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社会学论文

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家庭教育环境的比较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4-17 共524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家庭教育对流动儿童学习和生活的作用 
【第一章】家庭教育下流动儿童学业探析绪论 
【第二章】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影响研究设计 
【第三章】城市儿童和流动儿童学业数据和变量 
【第四章】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家庭教育环境的比较分析 
【第五章】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学业表现的比较 
【第六章】儿童家庭教育环境和其学业表现关系 
【结论/参考文献】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学业表现比较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4 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家庭教育环境的比较分析

  4.1 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家庭经济社会地位实证比较

  表 1-1 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家庭经济社会地位(文化资本、经济资本、社会环境资本)的比较分布表在文化资本方面,流动儿童父母与城市儿童父母文化水平存在显着性差异(见表 1-1),流动儿童父母文化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儿童父母(X²=50.56,DF=5,P=0.000),流动儿童父母文化水平指标“未上学”、“小学”、“初中”、“高中”及“中专”、“大学本科及以上”比例分别为 0.2%、10.7%、52%、27.3%、7.3%、2.6%,而城市儿童父母文化水平比例为 1.4%、6.6%、34.7%、37.5%、13.1%、6.8%,其中,在高中及中专、大学本科及以上高等教育方面,流动儿童父母比城市儿童父母分别低 5.8 百分点和 4.2 百分点,由此可见,流动儿童家庭文化资本明显低于城市儿童家庭,流动儿童家庭低层次的文化水平无疑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其家庭教育观念、方法和能力。

  在经济资本方面,流动儿童家庭人均年收入“20000 元以下”、“20000 元~40000元”、“40000 元以上”比列分别为:57.3%、31.4%、12.3%,城市家庭的比例为 25.4%、52%、23.5%,二者之间存在差异(X²=9.34,DF=3,P=0.025),在“20000 元~40000元中等收入”以及“40000 元以上”高等收入上,城市儿童家庭比流动儿童分别高20.6 百分点和 11.2 百分点。与流动前相比,流动人口家庭经济资本的提高是明显的,但是与城市家庭相比,城市儿童家庭经济资本比流动儿童家庭经济资本充裕。

  在社会环境资本方面,流动儿童家庭居住环境是“工棚”、“地下室”、“平房”、“普通住宅楼房”、其他的比例分别是 2.3%、3.2%、10.8%、75.2%、8.5%、与城市儿童家庭居住环境有差异(X²=6.023,DF=1,P=0.046),后者的比例分别是 0%、0%、6.2%、87.2%、6.6%,其中,流动儿童绝大部分居住在平房和普通住宅楼房,二者占86%,但是仍有 2.3%和 3.2%人居住在工棚和地下室,不利的居住环境对于儿童的成长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在“是否有独立房间”指标上,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存在显着性差异(X²=16.790,DF=1,P=0.000),流动儿童“有”比例占 28.1%,没有的比例 71.9%,而城市儿童比列分别为 17.4%和 82.6%,城市儿童有独立房间比例比流动儿童高 10.7%.在社区居民人际关系方面,社区居民相互帮助频率“经常”、“有时”、“很少”、“从不”,流动儿童比例分别为 38.7%、21.1%、6.3%,城市儿童这一比例分别是 38.2%、22.5%、5.7%,二者之间不存在差异性(X²=0.419,DF=3,P=0.936)。

  从家庭居住环境和社区人际关系方面来考察社会环境资本,流动儿童在家庭居住环境比城市儿童要差,但是,在社区关系方面,二者之间不存在差异性。

  综上分析,可以得知与城市儿童比较,流动儿童家庭在文化资本、经济资本、社会环境资本方面相对匮乏和有限性。文化、经济和环境资本的有限性,导致流动儿童在城市受教育的质量受到严重影响。那些拥有较多的经济、文化、社会资本的家庭,总是更有可能对流动儿童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反之,则对家庭教育起着制约作用。

  4.2 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家庭教育期望实证比较

  由表 1-2 可见,在长期的学历期望上,父母打算将孩子培养到“现在就不想让读了”、“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学”、“研究生”、“孩子能读到什么程度,就读到什么程度”,流动儿童比例分别为 1.1%、0.6%、0.6%、6.4%、28.9%、9.6%、52、9%,与城市儿童不存在差异性(X²=6.753,DF=6,P=0.344),后者的比例分别是 0%、0.5%、0.7%、4.7%、30.2%、11%、52%.一方面,流动儿童父母期望将孩子培养到本科及以上达 30.5%,反映了父母对于孩子的学历成就报以很高的期望,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另一方面,在城市进程中,流动儿童父母家庭教育观点转变,更多尊重孩子选择和能力,不再是强迫式压力(孩子能读到什么程度,就读到什么程度占 52.9%)。

  在短期的学业期望上,流动儿童父母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比例分别是 3.6%、21.1%、34、4%、30、1%、10.7%,而城市儿童的比例分别为 3.5%、21.6%、32.9%、31.2%、10、8%,从卡方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显示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差异性(X²=1.006,DF=4,P=0.909)。其中,流动儿童父母对于孩子的“成绩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占 30.1%、10.8%,体现了对于孩子学习成绩报以较高的期望。

  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在家庭教育期望并不存在差异,趋向融合。流动儿童家庭表现很高的家庭教育期望可能原因在于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的不满意,多数家长都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很高。1有些流动儿童家长教育期望甚至过高,通过对青年流动人口的调查,发现青年流动人口中相当部分的人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有高达 65.6%的人希望孩子能达到大学以上学历,其中希望孩子当硕士、博士的有 14.8%.2本文研究所得结论,与以往的有些研究结论相反,蔺秀云等(2009)运用儿童感知家庭期望数据得出二者之间存在差异性。

  4.3 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家庭教育投入实证比较

  从表 1-3 可见,在家庭教育物力投入方面,流动儿童父母给与孩子零花钱频率为“经常”、“偶尔”、“很少”的比例分别是 19.1%、51.4%、10.8%,城市儿童父母给与孩子零花钱的比例分别是 31.2%、44、4%、24.4%,二者之间差异性极其显着(X²=18.882,DF=2,P=0.000),在教育费用投入方面,流动儿童参加辅导班比例为22.8,没有参加的比例为 77.2%,而城市儿童的比例分别是 44%和 56%,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儿童参加辅导班情况存在显着性差异(X²=35.859,DF=1,P=0.000),城市儿童明显高于流动儿童(高出 21.1%),综合以上两个指标,不难看出,在家庭教育物力投入方面,城市儿童明显优于流动儿童。

  在家庭教育人力投入方面,流动儿童家长检查孩子的作业频率“经常”、‘偶尔“、”从不“的比例分别是 47.7%、36.9%、15.4%,城市儿童的比例分别是 60%、29.3%、10.8%,流动儿童明显低于城市儿童(X²=14.728,DF=2,P=0.001);在辅导孩子学习方面,流动儿童家长辅导比例为 36.9%,城市儿童的比例是 42.5%,二者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X²=10.202,DF=1,P=0.001),城市儿童家长花费更多的精力辅导孩子学习。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无论在给与孩子零花钱、参加辅导班等教育费用投入方面,还是在家长检查孩子作业,辅导孩子学业等学业人力投入方面,城市儿童家庭明显高于流动儿童家庭,可能的原因在于,首先,父母的文化水平直接制约着人力投入,流动儿童的家长文化水平有限,无法给孩子辅导功课;其次,流动家庭收入水平和经济能力有限,不能为孩子教育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再次,流动儿童家长教育投资意识淡薄,虽然,家长对流动儿童的学业期望很高,但是,由于长期受到农村风气和习俗的影响,并未形成为子女的教育投入的意识,只是保障子女的基本生活水平。

  4.4 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家庭成员互动状况实证比较

  由表 1-4 可以得出,在横向关系上的夫妻关系,父母吵架次数”从没有吵过“、”有过几次“”、吵过很多次“”、几乎天天吵架“,流动儿童父母的比例是21.1%、76.7%、8.8%、1.5%,城市儿童父母的比例是 21.2%、69%、8.6%、1.3%,他们之间没有差异性(X²=0.228,DF=3,P=0.973)流动儿童家庭父母”没有吵过架“和”有过几次“二者相加的比例达 87.8%,由此可见,流动儿童父母关系比较和谐,可能不存在较大的冲突。流动家庭的核心化趋势促进了夫妻关系的平等化,亲密化,打破了一家之中仅由父亲做主的传统的独裁主义的家庭教育摸式,新的民主、平等的家庭教育模式不断形成。但是由于流动家庭的经济状况相对窘迫,这往往造成家庭成员心理失衡,特别容易引发夫妻的矛盾与冲突导致夫妻关系紧张和恶化,1而这与本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恰恰相反。

  在纵向关系上的亲子关系,流动儿童家长经常带孩子外面游玩频率”经常“、”偶然“、”很少“这三者的比例分别是 14.9%、56.3%、28.8%,城市儿童家庭的比例是36.8%、51.5%、11.7%,二者差异显着(X²=7.236,DF=2,P=0.032),主要体现在:

  城市儿童家庭父母带孩子到外面玩的频率要高于流动儿童家庭;在”父母关心孩子在学校的情况“的指标上,流动儿童家庭父母有 62.2%选择经常,32.1%选择偶尔,5.5%选择很少,可以看出,流动儿童父母比较关注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但是与城市儿童家庭相比较,存在显着性差异(X²=9.714,DF=2,P=0.009),流动儿童家庭父母在经常关心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比例上要比城市儿童低 15.4%.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一方面,在横向上的夫妻关系,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家庭不存在差异,趋向一致性,夫妻关系比较和谐,不存在较大的冲突,另一方面,在纵向关系上的亲子关系,流动儿童家庭亲子互动状况比城市儿童存在差异性,流动儿童的亲子互动程度要低于城市儿童。制约流动儿童亲子关系的家庭内部因素有两方面:一是父母的受教育水平。流动儿童流入到城市之后,容易接受新的事物,但是父母由于文化水平比较低难以跟上孩子在学习、精神上的需求,造成亲子交流的脱节。1一般来讲,文化程度比较高的父母更能够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教育方式教育子女文化,父母的文化程度的不同,其家庭教育观念、能力和方法也必然产生差异,二是家庭经济条件状况。家庭经济条件越好,总体亲子关系就越密切。

  4.5 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家庭教育方式实证比较

  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方式与城市儿童相比较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由表 1-5可以看出),首先,在流动儿童有很小的过失,父亲”从不“”偶尔“、”经常“、”总是“受到的惩罚比例分别是 26.1%、46.5%、13、7%、15.7%,城市儿童父亲的态度比例分别是 31.5%、39.4%、13.7%、9.6%,二者存在显着性差异(X²=7.416,DF=3,P=0.020)城市儿童的父亲表现相对较好些(从不惩罚和偶然惩罚的比例高),另外,农村流动家庭中,父亲经常和总是惩罚孩子的比例占 29.4%,可见,有相当部分的父亲并不是通过自身的行为引导教育孩子,而是通过惩罚措施来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母亲之间不存在差异(X²=3.884,DF=3,P=0.279)。

  其次,流动儿童的家长”从不“”偶尔“、”经常“、”总是“打孩子的比例分别占56.7%、26.2%、9.1%、8.0%,城市儿童的比例是 66.7%、25.5%、5.0%、3.3%,二者之间存在差异性(X²=6.67,DF=3,P=0.047),与城市儿童的父亲相比较,流动儿童父亲倾向于通过暴力方式来教育孩子,同时,在流动儿童家庭内部中,母亲教育方式更加亲和些,注重引导的方式教育(母亲经常和总是打孩子的比例占 9.7%,比父亲要低 6.4 百分点)。

  综上所述,与流动儿童家庭相比较,城市儿童的父亲教育方式更加民主,更加注重引导性方式教育孩子,同时,在流动儿童家庭内部,母亲比父亲的教育方式更加亲和些。由于流动儿童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很高,他们常常以打工者自居,其本身的生存环境恶劣,常受到外部和内部的压力和歧视,当自己无力改变现状时,望子成龙的想法就更强烈,但是他们工作很辛苦,平时没有时间管孩子,于是当子女没有达到父母预期的成绩。他们就容易走上极端,责骂、惩罚孩子,用命令或者是暴力方式,来教育子女。

  4.6 小结

  与城市儿童家庭相比较,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环境普遍呈现以下特点:

  (1)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方面,流动儿童家庭的收入水平和居住环境随着融入时间的推移,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由于家庭先天自身条件的制约,与城市儿童家庭比较,流动儿童家庭在文化资本、经济资本、社会环境资本方面相对匮乏和有限性,表现为父母文化水平低、收入差距明显、居住环境简陋等等,研究的所得结论部分验证研究假设 2.

  (2)在家庭教育期望上,一方面,流动儿童家长无论是对孩子未来学历的期望还是对学习成绩的期望都非常高,与城市儿童相比较,二者趋向融合性,这与本文提出的两类儿童的家庭教育期望有显着性差异研究假设 2 相反。由于教育能力却非常欠缺,呈现出教育期望和教育能力”两级分化“的现象,另一方面,在学历期望上,流动儿童父母教育观点转变,更多尊重孩子选择和能力,不再是强迫式压力(孩子能读到什么程度,就读到什么程度占 52.9%)。

  (3)无论在给与孩子零花钱、参加辅导班等教育费用投入方面,还是在在家长检查孩子作业,辅导孩子学业等学业人力投入方面,两类儿童家庭有显着性差异,城市儿童家庭明显高于流动儿童家庭,研究的所得结论部分验证研究假设 2.

  (4)在家庭成员互动方面,一方面,流动儿童家庭由流出地迁入流入地,家庭结构由联合家庭向核心家庭转变,家庭的核心化趋势促进了流动儿童的父母关系的日益平等化、亲密化,与城市儿童家庭相比较,二者之间趋向一致性,与本文提出的研究假设 2 部分相反,另一方面,在亲子关系上,流动儿童家长忙于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与子女交流和沟通,流动儿童的亲子互动程度要低于城市儿童。

  (5)与流动儿童家庭相比较,城市儿童的父亲教育方式更加民主,更加注重引导性方式教育孩子,同时,在流动儿童家庭内部,母亲比父亲的教育方式更加亲和些。(表略)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