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文【精选5篇】

来源: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作者:雷群
发布于:2018-04-08 共499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文【第一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文【精选5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文【第二篇】】浅析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文【第三篇】】准确理解和把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文【第四篇】】从三种生产力及其相互关系出发解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文【第五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历史视域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并且说:"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以下是学术堂整理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文》范文五篇供大家参考.

  【第一篇】论文题目:  ***科技思想视域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人的因素第一"的关系解读

  摘要:"科学技术"与"人的因素"作为"生产力论"中两个"第一"要素, 实质并不矛盾, 而是视角不同, 两者相互贯通辩证结合.新形势下, ***同志围绕我国实际提出的一系列科技思想与这两个"第一"不谋而合, ***科技功能思想、科技人才思想、科技创新思想都体现了这两个"第一"之间的相互结合.这两个"第一"的辩证统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指归, 共同促进"中国梦"的实现.

  关键词:***; 科技思想; 科学技术; 生产力论;

  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在1988年9月结合我国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及现状所提出,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继承发展.邓小平时期, 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巨大变革作用, 不仅从质上肯定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更是从量上加以肯定, 科学技术已不仅仅是其中的一个要素, 更是首要因素.因此, 邓小平提出这一论断.他指出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改变劳动对象、变革劳动工具、提高劳动者素质, 从而推动生产力的迅猛发展.马克思在提出科学是生产力的同时, 更是明确肯定"人的因素第一".马克思说:"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1], 列宁说:"全人类的第一个生产力就是工人, 劳动者"[2], 毛泽东也十分肯定人的作用, 他说:"世间一切事物中, 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 只要有了人, 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3]表面上看, 两个"第一"存在矛盾, 实际不然, 两者既有差别又有联系.差别在于两者视角不同, 而内容却相互贯通, 辩证结合.

  两个"第一"视角不同.从生产力的划分来看, 生产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划分为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其中, 劳动者属于人的因素, 相对于劳动者的劳动工具及劳动对象则是物的因素.当且仅当这两者相结合时, 才能表征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这两者之间, 一方面人的因素依赖于物的因素, 且必须遵循物的因素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体, 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作为物的因素的劳动工具及劳动对象则需要服从和服务于人的因素.科技发展史的经验表明, 生产工具有利于劳动力的提升, 劳动对象是劳动者改造的客体及用以改造的材料.不论是制造和使用何种劳动工具以及如何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 还是利用何种劳动对象及如何利用劳动对象, 均由劳动者所决定.从根本上说, 人与物的关系的精髓就在于这种人的因素相对于物的因素的主导地位.而"人的因素第一"就着眼于此.同时, 它又可以区分为内涵因素和外延因素.其中, 技能、工艺、理论、方法等知识形态都是它的内涵因素;劳力、物力、财力等实物形态都是它的外延因素.科学技术对应于内涵因素.一般来讲, 机器和设备等工具是技术的组成要素.实质上, 机器与设备作为技术来讲时, 主要指物化在其中的技术知识及原理, 其数量、外形等都属于外延因素.因此, 技术作为生产力, 是融合了外延因素和内涵因素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内涵因素的作用已经上升至不可替代的地位, 成为第一生产力, 严格说来, 应该是"首要"因素.

  总之, "人的因素第一"是在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相比较的视角下论证的;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将作为生产力的首要因素---科学技术---与外延因素进行比较的视角下论证.这两个命题论证的视角不同.

  在当代, "人的因素第一"集中体现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谓"人的因素第一"就是在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理论上, 它在坚持物质第一性的基础上, 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 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体现, 一方面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忽视意识能动作用的缺陷, 另一方面又克服了唯心主义的意识第一性的错误立场.在实践上, 它能够最大程度上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在这一意义上, "人的因素第一"理论一直都存在, 且具有积极意义.但"人的因素第一"绝不是认为人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人的活动必须遵循一定的物质客观规律.而在当代的科技发展史中, 科学就是标志物质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 技术是如何运用客观规律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手段的总和.因此, 人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在遵循物质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 脱离了科学技术, 人的因素在生产力发展中没有任何意义.科学技术水平越高, 人的因素的主导作用就越大.人的力量的源泉就在于科学技术的力量.因此, 在当代, "人的因素第一"集中体现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质上就是"人的因素第一".正如同"人的因素第一"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一样,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而它的条件就在于"人".任何科技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的推动.这也证实历代马克思主义者十分强调人的能动作用、强调科技发展中知识分子的重要性的原因.从生产到科技, 经历了"生产-科学-技术"的转化过程, 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的人, 也正是劳动者的创造性劳动, 才为科学技术成其为第一生产力奠定基础.

  两个命题既有视角不同的差别, 同时又相互贯通、辩证结合.在当代科技发展中, "人的因素第一"集中体现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反过来说, 在一定程度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质上就是"人的因素第一".

  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 ***同志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的科技思想的基础上, 就我国科技发展的根本方向、基本目标、动力源泉等方面发表系列重要讲话, 提出了一系列科学技术发展的观点, 为我国在新形势下的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战略性指导.同时, 在***科技思想的几个基本内容中都有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人的因素第一"的当代阐述, 一方面分别体现了两种论述在当代的新内涵, 另一方面在内容上揭示了两个论断相互贯通、辩证结合关系.

  ***科技功能思想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当代阐释, 其实质就是将"科学技术"从生产力领域发挥到民族国家的建设领域, 将其作为国家强盛、民族兴盛的基石和推动力.***同志基于对科学技术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的深刻认识, 指出:"从全球范围来看, 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 "科技兴则民族兴, 科技强则国家强"[4].2014年6月, 习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 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5]***同志关于科技功能思想的论述是基于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刻认同而展开,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不断的生产实践中, 劳动者将其运用劳动工具 (和劳动对象) 改造劳动对象的伟大实践知识化为科学技术, 并将其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 提高生产力水平, 促进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促进物质文明的发展.同时,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更新人的社会观念和思维方式, 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劳动者的素质, 使得高素质的劳动者反过来更加促进科技的发展, 将其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并引起重大变革.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人的提升, 人的因素反过来更加促进科技的发展, 两者共同作用于民族国家建设, 实现科技兴人、人兴科技、科技与人兴国家民族.

  ***科技人才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因素第一"的继承与发展, 更是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人的因素"在推动科技发展的重大意义.***强调要"发现人才"、"培育人才"、"凝聚人才", "必须大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6].习总书记从周文王礼贤下士、尊贤礼士所以造就强盛国势谈起, 强调人才在国家科技建设中的重大意义, 我国是人力资源大国, 科技创新离不开人, 更不能离开人才.随着世界范围内的高新科技崛起,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事业不断推进, 是否拥有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团队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综合实力较量的重要指标和依据.只有在"人的因素第一"思想的指导下, 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机制, 发挥人才优势, 才能更快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进程.

  "人的因素"是科技创新的主体, 科技创新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由之路.***的科技创新思想着力于增强我国科技事业自主创新的能力, 通过不断地"创新、创新、再创新"[7], 为自主创新成果提供源头.***十分重视自主创新的重要性, 并在多次讲话中提出要求掌握科技创新的先机, "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 谁先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 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 不断向外输出劳动力, 本国的产业发展也只是停留在"中国制造", 虽然经过近几十年的努力, 但整体状况仍然拘泥于此.如何摆脱困境, 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已经成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习总书记一系列科技思想环环相扣, 一方面重视科技人才培养, 另一方面着力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将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只有科技不断创新, 才能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也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科技事业的发展, 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实现国家民族的兴旺发达.

  三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人学的核心内容, 是建立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现象的批判的基础之上.他认为, 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也就是说,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8]他对于人的本质的规定有多种阐述:劳动是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 人的本质表现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毫无疑问, 从事科技事业是当今人类所从事的改造外部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 也就是说, 致力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结合当下实际实现自身类本质的行为.同时, 所谓"现实性"是指人类本质的具体性, 在当下, 人的本质表现为人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以及其他物种的关系, 而这些关系的和谐实现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 人们把人的发展片面化、物化为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仅仅从满足物欲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使得现代人深陷贫富差距过大、城乡发展不协调、生存环境恶化等困境之中.十八大以来, 习总书记秉承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精神内核, 坚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志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 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而更好地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在于不断地提升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进而转化为生产力, 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发展.同时, ***提出国家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实现路径.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就在于人的现代化.这一点与"人的因素第一"有契合之处.所谓国家治理体系是由人制定和确立的, 治理能力是人民自己的能力, 人民自己制定体系, 自己治理自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科学技术"与"人的因素"相互贯通, 辩证结合.

  兼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人的因素第一", 旨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更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将"中国梦"定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 其内容包括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其中, 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是"中国梦"的实现途径, 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价值归宿.前者需要建立在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水平的基础上, 后者一方面是"中国梦"实现的主体, 另一方面也是全民族奋斗的根本目标.***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 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10]唯物史观认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需要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发挥主体作用, 积极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去.党和国家也应当重视人民, 重视对人民的培养, 切实保障人民的主体地位, 将"人的因素"充分发挥, 使之成为"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11], 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现实历史活动中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人的因素第一"作为生产力论中两个"第一"同时存在是合理的, 在***科技思想中融合体现, 两者互为条件、相互贯通、相互促进, 辩证结合对人的全面发展、"中国梦"的实现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8:179.
  [2]列宁.列宁全集 (第29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327.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9:1401.
  [4]***.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 切实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N].人民日报, 2013-10-02.
  [5][6][7]***.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OL].人民日报, (2014-06-10) [2014-06-09].
  [8]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123.
  [9][10][11]***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4:9, 40, 40.

原文出处:雷群.浅析新时代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作用的意义[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25(01):41-45.
相关标签:科学小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