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社会学论文

“读书无用论”观念的形成探讨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8-10 共11163字
摘要

  一、引 言

  据“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的案例研究”课题组的调查显示,农村初中学校辍学率最高的达到74.37%,平均辍学率为43%,大大超过了“普九”关于把农村初中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的要求[1].同时有研究估算,目前14~35岁年龄段的人口中辍学人口至少2000万人[2].这些文献表明了农村辍学现象一定程度的普遍性。

  20世纪80年代农村学生的辍学多是贫困导致,近年来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以及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在教育方面,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进一步减轻了农村学生的教育负担。由此,农村仍然存在大量的辍学现象成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已有研究从教育学和经济社会学的视角对此现象进行了剖析。教育学视角的研究主要关注“被动辍学的学生”,可称之为“被迫辍学”论。该观点主要从城乡教育不公平的现状出发,解释农村“读书无用论”出现的教育本身原因。持这种观点的研究者认为,农村在经济、教育上的落后,建构了“读书无用论”.城乡二元差异显着地表现在教育的硬件条件上,也就是农村教育投入不足、资源匮乏、质量低下,有学者概括为“僧多、粥少、庙破”[4].同时,由于一些制度性原因进一步催化了农民们“读书无用论”观点的形成 :目前应试教育模式下公民教育、素质教育相对缺乏,尤其是教育与实际应用之间联系不紧,如果不是为了考大学,农村学校的教育可以说是“无用”的。不仅如此,在这种应试教育的导向下,许多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变相赶走差生,将农村学生“赶出”课堂。许多成绩不好的农村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渐渐形成“习得性无助”[5],丧失继续读书的动力。综合来说,制度论的观点认为,农村之所以出现“读书无用论”,并不是农村学生真的认为“读书”无用,而是“农村所提供的教育”无用,因此辍学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经济社会学视角的研究主要关注“主动辍学的学生”,可称之为“主动辍学”论。这种观点是从经济社会学的“理性人”角度出发,将教育看作一种投资行为。在教育这门特殊的“买卖”中,投资成本单从资金的角度来说,粗略算来培养一个大学生意味着至少需要4个农村居民的年收入[6],在小学、初中、高中教育中,学历每升高一级的边际收益并没有明显的差别,并且收益率都比较低[7].在教育投资的“收益”中,相较于可以得到即时收益的打工而言,通过读书所带来的收益却是不确定的,甚至由于脱离了农村的强关系网而变得境遇更差[8].农民在投资-收益的权衡下认为,投资教育不如将孩子送入城市打工收益多,因此在教室坐着不如去工厂坐着,求学读书不能解决就业和经济问题,就是划不来、不值得,就是无用[9].因此,农村出现的“读书无用论”并不是农民的愚昧想法,而是经过了投资与收益的考量后做出的理性选择,是一种主动寻找其他“有用”出路的尝试。

  教育学视角的研究主要从农村教育资源缺乏、应试教育在现实中的体现等“宏观”或“结构”性因素进行分析,着重从外部环境因素来寻找“读书无用论”形成的原因 ;经济社会学视角试图从“投资-收益”权衡方面予以分析,看到了人的理性因素在“读书无用论”观念形成中的作用。但人的行为动机并不仅仅由需要所驱动,也并非完全由外部环境所决定,而是二者综合作用的结果。本研究拟以成就动机理论中的期望价值理论为分析的理论基础,结合对河南省TK县WJ乡的访谈资料,对“读书无用论”观念的形成予以探讨。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 理论基础 :期望价值理论

  期望价值理论作为最重要的成就动机理论之一,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Atkinson(1957)提出,该理论的基本假设为 :人们从事何种行为,取决于觉察到行为导向目标的可能性,以及目标的主观价值。该理论被广泛用来解释与成就相关的许多行为,如成就任务的选择、在任务上的坚持性、实施任务时的投入以及在任务上所能取得的成绩。

  期望价值理论主要关心两个问题 :一是期望是什么,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 ;二是目标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该理论认为,动机必须要与付出的努力、努力所带来的表现以及最终获得的结果放在一起考察才有意义。期望是指个体对其行为将会导致成功或失败结果的预期,主要来源于个体对周围环境的判断。如果个体判断自己有能力做出该行为,并且该行为一定能够达成自己的目标时,就会投入该行为中,遇到困难时也会更坚持 ;反之,如果个体判断自己没有能力做出该行为,或即使做出该行为也不一定能够达成目标,即使目标很有价值,也不会采取行动。而价值是对什么值得拥有的一系列稳定的整体信念,这种信念来源于内部个人价值取向、人生态度、主观需求、个性特征和社会价值等。如果个体认为某一行为的结果很有价值,那么他实施这个行为的动机就非常明显,反之,如果他认为某一行为的结果没有多大意义,那么这个行为就在可做与不可做之间。

  2. 研究方法 :定性访谈与观察

  本研究的主题是聚焦于导致农村青少年的思想观念之读书无用论的形成心理过程与机制,此问题是一种探索性的“过程性”问题,而不是一种“量化分布”的“结构性”问题。因此,合适的方法应该选取定性访谈。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辍学的农村青少年”,研究内容是他们辍学的心理决策机制的社会强化因素,因此,研究过程中的实地调查对象是辍学的农村青少年及其父母、老师、村干部等。调查采用半结构、半开放式访谈方式,即根据研究主题拟订了一份有关青少年辍学现状、社会态度等方面的问题,在辍学青少年调查完成的基础上,对其父母、老师及村干部的调查,则以农村青少年辍学为主题,让调查对象谈其个人的感受、评价。本研究主要是应用后者开放性资料进行分析。

  3. 本文研究

  “读书”行为是一种典型的与成就相关的行为,适宜用期望价值理论予以解释。笔者根据河南省TK县WJ乡的调查分析,结合期望价值理论,从成功可能性预期和相对价值两大方面具体分析农村读书无用观念的形成。

  三、成功预期与农村青少年辍学

  后续研究者对早期Atkinson的理论进行了许多修正和拓展,最有名的就是Eccles和Feather等的研究。

  Eccles等人将班杜拉的效能预期融入了现代期望价值理论中,区分了两种预期 :一是结果预期,即个体对特定的活动能否带来特定结果的预期;二是效能预期,即能否完成任务、任务能够完成得多好的预期。具体到农村青少年读书的问题,结果预期是指对考取大学后能否带来理想结果(一般指找到好工作)的估计 ;效能预期是指农村青少年考取大学可能性的估计。而预期的形成主要是基于个体对周围环境的判断。从调查结果来看,现有社会环境从多个方面催化了农村人“读书无用”观念的形成。

  1. 成功结果预期 :即使考上大学也无法带来理想结果

  调查发现,农村大多数辍学青少年及其家长、老师对“辍学”逻辑的理解,最先谈的不是“考大学的过程”,而是先谈“考上大学后的结果”.这与笔者的理解似乎相悖 :从逻辑顺序上讲,农村青少年应该首先考虑自己是否能够考上大学(效能预期),其次才谈得上考上大学之后的结果如何(结果预期)。但从调查结果来看,这种“倒序”回答又符合一定的思维逻辑。

  (1)在积极的结果预期下,即使效能预期较低,学生们仍然有奋斗的动力笔者从一位中学教师对近10年来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学习氛围变化的描述中,得到如下证实 :2000 年之前的时候,虽然很多学生考不上县重点高中,也不去技校中专,但他们在上小学、上初中的时候真的是“好好学”:将来上大学的希望他们知道很小,但都抱有理想甚至是幻想-将来考大学是一条黄金道路,也是跳出农门最好的一条选择。所以,整体学习氛围很好,绝大多数普通学生在这种积极上进的氛围中虽然不一定将来真的考上大学,但他们学习了一部分“比较扎实”的知识-比如初中生对历史有基本的了解,对物理、化学的基本常识性知识都能够掌握,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他们明白了一些“道理”甚至是“哲理”,在校园中获得了书本以外的习得与感悟。但现在的初中生不是,普通班的孩子们满脑子里都是上网吧、玩游戏,甚至打架斗殴,不但失去了学习知识的动力,也失去了人生理想的追求,甚至对“正当”与“不正当”都失去了辨别力。积极的结果预期似乎像一盏明灯,引领农村青少年及其家长投入教育活动中。相反,在对结果预期较低的情况下,效能预期再高也是徒劳,即就算“我有能力考上大学”,但如果大学无法给我带来理想结果的话也没用。

  (2)社会现实对农村人结果预期的强烈冲击从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让农村人对农村大学生未来就业的期望逐步变成“奢望”或“无望”.以下三个例子极好地证明了农村人消极“结果预期”形成的过程。

  一是农村用人单位的活教材表明大学生“无处去”.CY中学是一所初中,每个年级由20世纪90年代的6~7个班缩减成现在的4个班,老师规模由2000年的92人变成现在的68人,只退休老教师,不引进新教师。农民WDC的评价 :你看这学校这么多年都没有进过新老师,读大学有什么用那些能够用大学生的单位都不招人,你读大学还不是照样要出去打工难道回来种地需要你去读大学吗

  二是大学生就业负面新闻使农村青少年及其家长感到“大学生就业的渺茫”.一位大学生村官谈农民的“读书无用论”观念的形成过程 :我父母是农民,我现在工作也在农村,天天跟农民打交道,应该说我对农民是有较深的感触,也能够与他们达成默契。

  我在动员我们村的农民好好让孩子上学的过程中,有七八个农民跟我讨论过“北大毕业生卖肉”的事,这说明什么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点对年轻人包括其父母影响太大了。上大学花钱是一方面,上了大学还找不到工作,还不如早点去打工挣钱,农民讲究的是实在,他们其实是很理性的。

  大学生就业难在当下这一代年轻人的父母中流行甚广。现在这一代小学生、初中生的父母都是 30 岁左右,他们一般都外出打工见过世面,即使待在家里也都是有农业、有条件,所以就信息接触面来讲一般都比较宽,他们的教育观念没有上一代人那么传统,也没有那么坚定。比如,他们对当前大学生历年的就业情况都比较关注,本来可能是关注社会的一种习惯-看电视和上网的习惯,关注各种新闻和信息,关注社会发展前沿动态等 ;但大学生就业难在他们心目中形成了较大的冲击。还有几个孩子的家长就一些大学生因找不到工作而自杀的消息找我讨论过,从他们的反应来看,大学生就业难对他们造成的影响相当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他们对自己孩子教育的态度与期望。(大学生村官 LFL)三是村官“现身说法”证明农村孩子读书的出路难。村官WM自己也感叹,读书不再有用,否则自己也就不会当村官了,自己内心并不情愿当村官,而是就业形势压力造就 :原来读书为的“黄金屋”、“颜如玉”,现在事实证明那都是“水中月”、“镜中花”,女孩子是“读书好不如嫁得好”,男孩子是“读书好不如挣钱多”,有钱就会拥有一切似乎成为普遍认可的真理。

  调查结果表明,无论是学校“师资引进”情况的客观事实,还是宏观的社会舆论氛围,以及大学生村官-代表大学生形象与出路的真实“教训”,似乎形成了一个“活生生”的证据链 :即使成为大学生,将来获得理想结果、找到好工作的可能性也较低。这样一种消极结果效能,推动了农民“读书无用”观念的形成。在调查过程中,辍学青少年本人和家长大多不愿意多说,甚至也不清楚自己的思维过程,往往是用“将来考上了也不中,没地方要”,“上哪儿找工作去”之类的一两句话结束我们的访谈。一方面是他们表达能力确实有一定的不足 ;另一方面是他们对上大学话题的“排斥”,表明“上大学是向上流动”的杠杆与渠道这一期望,对辍学的青少年和家长来说是“脱离实际”的-那只是理论上的镶嵌。这是农村青少年辍学思维的第一重“脱嵌”.

  2. 成功效能预期 :考大学无望

  消极结果预期固然是农村人在谈读书无用逻辑时谈得最多的,也是影响最大的,但另一方面,农村的教育现实又极大地影响着农村青少年及其家长的效能预期,即对孩子能否上大学的预期。在教师素质普遍低下,学习氛围欠缺,父母不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情况下,孩子的学习成绩难以提升,自然很多孩子和孩子家长看不到读书的希望,由此也就出现了“既然读书无用,那么就随便混一下,认识几个字,会写自己的名字就算是上学了”的现象。消极效能预期的形成,对于“读书无用”观点的形成起到了雪上加霜的作用。

  (1)农村好教师的流失导致教育质量低下

  一方面是上大学没有用,另一方面是我们这儿条件太差,考大学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儿。你看咱中学吧,好的老师都走完了,剩下的那些不是有关系的,就是混社会的,跟社会的小混混没有什么两样,就是戴个老师的名号。所以,咱中学基本没有好老师,这样的学校怎么可能学好,学生不成为混子才怪。当然了,也有少数好的学生,学习特别用功,完全靠苦学。那就是一两个重点班,大多数孩子都没人管,想咋弄咋弄,看小说的、玩手机的、出来上网的、打架的,都没人管。自生自灭吧。(CY 中学教师 SYL)师资力量是农村中学的“软肋”.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教学业绩突出的乡村中学老师大多跑到了县城,县城好一点的师资大多转移到了市里甚至省城。

  在这种梯度转移的师资流动中,乡村初中成为最低端的师资输出站,但没有输入新鲜血液,因为财政,也加上乡村中学的规模衰减。2000年之后师资只转出、退休但不引进,是这个乡镇唯一一所中学的师资实况。在此种情况下,教育质量也就成为一种奢望。

  (2)学习氛围的欠缺使农村辍学青少年及其家长认为“读书无望”

  我也知道,这些普通班的孩子基本上学不到什么东西,他们平时都没有认真听过课。老师也为难啊,有的负责一点的老师去教这样的班,都气病了 :一个班的孩子有五六十个,有十来个能闹腾的,你一般老师就收拾不了了。所以,普通班的老师也是没办法管,管不过来。你就说上网吧,谁能天天跟着那些学生,放学了他们去哪儿谁也不知道,老师只能认为他回家了,实际上他去网吧鬼混到半夜也说不定。现在的孩子们满脑子都是上网吧、玩游戏,甚至打架斗殴,早已失去了学习知识的动力。(CY 中学教师 SYL)(3)父母不当的教养导致学校教育的难度加大现在的小孩爹娘没在家的多,即使在家他父母有的也不管,或者是管不了。咱作为老师,只能劝,劝一回两回,人家没说嘛,“三劝不醒,不如一耸”,他家长还不管哩,何况咱老师耶。有的老师管得太严了,有家长来找事的,说你咋对孩子不好哩 ;有的是孩子回家说老师坏话,不说自己的毛病,家长“护短”;有的孩子还直接打老师的哩,真没办法。情况跟您上大学的完全不一样,你们那学生都是选拔出来的好学生、优秀生。(CY 中学教师 SYL)以上调查结果表明,无论是师资的梯度转移之后教育质量的下降,还是整体学习氛围的欠缺,抑或家校的不良互动,直接的后果就是农村青少年及其家长认为“考大学无望”,学习成绩难以提升,在学校混日子又学不到东西,还不如早点出来。农村青少年及其家长通过对上述社会现实的判断,形成了消极的效能预期(考大学无望)和消极的结果预期(考大学无用),在认为读书既“无望”又“无用”时,就不会做出“读书”这一行为选择。

  四、相对价值与农村青少年辍学

  Feather在阿特金森传统的期望价值理论基础上,对其中的价值概念进行了拓展,认为价值是一种引导个体做一些他们认为应该做事情的动机,个人的价值认识影响任务目标的吸引力以及获得这些目标的动机[10].

  Eccles等人认为任务价值包含四个方面,分别为成就性价值、内在价值、实用性价值或有用性、成本[11].成就性价值是指成功完成特定任务对个体的重要性 ;内在价值是个体从某项活动中获得的乐趣或对这一活动的主观兴趣 ;实用性价值或有用性是指这项任务能够满足个人未来发展的程度 ;成本则包括完成这项任务的机会成本、付出的努力和情感成本。

  事实上,成就性价值和实用性价值存在重叠之处,任务对个体来说是否重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任务能否满足个体未来的发展。因此接下来的分析,实用性价值纳入成就性价值中一并分析。

  1. 成就性价值

  农村人读书除了传统的跳龙门想法以外,其实如果能从实际的读书过程中对个体有收获也会促使个体去学习。一方面,跳龙门的价值在前面的结果预期中已经分析,让很多农村人的期望落空 ;而另一方面,应试教育也让许多人看不到学习本身对个体的价值。

  (1)书本知识无法运用于农业生产

  目前我国的小学、初中、高中教育都是应试教育的模式,一切的课程设置都是为了升学考试而安排的,教育的功能被严重地异化了,不仅公民教育、素质教育极度缺乏,甚至在实用性上,书本中学到的知识完全无法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如果不是为了考大学,农村学校的教育可以说是“无用”的。

  (2)大学教育跟不上实践形势

  大学生村官LFL说 :“现在读大学的人跟以前的大学生也不一样了,现在的大学生眼高手低是正常现象,他们在大学四年基本学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不是有句话叫‘读书读书,越读越输’吗大学的教育教材老套,知识陈旧想必您也很清楚。”这说明大学生所学与社会所需是脱轨的。

  2. 内在价值

  当个体能从某项活动中获得乐趣时,自然愿意投入到该活动中。如果学习成为学生的乐趣所在,或者能从中获得成就感,也会更多地去投入学习,但普通班和重点班的区分使得真正体验到学习成就感的学生不多,更多的学生会体验到挫败感。如果体验到挫败感时老师能予以恰当地引导,学生尚不至于对学习产生厌烦,但农村学校教师的教育方式往往比较简单,或责备或忽视。农村辍学的学生不是从一开始就“不上学”,恰恰相反,他们普遍是在学校度过了一段时间,才逐渐出现严重的“厌学现象”[12].调查过程中的一位家长和一位实习大学生的话,也说明了大多农村学生厌学的原因之一,在于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

  学生家长P:每次去学校,老师都说他如何如何不听话,调皮。每次电话响,都担心是不是小儿子班主任打电话,又要被他批评,我都特讨厌他们学校的老师了。对孩子就知道讽刺挖苦,本来孩子小学成绩不错的,初中的前半学期都还不错,自从他们班主任接手后,成天骂他们,搞得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一点点消失,慢慢就跟一些坏孩子混在一起对付老师。说实话,老师对小的稍微上心点,成绩就不是这样的。

  实习学生L:实习回来后,心里还一直牵挂着那群孩子,常常担心某某某是不是又被老师批评了。让我感到吃惊的是那么可爱的一群学生,在老师们眼里都是那么垃圾。我记得刚去实习时,想跟班主任了解下班上同学的情况,他就直接跟我说 :“这群人,你不用去管他们了。”在后来的实习中,我发现他们老师除了上课,根本见不到人,对孩子们不闻不问,除非发生了违纪事情,那时就会非打即骂。但是我们在那儿实习只有一周,短短的一周,我们和孩子们建立了非常好的关系,走的时候都很舍不得。真担心我们走后,他们刚看到的一点希望又给破灭了。

  3. 价值成本

  Eccles与其同事认为,成本是价值的关键部分,对于教育来说是个长期而又投入巨大的任务,这种投入既包括金钱成本的投入,还包括机会成本和情感成本的投入。已有经济社会学的分析对此进行过论证,本次调查中再次证实成本-收益的权衡是影响农村人对读书行为进行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村民小组长WKX:大学生每年单生活开支就要七八千元,四年大学下来起码要 3 万元,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你看看我们村,大学生越多的家庭越贫困。

  上大学的钱你要几年才能挣回来划算吗访谈资料表明,在村民心目中“上大学不划算”是一种理性的成本与收益的比较“理性”核算。这种“理性”还是“复合”的-调查中发现,相当一部分青少年的父母不单单是计算上大学的经济成本,还考虑“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辍学的青少年家长普遍谈道:

  从小学读到大学毕业,除了上述的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钱之外,还至少需要花费16年时间,而16年之后的结果不确定性很强。从时间成本上讲,这种分析确实“拉高”了教育的时间成本,而且未来就业的风险在他们眼中比较大,尤其是不少农民还提到现在上大学找工作也是“拼爹”的时代,怎么可能会拼得赢呢?农民作为一个理性的人就会考虑行为的合理性和弱势惯性 :如果一个人初中毕业后就离开学校,随着打工大军进入城市,他们没有很高的受教育水平但依然可以赚到钱,他们甚至比那些上了大学的农村子弟有更丰厚的薪水补贴家用。甚至有的辍学青少年的父母认为,那些头脑灵活的人还成为大老板,可以雇用很多大学生为其服务,这种现象无疑令很多人感到纯粹的读书对他们已经失去了吸引力。

  这些调查结果表明,农村青少年辍学不但实用价值上达不到预期而出现期望脱嵌,而且在时间成本、机会成本等方面也出现对教育价值的脱嵌-即教育没有嵌入他们本来应该有的非经济性的内在价值(如思维能力、综合素质等),也没有嵌入应有的成就感,从而形成对“读书无用论”的认同。

  五、讨论与对策

  期望价值理论认为,人们是否做出某种行为,取决于对做出该行为的预期以及该行为结果对个体的价值,预期和价值任何一个比较低的话,人们做出该行为决定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就农村孩子读书而言,即使农村人认为读书对孩子来说非常有价值,但如果学生预估自己没法考上大学,或者家长认为孩子不是读书的料,那么坚持读书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相反,即使学生或学生家长认为孩子是块读书的料,如果预估就算考取了大学将来没法找到工作,那么坚持读书的可能性也会降低。某位学生家长在谈到为何不让孩子读书时曾说 :“念也考不上,考得上也供不起,供得起也找不着工作。”该言论典型地反映了农民行为决策背后的理论逻辑。期望脱嵌与价值失效,是“读书无用论”观念形成的内在心理机制,是农村辍学普遍出现的社会心理根源。因此,要改变农村读书无用论的现象,需要从转变农民的结果预期,提高学生和家长的效能预期,提升读书的相对价值入手。

  1. 转变农民的结果预期

  目前农民普遍地将读书的结果视为“找到好工作”,结果预期即为“是否能找到好工作”.该结果过于窄化了教育的功能,体现了农民片面、短视的教育观,而新闻媒体不恰当的报道也扩大了结果预期的消极化。

  (1)转变农民“读书 = 考大学”、“考大学 = 好工作”的思维定式。

  农民让孩子读书就是希望孩子考大学,考上大学以后能够找到一个“铁饭碗”、“吃国家饭”,这是农民进行教育投资的最深层动因。但教育的功能是多方面的,获得人力资本,提高谋生能力,只是教育的功能之一,更重要的在于建立社会资本,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如独立思考的能力、综合判断能力等。农民们只看到农村孩子通过接受高等教育实现阶层流动的机会越来越渺茫,读书也不一定能改变他们的命运,但这种短视行为会使阶层流动更加困难,加剧阶层固化。因此,必须改变这种片面、短视的教育观,认识到教育功能的多样化,教育投资是一生的投资,只有提升子女的自身素质,才能在未来社会中更有竞争力,才有更多机会改变家族的命运。

  (2)加强新闻媒体舆论导向的监管

  网上疯转的“小明与小强的故事”,遭到人们热议的“春节同学聚会,后进生成成功人士,尖子生很失落”的新闻,爆炒的严峻大学生就业形势“北大才子街头卖肉”、“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等宣传,无形中在助长人们“读书无用”观念的形成,尤其是指望“读书改变命运”的农民们。这种不当的宣传一味渲染就业难的氛围,而缺少对学生择业的合理引导,尤其是部分媒体突出不学习的人照样成功,甚至比尖子生混得更好,这种小概率事件被扩大化后,不仅会加重毕业生的就业恐慌心理,更像是为“读书无用论”添了佐证。因此,新闻媒体应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坚持舆论导向”的原则,理性、客观地进行报道,尤其要注意进行积极的引导。

  2. 提高学生和家长的效能预期

  提高学生和家长的效能预期,要让学生和家长看到农村孩子学习成功的可能性。

  (1)改善农村教育环境,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促进教师的职业提升城乡之间教育机会不均等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城乡学生享受良好教育资源与机会的不均等上,还表现在城市相对优越的生活条件对农村优秀教师的吸引,他们会想尽办法去争取更好的工作机会,进而造成目前农村教学水平高一点的教师大多流向城市、东部地区。而无法流动的教师在看不到工作中提升的希望时,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因此,改善农村教育环境,一方面要尽可能缩小城乡教育机会的不均等,加大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使人均教育资源拥有基本公平。另一方面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服务农村教育事业。2004年开展的“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简称“硕师计划”),通过推荐免试攻读教育硕士、“特岗计划”等政策导向,鼓励和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服务农村教育事业,就是国家为了改善农村教育环境的重要举措。

  (2)改变人口流动政策,鼓励农民工回流,切实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有研究表明,全国14岁及以下的留守儿童数量已达2290.45万人,父母双方至少有一人外出打工的中小学生平均占全体学生的47.7%,有的省份(如湖南省)比例达到60%[13].近一半的家长将孩子的教育直接交给了学校,而父母教育的缺失对孩子的影响是多方面而且深远的。具体到学业方面,研究表明,由于父母离开,尤其是母亲的离开,学业成绩显着下降、学习习惯不良者较多,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不高、逃学、厌学、纪律差、迷恋网吧的现象也比一般儿童严重。因此,除了责备教育不公平、哀叹社会的现实之外,农民们要改变“龙生龙,凤生凤”的阶层固化现象,孩子和家长也需要共同努力,尤其是家长。改变人口流动政策,鼓励父母双方中至少有一人为了孩子的教育而留守家中,切实地承担起家庭的教育职责。

  3. 提升读书的相对价值

  读书的价值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正性价值,即个体可从读书中获得的价值,不仅表现在“跳龙门”方面,而且表现在知识对个体的实用性、趣味性方面;另一方面为负性价值,即个体需要为此进行的投入,即花费的时间成本、金钱和精力等。提升读书的相对价值,也就是要提升正性价值,同时降低负性价值。

  (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的实用性“读书无用”观点的形成,反映了社会弱势群体对中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种失望乃至绝望的情绪[15].农村中小学教育基本是应试教育模式,一切的课程设置都是为了升学考试而安排,如果不能考上大学的话所习得的应试技巧对于未来的发展没有任何作用 ;大学教育也与社会实践相距甚远,无怪乎部分辛苦熬过高考的大学生学习兴趣低下。要改变“读书无用论”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任务任重道远,如何切实地针对不同需求学生实施不同类型教育,只有让学生能从教育中切实地有所收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读书无用”观念。目前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中所实施的农科教一体化战略,在开展学历教育的同时,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 ;部分地区试办普教与职教相渗透的四年制农村初中班,建立既育人又致富的劳动实践基地,这些举措都是非常有益的尝试。

  (2)降低农民的教育投资成本,提升教育的相对价值影响农民教育选择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在于目前学校教育投资的昂贵,培养一个大学生意味着至少需要4个农村居民的年收入,无怪乎有人说“不读书是等着穷,上大学是立刻穷”.因此,要改变“读书无用”观念,降低教育投资成本是必不可少的。一是进一步完善贫困地区及家庭的教育补助,大学阶段已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奖助勤补免机制,而高中阶段则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可以将大学阶段的奖助勤补免机制进一步延伸至高中阶段,从而提高农村高中教育的普及率。

  同时适当考虑延长还款期限,坚持低利率甚至利率补贴,以减轻贫困学生的还款压力,增加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机会。二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兴办高等教育,可以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逐步形成由政府、受教育者和社会共同分担的教育投入机制。

  参考文献:

  [1][6]王文龙,赵艳 . 农村读书无用论:非理性的理性[J]. 继续教育研究,2011(12):42-46.

  [2]刘成斌 . 农村青少年辍学及其原因[J]. 人口研究,2014(2):102-113.

  [3]雷忠勇。贵州省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及对策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5.

  [4]董海军,风笑天 . 城乡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差异的原因辨析[J]. 岭南学刊,2003(5):62-65.

  [5]孙红云。 农村中小学生流失问题初探[D].长春:吉林大学,2005.

  [7]刘纯阳。贫困地区农户的人力资本投资:对湖南西部的研究[D].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8]秦琴 . 从“推-拉效应”看农村中新读书无用论[J]. 辽宁教育研究,2004(6):57-58.

  [9]郝文武 . 新读书无用论的根源及其消除[J].中国教育学刊,2009(9):34-36.

  [10][11]姜立利。 期望价值理论的研究进展[J]. 上海教育科研,2003(2):33-35.

  [12]杜亮 . 试论农村辍学与社会公平的关系-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现象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1(3):142-154.

  [13][14]罗静,王薇,高文斌 .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2009(5):990-995.

  [15]余惠琼,张礼军。 透视农村新“读书无用论”[J].中国青年研究,2006(9):66-7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