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社会学论文

大学贫困生教育救助制度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措施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2-23 共3363字
摘要

  一、高职院校贫困生教育救助的现状和意义。

  ( 一) 高职院校贫困生教育救助现状。

  高职院校贫困生教育救助属于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的范畴之一,主要依靠国家、社会团体或个人对高职院校贫困生在物质和资金方面的帮助。所谓经济条件是一切上层建筑的基础,教育也不例外。在当今社会,自然灾害、疾病和各种因素使数以万计的家庭致贫,虽然这些贫困家庭的子女怀揣着大学梦,却因无法承担高昂的学费而辍学。据数据统计,2008 年,全国高职院校贫困生达到了 273. 93 万人。

  截至 2014 年,全国高职院校贫困生达到了 341. 46万人。单从数据上来看,近年来全国高职院校的贫困生数量有增无减。我国贫困生教育救助的宗旨是能够切实有效的,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让贫困生也能和普通大学生一样,有尊严地生活在大学校园中。但这一宗旨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单纯依赖政府财政和高职院校的资金投入是远远不够的。

  ( 二) 高职院校贫困生教育救助的意义。

  1. 加强高职院校贫困生教育救助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它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维系社会公平和公正的具体形式之一。高职院校贫困生的问题不仅仅是个人和教育的问题,而更深远的,它影响着整个社会。高职院校贫困生的不断增长会使辍学的贫困生越来越多,社会闲散人员数量也会随之增加,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也渐渐浮出水面,如下岗、社会分配不公等问题。因此,要充分意识到,高职院校贫困生问题不仅仅影响到贫困生本人的健康成长,它也是引起社会动荡的主要问题之一,给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宏远目标带来了诸多不利的负面影响。

  2. 加强高职院校贫困生教育救助是帮助贫困家庭脱贫的重要手段,教育救助是社会救助的一个方面,它又不同于教育资助。简而言之,教育救助是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有效手段,是打破贫富分化的“敲门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2010-2012 年) 》文件中明确指出了,要“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但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和改革,教育成本也增加了,对于贫困家庭来说,子女上大学,受教育就是一种奢侈,而即使孩子是上了大学,读不到好专业也找不到好工作。因此,好多贫困生圆了大学梦也只是接受着最基本的教育。国家和政府要更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贫困生教育救助制度,消除贫困家庭让子女上学的顾虑,使贫困家庭尽早脱贫。

  3. 加强高职院校贫困生教育救助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主要体现形式。教育公平强调的是,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接受教育是我国公民应有的权利之一,而高等教育应该向所有符合学习条件的人敞开大门,不能用家庭条件来衡量学习能力,要真正做到知识面前人人平等。早在1948 年联合国发布的《人权宣言》上就明确了,“人人皆有受教育之权,高等教育应以成绩为准,人人有均等入学之可能”.加强高职院校贫困生教育救助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那些辍学或已经辍学的学生,使他们能够重返大学校园,和普通同学一样接受高等教育。

  二、现行高职院校贫困生教育救助制度的不足。

  ( 一) 贫困生认定机制的不足。

  高职院校贫困生的认定工作一般都是由辅导员来完成的,而辅导员不可能走访到每一名学生的家庭,因此只是单纯靠学生自己上报的低保证明或残疾证明,很难准确认定学生贫困与否。另一方面,我国存在地区差异,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低保户领取的低保金也多少不一。所以要认定贫困生是否真的贫困,准确掌握学生的贫困程度,便成了一件难事。校方单凭一张低保证明就向学生发放教育救助资金,往往会忽略了那些家庭真正贫困的学生,从而也暴露出贫困生认定机制中存在的不足。

  ( 二) 高职院校贫困生教育救助资金分配不均。

  当前,我国对高职院校贫困生教育救助现行的方式主要体现在奖、助、贷、补、免等五个方面。但在现实中,由于校方缺乏对受助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没能在总体上正确运用教育救助体系,容易使教育救助资金分配不均。据了解,部分高职院校没有留意到受助的贫困生在取得了一项资助的同时可能还享受着其他的救助资金,导致了一名贫困生同时领取多项救助资金的情况,有些贫困生得到的救助资金甚至远远超过了他日常所需的生活费和住宿费。

  另一方面,很多高职院校在发放贫困补助时,是将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作为资金发放标准,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对于那些来自偏远山区的贫困生来说,很是不公平,致使这些贫困生承受着心理和生理的双重压力,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思想、学习和生活。

  ( 三) 受助者无偿或半偿享受资助引发了新的社会矛盾现象。

  高职院校贫困生教育救助工作是在国家和政府的引领下,各大高职院校统一调配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项工作主要就是用资金补助的形式让那些贫困家庭的孩子能顺利完成学业。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高职院校贫困生教育救助资金总额也在不断上升,可见国家和政府对贫困生的重视度是有增无减。但现行的教育救助制度还存在不足之处,在将贫困生视为救助对象的同时,还应该考虑到现在受助的贫困生在不久的将来也是有一定收入的群体,甚至有的贫困生步入工作岗位后,收入还远远大于普通的工薪阶层。这样,贫困生在校期间拿着国家和政府的补助,毕业后工资收入还不菲,势必会引起新的社会矛盾。

  三、完善高职院校贫困生教育救助制度的对策。

  ( 一) 规范高职院校贫困生教育救助的制度。

  所谓“没有规矩便不成方圆”,想要规范高职院校贫困生教育救助的制度,就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尽管国家和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有关高职院校贫困生教育救助方面的文件,但总体上来说,在实行教育救助的过程中还是以各高职院校为主,这不能切实有效解决贫困生的根本问题。应该确立地方政府的主导地位,各级地方政府有权利和义务对贫困生进行认定,把高职院校贫困生教育救助视为社会救助的一部分,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并制定贫困生认定的一系列章程。如在确定贫困生的同时要实地考察贫困生的家庭状况,平均分配贫困补助资金,真正把高职院校贫困生教育救助工作发挥到极致。

  此外,政府还应建立贫困生教育救助基金会,通过多争取国家教育基金等形式来增加救助资金的额度,坚决杜绝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确保真正的贫困生能够得到应有的资助资金。

  ( 二) 增加高职院校贫困生教育救助的资金来源。

  要增加高职院校贫困生教育救助的资金来源就必须高度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要呼吁国家、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多方援助。但在贫困生不断增加的今天,这些资助资金已经远远不能达到贫困生的日常所需。因此,在国家方面,要做到政策上的鼓励和支持,让越来越多的募捐者献出自己的爱心; 在社会方面,要大力争取大企业和集团的帮助,鼓励发展公益性的融资活动团体; 在高职院校方面,要更加完善贫困资助资金的发放制度,向政府争取校长基金,扩充到贫困生救助资金中来,多创办校企合作的公益项目,动员有成就的毕业生帮助在校的贫困生。在这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从根本上解决高职院校贫困生教育救助的问题便指日可待。

  ( 三) 加强对高职院校贫困生教育救助的管理。

  要做好对高职院校贫困生教育救助的管理,就必须要先引起校领导的重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工作: 一是建立以校长为主导的贫困生教育救助资金发放监督小组,制定相应的贫困生教育救助资金发放管理制度,校内各级领导各尽其职,分别负责监督各系、部的贫困生教育救助资金发放流程。二是要加强对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管理,增派辅导员深入到贫困生的家庭所在地,逐一对贫困生的家庭进行考察,从而准确把握贫困生的贫困程度,以确保贫困生根据自身的贫困程度得到相应的资助资金。三是要灵活运用现行的高职院校贫困生教育救助制度体系,创新贫困生教育救助的模式,发挥贫困生积极的主观能动性,鼓励贫困生自主创业或以“半工半读”的形式来完成学业,这不光给国家、政府、社会和学校减少了大量的资金,对贫困生未来走向工作岗位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桂华,黄建美。 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政策中的缺失与对策〔J〕。 当代教育论坛( 管理研究) ,2011( 11) .

  〔2〕谢少娜,苏白茹。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黎明职业大学为例〔J〕。 新余学院学报,2013( 01) .

  〔3〕邹海贵,卢清华。 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中的道德风险及对策〔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 06) .

  〔4〕刘志洲,陈恩玉。 高校贫困生资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教育探索,2011( 10) .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