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从三种生产力及其相互关系出发解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来源:河南科技 作者:卢清昌;昝启均
发布于:2018-04-08 共6103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文【第一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文【精选5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文【第二篇】】浅析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文【第三篇】】准确理解和把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文【第四篇】】 从三种生产力及其相互关系出发解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文【第五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历史视域

  【第四篇】论文题目:  从三种生产力及其相互关系出发解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摘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社会生产力"包括"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和"人的生产力"这三种生产力, 在准确把握这三种生产力的内涵及其辩证关系基础上, 定位了科学技术属于精神生产力, 并通过对精神生产力客观性及其地位的分析, 准确解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着名论断.

  关键词:物质生产力; 精神生产力; 人的生产力; 科学技术;

  马克思恩格斯在其着作中, 曾经使用过多个与有关生产力的概念, 如社会生产力、劳动生产力、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人的生产力、个人生产力、资本生产力等等.对经典作家使用过的这些概念进行整理、划分并加以研究, 不仅有利于我们正确使用这些概念, 而且也是我们深入解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的理论基础.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以来, 理论界对该论断的解读, 焦点集中在"第一"上, 提出了诸如"要素论"、"关系论"、"渗透论"等多种见解, 这为我们理解邓小平的科学论断大有裨益.同时, 我们认为:深入解读该论断, 还需要梳理经典作家关于"生产力"的论述.

  1 对社会生产力概念的两种理解

  生产力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马克思恩格斯讲生产力时主要指的是社会生产力.党的十八大报告使用的也是"社会生产力"的概念.经典作家将社会生产力视为"一切生产力"或"生产力的总和", 是社会生产的综合能力、总体能力.对此, 我们可以有两种理解:第一, 将其理解为"总和能力", 就是社会各种生产能力的相加之和.这是把社会生产分为若干种类, 如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人口生产等, 物质生产的能力、精神生产的能力、人口生产的能力加起来就是社会生产力.第二, 将其理解为"综合能力", 这是把社会生产力看作一个整体的综合的能力, 这个综合能力是由多种因素如物质力因素、精神力因素、人力因素等有机结合而构成的.前一种理解重在相加, 是各种生产能力的相加之和;后一种理解重在综合, 是各种生产能力的有机结合.

  对社会生产力概念的理解作上述区分, 并非毫无意义.当我们使用有关生产力的概念时, 是在前一种理解的意义上使用, 还是在后一种理解的意义上使用, 所表达的内容实际是有差别的.比如我们讲精神生产力, 如果按第一种理解, 指的应该是精神生产的能力, 即生产各种精神产品如思想意识、理论观点、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等的能力.如果按第二种理解, 指的则是社会生产中的精神力因素, 如科学技术因素、人的智力因素和精神面貌、管理思想和管理经验等等.很显然, 按第一种理解, 精神生产力重点在"精神产品的生产", 按第二种理解, 重点则在"生产力中的精神".

  2 三种生产力的有机结合构成社会生产力

  马克思在应用有关生产力的概念时, 更多时候是在后一种理解的意义上使用的.我们简要考察一下马克思的有关论述: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 马克思说:"货币不但决不会使社会形式瓦解, 反而是社会形式发展的条件和发展一切生产力即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主动轮."[2]这里, "一切生产力"即社会生产力, 它主要包括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马克思也提出过"人的生产力"的概念.从马克思的论述中, 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社会生产力包括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和人的生产力, 或者说三种生产力有机结合, 构成社会生产力.

  2.1 物质生产力

  按照第二种理解, 物质生产力指的就是社会生产力中的物质资料因素, 也就是传统的生产力要素观点中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对此, 马克思有过明确论述,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 他把物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表述为"生产资料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生产力 (生产资料) 的概念和生产关系的概念的辩证法, 这样一种辩证法, 它的界限应当确定, 它不抹杀现实差别."[3]这里说的生产力指的就是生产资料, 或者说生产资料即物质生产力.恩格斯在揭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局限性时说:"生产资料的扩张力撑破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加给它的桎梏.把生产资料从这种桎梏下解放出来, 是生产力不断地加速发展的唯一先决条件, 因而也是生产本身实际上无限增长的唯一先决条件."[4]在这里, 恩格斯也把生产资料直接当作生产力.生产资料包括哪些内容呢?马克思认为:"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二者表现为生产资料", [5]也就是说, 生产资料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上述论述表明:物质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中的物质因素, 指的就是生产资料, 即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物质生产力作为社会生产力的物质因素、物质力量, 这种物质力量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劳动物化形成的物质力, 如厂房、机器、工具等, 它们都是人的过去劳动的凝结, 是人的肉体力量和精神力量的物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它在物质生产力中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 所处的地位会越来越重要.另一种是自然物质力, 又叫自然力, 如阳光的照射力、土地的生长力、水力、风力、火力等等, 它们作为天然的物质力量, 加入到生产力中去.在人类社会初期, 这种力量在社会生产力中占主要地位.

  物质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物质基础和物质条件, 是社会生产力的外部表现, 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部分.一般说来, 衡量一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首先看到的是它的物质生产力发展状况.也就是说, 这个社会所拥有的生产资料越丰富, 越发达, 越先进, 表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越高.因此, 马克思在很多场合是把物质生产力直接看作社会生产力的.

  2.2 精神生产力

  精神生产力指的是社会生产力中的精神因素、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 精神生产力表现为劳动者的精神力量.任何一个人的能力,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体力因素和智力因素.人的身体 (肉体) 是物质的, 它所发挥的力量是物质力量, 或者说是人的生产力的物质因素;人的智力、心理是附着在这个肉体上的, 它所发挥的力量是精神力量."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 理解为一个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他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6]个人精神力的状况不仅取决于他的愿望、热情、态度等心理因素, 更主要的取决于他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经验水平等.所有这些, 都作为个人的精神力量, 结合到社会生产力中去并在社会生产力中发挥作用, 产生"某种使用价值", 具体表现为物化的个人的科学技术成果.

  其次, 精神生产力表现为社会的精神力量.单个劳动者的精神力量是个体意识的结果, 社会的精神力量则是社会意识的结果.它包括一定社会所奉行的经济、政治、哲学、管理以及宗教、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观念、意识、理论等, 还包括一定社会的习俗、时尚、风气等社会心理现象.所有这些, 也都作为社会生产力中的精神因素, 被结合到社会生产力中去并反作用于社会生产力.

  第三, 精神生产力集中表现为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这在理论界已成共识.但从本质上讲, 科学技术首先应该属于精神生产力.这是因为, "科学作为社会发展的一般精神产品", [7]是人脑力劳动创造的结果, 这种精神产品所显示的力量首先是一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为个人所掌握, 成为个人精神;为社会所运用, 成为社会精神.这种精神力量的物化, 形成物质生产力;这种精神力量的人化, 形成人的生产力.因此, 科学技术不仅是精神生产力的核心, 也是整个社会生产力的核心.

  2.3 人的生产力

  马克思说:"资产阶级历史时期负有为新世界创造物质基础的使命:一方面要造成以全人类相互依赖为基础的普遍交往, 以及进行这种交往的工具, 另一方面要发展人的生产力, 把物质生产变成对自然力的科学的统治."[8]这里, 马克思讲的"发展人的生产力", 不仅仅是发展单个人的生产力, 也指作为集体的人的生产力;不仅仅是发展生产人的繁衍后代、延续社会的能力, 也指发展人的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能力."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 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 动物只生产自身, 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 [9]这就从生产的角度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了.马克思恩格斯同时又认为,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 生产力的总和 (即集体的人的生产力) 与个体的人的生产力是分离的、对立的, 其原因是大多数个人即劳动者丧失了任何生产资料, 他们不仅与物质生产力 (生产资料) 分离, 而且其自身的劳动能力 (个体的人的生产能力) 也只是形式上属于自己.他们只有把自己的劳动能力出卖给资本家, 与物质生产力结合, 才能使个体的人的生产力得以发挥和实现."各个人---他们的力量就是生产力---是分散的和彼此对立的, 而另一方面, 这些力量只有在这些个人的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能成为真正的力量."[10]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 只有消灭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 才能从根本上消灭个体的人的生产力与集体的人的生产力的对立.

  "发展人的生产力", 就是发展人的体力和智力, 使劳动者掌握科学技术, 说到底就是推动人自身的发展与进步,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上述三种生产力中, 物质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物质因素, 精神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精神因素, 人的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人的因素.这三种生产力或者说三种因素以人的实践活动为纽带而有机结合, 形成现实的社会生产力.

  3 精神生产力的客观性及其地位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 (精神) 是人脑的机能, 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精神依赖于或依附于人脑, 不能脱离人脑, 不存在黑格尔所说的那种"绝对观念".因此, 精神生产力作为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之一, 它的产生同样源于人脑.但是, 这种精神一旦产生出来, 就可以作为一种相对独立于人脑的事物而独立地发挥作用.黑格尔曾经把社会意识作为"客观精神", 而实际上, 任何精神产品一旦被创造出来就成了"客观精神", "精神"也成为一种客观存在.

  恩格斯曾把科学技术这种人的大脑创造出来的"精神产品"看作生产的一种独立要素.他说, 经济学家只看到了"自然的、客观的方面即土地和人的、主观的的方面即劳动.劳动包括资本, 并且除资本之外还包括经济学家没有想不到的第三要素, 我指的是简单劳动这一肉体要素以外的发明和思想这一精神要素.……合理状态下, 精神要素自然会列入生产要素."[11]马克思也说, "科学作为社会发展的一般精神产品", 一旦被创造出来, 它就"表现为自然力本身, 表现为社会劳动本身的自然力."[12]也就是说, 科学技术这种精神产品的力量如同水力、风力、火力等自然力量的性质一样, 成为独立存在的一种客观力量.

  马克思主义承认"精神产品"的独立性、客观性, 不是回到黑格尔那里去.我们与黑格尔的区别不在于精神是否可以作为客观存在, 而在于人脑创造出精神以前是否存在"绝对观念"或"绝对精神".我们认为"客观精神"仅仅是人脑创造活动以后的事, 并且当人们掌握和利用这种精神时它是"主观精神", 而对没有掌握和利用这种精神的人来说才是"客观精神".

  承认精神生产力是一种客观存在, 这就为我们正确认识和理解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和人的生产力的关系找到了线索.这三种生产力都是客观存在, 它们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有机统一于社会生产力.

  我们先来看一看精神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力的关系.如前所述, 物质生产力主要体现于生产资料, 生产资料 (主要是劳动工具) 的发达程度体现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度, 用镰刀收割和用收割机收割、结绳记事与计算机记事体现着不同时代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那么, 决定收割机、计算机等生产资料生产和发展的根本因素是什么?很清楚, 只能是精神生产力.精神生产力中的科学技术决定着收割机、计算机的生产, 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收割机、计算机的发展水平.精神生产力中的个人精神和社会精神决定着收割机、计算机的生命力和活力, "精神"的注入才使其"活"起来并有效地发挥作用.由此可见, 精神生产力对物质生产力起着决定作用.

  我们再来看一看精神生产力与人的生产力的关系.人的生产力指的是以人的素质为基础的人的生产能力."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 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 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 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13]同时, "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 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因为它感到自己是受动的, 所以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着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14]从马克思的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总结出这里讲的人的素质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自然力、生命力;另一方面是人的精神力, 而这两方面又都与精神生产力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技术的发展能使人的身体更加健壮、健康、长寿, 从而使人的体力能更充沛、更持久;人们用科学知识及各种思想、理论等"精神产品"武装头脑, 能使人的精神世界更加富有, 心理更加健康, 从而使人的智力能够更发达.总之, 精神生产力可以"反作用"、"反决定"于人的生产力, 没有精神生产力的发展与提高就没有人的生产力的发展与提高.

  需要反复说明的是, 我们这里是把精神产品当作一种客观存在来说明问题的.从本原上讲, 唯物论坚持物质决定精神, 精神是物质的反映;人决定精神, 精神是人的大脑的产物.但是, 把精神产品当成既成事实, 当作已有的客观存在, 它与物质、与人的关系就倒了过来, 它将"反作用"、"反决定"于物质、于人.这就使我们看到了两种完全相反的决定关系.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精神生产力对物质生产力和人的生产力的决定作用主要是通过科学技术来实现的.这是因为, 在大生产条件下, 科学知识越来越成为精神生产力的基础、核心和集中体现, 它在精神生产力中起着决定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社会精神中的野蛮、独裁、神灵、迷信等非科学因素越来越少, 取而代之的是科学的思想、科学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科学的决策和科学的管理、科学的舆论环境和时尚风气等等.总之, 科学知识是社会精神的基础和决定力量.这里讲的科学知识, 主要指的是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 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应用程度, 决定着社会精神力量的状况.

  我们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首先是以承认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为前提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不是抽象的, 它具体归结为一种精神生产力.科学技术不仅是个人精神与社会精神的基础并起决定 (或曰"反决定", 下同) 作用, 同时也是物质生产力和人的生产力的基础并起决定作用.就是说, 科学技术不单是社会生产力的一种因素, 而且是社会生产力所有因素的基础;科学技术不仅渗透到社会生产力的各种因素之中, 而且在各种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第一"性具体体现为它在社会生产力各构成部分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作用."要素论"、"关系论"以及"渗透论"都不能令人信服地说明科学技术"第一"的问题, 只有认识了科学技术的这种基础地位和决定作用, 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才能在实践中不断促进科技创新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更好更快发展, "使科学技术的优势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结合起来, 推动社会全面进步."[15]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284
  [2][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上册)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173, 47
  [4]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757
  [5][6]马克思.资本论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211, 195
  [7][1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8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41
  [8]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773
  [9][11][13][14]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162, 67, 209, 211
  [10]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128
  [15]曹辉, 王佥崇.科学技术:从"生产力"到"第一生产力"再到"先进生产力"[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1) :20

点击查看更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文

原文出处:卢清昌,昝启均.从三种生产力及其相互关系出发解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J].河南科技,2013(21):198-199+204.
相关标签:科学小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