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主要内容和本质特征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5-26 共651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思想体系探究 
【导言】马克思主义对待人民的态度探析导言 
【1.1  1.2】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形成与发展
【1.3】我国主要领导人的人民观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主要内容和本质特征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当代境遇 
【第四章】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实现途径 
【结语/参考文献】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内容与价值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二、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主要内容和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是世界无产阶级党的根本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存在,而且具有丰富的内涵。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代表,她所包含的对象是”人民“,从人民出发,从人民落脚,为全世界人民谋发展、谋幸福。

  (一)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人民“概念的内涵

  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人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内涵是不同的。它除了有质和量的规定性外,还有阶级属性,即具有政治性,整体概括起来,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这里的”人民“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大众“、”民众“等概念,它是相对于政党即共产党而言的,与共产党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是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的组成成分是不同的。在这里的”人民“带有阶级属性,但这种阶级属性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弱化,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民不论从范围还是数量上都会在不断的扩大,等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时候,”人民“的最终面向对象应该是全人类。其次,它具有世界历史性。在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时,马克思恩格斯曾呼吁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都要联合起来,因此,”人民“是没有国界、地域限制的,它面向世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人民“是世界的人民,他们都有着同一个目标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只有全世界的人民团结在一起,才能实现人类的最终解放。再者,从”人民“的质量上来看,它是指一切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它既是一个集合概念,也是一个个体性概念,可以指从事实践活动的所有人也可以指每一个人。但不论是作为集合概念还是个体概念,”人民“总是指那些为历史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因此作为历史概念的”群众“、”民众“(是指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力量)等概念均属于”人民“的范畴。最后,从数量上来看,”人民“是在社会中占主流部分的人,是社会中的大多数人,其主体是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综上,人民是从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视角出发的,属于社会历史范畴,与无产阶级政党相对应,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阶级基础,而且历史伟人、杰出人物也应该包含在人民的概念之中,这样更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意。

  (二)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主要观点

  1.人民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主体力量

  人民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主体力量即人民历史主体论,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核心内涵,也是区别于英雄主义的唯心史观的分水岭。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指出世界史就是人的劳动史,人是社会中的人,是活生生的、具体的人;而人类历史在本质属性上是一种社会存在,历史的主体是由每一个劳动着的个体所组成,是他们的共同实践活动创造了属人的社会。恩格斯也进一步指出:”批判的批判什么都没有创造,工人才创造一切,甚至就以他们的精神创造来说,也会使整个批判感到羞愧。“[38]

  由此可见,马克思恩格斯非常明确的肯定了人民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强调了人类的发展过程首先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而人民在这一过程中是主要的参与者,是劳动人民的劳动创造了一切,人民是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而理论本身并不能创造任何东西,思想家的理论创造是在人民的具体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所以说只有人民才是社会存在的根基,是创造历史和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源泉。

  需要指出的是,人民创造历史不是主观任意的,是受客观条件和历史规律所限制的,因此要辩证的看待人民创造历史的观点。马克思曾强调说:”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但同时他还强调说”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进行创造的。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结底是决定性的。但是政治等等前提和条件,甚至那些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也起着一定作用,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39]

  可见,客观环境对社会的发展是有制约作用的,尤其是经济条件的制约性更为明显;除此之外,政治、文化等精神层面也起着一定作用。在主观方面的制约性,恩格斯也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形成了着名的”合力论“.恩格斯陈述:

  ”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40]也就是说,历史是由每一个人的意志所形成的一种”合力“,每一个人的贡献都包含在这一股”合力“之中。因此,历史是在既定的条件下,通过人民的实践活动而创造的。

  2.人民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价值目标

  人民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价值目标即人民价值主体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价值立场,具体回答了谁是价值的创造者、谁是价值的评价者以及价值为了谁的问题。

  首先,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实践活动出发,认为人民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在改造世界的同时,创造出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及自身的价值,所以说人民是社会价值创造的主体力量。在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持唯心史观的人们认为世界是由英雄人物来领导创造的,将价值创造的功劳归于英雄豪杰,而人民只是被领导、被利用的工具。人民愚昧无知、冲动无理性的观点成为刻在统治阶级和精英阶层头脑中的记号,而毛泽东曾深刻指出,人民没文化并非天生的而都是地主造成的,是他们的压榨局限了人民的认识水平,但随着人民的知识水平的提高这种缺点是可以改造的。也就是说,毛泽东将人民的这些缺点归结为客观环境所造成的,而非人民天生就是无知、受压迫的对象。事实上,人民才是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那些自命不凡的人才是幼稚可笑的,马克思恩格斯也认为,他们不仅推动了历史的进步,甚至创造了人。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那么就不可能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也不可能去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去提高他们创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使命就是将人民从阶级压迫中解放出来,为广大人民谋利益,为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奋斗。

  其次,马克思主义还认为,人民是价值的评价主体。人民作为价值创造的主体力量,他们在创造价值的同时生成了对价值的评价。人民在参加实践活动过程中,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发展所需要的价值能够自觉地、能动的进行创造性活动,判断和选择出满足自身需要的价值形式,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积攒了丰富的社会经验,能够了解社会发展规律,因此也最有资格对社会发展进行评价。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区分人与动物的本质特征,而任何价值都是人的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是人将自然属性的物质经过加工改造进入到属人的世界中,从而形成了价值。

  而他们在创造过程中,不断的对人与人之间、人与世界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调整,这也是对价值进行评价的过程,因此人民对价值的评价存在于创造历史价值、推动社会进步的全部过程之中。人民作为价值的评价者,就要站在人民自己的立场上来实现自己的利益需求,这种需求推动他们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从而创造超乎更多的价值。因此人民是价值的创造者与评价者两者是互相依存,辩证统一的,承认了人民的价值主体作用就等于承认了人民对价值的评价主体作用。

  再者,人民不仅是价值的创造主体和评价主体,他们也应该是价值的享用主体。自阶级社会产生以来,都是统治阶级压榨被统治阶级,虽然人民创造了全部的社会财富,可是他们却很少占有这些财富。马克思曾深刻揭露到:”工人制造一切,生产一切,但是他们既没有权利,又没有财产,简单地说,一无所有。“[41]

  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剥削被掩盖了起来,资产阶级通过雇佣劳动的方式掠夺工人的剩余价值,压榨无产阶级的血汗。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就是要揭露劳动异化的真实面目,鼓励人民通过革命甚至暴力手段把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从阶级压迫中解放出来,重新占有生产资料,恢复人的本来面貌,促进每一个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达到共享劳动成果、人人富裕的社会。

  人民价值主体论,坚持从人民的社会实践活动出发,对价值的生成正本清源,解决了价值由谁创造、由谁评价以及价值应由谁来享用的问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注天下苍生的高尚情怀。

  3.人民是社会发展的评价尺度

  社会发展的过程即是人的实践活动过程,它反映了主体的利益和需求,其最高原则就是符合人类现阶段的最高利益并能够为长远利益做好打算。社会发展的过程产生了评价,而评价的前提便是评价尺度。谁才是社会发展的评价尺度这个问题在国内学术界有不同的理解,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解读。有学者提出:

  ”能够充当社会发展评价尺度的东西必须是’内在‘的,即是存在于社会有机体及其运行发展之中的;必须是客观实在的’纽带‘和’显示器‘,必须具备真理性评判和价值性评判的双重功能,即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作为社会发展评价尺度应当是宏观尺度与微观尺度的统一;作为社会发展评价尺度,必须既是历史尺度又是现实尺度。“[42]

  归根结底,社会发展的基本尺度无非有两种,即生产力的标准和人的标准。马克思强调:”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43]

  这句话表明人的实践活动是受客观环境制约的,但与此同时人也能够能动的改造社会,因此社会发展也是受人的制度的影响;而生产力在本质上也是人的一种主体能力,因此生产力的尺度也应以人的尺度为基础。马克思继续指出;”社会进程应当是通过人并且是为了人而对人本质的真正占有。“[44]

  也就是说,社会发展的意义最终落脚到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人民身上。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民作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他们在改变世界的同时需要对自身的发展状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并能适时调节发展状况。社会的发展变化是要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和需求的,从而社会评价尺度也是要符合整体利益和需求,而人民的状况可以直接反映出社会结构的体系的状况。所以说,只有实践活动的主体即人民才能反映发展状况并作出正确的评价,只有人民才能充当社会发展的尺度,失去人民这一主体,社会发展、社会评价就无从谈起,因此人民充当社会发展的评价尺度实至名归。

  (三)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作为一种重要的世界观,与西方传统的人民理论及其统治阶级的人民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体现出独有的特征。正确的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本质特征,有助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认识自己、检验自己以及改进不足。具体说来,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本质特征有以下几点:

  1.阶级性

  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共产党作为以工人阶级为先锋队领导的政党,其人民是阶级基础,因此党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人民作为与政党相对应的阶级,同样具有明显的阶级性。马克思曾说:”工人阶级在反对有产阶级联合力量的斗争中,只有把自身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不同的、相对立的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45]

  因此,阶级性是人民观的基础,在阶级消灭以前,人民需要联合起来并团结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才能争取到自己的权利。马克思认为,人民是历史的主体,人民通过社会生产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但是一直以来,由于统治阶级的压迫,造成了这种劳动与成果的分离,统治阶级占有了几乎所有的生产资料,甚至剥夺了人民的人身自由,而广大的人民虽然创造了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却一无所有。在这种极端不平等的社会条件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受到阻碍,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也成为遥不可及的奢望。马克思鼓励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组织成区别于其他一切形式的政党,同剥削阶级、统治阶级作斗争。在反对有产阶级的同时,争取统治权并重新占有生产资料,成为社会财富的真正享受者。因此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具有明显的阶级性,但是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种阶级性会弱化并最终消失,达到生产资料人人共享的美好社会状态,这时的”人民“对象应该是全人类。

  2.先进性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力所在,同样,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也是站在时代的最前沿看待问题。首先,马克思最先颠覆历史上传统观念,提出了”人民是历史的主体“这一先进思想。一直以来,社会的权利和财富都掌握在统治阶级和剥削阶级手里,而人民则处于被统治和奴役的地位。甚至到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开始批判神学、批判统治阶级,张扬个性,但人民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除了卢梭等个别少数思想家赋予人民主权地位之外,大部分资产阶级认为人民非理性、目光短浅、判断力低下,因此他们行使不了统治权,他们的权利需让渡给社会精英阶层来行使。而事实上,正是人民的辛勤劳动和亲身实践活动才创造了一切,创造了历史,并推动着社会的进步。马克思恩格斯对人民历史地位的肯定,是对社会历史革命性的颠覆和改造,表现出他们天才般的敏锐嗅觉,使得人民在历史上的创造能力得到承认。其次,共产党是工人阶级领导的政党,工人阶级具备的先进性能够对其他问题提出最超前的看法。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主要表现在:一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二是不占有生产资料;三是工人阶级是靠自己的劳动自力更生的阶级。因此工人阶级能够大公无私、热爱集体,团结人民;他们具有劳动意识并且亲身劳动,能够尊重劳动、尊重人民;他们还是最先进生产力、最先进文化的代表者,他们富有战斗力并对新知识充满好奇心。他们具备的这些优秀品质在政党的政治能力上体现了出来,在对待人民态度上体现了出来,而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看待人民的基本看法和基本观点,同样具有与时俱进的先进性。

  3.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理论基石是实践唯物主义,实践性是人民观的基本特征。马克思基于实践,基于现实生活,在批判唯心史观的过程成中发现了唯物史观,树立了科学的群众史观。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人是一种”类存在物“,他强带:”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46]

  因此,人的”类存在“即是一种实践性的存在,人在本质上具有实践性。这种实践就是人在能动的改造自然界,将自然界表现为人民的作品和成果。马克思认为,人是现实的人,人通过实践活动来改造自然和创造属人的世界,因此人的类本质是一种实践性的存在,那些将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东西,都能在社会实践中找到原型并能在实践中得到合理的解释。

  马克思从现实生活出发,得出创造历史和推动历史发展的是人的实践活动,并且是人民的实践活动。马克思认为,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是进行社会生产劳动实践的群体,因此人民才是历史真正的主体,是人民的实践活动创造了历史并推动着历史向前发展。

  总之,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从社会实践出发,探究人民在历史和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并鼓励人民通过阶级斗争的方式来争取自己的权利与利益,最终消灭阶级、步入共产主义社会并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4.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对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被认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作为其一个理论分支,同样具有科学性。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从人民是历史的主体出发,坚持人民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和享用主体。这一观点揭示出了人民在社会历史上扮演的角色和对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作用,完全符合人类历史的发展潮流,奏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在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发展和解放生产力,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实践的考验,用事实向世界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科学性。即使苏联的解体也非但不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挑战,反而从反面证实了人民主体的正确性。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就在于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没有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失去了人民的支持,马克思主义就会失去活力,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在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承认人民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个前提下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克服困难、不断取得新的胜利。目前,世界各地对中国的崛起倍加关注,他们总结中国成功的经验,开始在正确对待人民的态度上下功夫以此来解决生产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具备的科学性,指引着中国、也定将会指引着全世界不断走向光明,迎来全人类的和谐发展。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