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学论文

班主任工作坊成立背景与运行机制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3-27 共8730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班主任专业培训发展研究
  【第一章】我国班主任工作坊存在的问题研究绪论
  【2.1 - 2.3】班主任工作坊的理论基础
  【2.4  2.5】班主任工作坊组织定位与特点
  【3.1  3.2】班主任工作坊成立背景与运行机制
  【3.3】 “七色彩虹”、“漫步者”班主任工作坊的成效研究
  【4.1】班主任工作坊成效之原因分析
  【4.2】班主任工作坊在实践中的挑战与发展性建议
  【结论/参考文献】班主任能力提升探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3 “七色彩虹”、“漫步者”两个班主任工作坊的具体实践

  3.1成立背景

  李伟博士及其研究团队在2010年9月与武汉市东西湖区A高中合作成立了“七色彩虹”班主任工作坊,在2010年11月与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B初中成立了“漫步者”班主任工作坊。

  3.1.1两个班主任工作坊成立的偶然性

  1.“七色彩虹”班主任工作坊的成立2010年7月份,武汉市A学校的两位班主任到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参加武汉市教育局的骨干班主任培训,当时的作为培训课程的设计参与者、授课者以及跟踪服务者的李伟博士,偶然谈到自己一直以来都有与基础教育学校合作研究的想法。有心的两位班主任回校与学校的h书记提及此事,h书记随即向李伟博士发出邀请。李伟博士在与校长、书记、以及学校其他校领导深入交流后,双方达成共识,2010年9月份班主任工作坊成立,后经成员们商讨最终定名为“七色彩虹”班主任工作坊,“七色彩虹”象征着自然化的教育,意味着师师间、师生间、生生间等等彼此建立起相互沟通的七色彩虹桥梁,另外“七色彩虹”也寓意着提供展现师生缤纷多彩的个性平台。

  2.“漫步者”班主任工作坊的成立2009年,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B中学的f老师到了华中科技大学进修在职硕士学位,选修了李伟博士所教授的课程。在课程交流中,老师对于李伟博士所讲授的教育理论运用于实践中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f老师与李伟博士就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随后,李伟博士跟随f老师进入了她所在的B中学,并对其一堂主题班会课予以指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次合作为“漫步者”班主任工作坊的成立埋下了机缘。在之后的一年多里。李伟博士时常会去B中学进行考察和调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与此学校的w校长进行了沟通和交流,在交流中,双方有了合作的想法。最终,2011年在B学校的一次班主任会议中,李伟博士和在场的班主任们进行了一次面对面地交流,之后,秉承着自愿的原则,对班主任工作坊感兴趣的班主任们报名参与。在2011年11月份,班主任工作坊正式成立,经成员们商讨最终定名为“漫步者”班主任工作坊,取“漫步”蕴含的闲暇、自在、体悟之意蕴。

  3.1.2两个班主任工作坊成立过程中的必然性

  两个班主任工作坊表面看都是因一线班主任与大学研究者的偶然结识与交流搭建而成,但是这偶然的背后却又蕴含着一些必然因素。

  1.学校的角度:寻求自身的特色,凝聚教师团队的力量A学校是一所普通高中,是当地的一所三类高中,在与本区另一个重点高中相比没有很强的竞争力,生源基本是来自于重点高中录取不了的学生。针对这种情况,A校的行政层希望通过与大学研究者建立合作,借助教育研究者帮助学校重新定位。

  学校希望能够通过局外人的帮助,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本校师生发展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更好地实现学校的发展,也希望学校的老师们能够改变各个独立地状况,能够成为一个有力地团队,继而带动全校的发展。也正是由于该校领导层面有强烈的改革愿望与动机,他们才会愿意投入财力与人力进行支持,去推动班主任工作坊在学校的活动实施。

  B学校位于武汉市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东侧,两年前从旧址搬到现在的地址并改名为现名。该校教育水平(主要表现为升学率)在整个开发区十余所中学中处于中上游水平,在一份文件中该校校长宣称“学校的教育质量有口皆碑,2009年中考更创佳绩,中考成绩一次性合格率达95%,省重点升学率达19%,普通高中升学率达42%,过华师一附中1人”.该学校的硬件皆为最新设施,学生生源大部分来自外来农民工子弟。该校领导在班主任工作坊发展中持观察态度。

  2.一线班主任老师的需求A学校和B学校的班主任一般都是行政人员直接任命,许多班主任都是叫苦不迭。

  同时,促进班主任发展的途径仅仅是一年一次的暑期班主任培训,且名额很少,只有骨干班主任才有机会参加。另外,班主任彼此之间缺乏沟通,形同陌路。这样的状况使他们迫切需要一个学习成长,沟通交流,完善自我的持续发展的平台。以下是两个学校的班主任的文章节选,从中我们可以读出班主任老师的迫切需要。“A学校是一所普通高中,面对的学生群体多样性比较强,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有很多困难,需要处理的问题可以说层出不穷。”“在没进工作坊的前段日子正是我十分困惑十分迷茫的日子,因为当了许多年班主任的我忽然有一种挫败感,我不知道学生们在想什么,这是我之前从未有过的。”“我感到自己已经得了精神癌症”

  3.大学研究者的角度:对班主任专业发展培训现状的反思现有的调查表明,班主任培训现状不容乐观。其实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培训内容与班主任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分离的,是以额外的、附加的形式出现,培训游离与班主任的教学实践之外;培训活动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促进班主任发展的功能,也没有有效转化为实践变革的内在力量。因此,大学研究者希望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寻找切实帮助班主任发展的具体的可操作的路径。这偶然与必然的因素铸就了班主任工作坊成立的机缘,班主任工作坊因需要而产生,因需要而发展。

  3.2运行机制

  3.2.1管理制度

  1.三权均衡管理体制“七色彩虹”、“漫步者”班主任工作坊团队采取三权均衡管理制度。三权的主体为执行主席团、成长提示官和先行组织者。执行主席团有两名成员,一名主席,一名副主席,主席团主要负责全局规划,担任活动协调组织角色,了解和收集工作坊成员的需求,策划学期和每个月的活动主题,协助和督促工作坊成员遵行必要规范和完成相关任务;先行组织者有三名成员,由大学研究者及其团队担任,主要职责是理论引导,架构组织与文化框架;提示官有两名,主要职责是避免专权,如果对主席团和先行组织者的做法持不同意见,可以对其提一票否决;月执行秘书一名,主要职责担任每个月的活动主持人与事务联系人的职责;另外,除了班主任内部成员外,还有特邀观察员若干,特邀观察是邀请外来的专家、老师、学生、朋友等参加活动,根据参与的感受提意见或建议,以促使班主任工作坊更完善地发展。职位选用秉承着“轮流担任,民主选举”的原则。

  2.“请入”和“请出”机制班主任工作坊在新成员的“请入”和老成员的“请出”机制上,秉承平等民主的组织原则,全体成员共同商讨和表决。“请入”机制规定对新成员的考核标准为一个月的观察期,新成员在这一个月内要按时发帖,开展一次班会,积极参与工作坊的活动,考察期结束后全体成员匿名投票表决,若获得多数赞成票即可成为工作坊正式成员。“请出”机制主要是针对老成员的一个约束底线,如果老成员一个学期连续4次不发帖或者破坏团体和谐者将被请出班主任工作坊,全体成员有匿名投票表决权。

  3.弹性管理方式一个团队在一起活动,必然需要一些统一要求的规范,比如按时发帖,准时参加活动等,这样才能更好地运转。但必然会有一些成员由于各种原因违反这些规范,班主任工作坊属于自下而上形成的非正式组织,如果按照传统的行政式或打压式方式去惩罚违规者,必然会引起成员们的反感。如何管理?“七色彩虹”、“漫步者”班主任工作坊运用弹性化管理的方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品尝“快乐棒棒糖”.与学校的其他教研组织不同的是,“班主任工作坊”有其独特的奖惩方式-“快乐棒棒糖”.它是把每张小纸条搓成棒棒糖的样子,当有成员违反组织规定时,就随机抽取“棒棒糖”,“棒棒糖”中有各式各样的惩罚,比如“请你当着我们的面深情地看着一位异性,并称赞到他(她)满意为止”、“表演一段猫步”.这样既让受罚的人觉得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减轻他们的紧张情绪。又让他/她们在丰富有趣的棒棒糖中(棒棒糖的内容是精心筛选,多种多样,并且持续更新)放下所有身段,面具,展现出自己的另一面。“快乐棒棒糖”的形式无论是对于受惩者还是对于旁观者都是快乐的体验,老师们可以在笑声中不经意地进行惩罚,用幽默的的方式解决了问题。(2)给予弹性空间。班主任工作坊深切了解班主任尤其是高中班主任的忙碌与辛苦,因此,制定的制度中给予老师们了一定程度的弹性空间。比如一学期可以有四次不发帖的机会。如果有老师因为特殊情况,比如准备结婚,装修房子,其他成员会帮忙分担在团体中分配的任务。

  3.2.2研修方法

  针对传统班主任培训方式单一、内容宏大、枯燥乏味等弊病,结合成人学习以目标、活动、学习为导向,重视知识的实用性的特点,“七色彩虹”、“漫步者”班主任工作坊在坚持工作坊“参与性、体验性、互动性”的基础上,以丰富多样的活动为载体,结合班主任切实需求,形成持续地、系统地、常新地研修方法。每个月按照每周一次,一次3-5个小时的频率开展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听课研讨、师生交流、读书交流、教育教学反思、主题讨论、理论学习,也有幸福晚餐会、年度嘉年华、游戏参与、拥抱大自然、音乐美术欣赏等,具体如下:

  1.“一本书,一世界”--精读一本书活动读书可以开阔视野,启发思维,点燃思想的火花,使人睿智、深邃。书对于为人师表的班主任教师更是重要的精神食粮。班主任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博览群书。但是,现实中教师阅读的状况却令人堪忧。着名特级教师李镇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曾直言:“我们中小学教师往往是不读书的。

  2007年4月10日《新华每日电报》报道,记者在上海等地采访时发现,一些中小学教师课外阅读非常缺乏,几乎处于”不读书不看报“的境地。2007年6月27日,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对本区4001书时间不足半小时;平均每人每年读书不到6.69本;5.1%的教师几乎没有时间阅读;从教师阅读的种类看,教学参考书占绝大多数;半数以上的教师个人藏书量在百本一下。

  通过上述调查内容,我们发现教师阅读缺失已经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教师不热衷读书有多重原因。(1)没有时间。(2)没书可读。(3)阅读环境、氛围的缺乏。(4)不良阅读观念、阅读习惯、阅读历史的影响。(5)教师自身阅读动机、自觉意识的缺乏。针对教师阅读匮乏的现状,”七色彩虹“、”漫步者“开展”精读一本书“活动。

  首先,理论研究者基于班主任成员的实际发展需要,制定本学期读书书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其次,每个月初,月秘书负责购买并分发给成员本月所读书籍,成员们抽取时间阅读此书并根据自己的体会写读书反思。接着开展户外读书交流活动,每个人轮流谈下自己在读书中的困惑、收获、体悟,在交流过程中成员们时而讨论,时而沉思。每个人都处在动态的思考过程中。

  基于成人学习的特点,班主任工作坊选取广泛的、实用的、有趣的书籍。《教学勇气》为第一本读物,帕尔默的这本书走进了各位一线教师的心里,让老师们明白快乐与痛苦并存是每个人在经历着,老师们做的从来不是大事,只是用大爱做小事;接着第二本《夏山学校》书籍,班主任们与幽默睿智的尼尔校长对话,从中学习他独特的教育观;第三本《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第四本《青少年发展与研究学校文化生态建设》……班主任工作坊走进大自然中读书,有时在公园里,有时在河堤旁,有时在山顶上。交流读书的方式也是独特新颖,或分角色朗读,或有感情地齐读。读书变得不再枯燥无味,而变得生动立体起来,班主任们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及急切的需要,在交流中,班主任教师们思维碰撞,闪烁出睿智的光彩,收获着生命的激情,提升了自身的理论素养与文化底蕴,开启了终身学习的兴趣大门。不仅如此,成员们会将自己发现和认为有价值的着作、论文印发,彼此分享与学习。2.”师生共舞的平台“--魅力主题班会活动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围绕设定的主题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手段。实践证明,它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和主课堂,它的水平高低直接关系着学校思想教育的成效,关系着教书育人的质量。

  主题班会的成功与否,与班主任自身素质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这需要班主任对学生成长规律的研究,对现实社会发展的关注,对影响学生未来的诸多因素等都要有一定的把握。一个效果好的主题班会,会促进学生对人生、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生活中各种问题的思考。班会对学生的发展如此重要,但在现实中却往往流于形式,甚至大多只是作为传达学校规定与任务的载体。”班会啊?我们班班会一般就是传达下学校的安排,评价下班里常规工作的进展……“”我开展班会一般是我说学生听,说完就上自习了,没什么特殊的。

  “七色彩虹”、“漫步者”班主任工作坊通过让班主任们轮流开展主题班会的活动,使班主任们切身感受到班会的内在价值。具体实施过程有以下几个步骤。首先,班主任们从学生的表现中择选“发展问题”.通过自己对本班学生发展现状的了解,进行构思并做出合理判断。接着,让班主任们通过透析“发展问题”发现学生的“发展需要”,因为人的自主行动受自主的需要引导,问题是内在成长需要的外在表现,教师要开展新的教育活动来满足这些需要,这里的发展需要不是简单地等同于学生外显的“要求”“愿望”或“缺点”,而应被看作学生在生命成长中更为积极的内在需要。

  最后,从“发展需要”中提炼“发展主题”,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视角出发,结合已经表现出来的“发展需要”,提炼出系列的发展主题。

  班主任成员们在这个思维的过程中如果有困惑的话可以与教育研究者进行交流,或者向其他成员寻求帮助,这也出现了七色彩虹班主任工作坊中的c老师班会的“三易其稿”.在班会实施后,成员们聚集在“七色彩虹工作室”或“漫步者工作室”中,针对此次班会课进行研讨。班会实施者与同伴交流自己在实施主题活动中遇到的困惑、设计的目标,以及实施后的反思。其他成员随后根据自己对此次班会的看法予以交流和讨论。

  3.“靠近你,温暖我”--师生交流活动师生关系是班主任在学校所有关系中最重要的一对关系。调查发现,师生关系越亲密,教师工作满意度越高。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健康生长的重要条件,而有效地师生沟通又是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必备条件。但是现在的中学师生的沟通却存在以下问题:(1)师生之间缺乏理解和信任。(2)师生课外交往少、接触少,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区别对待”.(3)师生之间沟通时的“位差效应”.(4)师生沟通内容注重认知,忽视情感交流。班主任工作坊活动之一就是“靠近你,温暖我”的师生交流活动。参与活动的成员有教师、学生代表、大学理论研究者,有时还会有本校校长,外请嘉宾。这种交流不是单向的,而是多类主体的多向互动。

  师生交流主题的源自两方面,一方面学生成长中的常规性问题。例如帮助学生正确面对进入新班级,新年级的“适应问题”,针对学生感觉在学校不快乐问题而进行的“寻找幸福的支撑点”的交流,针对高二学生对即将进入高三的惧怕而进行的“为高三做准备”的高二高三师生交流会等。另一方面是对班主任成员班级所面临的突发或者典型问题,例如针对“七色彩虹”班主任工作坊成员中的e老师班级里的一个很乖很安静却突然想辍学的同学,进行的帮助同学们了解自我的“静听内心的声音”的交流。4.“沟通你我他”--网上互动交流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逐渐改变着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方式。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方式也因为互联网的发展而呈现了新的状态,教师的交流在传统人际交流的基础上,开始了基于网络的交流与合作。

  针对于此,“七色彩虹”、“漫步者”班主任工作坊建立半封闭式的QQ群(只有班主任工作坊成员才能加入),以便成员们可以打破时间、地域的限制,保持畅通有效的沟通。在群中,首先,每个班主任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研究板块,根据自己的思考为板块取名,比如“七色彩虹”QQ群空间中的a老师的“幸福像花儿一样”,f老师的“宽容的艺术”,c老师的“细节显真爱”等,这些名字渗透着着每个老师教育教学理念。班主任们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反思、班级的关键事件、管理和组织中问题等等以发帖的形式放在自己的板块中。其次,资源的传递与共享。网络的学习与交流是知识的传递过程,知识的传递既有显性的传递,也伴随着隐性的传递。优秀课例、课堂实录以固化的媒体、一篇好的文章、一个好的课件,成员们都可以把这些资源在网络中相互共享,在共享的过程中得到最大化的学习。最后,多向的互动与交流。网络为教师间的交流提供了多种交互方式,打破了封闭的人际交往的格局,开放式沟通主题丰富,内容开放。互动性也激发了他人的表现欲和创造性,促进他人对自己每天教学的反思。

  5.“思维在碰撞中升华”--教育研讨活动“七色彩虹”、“漫步者”班主任工作坊定期会举行教育研讨活动,针对班级管理中带有普遍性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讨论与研究,同时将学习到的理论与观点转化为教育行为,进行教育教学的反思与行为跟进,总结可操作的措施、方法以及手段。

  在每一次研讨活动前,月秘书都会事先通知研讨主题,所以在研讨前大家都对研讨主题进行了思考,带着问题与观点而来,在交流中不断地对比别人的观点与自己的想法之间的差异与差距,使得研讨效率提高,一般的纵向活动结构为“案例-分析-讨论-总结评价”.人的许多心理和行为问题是由错误的认知或非理性认知导致的。这种探讨方式适用于培训和形成班主任教师对自身与学生、班级、自己的关系的正确认知,也适应与改变不正确认知。选择大家关心的、典型的主题,比如“班主任角色之悟”,“智对‘突发事件’”,“家校合作之惑”等,引导成员们分析思考,而后交流,最后进行总结评价,在不断地研讨中相互分享思想和设想,思维在碰撞中升华,集中集体的智慧,不仅使成员们形成更加全面的认知,也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提高了教师对教育教学事件进行全面分析的能力。6.“美丽的插曲”--年度嘉年华年度嘉年华是“七色彩虹”班主任工作坊丰富活动中的一首动人心弦的插曲。

  A学校每学期定期举行,活动主题是品味工作坊成员成长中的快乐,展望未来的活动。其摒弃以往的大会报告类型的的学期总结,贯穿班主任工作坊“轻松、快乐、有意义”的理念,将其举办称一个轻松愉快的小型晚会式的活动。嘉年华活动会邀请学校领导,学生代表、非工作坊的班主任以及其他学校的一些老师和朋友。学生代表们和老师们围坐在工作室的周边,其乐融融。

  活动主要有这样几个环节,上半场:游戏导入-在音乐声中展示过去的成长历程-领导致辞-趣味颁奖(成员们分小组互写颁奖词)-游戏(师生共同参与)/学生节目表演;下半场:成员们自由交流收获与未来的期望-分享幸福小纸条(师师彼此写下自己的心里话)-李伟博士总结致辞。

  其中趣味颁奖环节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仿效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形式,融智慧、创意、笑声、感动为一体。第一届嘉年华颁奖中李伟博士颁发了“最佳淡定哥”“最具活力热情女子奖”“最具灵性大气女子奖”“最默默关注奖”等等,每个人的独特之处与贡献在幽默诙谐的文字中展现出来,这些奖让人温暖,让人激动。第二届嘉年华班主任们以小组的形式互颁奖项,写出自己眼中的伙伴身上的闪光点,并颁发各自的小礼品。每一个获奖者在表达自己的获奖感言时都有共同的感受:这虽不是省市级的大奖,但是这份奖是沉甸甸的,拿到手上是滚烫烫的,颁奖辞上的内容是同伴们对自己的肯定与认可,也是自己继续追求的目标。

  “第一届七色彩虹杯年度大奖之”最具爱心温柔女子“奖颁奖辞:她,是个弱女子,但却有大但当;她,是个柔女子,但却有坚韧劲;她,是个奇女子,但却有谦虚心;她是个好女子,却把爱都奉献给了她爱的人。她,不经意的生活述说,注定让你每每想起落泪,为之牵怀;她,在黑暗中对光明追寻和向往的力量,对人世间温暖的传递和承担,注定让你感到尊重与神圣。”以无声之觉悟作有声之事业;以悲观之体会过乐观生活“,这样一个弱女子,柔女子,奇女子,好女子,注定要温暖世界,温暖你,温暖我。世界在接受她的温暖的时候,一定会用同样的温暖去温暖她。因此,我们决定把彩虹年度大奖之”最具爱心温柔女子“奖颁给可爱的你:e老师”7.“我们一起约会吧”--幸福晚餐会“七色彩虹”、“漫步者”班主任工作坊每次在搞完活动后会像家人一样进行幸福晚餐。幸福晚餐属于班主任工作坊成员们非正式交往,最主要的目的是进一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追求团队成员间的情感。晚餐或简单,或丰盛,成员们都不在意,最重要的是在一起吃饭所营造出的其乐融融的氛围。在饭桌上,每个人都很放松,聊聊家人,聊聊孩子,聊聊学生,在聊的过程中互相交流着自己持家、育儿、管理班级的方法,有时候成员们之间也会互相调侃,晚餐会上总是笑声不断。

  成员们在餐桌上经常会迸发出来灵感,例如,有次在餐桌上讨论出了女人和男人相处时应该学会三撒艺术,女人应该学会“撒泼”“撒娇”“撒手”,继而引申出班主任在管理班级和学生时也是如此,应该宽严并济,掌握好“撒泼和撒娇的”度,同时也应该适时的放手,给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平台。还有很多了其他的观点,这些观点都是源于生活,从日常生活中自然流漏出来的,这其实也是一种学习,而且这种学习常有无意识性、自然而然性。

  8.“走进来”和“走出去”--对外交流“七色彩虹”、“漫步者”还会经常进行对外交流活动,有时候会邀请其教育理论研究者(比如华中科技大学的刘献君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的叶澜教授等)和中小学教育实践者(比如其他学校的班主任教师)“走进”工作坊。有时候班主任工作坊成员也会“走出去”,比如“七色彩虹”、“漫步者”分别在2011年和2012年参加湖北省德育年会,作为会议代表与其他学者进行学习和交流。另外,“七色彩虹”班主任工作坊和“漫步者”班主任工作坊携手“联谊”,两个工作坊坐在一起进行交流。在“走进来”和“走出去”的过程中对外交流,为班主任工作坊入了新鲜血液。除了以上的活动,“七色彩虹”、“漫步者”班主任工作坊还将游戏参与、拥抱大自然、音乐美术欣赏等融入活动之中,多元丰富的活动极大地调动了班主任成员们的兴趣与主动性,取得了一些成效。

  3.2.3成员构成

  班主任工作坊所有成员均要求自愿参加,其构成主体为一线班主任教师,学校年级德育主任,政教处主任、大学教育学研究者、在校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等,此外还包括学校校长、书记以及极少数学科教师。2011年“七色彩虹”、“漫步者”班主任工作坊成员列表如下。

相关标签:班主任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