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社会学论文

省内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探究(4)

来源:现代教育管理 作者:高明;高红梅
发布于:2017-03-17 共10264字
  (三)问题检测与预警调控相结合的动态评价
  
  协同发展评价的直接目的是发现并解决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终目的是引导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并预防“不协同”等问题的出现。实现省域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是判断当前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是否实现协同,协同的程度和水平,协同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及其成因分析的第一步;在问题检测和处理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和调控才是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重要步骤。省域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水平的评价,不仅仅是理论探讨、模型构建和标准确立,也不是通过学术上的简单推演得出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而是在理论研究的同时,将构建的模型和设计的指标体系,在评价的实践中进行测量和验证,实现理论研究与实践推进同步,从而使评价指标更有针对性,贴近职业教育与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并针对当前省域内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可操作的对策建议。对协同发展中已经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同时为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警,在指标的设置方面应具有一定的弹性,既应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和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态势,还应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职业教育政策与实践的变化进行调整,使其更有时效性。这样有针对性的评价,使得省域内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可以不断及时地调整协同发展策略,实现在动态的环境中相对稳定和科学的双向的协同发展。在当前的协同发展水平评价的实际操作中,既要在职业院校进行实验,测评当前的协同情况,并对省域职业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使之与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协同;另外,也要根据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趋势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态势对评价指标进行调整,以满足对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实施动态监测的要求,对可能影响“协同”发生的问题或潜在的趋势进行预警和预判。
  
  六、省域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水平评价的技术创新
  
  (一)利用“大数据”分析省域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水平
  
  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市场将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学校发展的自主性将不断提升,政府对教育管理的有限性将逐渐增强,行业企业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力不断提高,而经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对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水平进行全面评价面临很大挑战。传统的相对静态的人工统计数据难以及时反映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同情况的复杂性、及时性和动态性。而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网络平台的建设为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大样本进行实时动态监测提供可能。在对省域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的过程中,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的发展、人口结构的变化、技能型人才供需的数量和类型、职业教育院校和专业的调整、职业教育在校学生和毕业生的情况、企业单位和学生的双向满意度等数据都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跟踪、监测、分析和预警,及时了解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水平情况,反映出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匹配程度。此外,“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降低了评价成本,提高了评价效率,增加了对省域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水平评价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二)对省域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实施动态监测
  
  事物总是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当前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可能成为未来两者协同发展的潜在障碍。因此,对于省域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和模式应随着两者协同发展情况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以及人口、环境等方面变化,省域经济社会发展会出现新特点,对职业教育会提出新的要求;另一方面,省域职业教育有自身的历史和特点,也一直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之中,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也在进行不断的适应和调整。因此,欲实现对省域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水平进行评价,就必须从省域经济社会和职业教育两个 维 度 ,设 计 出 较 为 全 面、科 学 和 动 态 的 指 标 体系。该指标体系以协同发展的理念为引导,突出动态性的特点,在传统指标的基础上添加折合性数据指标和指数指标等。而这些新的统计指标,需要及时和大量的数据进行支撑,因此对指标数据的及时收集和动态监测成为必然要求,为省域教育发展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三)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研究技术和评价方法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评价方法的发展既受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与其他学科领域相关知识、技术和方法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进行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水平评价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教育研究方法和评价技术,还应该借鉴和引用其他学科或领域的技术和方法。如从经济学的维度,评价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相关关系以及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等;从财政学的维度对区域职业教育相关财政政策的完备程度和执行程度进行思考;从社会学的维度研究职业教育对于改善和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等;从人口学的维度来审视区域人口总量和结构的变化、人口流动和人口老龄化等对职业教育发展带来的影响。此外,运用其他学科较为成熟的模型和技术方法对评价指标进行测算,如采用动态 GM 模型、SWOT 分析法、模糊综合分析法和PESTEL 分析法等方法对区域经济社会为职业教育提供的发展环境进行测评;同时,运用经济学研究中的 Eviews 软件、统计学常用的 SPSS 软件和 yaahp软件和科学计量学中常用的 Cite Space II 软件等,对相关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水平的关系数和权重等进行测算。多学科角度对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进行评价,既实现了评价的全面性、科学性、及时性和动态性,也在客观上促进职业教育研究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和改进。
  
  参考文献:
  
  [1]王忠昌。 现代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逻辑契合[J]. 广西社会科学,2015,(9):213-216.
  [2]王丽英 . 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机制[J]. 现代教育管理,2014,(10):110-113.
  [3]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协同研究课题组 . 职业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实证研究[J].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1-8.
  [4]汪长明 . 职业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5):41-43.
  [5]张瑞,朱德全 . 城乡统筹背景下职业教育评价体系研究[J]. 继续研究,2011,(3):18-21.
  [6]方向阳,孙学文,甘昭良 .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之一[J]. 现代教育管理,2009,(2):77-80.
  [7]韩永强,杨帆。 职业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机理、问题及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6,(6):21-25.
原文出处:高明,高红梅. 省域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水平评价[J]. 现代教育管理,2017,01:85-9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