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马克思公正观形成背景与发展轨迹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7-01-17 共561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马克思社会公平正义思想探究
【引言】马克思公正观的内涵与当代意义研究引言
【第一章】 马克思公正观形成背景与发展轨迹
【第二章】马克思公正观的基本思想
【第三章】马克思公正观的当代启示
【结论/参考文献】马克思公正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一、马克思公正观形成的时代背景及其发展的历史轨迹
  
  任何一个人都不是天生的理论家和革命家,这包括马克思本人。马克思公正观思想的形成深受时代的影响,同时马克思公正观的也是在批判和继承前人优秀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基于此,我们在研究马克思公正观时,必须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深刻挖掘社会背景对马克思公正观形成的影响,有助于掌握马克思公正观从萌芽到形成发展的这一历史脉络。
  
  (一) 马克思公正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任何一种新的思想的都不是凭空出现的,都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马克思作为社会实践家、社会革命家,实践是马克思分析问题的基本范式,也是马克思思想的主要来源。
  
  马克思深刻意识到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社会不公现象,并对其进行了批判。同时,马克思认识到仅仅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是起不到任何实质性效果的,因此,马克思从实践出发积极参与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运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丰富自己的公正观思想,并用以指导工人运动。
  
  1. 资本主义社会不公现象的存在
  
  19 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步在欧洲各国开始确立和发展,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的地位也不断得到巩固。但作为资产阶级所宣称的公平、正义、权利义务对等并没有在资产阶级执掌政权后实现,反而变本加厉的成了资本主义少数人对大多数人的剥削的国家机构。马克思公正观就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不公正的现象批判的中形成和发展的。
  
  首先,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领域存在的不公正现象展开了批判。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是通过一系列非公正手段获得的。资本的原始积累,一方面使得社会的生产生活资料私有化,另一方面劳动者的自由劳动变成了资本家为了获得利益的雇佣劳动。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不公现象的根源是由于存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有过这样的表述:“现代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的,是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是产品生产和生产资料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
    
  资本家为了更多的获得资本主义社会得以运转的命脉-资本,他们给以无产者生活资料,剥夺无产者的劳动,用来赚取更多的资本。这种做法使得无产阶级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这种劳动是出于自己的自由意志的选择,殊不知严苛劳动的背后是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的残酷压榨。随着劳动异化的出现,无产阶级的斗争意识逐渐被消磨,资产阶级变本加厉地对无产阶级的人权进行侵犯和亵渎,所谓的公正其实本质上是不公正的。
  
  其次,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政治领域存在的不公正现象。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国家政治领域的不公正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作为资产阶级的奴隶,无论是法律上还是事实上都使得无产阶级劳动者不得不服从资本的奴役和统治。资产阶级组建资本主义国家,目的就是保护自己的私有财产不受侵害,同时对无产阶级进行压榨。第二,资本主义国家机器的存在就是镇压无产阶级的反抗。资本主义社会始终标榜“自由,平等,博爱”,但是每当无产阶级因为资产阶级压迫起身反抗,或者争取自己权利的时候,资本主义就露出了真正的面目,通过武装等形式对无产阶级进行镇压。
  
  最后,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社会领域以及生态领域存在的不公正现象。在资本主义社会,每个劳动者都是生产的机器和工具,资产阶级为了获得利益的最大化,无情的对劳动者进行压榨,榨取剩余价值。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无法得到保证,所谓的安居乐业,也只不过是资产阶级哄骗无产阶级的华丽辞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没有任何社会地位,生活、教育等基本保障无法实施。此外在资本主义社会,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本质。资本家为了最大限度的进行资本的累积不惜以怕破坏环境为代价,资源的过分开采,生态环境的破环等一系列问题开始出现,暴露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弊端。资产阶级忽视了自然规律,无意识的对自然环境进行破坏,破环了生态的平衡,失去了生态公正。
  
  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领域、政治领域、社会领域和生态领域存在的社会不公正现象进行分析后,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度的存在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罪恶和不公正现象产生的根源。资本主义社会诸领域存在不公正现象导致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的不断激化。资本主义制度从根本上背离了社会公正的基本价值理念和基本原则,在分析、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不公现象的基础上马克思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公正观。
  
  2. 无产阶级对社会公正的迫切需求
  
  虽然公正权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被写进了资本主义宪法中。但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控制下的资产阶级社会,无产阶级是不可能真正享有公正权的。自由工人的出现是历史的一种进步,也是资本主义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但是这种自由只是一种表面现象,这种自由只是摆脱了奴隶地位的自由,实质上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所能支配的只有8自己的劳动,只能靠出卖自己的劳动换取生活资料,这也便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运行的前提,正是这种前提的存在也导致了无产阶级是根本不可能有公正可言。早期资本家对无产阶级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榨,出卖劳动获取生活资料,资本主义社会宣扬的平等公正,被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事实给彻底毁灭。资本家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既得利益者,占有无产阶级创造的全部财富,享有全部的生产、生活资料,享有各种特权,这种差距的存在激化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因而享有相同的权利特别是公正权是无产阶级的一直追求。
  
  无产阶级虽然名义上享有公正权,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是无从实现自己的公正权的。要想获得公正权,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必须联合起来,通过阶级斗争才能够最终实现。马克思曾在《共产党宣言》中有过这样的表述:“被社会剥削压迫的阶级,如果阶级斗争不能使整个社会一劳永逸地摆脱一切剥削、压迫,就不能使自己从进行剥削和统治的那个阶级的奴役下解放出来。”
    
  因此要想获得解放,扞卫自己的权益,无产阶级就必须团结起来,通过阶级斗争的方式努力将实现公正权由理想转变为现实。
  
  3. 社会革命对社会公正发展的推进马克思作为一个社会革命家,他毕生的事业都是在为了全人类的解放而努力奋斗。
  
  19 世纪中期,欧洲大陆革命风起云涌,在这场革命中,马克思深刻的认识到了无产阶级对于推进全人类的解放的重要意义。马克思公正观的形成是与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密不可分的。
  
  19 世纪三十年代,法国爆发了工人起义;1838-1848 年英国爆发的了“宪章运动”;1844 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大罢工,将无产阶级社会革命推向了一个高潮。无产阶级萌发了这种斗争意识,他们为了争取自身的权利奋起反对资产阶级的统治,在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中马克思开始探索马克思公正观。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的爆发,冲击了资产阶级的牢固统治,唤醒了一些沉睡中的劳动人民,无产阶级开始为了维护和争取自己的权利走向了资产阶级的对立面。无产阶级已经不能满足于被压迫的现状,为了争取公平公正的待遇,越来越多的工人运动爆发,这些社会革命的风起云涌正是基于无产阶级对于公正的诉求。马克思密切关注分析了这场革命,他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并不像历史上农民起义,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是为了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为了实现全人类的解放而努力的。马克思深刻的意识到无产阶级革命的彻底性,他积极投身于革命事业,而不是仅仅将理论停留在纸面上,不断在革命中总结经验教训,使得马克思公正思想不断通过实践的方式得以发展和完善。
  
  (二) 马克思公正观发展的历史轨迹
  
  1. 马克思公正观的萌芽
  
  早期,在博士论文阶段和担任《莱茵报》主编时,对于公正观的理解马克思个人处于一种困惑时期,当时马克思对于公正观的探索主要是集中在抽象理论阶段。在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写作中,马克思在全文中提到了几次公正概念,但是并没有深入研究。随后,马克思深刻意识到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是无法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马克思意识到投身现实斗争的重要性,马克思深刻的抨击了普鲁士的书报检查制度,揭露了书报检查制度的本质在于维护阶级统治,是官员、阶级统治者对人民出版自由的践踏,是资产阶级对自己政权的维护。后来,马克思又发表了《论普鲁士等级委员会》、《林木盗窃法的辩论》等文章,在对普鲁士森严的等级制度进行批判的同时,指出了等级制度的存在对于社会发展所存在的阻力。文章中马克思,积极地站在了贫农的立场,论证了贫农应该享有的正当权利,揭露了封建法规的专职色彩和剥削本质。
    
  总体来说,早期马克思关于公正观的理解和论述还处于萌芽阶段,此时马克思并没有确立起唯物史观,因此这一时期马克思的公正观思想表现出了明显的理性主义色彩。
  
  2. 马克思公正观的初步形成对自由主义公正观的批判,马克思开始形成自己的公正观思想。1843 年马克思完成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着作的,随后 1844 年《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完成。这两部着作的完成标志着马克思公正观的初步形成。
  
  在黑格尔看来,家庭、市民社会、国家是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市民社会由于内部存在的弊端,必然被更高的发展阶段国家所取代。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在肯定黑格尔对于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区分的前提下,对黑格尔提出的以“公正”为核心的法哲学思想进行了批判,指出了黑格尔在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问题上的错误认识,并非黑格尔认为的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就此提出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这一理念,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马克思在对黑格尔法哲学进行批判的时候,看似仅仅是对黑格尔法哲学理论的批判,但是有关对近代自然哲学的分析和批判是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主要内容,无形中马克思在对黑格尔法哲学进行批判的同时,对自由主义公正观展开了批判。马克思指出,虽然市民社会和国家得以分离,人类得以政治解放,但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依然存在,政治上是根本无法废除私有制的,政治上的平等其实却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平等,甚至加深了这种不平等性。“政治解放本身还不是人类解放。”实现人类的解放只有依靠现实的人即无产阶级,通过无产阶级革命的方式。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的经典着作,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指出了异化劳动是造成资本主义社会不公正的主要原因。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占统治地位,异化成了一种普遍现象,这里异化既包括了劳动产品的异化和劳动本身的异化,同时马克思也指出了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劳动的异化指的是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本应该由劳动者所有但是最终却被资本家所剥夺,转化为资产阶级剥夺劳动者的剩余价值,“劳动作为一种手段为富人创造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给工人带来的却只有贫穷。劳动给富人创造了宫殿,但是为工人创造的却只是贫民窟。”
    
  马克思在手稿中明确的指出,要想完全实现社会公正就必须消灭异化,消灭私有财产。对此马克思进一步提出了消灭私有制的方法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联合,借助社会主义运动,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最终实现。我们可以看到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已经开始对公正思想有初具模型,但是在手稿中对于自由主义公正观的批判仅仅停留在思辨的哲学体系中,需要更加丰富的经济学和历史学知识来提供支撑。
  
  3. 马克思公正观的全面确立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第一次系统的阐述历史唯物主义观,并提出了生产力决定“交往形式”,市民社会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基本原理,进而对社会公正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了明确阐释,标志着马克思公正观的开始了新的篇章,这一阶段马克思开始以历史唯物观的方法去考察社会公正问题。
    
  首先,马克思对蒲鲁东主义的批判,开始阐明公正观的基本思想。蒲鲁东作为一个小资产阶级者,他是幻想通过和平改良的办法,建立小手工业生产制,实现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从而实现社会公正。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论蒲鲁东》等着作中指出了蒲鲁东主义的存在的弊端,认为蒲鲁东对于公正的界定和如何实现社会公正仅仅是主观臆断的产物,忽略了实现社会公正与社会存在的必然关系。马克思从历史唯物的角度出发,认为社会的变革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过程,决定社会变革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来源于社会物质资料的社会发展方式。
  
  其次,马克思对拉萨尔主义展开了批判,进一步阐明了其公正观思想。拉萨尔的公正思想主要集中在哥达纲领中。拉萨尔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要想摆脱贫困必须依靠国家帮助,建立生产合作社,一切社会成员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平等地占有劳动产品,因而实现绝对的公平分配是社会发展的目标。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拉萨尔提出的“完整的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和“公平分配”,[11]
  
  进行了批判,认为拉萨尔主义错误地理解了劳动的性质,忽视了生产资料的重要作用。马克思认为要解决社会公平分配的问题,生产资料的归属问题才是根本,解决了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才是人类社会消除非公正现象的关键所在。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占有全部生产资料,而作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无产阶级却没有任何的生产资料,此时谈及社会公正是没有任何意义可言的。此外,马克思明确指出,只有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消灭阶级,消灭剥削,才能保证无产阶级真正享有平等的权利。
  
  最后,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标志着马克思公正观开始走向成熟。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将共产主义社会进行了划分,认为共产主义主要包括两大阶段:不成熟的共产主义社会阶段(社会主义阶段)和成熟的共产主义社会阶段。马克思指出,在不成熟的共产主义社会阶段(社会主义阶段)是无法实现社会公正的,因为在这个阶段生产力还没有达到全面的发展,社会分配原则也只能是按劳分配,而且这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时间。与此同时,马克思对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社会进行了构想,在这个社会阶段实行的是按需分配原则,劳动已经不再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在这个社会阶段,人得到全面的发展,每个人公平公正享有各种权利,各尽所能。至此,马克思公正观开始走向成熟和完备。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