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经济师论文

P2P网络借贷风险表现、成因及监管措施(2)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09-07 共4647字
三、P2P网络借贷监管措施
  
  P2P网络借贷是新生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各国对其监管都处于试探性阶段。Riza Emekter(2015)分析指出美国建立了以银行为中介的债权分销模式,合作银行对网络借贷平台有一定程度的规范作用。依托征信系统确定贷款利率及服务资费,网络贷款平台将从信评机构中得到的借款人信用分数亦或是网站内部评分对借款人做出信用评级。Slattery P(2013) 同样认为美国已初步形成以Prosper和Lending Club为主的P2P网络借贷市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等机构的监管由联邦和州层面的证券监管部门和其他监管者共同参与,使得其监管环境相对比较明确。而在《多德-弗兰克法案》颁布后及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设立后,金融领域的立法和执法权向CFPB集中,形成了统一监管和多头监管共存的监管格局,美国监管机构对其法律性质进行了明确规定:贷款人和借款人自由匹配,属于直接融资渠道。美国的监管策略明确了P2P合法经营的地位,更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目前国内P2P借贷仍处于不规范的发展阶段。平台数量虽然众多,但由于准入门槛较低,使得借贷平台的质量良莠不齐。国内学者对P2P借贷的监管现状进行了相应研究,提出了对应的监管对策。关于制度方面,李雪静(2013)认为在目前缺乏法律规制和外部监管的情况下,要加快建立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实名制和反洗钱机制。谢平(2014)研究认为P2P借贷监管的重点是信息监管,要做好充分的信息披露。对于一些非核心的信息监管可以外包给IT公司。关于平台运作,吴晓光(2011)列举了P2P借贷平台在贷前审核、资金管理以及贷后管理等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建议从用户识别机制、资金管理机制、反洗钱系统建设和信用评级体系等五个方面来进行监管。王曙光、孔新雅、徐余江(2014)提出应认识到社会征信体系的建设既包括政府主导的征信体系建设,也包括市场本身所构建的征信体系,这两个体系要紧密结合,加强信息互补和整合。关于信用风险的监管,卢馨、李慧敏(2015)提出针对P2P网络借贷平台自身可能出现的信用风险应建立惩罚机制,比如行业内部通报、罚款、封杀等,加强行业内监督,完善黑名单公示机制。谢平、邹传伟、刘海二(2014)认为如果P2P平台设置风险储备池对本金和收益进行保障,就必须符合损失准备金资本的审慎监管标准。
  
  四、结论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细致梳理,我们对关于P2P网络借贷的国内外研究有了系统地掌握。总体来看,P2P网络借贷属于新生行业,学术界对它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研究的方向应该从多角度展开。第一,随着信息披露的完善,P2P网络借贷的实证研究应不断加强。第二,完整的、系统的监管框架的研究和制定。目前大部分研究对P2P网络借贷的监管和规范提出了一些建议,但缺少对具体规范措施的深入研究和可行性方案的制定。第三,P2P网络借贷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如P2P网络平台的创新业务类似于银行的“吸储和放贷”,故会有货币创造效应,其对国家货币政策会产生一定的干扰,导致货币政策预期效果的偏差。
  
  参考文献:
  
  [1]第一财经新金融研究中心。中国P2P借贷服务行业白皮书2013[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
  [2]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11-22.
  [3]莫易娴。国内外P2P网络借贷发展研究[J].财会月刊,2014,(16):63-66.
  [4]艾金娣。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防范[J].中国金融,2012,(14):79-81.
  [5]田俊领。我国P2P网络借贷发展现状及其监管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4,(12):104-108.
  [6]樊云慧。P2P网络借贷的运营与法律监管[J].经济问题,2014,(12):53-58.
  [7]王会娟。P2P的风险与监管[J].中国金融,2015,(1):45-46.
  [8]钱金叶,杨飞。中国P2P网络借贷的发展现状及前景[J].金融论坛,2012,(1)。
  [9]吴晓光。论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客户权益保护[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2):54-57.
  [10]谢平。P2P监管要无罪推定 部分监管可外包给IT公司[J].财经界,2014,(8):86-90.
  [11]宋程鹏,吴志国,Melissa Guzy.生存之道:P2P借贷平台的业务模式研究[J].新金融,2013,(11):59-63.
  [12]王振。P2P网络借贷模式洗钱风险及应对措施探析[J].南方金融,2012,(11):82-85.
  [13]陈初。对中国“P2P”网络融资的思考[J].人民论坛,2010(26):128-129.
  [14]王欢,郭文。P2P的风险与监管[J].中国金融,2014,(8):52-53.
  [15]陈敏轩,李钧。美国P2P行业的发展和新监管挑战[J].金融发展评论,2013,(3):13-14.
  [16]李雪静。国外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及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7)。
  [17]吴晓光,曹一。论加强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J].南方金融,2011,(4)。
  [18]卢馨,李慧敏。P2P网络借贷的运行模式与风险管控[J].改革,2015,(2)。
  [19]王曙光,孔新雅,徐余江。互联网金融的网络信任:形成机制、评估与改进-以P2P网络借贷为例[J].金融监管研究,2014,(5):67-76.
  [20]谢平,邹传伟,刘海二。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核心原则[J].国际金融研究,2014,(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