

  企业并购带来范围经济、规模经济以及流程重组或结构优化是产生协同效用的主要原因。结构化和流程重组则指能够通过重新分配减少生产的人力物力,即多余的工作岗位等。规模经济的意思是在两大企业完成并购后,企业中的生产部门互相结合,由于规模的扩大导致的采购、生产以及劳动总成本的降低。而范围经济制的是并购企业在并购过后两企业的核心思想以及技术的而互相影响和渗透。

  企业并购所产生的协同效应,在实际的社会中有很多种案例。一般的要数财务协同、经营协同以及管理协同等三种效应最为常见。

  经营协同效应一般具体体现如以下几点:

  第一,资源互补。协同可以达到资源互补从而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

  管理协同效应在专业领域内又被称为差别效率理论,主要的意思是通过同化的影响方法带动企业发生变化,例如两企业进行并购,一个企业的发展状态十分良好,而另一企业的发展状况并不如意,通过一方对另一方的收购整合过后,可以由实力强大的一方带动弱势企业的发展。实现共同管理。这种情况就属于管理协同效应,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节省管理费用、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充分利用过剩的管理资源等方面。企业要扩大规模并在市场中谋求更高速的发展就必须实行并购并实行管理协同帮助企业间的融合,以及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与此同时,这也是企业发展强大必须要达到的一种状态。

  第二,在纵向上实现一体化。纵向协同指的是根据企业需要来寻找纵向协同的目标,即客户或者各种原材料的供应厂商。这种效应的优点在于能够将目标明确化,在生产时直接从原料厂商那里购买原材料,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在产品销售时又可以直接将产品销售给客户以谋求最大利润,节约营销费用从而使单位产品的销售费用大幅度降低。第三,规模经济效应。这种效应是根据规模的扩大而实现的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节约,规模越大,生产产品越多,生产过程中材料以及人力资源的浪费就越小,根据这一特性可以知道企业的横向并购会帮助企业扩大规模从而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第四,垄断权或市场力。在企业的横向并购活动中,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导致该行业的自由竞争程度降低,从而使行业的垄断程度提高,企业获得更强的市场力。财务协同效应的具体意思是企业的协同企业给公司所带来的财务方面的利益。例如增加盈利以及税务减少等等。而财务协同效应在企业发展中的具体表现由以下几点可以看出:

  第一,企业在扩大发展到一定规模或者通过并购后,实现了公司的资金以及实力的双重提升。不但对企业的发展有着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在企业面临危机时也减小了企业破产的可能性。在一个企业处于负债的并且其公司债权人无能力解决债务问题,承担债务责任时,若想企业不至于破产倒闭,可以通过企业并购来解决这一问题。由财力较为雄厚的企业来并购这一企业,同时为其承担相应的债务。并购成功后,企业中的债务问题就不仅仅是一个公司的问题,而由两大合并企业共同承担,这种方法既实现了发展前景良好的企业的规模的最快速便捷扩大,同时解决了小型企业的负债问题,通过并购带动其发展。同时对于那些信用度较低的企业也是一种提升信誉度的机会。轻松解决了企业融合资金困难的问题,在增加企业信誉度的同时能为其吸引客户、降低发展风险并且带动企业经济的发展。

  第二,企业不论大小。其发展资金毕竟有限,因此企业负责人的责任是通过决策将资金投入到有利可图的发展项目中。企业合并后导致企业规模扩大,发展资金数额增多,并且在企业原本经营或者涉及的商业领域基础上又进行了扩展,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企业可以通过市场调查以及内部技术的支持层面,来决定企业内的发展资金的投资方向。同时,由于投资项目丰富,企业也可以选择多元化投资的发展模式。将资金投资到多个有发展前景的领域中,减小投资风险。最后即使某一项目的投资商出现一定程度的亏损也不会影响到其他项目的盈利。最终结果都是在最大限度内为企业争取最大利益。第三,大幅降低了企业在发展中所需要筹集的资金。在企业实行合并后,证券的发行次数将会有所下降,这样既有利于两企业的迅速融合统一,又相对于原来来说节约了证券发行的费用。在最低的成本下,能够迅速筹集数额最大的资金。

  第四,企业经过并购与发展后,在规模以及财力上都上升了一个档次。不但扩大了企业接触面积,还为企业的投资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选择方案。企业在并购另一企业的同时能够的到一笔发展资金。与原本企业内的发展资金融合后,可以根据两企业涉及的领域进行调查,并选择一些可供投资并且有利可图的发展项目进行投资。同时在时间上也可以错开安排。在企业投资的项目中获得一定收益后,可以选择另一项具有发展前景并且需要投资的项目来进行投资。等到另外的投资项目拥有收益后,再将这一笔资金投入到原本已盈利但又需要投资的这一项目中。

  这种错开时间的多种投资方式同样能够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这种循环既能保证间的进一步融合。最大限度的利用了企业内的闲置资金,为企业抹去了最大限度的利润,同时多方面发展扩大了企业的社会关系网络。增强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2)关于代理成本的表述企业管理中,不论是制度要求,还是企业管理的经验之谈,都主张将企业经营权与企业所有权分离开来。但在代理成本的主张下来看,是并不主张这一种管理方式的。因为将企业经营权与企业所有权分散后交由两个人手中。企业经营者与企业沟通者之间若没有建立好良好的沟通以及疑问与解释过程。就会导致两大重要角色间的矛盾,经营者有权利对自身的经营决定进行保密。但所有者亦有权利对自身的财产状况有一定的了解。这样会导致双方的利益受到影响。同时也会由于个人私信导致企业的利益状况亏损。例如企业所有者为了保障企业获取或者保留最大利润,则会提出降低企业管理者薪资的要求,然而这一举动刺激管理者为提高薪资而有可能实施了错误的决定类似于在不成熟的条件下开展企业并购工作等,导致企业的发展陷入危机。有种假设叫做现金流量假设,由迈克尔·詹森提出,其大意是通过现金交易的方法来约束企业经营者的管理权,保障股东价值的稳定,同时达到了代理成本降低的目的,有利于企业在实行并购后的稳定发展。

  (3)交易费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优胜劣汰这一亘古不变的真理之下,纵向并购这一活动获得了人们的认可,纵向并购从专业的解释方来可以理解为,为了达到降低企业成本的目的,将生产环节或者销售环节各方面的衔接力度增强,所以将其势力范围内的大小企业合并,这种做法在当今社会已经不是什么鲜为人知的方法了,相反,很受各种企业的亲睐,它既可以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而且还在减少交易成本上为企业作了很大的贡献;换而言之即为把企业的外部市场变为内部交易。而交易理论更作为纵向并购活动中的佼佼者脱颖而出,深受各界人士的宠爱。交易费用理论在实际案例操作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企业相对企业之间本身就处于对立方位,在竞争激烈的状况下,大多数企业之间不仅存在人和人之间交流越来越少的问题,还存在企业间互相的交易也变得弥足珍贵的现象,在企业采用横向方式对其目标企业进行并购的前提下,如果仍然一味地使用交易费用理论来解释的话就显得过于勉强了。企业经营就是为了获取利润,企业支出是否合理自然是任何一个经营者最关心的问题,然而在并购过程中对于并购目标有一定方向上的调整时而产生的背于原计划的费用问题,交易费用理论并没有作出合理的解释。

  (4)信息的传递市场上的企业经营中传递的信息并不完全具有准确性,因为企业经营者在作出相关决策时,方案作为公司及机密保存,连企业所有者都不具备知情权。并且在公司中的财务状况、生产状况以及投资收益状况等也属于内部信息,不会对外公布,因此投资者则会根据公司内的举动来猜测公司内部的发展状况。例如公司在发行股票过后,通过相应的股票来代替资金进行交易,此时投资者就会根据这一举动,衍生出如下几点猜想:第一,公司内部的发展状况不佳,现金流量缺乏,需要通过股票来进行交易获得暂时的周转。第二,公司是希望通过股票的流动,来控制市场上的股票价格。防止由于被错误信息炒作而居高不下的股价。第三,公司经营状况良好,其流动资金已经有了相关的项目安排。而当公司在实行并购时使用的是现金时,投资者又会猜想:第一,公司的经营状况良好,自有资金充足。第二,公司通过现金支付,是为了提高市场中的股价,从而获得更多的发展资金。因此市场中传递的信息多种多样,投资者对于股市的猜测的不同更是创造了信息的多样性以及股市的投资风险。(5)市场势力从各行业的内部来看,各企业在获得比原计划利润高出数以倍计的利润的高诱惑下对其他企业进行并购,大多数企业都存在蓄意扰乱市场,提高产品利润的心理对市场进行其控制范围内的垄断。但从另一方面而言可以让市场的竞争程度有所降低。这是从市场势力理论的角度来看。市场势力理论的核心解释方向是横向并购,并购以后的企业市场,将想进入该市场的标准提高了,在无形中减少竞争对手的同时,也无形提升了市场的集中度。原材料的成本和物流方面的问题是困扰商家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如果企业并购的是与其在产品或者其他方面相同的企业,则可以使其在主要资源上议价能力得到很大增强,让该企业实力大增,对其并购的企业谈判实力更强从而达到降低整体生产成本的目的,成本降低,自然使得企业利润空间更大。企业吸收并购企业的优点,弥补原来不足的地方,互补互助,将经营风险降到最小,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实力,从而将利润的获取空间提高到最大。

  2.2.2 企业并购绩效评价方法
  
  在对企业并购所带来的绩效的评价方法中,一般情况下将会采取以下三种方法:财务数据法、个案研究法、事件研究法。

  (1)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通过对典型案例资料的全面搜集,在针对个案进行分析,探讨并购后所带来的绩效,进而对公司或企业发生并购事件的评价。个案研究法具有以下几个优点,①对个别典型案例进行深层次的研究,结合企业的详细资料、所处行业的基本特征、并购的目的等方面,能够更加全面的对并购绩效进行评价。

  而事件研究法和财务数据法在时间上尤为不妥,在对并购进行分析时容易忽视其实际的运营情况,没有一定的说服力;②个案研究法能够较为完整的对并购绩效进行评价。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企业仅仅通过并购活动的成功就实现了并购目的。

  某些研究法会将并购意图与并购结构混淆一谈,而个案研究法是针对企业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具有较强的准确性和说服力;③个案研究法能够对并购的整个过程作出详细的评价,并非是将成功案例与失败案例进行加和,从客观上对并购活动进行研究评价。

  (2)事件研究法事件研究法也被称为超额收益法,指的是对某一件事进行分析,讨论其对股价的影响是如何产生的。事件研究法注重的是对并购事件发生的前后给企业盈利方面带来的影响以及超额收益,用 AR 表示,超额收益指的是超过预期正常收入的部分盈利,而正常收益是指在发生此并购事件之前的收益,用 E(R)表示,如果 R代表并购双方股东的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得到的盈利,那么可以得到 AR=R-E(R)。

  在事件研究法中,对于如何获得在并购之前预期的收入值是比较麻烦的,在研究中一般是采取建立市场模型法来获得,通过建立个股收益与市场股票收益的联系对正常收益进行估算,这样以来,就得了 E(R)的值。在对上市企业并购绩效的研究中,通常情况下也会采取时间研究法来得出想要的结论。

  在国外,对于并购交易的研究中,大多会采取时间研究法,但事件研究法也存在相应的局限性,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学者在对事件的选取存在差异,也就造成了研究结果的差异,主要是因为事件窗口期不同,时间长短不同导致的;二:事件研究法是针对短期内并购行为所带来的效益进行研究的,然而,企业在并购后,需要进行长期的发展和整合,才能使并购后是实现盈利,所以事件研究法不具备这样的特性;三:股票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事件研究法是针对某一时间发生的时间,不具备全面型;四:面对如今的竞争性的市场,仅仅通过投资者是否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和盈利来判断并购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够的,还需要结合其他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

  在事件研究法中,是以股票价格的变化来研究基础来对并购绩效进行评价研究的,但是在进行事件研究法时,需要以以下几点作为事件研究的基础,一:资本市场是有效的。市场在对事件的影响是全面有效的。直白来说,就是在有效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并购事件发生后,市场会有一定的“反响”,而这种“反响”会以股票价格的波动来直接反映市场对企业并购后带来的影响;二:在实施事件研究法时,需要排除在研究期中各种外界因素带来的影响。所以,只有在资本市场经济较为发达,也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地区才能够实施事件研究法。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中国的资本市场与西方的发达国家相比,有以下两点的差异:第一,我国的证券市场发展时间较段,信息不够完整,分布不均匀,在时效性方面也到不到要求,股票价格容易受到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而这些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较为成熟;第二: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主要是非流通性和流通性,其中有百分之七十的国有股份和法人股不能进行正常的上市流通,而流通股的市场价值也不能完全代表股票的价值。再者,我国股市不具备一定的有效性,使得公司在实际的经营业中的业绩与股价没有一定的联系,公司股价的变化不能直接反映公司营业业绩的变化,所以,综上所述,面对我国目前的经济市场情况,采取时间研究法对并购所带来的绩效进行评价是不合情理的。

  本文将采用该种方法对 A 钢铁企业并购 B 钢铁公司绩效进行分析研究。

  (3)财务数据法财务指标法是结合各项财务报表数据,有针对性的选取一些财务指标,对企业或公司在发生并购行为前后的绩效变化做出评价。相比于事件研究法,财务数据法更倾向于对并购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经营状况分析,资金流量的分析。通过对财务数据方面的分析,可以更全面的对发生并购的企业或公司进行评价,例如对其盈利能力的分析,发展能力的分析等。财务数据法的计算比较简单,对于会计专业人员一目了然,能够对发生并购行为的公司或企业的长期绩效进行全面的反映。然后,财务指标法也存在缺点,对于财务报表可能会存在虚假行为,不能够真实的反映并购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

  就事件研究法与财务指标法在我国目前的形势下的试用情况而言,财务指标法更适合 国内企业对并购绩效的评价。综合分析有以下方面的原因:①我国的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较短,在信息完整性、分布均匀性上相比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国内股票很容易受到人为的操纵,所以股价的变化也就不能真是的反映公司的运营情况;②一些上市公司为了提高企业的营业业绩,通常会采取修改数据报表的方式,而这样私自操作利润的方式只会在短期内提升公司业绩,但是在最终的财务报表中一样会反映出来。对于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要经过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中介机构的审核后,才能进行对外公布。我国目前也在对提供俱佳财务信息的会计事务所进行严厉整治,并追究法律责任,以提高中介机构整体的行业素养。所以,只要将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实现了,那么就能够准确的反映企业或公司的在并购后所带来的绩效。本文将采取个案研究法来对 A 钢铁企业并购 B 钢铁公司的绩效进行研究。

  2.2.3 企业并购绩效评价指标选取
  
  对于 A 钢铁企业并购 B 钢铁公司的绩效本文将采取财务指标法进行分析。财务指标分析法,可以比较全面的评价 A 钢铁公司及 B 钢铁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的多维度财务能力。本文将从运营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以及偿还能力者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展示并购事件发生后,A 钢铁公司及 B 钢铁公司在这四个维度上的财务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试图分析引发这些变化的原因。

  (1)偿债能力企业偿还能力指的是企业在对各种到期债务偿还的能力。该方面的分析能够直接反映企业实际的运营水平,也能够反映企业是否能够健康发展。其偿还能力也分为偿还长期债务能力和偿还短期债务能力。而评价企业偿债能力的财务比率有多种,本文选取了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流量比率①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资产负债率指的是公司在年终所承担的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例。资产负债率能够反映企业相关债权人的收益情况,更加能够通过市场借贷的方式来获取大量的生产资金。资产负债率这个指标反映债权人所提供的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该指标是评价公司负债水平的综合指标。资产负债率作为财务杠杆,同时也是一项衡量公司利用债权人资金进行经营活动能力的指标,假若公司的负债比例达到了百分之百或者是已经超过了百分之百,那么该公司的净资产为零,或是出现资不抵债的经济危机。企业对债务的偿还能力直接由资产负债率来反映,资产负债率越高,企业的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差,财务风险也越大;反之,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强。资产负债率计算公式是:

  ②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速动比率是指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根据经验,通常认为速动比率为1:1 时是比较合适,该指标越大,表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③现金流量比率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现金流量比率是现金流量净额与流动负债相比的值。因此,它能以动态的角度呈现当期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否足以能够偿付流动负债。

  (2)营运能力企业的运营能力就是企业运用各种资产获取利润的能力。换句话说,它就是企业经营、运行的能力。分析企业的运营能力,常用的评价标准有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周期等。这些指标一方面反映了企业管理经济资源、运用经济资源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从经济效果评价方面出发,若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快,不仅说明企业获利的周期短,也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强。本文选取了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以及存货周转率作为对企业营运能力评价的指标。

  ①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资产平均总额从总资产周转率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总资产周转率为销售收入净额和资产平均总额的比值。总资产周转率一方面反映了企业的运营质量,另一方面也揭示了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率。若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越大,说明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快,也说明企业有较强的销售能力。

  ②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从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若企业的赊销收入净额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值越大,说明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越大。而应收账款周转率越大说明企业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越快,那么企业的运营能力也相对较强。应收账款周转率是评价应收账款流动性的一个重要财务分析指标,应收账款周转率一方面反映了应收账款在一个会计期间内的周转次数,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应收账款的管理和变现速度。

  ③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从存货周转率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若企业的销售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的比值越大,说明企业的存货周转率越大。在存货管理规范的正常情况下,存货周转率越高意味着企业的营运能力越强。存货周转率是存货周转速度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一般情况下,存货周转速度越快不仅意味着企业的资产流动性越好,也说明企业运营资金在存货上的比例越小,那么企业的资金利用率就越高。企业在保证生产经营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应最大限度的提高存货周转率,从而提高自身的销售能力。

  (3)盈利能力盈利能力是企业资本增值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 .其具体表现为一个时期内企业收益数量及质量的水平高低。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主要财务指标包括营业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和资本收益率等。上市公司通常用每股股利、每股收益、市盈率、每股净资产等财务指标评价企业获利能力。本文选取了净资产收益率、销售毛利率及每股收益作为对企业盈利能力评价的指标。

  ①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100%从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若企业的净利润与净资产的比值越大,说明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越大。净资产收益率越大,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

  净资产收益率揭示了企业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也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它是评价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②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从销售毛利率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若企业的毛利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越大,说明企业的销售毛利率越大。销售毛利率一方面反映了公司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以及获利潜力;另一方面也揭示了企业产品销售的初始获利能力。因此,它是对企业盈利能力评价的重要指标。通过分析毛利率指标可以有助于判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销售毛利率的变动,可以发现企业近期的经营业绩的优劣,及时找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兹改进。

  ③每股收益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当期实际发行在外的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每股收益(又称每股税后利润、每股盈余)指税后利润与股本总数的比率。

  从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若企业一个时期净收益与股份数的比值越大,说明企业的每股收益越大。

  (4)发展能力发展能力是指企业在从事经营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增长能力。评价企业发展能力的主要财务指标有股权资本增长率、销售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和净资产增长率等。本文选取总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和净资产增长率作为对企业发展能力评价的指标。

  ①总资产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从总资产增长率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若企业本年总资产增长额与年初资产总额的比值越大,说明企业的总资产增长率越大。而企业的总资产增长率越大,说明企业资产规模增长的速度越快,因此企业的竞争力越强。值得注意的是,总资产增长率是站在企业资产规模扩张方面的角度出发对企业发展能力的评价,它反映了企业资产规模的增长情况。

  ②净利润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当期净利润-上期净利润)÷上期净利润×100%从净利润增长率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若企业本期利润总额增长额与上期利润总额比值越大,说明企业的净利润增长率越大。净利润增长率反映了企业当期净利润比上期净利润的增长幅度,指标值越大显示企业的发展能力越强。

  ③净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期初净资产×100%从净资产增长率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若企业当期净资产增加额与上期净资产总额比值越大,说明企业的净资产增长率越大。净资产增长率是评价企业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它不仅能反映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情况,还能体现企业资本规模扩展的速度。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净资产收益率指标较高意味着企业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企业若能在拥有较高净资产收益率的情况下又保持较高的净资产增长率,就表示企业的未来发展空间将更广阔。本文以 A 钢铁公司及 B 钢铁公司并购前一期、并购当期、并购后第一期及并购后第二期共四年的财务报表为基础,对并购企业 A 钢铁公司及目标企业 B 钢铁公司的上述四个能力进行了财务状况分析。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